<acronym id="wxmh6"></acronym>
  • <p id="wxmh6"><strong id="wxmh6"><xmp id="wxmh6"></xmp></strong></p><object id="wxmh6"><nobr id="wxmh6"></nobr></object>

      <td id="wxmh6"></td>

    1. <p id="wxmh6"></p>

      甘肅特產

      玉門孜然

      玉門孜然,為傘形科孜然芹屬植物,一年生草本,株高25-40cm,全株光滑無毛;葉片羽狀分裂,長1.5-5cm,寬0.3-0.5mm;復傘形花序,花鐘形,以紫紅色為主;籽粒呈梭形,有白色縱向條紋,長4.5-6mm,寬1-1.5mm,干粒重3-4g,外表黃綠至青綠色,色澤鮮亮,籽粒飽滿,香氣濃烈;孜然粉呈棕綠色,氣味芳香濃郁,有孜然的特異香氣,富有油性,風味獨特。

      民勤茴香

      民勤茴香為傘形科茴香屬植物茴香,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0.6~2米,全株有粉霜,香氣濃郁,莖分枝,直立;葉互生,2~4回羽狀細裂呈絲狀,長1~7厘米,寬約0.5毫米;復傘形花序,頂生,傘幅8~25個,不等長,花小,金黃色;雙懸果卵狀長圓形,有的稍彎曲,長4~8毫米,直徑1.5~2.5毫米,表面淡黃色至黃綠色,兩端略尖;分果呈長橢圓形,背面有縱棱5條,接合面平坦而較寬。千粒重6~8克,味微甜、辛,有特異香氣。

      卓尼當歸

      卓尼當歸為傘形科當歸屬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圓柱狀,長13-30厘米。主根發達,頭基部有明顯橫向縱紋;側根5-15條,表面呈黃棕色至棕褐色,質地柔韌,斷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根韌皮部厚,具裂隙,有多數棕色點狀分泌腔;木質部色淡;形成層環黃棕色。味甘辛、微苦,具有濃郁香氣。

      臨潭大黃

      臨潭大黃為蓼科大黃屬植物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的干燥根和根莖。圓柱形,長3-17厘米,直徑3-10厘米,去外皮后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可見白色網狀紋理及星點,質地堅實,斷面淡紅棕色至黃棕色,呈顆粒性;根莖髓部寬,星點環列或散生;根木質部發達,具放射狀紋理,形成層環明顯;氣味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臨潭當歸

      臨潭當歸為傘形科當歸屬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圓柱狀,長15-25厘米;當歸頭基部有明顯橫向縱紋;側根5-15條;表面黃棕色至棕褐色,質地柔韌,斷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韌皮部厚,具裂隙,有多數棕色點狀分泌腔;木質部色淡;形成層環黃棕色;味甘、辛、微苦,香氣濃郁。

      蘭州冬果梨

      蘭州冬果梨屬白梨系統,有大小冬果之分,產于適合梨樹生長的1400—1800米海拔的蘭州市,果樹樹齡在幾十年到幾百年不等,果呈倒卵形、橢圓形或近圓形,單果重153-369克,縱橫徑為6.9cm×6.2cm-9.5cm×8.7cm,皮較薄,且表面密布細小淺褐色果點,果肉呈水白色、細脆、汁多、味濃、酸甜適口。

      西和半夏

      西和半夏株高15-30cm,葉片卵狀心形或柳葉形,3葉,莖葉綠色。西和半夏塊莖圓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2cm,有須根,鮮莖色澤為深褐色,脫皮后色澤潔白,干制后形狀規整,下端鈍圓,斑點少,質堅實,斷面白,粉性足。

      舟曲從嶺藏雞

      舟曲縣位于甘肅省南部,地處秦嶺山地,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區。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素有“隴上桃花源”“藏鄉小江南”之美稱,發展林下養雞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和地域優勢,造就了舟曲從嶺藏雞的優良品質。舟曲從嶺藏雞屬從嶺藏雞系列,生長于海拔1200-2900米之間,主要在農家房前屋后、田園林下地帶自然放養,以草尖、草籽、蟲子和其他雜物為食,對外界環境適應力強。味甘,皮薄,肌肉緊實,肌纖維較細,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天門冬氨酸等19種氨基酸,清香味美——這些都是舟曲從嶺藏雞雞肉的獨特品質。

      慶陽黑山羊

      形成歷史悠久。主產區華池、環縣、合水等地,歷來為我省貧瘠山區,干旱少雨,地形復雜,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定。當地干旱多變的氣候特點,適宜于羔皮、裘皮羊的生長繁殖。山高坡陡、溝深草矮、干旱缺水的地形,適宜發展體小靈活、適應性強、食物種類廣泛、耐粗飼的小型草食反芻家畜——山羊。同時,山區多地方病,交通閉塞,生活困難,人口增長緩慢。在歷史上逐步使子午嶺一帶山區,變成地廣人稀的牧業區。當地山高坡陡溝深的復雜地形使善于登山爬坡,對飼養條件要求不高的山羊,較之其它家畜得到充分發展。山羊發展較快,加之羔皮山羊的發展,在群眾積極選育和重視飼養管理下,當地山羊品質不斷提高,毛色趨向一致,上世紀七十年代西北農學院李建平副教授曾向有關部門呼吁引起了重視,并對環縣北部和子午嶺林緣區的黑山羊進行了專門調查。調查始于1980年,于1982年被列入《甘肅省畜禽品種志》,定名為子午嶺黑山羊,1988年甘肅省畜禽品種資源調查后,命名為隴東黑山羊,即目前的慶陽黑山羊?!胺馍浇痢睂嵤┮詠?,羊逐步由放牧半放牧轉入舍飼圈養,生產方向也轉向肉絨兼用。

      崆峒胡麻

      崆峒胡麻株形緊湊,分支多,單株蒴果數高,果粒飽滿,生嚼之后口有余香,冷榨或經炒制壓榨后,顏色呈淺橙黃色,清亮透明,香味濃郁。

      麥積核桃

      麥積核桃青皮外觀色澤鮮綠,果面光潔,呈卵圓型或長圓型,果型大,果個均勻;去青皮后堅果橫徑30~45 mm,平均單果重15.3 g,果核表面平整,紋路較淺,縫合線緊密,果殼薄厚適中,取仁容易,可取整仁;果仁飽滿,隔膜薄,內果皮呈淺黃色至黃褐色,核仁呈乳白色;香脆可口,風味油香,澀味淡。

      麥積山花蜜

      天水是世界公認的蜜源黃金產區,是中華養蜂鼻祖姜岐故里。麥積區作為天水植被最好的縣區,地理位置優越,森林覆蓋面積較大,自然資源環境優越,蜜源豐富,發展養蜂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據不完全統計,麥積區有蜜源的植物多達120多種,其中刺槐、椴樹、狼牙刺、五倍子、漆樹等分布廣,花期長、蜜源量大且呈立體蜜源的特點,再加上麥積區蘋果、桃、杏等輔助蜜源栽植面積大,為養蜂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蜜源保障。

      莊浪馬鈴薯

      莊浪馬鈴薯株型直立、繁茂,葉色濃綠,花多為淡紫色,結實性中等,結薯集中,塊莖為圓形或橢圓形,芽眼少而淺,多為紫紅色(俗稱紅眼窩),薯皮薄而光滑,皮與肉均為淡黃色或白色。薯塊蒸煮后自然開裂,口感沙而香。

      秦安蘋果

      由于秦安氣候條件優越,孕育了聞名遐邇的“花?!碧O果,新發展的4—5代“花?!焙透皇肯盗刑O果更是色鮮味醇,果型端正,風味獨特,遠銷國外俄羅斯、尼泊爾、印度等國家,國內上海、廣州、湖南、河北、內蒙、青海等地。

      康縣太平雞

      康縣太平雞是生長在西秦嶺南麓山地的特有地方雞品種,遺傳性狀穩定。成年公雞羽毛黑色,少數兼有紅色,冠形多為單冠,部分豆冠,冠色鮮紅,肉垂有胡須,體重2254克;成年母雞羽毛多為黑色,冠形多為單冠,冠色鮮紅,肉垂有胡須,體重1983克。蛋殼白色,蛋黃大,蛋清粘稠。公母雞喙和脛均為黑色,裸雞膚色粉紅,肉白色。好斗善飛,夜棲于樹,適應性強。雞肉烹制后,肉質細膩緊實,脂肪少,肉香味美,具獨特香味。

      舟曲棒棒槽蜂蜜

      舟曲棒棒槽蜂蜜”產自于環境優美的藏鄉小江南的高山峽谷地帶,蜂蜜色澤黃亮,多為琥珀色或淺黃色, 粘稠度高,呈液態或半凝固狀態,聞之花香濃郁,食之細膩爽滑、顆粒細小、綿甜可口。

      岷縣蜂蜜

      岷縣蜂蜜以中蜂所產蜂蜜為特色,以道地中藥材為蜜源,除具備一般蜂蜜的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清熱解火外,還具有中草藥的相關功效和特點;具有酶值高、波美度高、羥甲基糠醛含量低的特色特點。

      宕昌百花蜜

      宕昌縣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植被茂密,有“千年藥鄉”之稱,這里擁有各類藥材蜜源,是土蜂采集花粉釀造優質百花蜜的最佳環境。宕昌百花蜜色澤以白色、淺琥珀色為主,兼有深琥珀色,氣味清香,具有不同密源植物特有的花香味,回感醇厚、甜潤,入口回味綿長。營養全面,有利于人體吸收,具有促進新陳代謝、調節免疫、助長發育、增強記憶等多種作用,它更是美容養顏的絕佳產物。

      舟曲花椒

      舟曲縣境內多高山深谷,氣候垂直變化十分明顯,半山河川地帶,溫暖濕潤。這里出產著世界上最好的花椒,當地人叫它六月梅花椒,它以形狀、顏色、味道而獨步天下。

      哈達鋪當歸

      哈達鋪當歸種植區域主要位于宕昌縣北部的岷山山系與西秦嶺交錯邊緣地帶。區域內有哈達鋪鎮等十三個(鎮),種植面積9.2畝,產量達2.3萬噸。 哈達鋪當歸的栽培史堪稱源遠流長。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公元505年)北魏封宕昌王世子梁彌博為宕昌王,是年,梁彌博向南梁貢獻甘草、當歸。這是哈達鋪當歸見于史籍的最早準確年代。我國現存的最早“本草”《神農本草經》《漢代醫簡》、《居延漢簡》、《敦煌漢簡》等史書都有記載宕昌當歸的文字,唐代蘇敬編著《新修本草》云:“當歸今出當州,宕州最良,多肉少枝氣香?!?哈達鋪當歸其生產歷史悠久,產量可觀,質優品高,現已深受國內外商人的厚愛。宕昌作為當歸的主產區,全縣31個鄉(鎮)均有種植,哈達鋪、理川最具岷歸的生產條件,是生長的良好地區。 我縣把推進中藥材標準化生產作為提升中藥材質量效益的重要舉措來抓,按照建設“綠色、道地”藥源基地的要求,加強與科研院校和制藥企業的合作,采取“政府抓規劃指導、公司(院校)合作建基地、技術人員跟蹤服務、鄉村兩級狠抓落實、縣上適當落實補助”的方式,通過積極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嚴格按照中藥材標準化種植技術,加大關鍵技術的推廣普及,加快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有效提升了全縣中藥材標準化種植水平。2014年全縣中藥材總面積達到40萬畝,其中當歸7.2萬畝,當歸產業已成為宕昌最具特色,最有潛力的重點支柱產業,為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發揮著重要作用,它的發展前景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重視。

      宕昌黨參

      宕昌黨參品質優良,馳名中外,銷售歷史悠久。早在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l874年)外銷300余擔,民國32年(公元1943年)總銷售量l8萬斤。區域內歷代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特別是黨參自1965逐漸變家種以來,當地群眾一直把黨參作為主要經濟作物。80年代開始在產區大量種植,年種植面積達到4000畝以上,年產50萬公斤。同時銷量大增,一度遠銷東南亞。1984年獲外經部《出口商品榮譽證書》,年出口20—30萬斤,創外匯30萬美元。隨著產銷量增大,種植技術及種植模式也得到了很大發展,1991年,在好梯農民土專家彭吳善創試下,黨參剪莖促根技術從此誕生,在專業技術人員和藥農根據多年的栽培經驗,總結出了剪莖促根栽培技術要點,并規范了該項技術(黨參剪莖技術)。從整地、密植、田間管理、初加工及控制污染等各個環節都做到科學管理,由于措施得當,使黨參生產的綜合水平不斷提高,控制了病蟲害的發生,保障了藥材質量和產量。1992年在好梯一帶較大種植規模逐漸形成,種植面積達到3.1萬畝,總產量0.93萬噸,年產值2790萬元。隨著規模擴大,產量進一步提高,加上當時市場因素影響,黨參價格逐步提升,生產迎來大發展,l997年產區種植面積達到4.5萬畝,年產1.6萬噸,產值9600萬元。這一時期黨參專業市場在民間已經形成,宕昌黨參開始品牌化發展,外地客商不再轉場,直接到產地收購。 經過多年發展,種植技術和規模不斷提高,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制定出臺了多項發展中藥材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南果蔬、北藥牧”的經濟發展方向。產區鄉黨委政府把黨參生產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進行科學規劃、大力宣傳、周密部署。宕昌縣中藥材開發服務中心作了大量細致的技術指導,通過辦示范點、選育引進新品種、普及黨參剪莖技術的同時進一步改進種植技術、推行無公害標準化種植和配方施肥,從種植材料到生產的各個環節嚴密把關,確保藥材產量和質量,使中藥材種植得到空前發展?,F在宕昌25個鄉鎮有21鄉鎮種植黨參,種植面積達5.5萬畝,年產量4萬噸,產值達1.6億元,占產區農民經濟收入的61%。 在市場引導、政府鼓勵和技術保證下,黨參生產表現出群眾積極性高、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好,種植科學化、標準化等特點,產品體長均勻、皮薄、有柔韌性,氣味芳香、嚼之無渣、味甘甜,藥用成分含量高,在市場上享有盛譽。

      宕昌大黃

      宕昌歷史悠久,早在公元307年,就有宕昌國,羌族人長期經營養殖業種植業。在這悠久的歷史當中,中藥材的種植、生產,尤其是大黃的生產發展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據史料記載,宕昌縣竹院一帶大黃種植始于東漢時期,公元753年,宕州(今宕昌)大黃被鑒真和尚東渡日本時捎去,與日本大黃雜交,育成日本紋州大黃?!短票静荨贰按簏S,幽,并以北漸細,氣力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涼州、西羌、蜀地皆佳,陶稱不及隴西,誤矣”。清光緒年間,隨著人們對宕昌大黃的優良品質有了較高的認識,宕昌大黃銷量大增,涌現出許多本地和外地商人,進行收購、加工,出現了“協同源”、“照興茂”、“義和昌”等有名商號。改革開放后,大黃被列為甘肅四大藥材之一,1984年,經經貿部批準,宕昌大黃以“雙鹿牌”商標遠銷東南亞各國,年出口20—30萬公斤,創外匯38萬美元。1992年國家工商總局審批注冊商標為《哈達鋪》牌大黃。2007年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2012年,宕昌大黃獲第十九屆楊凌農高會“后稷獎”。

      苦水玫瑰

      永登縣位于甘肅中部,是聞名遐邇的“中國玫瑰之鄉”, 玫瑰栽植歷史久遠,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所產的苦水玫瑰是我國四大玫瑰品系之一,為半重瓣小花玫瑰,屬亞洲香型,是世界上稀有的高原玫瑰品種,現已受到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標記”和國家工商總局“原產地證明商標”的雙重保護。據記載,在清道光年間,永登縣苦水鎮李堯溝(現下新溝村)有個王姓秀才赴京趕考返回時,從西安帶回幾株玫瑰,種植在自己花園中觀賞。由于這種植物非常適宜當地的土壤、氣候等環境條件,生長旺盛、花繁葉茂、色澤鮮艷、花香襲人、深受喜愛、人們競相栽植,后來發展到地埂、渠畔,進而又陸續擴展到周邊地區。而據《五涼全志》和《永登縣志》記載,平番縣(今永登縣)在1746年就有從事玫瑰種植的記錄。

      張掖葡萄

      張掖位于北緯38度的河西走廊“蜂腰”地帶,南依祁連山,北靠巴丹吉林沙漠,西漢時設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而得名,是古絲綢之路重鎮??偯娣e4.2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80萬畝、森林面積696.2萬畝、濕地面積315.6萬畝、荒漠沙化土地1700多萬畝。全市轄甘州、臨澤、高臺、山丹、民樂、肅南一區五縣,128萬人,有38個民族,其中裕固族是全國唯一集中居住在張掖的一個少數民族。發源于祁連山北麓的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孕育了張掖這塊戈壁沙漠中的綠洲。張掖區域位置獨特、自然稟賦優越、資源物產豐富、文化積淀深厚,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張掖”之美譽,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全國綠色生態示范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綠色生態城市”。獨具特色的冷涼氣候資源和北緯38度葡萄種植的黃金地帶,使張掖獲取了“中國優質葡萄生產基地”和“中國設施延后葡萄第一市”殊榮。 張掖市葡萄種植歷史悠久。據《甘州府志》記載,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的葡萄首先在河西走廊種植和傳播,隨后發展到全國各地。公元609年,隋煬帝在張掖舉辦了“萬國博覽會”,張掖當地出產的葡萄美酒成為萬眾矚目的稀世珍品。盛唐時期,張掖葡萄種植日益興起。此后1300多年,葡萄種植在張掖大地興衰交替,綿延不絕。 張掖葡萄種植的歷史實踐表明,張掖適于種植葡萄的范圍較廣。經組織專家論證確定,我市適宜葡萄種植的最佳區域范圍是:東經98°92′-100°86′,北緯38°60′-39°60′,東至甘州區與山丹縣交界、西至肅南明花鄉與酒泉金塔縣交界、南至甘州區大滿鎮與花寨鄉交界處、北至高臺縣羅城鄉慕少梁,包括甘州區梁家墩、新墩、黨寨、長安、堿灘、上秦、甘浚、明永、三閘、烏江、沙井、靖安、大滿、小滿等18個鄉鎮,臨澤縣沙河、板橋、新華、平川、蓼泉、倪家營和鴨暖7個鄉鎮,高臺縣南華、駱駝城、巷道、宣化、合黎、黑泉、羅城等8個鄉鎮,山丹縣陳戶、位奇、李橋、霍城等8 個鄉鎮,民樂縣三堡、民聯、順化、南古和北灘等9個鄉鎮及肅南縣白銀、榆木樁鄉等56個鄉鎮海拔在1300—2400米大片土地。這些地方,土壤大多以沙質土為主,土壤結構疏松,礦物質含量豐富,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長、漿果著色和成熟;營養生長期日平均氣溫在15.2℃—18.2℃,日照時數在8.9小時—10.2小時,晝夜溫差大(12.6℃~14.5℃),大于10℃的年活動積溫在2200℃~3550℃之間,利于糖分積累和風味保持;干燥清潔的空氣、純潔甘甜的祁連山冰雪融水、僅次于西藏拉薩的太陽輻射強度、加之稀少的降水,為生產有機、綠色優質葡萄提供了優越的氣候自然資源基礎和條件。 至目前,張掖市所轄的甘州、臨澤、高臺、山丹、民樂、肅南5縣1區,根據所在區域自然條件、氣候特點和海拔梯度,種植不同品種的各類優質葡萄面積達5.08萬畝.(其中:設施葡萄1.05萬畝;釀酒葡萄2.34萬畝;露地鮮食葡萄1.69萬畝,帶動種植農戶38000多戶),產量達6.918萬噸,產值達4億元。 近年來,我市立足于“生態安全屏障、立體交通樞紐、經濟通道”的區域戰略定位,突出“生態建設、現代農業、通道經濟”三項重點,以建設“生態文明大市、現代農業大市、通道經濟特色市、民族團結進步市”為目標,用新理念、新舉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取得初步成效。特別是在探索發展以節水、高效、安全為特征的綠洲現代農業上,我們立足實際,找準優勢,突出特色,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積極引導發展設施葡萄產業,走出了一條以生態為背景持續快速發展設施葡萄的路子 我市于1995年開始引種紅提葡萄,2000年開展設施延后栽培試驗并獲得成功,2005年進行規模推廣。2008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發展設施葡萄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做出加快設施葡萄產業發展的戰略決策,把發展設施葡萄產業納入全市“十大工程”之一的“現代農業示范工程”,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造地、新技術、高效益”的發展思路,圍繞沿山冷涼帶、荒漠邊緣帶和城鎮郊區圈“兩帶一圈”,科學規劃布局,制定優惠政策,規范標準生產,推廣配套技術,帶動規模擴展,加速“三品”(無公害、綠色、有機)開發,培育名優品牌,全市設施葡萄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2009年經邀請全國葡萄界知名專家及部分果品營銷商,實地考察我市設施葡萄延后栽培基地,專家一致認為:張掖市氣候冷涼,陽光充沛,晝夜溫差大,是設施葡萄延后栽培的最佳區域,張掖市在設施葡萄延后栽培中,技術成熟、配套,且能生產出元旦至春節成熟上市的高檔有機葡萄,市場潛力大,利用不同的海報梯度,可實現鮮食葡萄的周年供應。2008年至今,連續多年,張掖市委、市政府制定各類扶持辦法,出臺多項優惠扶持政策,各縣區也先繼配套出臺適合了適合本縣區實施葡萄產業發展的政策、辦法,全力扶持設施葡萄產業發展,在全市海拔1300—2400米的大片土地,大面積連片推廣,種植以金張掖紅提為主栽品種的設施延后優質紅提葡萄。發展設施葡萄栽培技術成熟,農民增收效益明顯,實現了當年定植,第二年掛果,第三年豐產的目標,畝均收入達1.8萬元左右,單方水產值可達100元以上。經過短短3年,發展設施葡萄1.05萬畝,設施延后金張掖紅提葡萄種植農戶戶均年純收入達1萬多元,已逐漸成為我市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根據我市葡萄發展現狀,特別是設施葡萄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潛力,我市從實際出發,統籌規劃、科學論證,突出重點、分步實施,規劃到“十二五”末全市設施葡萄種植面積將達到2萬畝,到2020年,爭取達到5萬畝左右。

      徽縣紫皮大蒜

      徽縣紫皮大蒜產區位于嘉陵江上游西秦嶺南麓的徽成盆地腹心,是我國秋播越冬大蒜最適宜的產區之一,為徽縣紫皮大蒜的獨特風味產生提供了豐富而獨有的營養。被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列入《本草綱木》;徽縣紫皮大蒜的栽培歷史悠久綿長,從當地出土的現存于徽縣文化館的兩只“西漢青銅蒜頭壺”就可推知,漢代時徽縣先民就認可和喜食大蒜。另據《徽縣志》230頁26行史料記載,明代前就有栽培,占有居家菜園一畦,多為自產自消,偶有少量產品從南路通過嘉陵江永寧埠碼頭,沿江水向下游陜南、川北之地運銷,從西路通過徽、成、康、武茶馬古道向甘南藏區行銷。1979年,泥陽鎮供銷社為完成逐年加大的供給任務,種植1900畝,壯大了集體經濟。從包產到戶至1992年,受效益驅動和政府引導,面積逐年擴大。成為徽縣四大主導產業之一。鄉間諺語、歌謠隨之產生,有:“伏鎮的蘿卜徽縣的蒜,紅川的女娃不用看(即個個都美)”、“徽縣的蒜苗成山山,漢中的蒜苗靠邊邊”,“徽縣的蒜苔隴南春的酒,看著聞著就香破口”,“油餅醮蒜,越吃越顫(美)”;被徽成小曲編入唱詞在年節社火隊演唱的有:“今年秋天我種蒜蒜,明年春天我打辮辮,掛在房檐涼干干,等到年關換錢錢”,“江洛香醋泡泥陽蒜,預防你娃腸胃炎,請你吃一瓣,就能解解饞,請你吃兩瓣,就能發發汗,常吃常發身子健,不進醫院不花錢”,“一頭蒜,換塊磚,百頭蒜,換根椽,千頭萬頭建新院,建成新院就把媳婦占”。 2003年,獲得無公害產地認定、產品認證;2005年獲得了A級綠色食品大蒜,注冊了“隴珍”、“綠箭”、“神翠”、“紫衣”等“三蒜”專用商標。2007年,徽縣綠色大蒜獲得第十四屆楊陵農高會農業科技項目“后稷獎”。 大蒜是百合科蔥屬草本辛香類食用植物,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據《史記》、《博物志》、《農政全書》等典籍記載,西漢武帝時期著名外交家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帶回葡萄、苜蓿、核桃、胡蒜(今大蒜)等大批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種子,胡蒜開始在長安周圍的關中平原種植。按皮色分為紫皮和白皮兩種,比當時漢人種植的小蒜產量高、品味好,耐存放。 現今在徽縣泥陽鎮、江洛鎮、伏家鎮、栗川鄉、銀杏樹鄉、城關鎮、水陽鄉等鄉鎮種植的大蒜為紫皮大蒜,目前產區主要分布在以泥陽鎮為原點的洛河流域和千河流域7鄉鎮103個行政村的川壩河谷區和淺山丘陵臺田地帶,面積7萬多畝,是徽縣特色蔬菜中的拳頭產品,是甘肅省著名的土特產。 徽縣紫皮大蒜產區位于嘉陵江上游西秦嶺南麓的徽成盆地腹心,光、熱、水、氣、土資源充足而協調,是我國秋播越冬大蒜最適宜的產區之一,尤其是沖積——洪積型土壤母質中特有的硒、鍺等礦物質元素,為徽縣紫皮大蒜的獨特風味產生提供了豐富而獨有的營養。在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性氣候和盆地較為封閉的地理環境的繁衍育化下,在長期的自然選擇和持續不斷的人工馴化下,徽縣紫皮大蒜已成為我國食用芳香辛辣植物種質資源庫中重要一員,成為大蒜家族中的一個特殊種群,成為北方菜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佐料?;湛h紫皮大蒜中含大蒜素≥189.8毫克/100克,揮發油≥0.17毫升/100克,磷≥89.8毫克/100克,維生素C≥11.2毫克/100克。大蒜素、揮發油、磷、維生素等多種有機物質顯著高于其它產區的蒜頭。 徽縣紫皮大蒜以蒜皮紫紅、肉質脆嫩、汁液粘重、辛辣適口、芳香濃郁、營養豐富而馳名隴上、行銷西北;以易剝耐貯、生食辛香、熟食味濃、去腥除膻而成為清真食品必用材料;更是風糜全球的“蘭州拉面”保持正宗的秘密武器之一。以殺菌抗炎、保肝防癌、殺蟲驅蟲、除濕祛風等眾多醫療功效而被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列入《本草綱木》;以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深具美容養顏、刺激味蕾、增加食欲等功效而被美國《時代周刊》列為向全人類推薦的十大最佳營養保健食品之一。 徽縣紫皮大蒜的栽培歷史悠久綿長,從當地出土的現存于徽縣文化館的兩只“西漢青銅蒜頭壺”就可推知,漢代時徽縣先民就認可和喜食大蒜,極有可能從漢代就開始種植?,F今遺存并種植的紫皮大蒜,極有可能是古西亞胡蒜進入華夏后扎根于徽成盆地上的一個遙遠而強有力的后裔。另據《徽縣志》230頁26行史料記載,明代前就有栽培,占有居家菜園一畦,多為自產自消,偶有少量產品從南路通過嘉陵江永寧埠碼頭,沿江水向下游陜南、川北之地運銷,從西路通過徽、成、康、武茶馬古道向甘南藏區行銷??箲饡r期,民國政府在1938年7月將縱貫徽縣東西的華雙公路(今G316線)修通,徽縣紫皮大蒜開始向天水、蘭州行銷,漸有名聲。從解放初期到改革開放前,通過供銷部門供應天水市及周邊各縣城區民眾?;湛h紫皮大蒜的品味更佳,更受民眾喜愛,在河東地區開始小有名氣,成為當時供銷部門的緊俏食品。1979年,泥陽鎮供銷社為完成逐年加大的供給任務,投資扶持泥陽大蒜基地建設,當年鼓勵柳巷、李磨、茍莊等村連片種植1900畝,年底以蒜苗、蒜苔、蒜頭為主的“三蒜”收入達到25萬元,壯大了集體經濟,從此拉開了規?;N植“三蒜”的帷幕。從包產到戶至1992年,受效益驅動和政府引導,面積逐年擴大。目前,種植面積4700公頃,蒜頭、蒜薹、蒜苗總量為10萬噸,產值2.12億元,成為徽縣四大主導產業之一。1993年為了方便群眾銷售和外地客商收購販運,泥陽鎮修建了當時隴南地區最大的蔬菜專業批發市場,主要是以集散“三蒜”產品為主,陜西、青海、寧夏、新疆、四川等省區客商和本省各地客商,每年在11月中旬到來年5月中旬,云集泥陽鎮,陸續收購蒜苗、蒜苔、蒜頭,產銷旺季時形成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的壯景,產品之多令外地客商驚嘆,產品之好令當地人們自豪,徽縣紫皮大蒜聲名鵲起。鄉間諺語、歌謠隨之產生,流傳最廣的諺語有:“伏鎮的蘿卜徽縣的蒜,紅川的女娃不用看(即個個都美)”、“徽縣的蒜苗成山山,漢中的蒜苗靠邊邊”,“徽縣的蒜苔隴南春的酒,看著聞著就香破口”,“油餅醮蒜,越吃越顫(美)”;被徽成小曲編入唱詞在年節社火隊演唱的有:“今年秋天我種蒜蒜,明年春天我打辮辮,掛在房檐涼干干,等到年關換錢錢”,“江洛香醋泡泥陽蒜,預防你娃腸胃炎,請你吃一瓣,就能解解饞,請你吃兩瓣,就能發發汗,常吃常發身子健,不進醫院不花錢”,“一頭蒜,換塊磚,百頭蒜,換根椽,千頭萬頭建新院,建成新院就把媳婦占”。這一時期,數十家新聞媒體先后對徽縣大蒜產業進行了報道,典型的有:2005年6月,新華網甘肅頻道、甘肅經濟日報、甘肅農民報等均以《徽縣小蒜頭撐起大產業》為題進行了報道;2006年6月7日中國甘肅網報道《徽縣大蒜喜獲豐收》的新聞;2008年8月,新農村商網、隴南報等相繼刊發《徽縣“三蒜”譜新篇》。新聞媒體的爭相報道,不僅促進了徽縣大蒜產業的發展,而且提高了徽縣紫皮大蒜在國內市場上的知名度,“三蒜”產品銷量大增,名聲大噪。 從1993年開始,由于徽縣紫皮大蒜在西北市場日益走俏,價格逐年升高,蒜頭收獲后還能種夏玉米,群眾種植熱情高漲,產區由洛河流域迅速向千河流域的伏鎮、栗川鄉擴延,伏鎮川的數萬畝稻田一時為之起旱,改為蒜地。到上世紀末,已越過徽縣東西界山——架子山,在西河流域的銀杏鄉、城關鎮、水陽鄉也開始大片種植,全縣種植采苔采頭蒜田4萬畝,采苗蒜地3萬畝。 進入新世紀,徽縣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大蒜產業發展,先后出臺了《徽縣川平地退出小麥創建高效田實施方案》、《關于加快全縣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徽縣百名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到村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把大蒜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這一時期,徽縣大蒜產業不僅迎來了大規模發展的高潮,而且徽縣紫皮大蒜也開始了質量的提高和品牌的創造。2003年,以省列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縣建設為契機,加快了無公害大蒜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和品牌商標注冊步伐,制定了無公害大蒜地方試行標準,并大面積推廣。2005年在獲得無公害大蒜的基礎上,又申認成功了A級綠色食品大蒜,注冊了“隴珍”、“綠箭”、“神翠”、“紫衣”等“三蒜”專用商標,產品向專業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邁進。2007年,徽縣綠色大蒜獲得第十四屆楊陵農高會農業科技項目“后稷獎”。在百名科技人員下百村活動中,將32名中級以上科技特派員派入大蒜生產重點村,為“三蒜”產業基地的鞏固、質量的提高把脈、開方。2004年以來,縣蔬菜站先后承擔了省列《徽縣大蒜主要病害綜合防治新技術示范》、市列《徽縣紫皮大蒜品種提純復壯研究》、縣列《種蒜脫毒試驗研究》等課題,對大蒜的主要病害白腐病、葉枯病形成了一套綜合防治技術,攻克了蒜瘟病難題,研究成果填補了隴南大蒜病蟲害防治技術上的空白,達到了省內先進水平。 通過基地規模的大發展、科技水平的大提高、產品質量的大提升、品牌效應的大推動,“徽縣紫皮大蒜”的“三蒜”產品除供應本省大中城市外,還遠銷新、青、寧、晉、川、桂、魯等省區,曾一度通過山東壽光、廣東深圳、新疆喀什等口岸轉銷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日本、尼泊爾、越南等國家。 近年來,徽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在獲得無公害大蒜、綠色食品大蒜的基礎上,為加大原產地保護,又列專項資金,開始了”徽縣紫皮大蒜”的地理標志產品登記工作,并在伏鎮工業園區與外地投資商恰談5萬噸“三蒜”加工項目。隨著科研、制種、種植、加工、包裝、銷售、認證、原產地保護等一條龍產業鏈的完備,“徽縣紫皮大蒜”的品牌將會叫得更響,聲名將會傳得更遠,產業文化將會逐漸形成,人文歷史將續寫新的華美篇章。

      宕昌黃芪

      宕昌縣位于甘肅南部,隴南市西北部白龍江中游,岷江之濱,它東與禮縣接壤,西與甘南州之舟曲、迭部相鄰,南與武都毗鄰,北與定西岷縣相連,是產特有的黃芪之鄉。 宕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景觀奇特。早在新石器時代,這里就有先民們在岷江兩岸繁衍,生息于此,早在商、西周時,宕昌為羌人居地(公元前11世紀)屬隴西郡,后在東漢時期、光武帝初年羌道屬武都郡,在晉懷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羌人始建宕昌國,為最早的行政建置,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以其他為宕州,設宕州總管府,隋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宕州為宕昌郡,遂有“宕昌”之名延稱于今,1954年6月,經政務院批準將西固縣治遷至宕昌,11月13日,西固縣更名為宕昌縣。 1935年至1936年,紅軍一、二、四三個方面軍先后兩次經過哈達鋪,并作出了到陜北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決策,哈達鋪被譽為紅軍長征“加油站”。2005年被國家列為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和100個重點建設“紅色旅游”景區之一;哈達鋪長征紀念館已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宕昌境內地形特殊,表現各異,既具有北國之雄奇,又有南國之秀麗,特別是國家AAAA級森林公園官鵝溝,景點繁多,風光奇特,被稱為“小九寨溝”,是有名的旅游勝地。古老的宕昌國遺址、險峻的三國古棧道、聞名全國的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風景如畫的官鵝溝自然風光,加上獨特的民俗風情、多彩的民間藝術,使人文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 宕昌地處青藏高原邊緣的岷山山系與西秦嶺延伸交錯地帶,境內山高坡陡、地形復雜、屬亞熱帶、溫帶、寒帶三種氣候過渡地帶。由于境內地理位置特殊,氣候差異大,光照充足,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層次分明的氣候特征,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為發展中藥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宕昌縣中藥材資源豐富,自古就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庫”之美譽。全縣境內有中藥材資源690多種,野生400多種,其中有收購量的就有142種,常年家種、面積比較大的藥材有當歸、大黃、黨參、紅芪、黃芪等10余種??梢哉f宕昌的確是天然中藥材的寶庫。在這天然寶庫中有許多優質中藥材其種群和性狀當地特有,宕昌黃芪就在于其中之一。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時珍曰】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今俗通作黃芪。南宋藥物學家【弘景曰】:“黃芪第一出隴西洮陽,色黃白,甜美,今亦難得,”洮陽指岷州,宕昌大部分地方過去屬岷州管轄。宕昌境內各個山上都產黃芪,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因此有時也叫宕芪?!渡褶r草木經》列為上品。 由于宕昌的氣候陰涼濕潤,光照充足,境內山高坡陡,地貌復雜,植被多樣化且繁茂,除岷江流域的河谷地帶以外全縣其他地方均能種植黃芪。宕昌黃芪和宕昌紅芪一樣享譽中外,主要取決于質量特色,而質量的特色又取決于宕昌獨特的地域環境。該環境下的自然氣候,土壤和獨特的栽培管理技術與宕昌黃芪質量特色存在著密不可分的依存關系。在民國時期,就已成為外銷的商品藥材之一。從1978年開始,由野藥變為家種。全縣年均種植面積3萬畝以上,產量達1.8萬噸。 宕昌縣歷屆縣委、政府領導都尤為重視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得到了上級組織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02年宕昌中藥材種植得到國家醫藥總公司幫扶,農業部藥材司為此派梁金龍同志到宕昌掛職副縣長,主抓宕昌優特品種中藥材的種植和加工銷售。并在多年的中藥材種植加工過程中,各級組織和廣大農民群眾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中藥材種植的一系列經驗,進一步擴大了優勢品牌,推動了中藥材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同時,健全了服務體系??h上有專職負責中藥材產業開發的規劃指導、技術培訓、信息交流、溝通協調的中藥材開發服務中心。通過辦示范點、選育引進新品種、進一步改進種植技術,推動無公害標準化種植和配方施肥,從種植材料到生產的各個環節嚴密把關,確保藥材產量和質量,使黃芪種植得到了空前發展。 總之,宕昌黃芪從民國時,已列為外銷的商品藥材之一,1978年家種以來,已大量推廣、發展并以享譽中外。在市場引導、政府鼓勵和技術保證下,黃芪生產表現出群眾積極性高、面積大、產量高,種植科學化、標準化等特點,產品品質好,藥用成分含量高,初步呈現出大生產、大市場、大流通的發展態勢,黃芪產業已成為宕昌最有特色、最具有潛力的重點支柱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永昌啤酒大麥

      一、永昌啤酒大麥的歷史淵源 大麥屬禾本科一年生栽培谷物,古稱“牟”,須根發達。穎果常呈現黃、綠、褐、紫、黑等復雜顏色。胚乳有粉質(淀粉)與角質(蛋白質),其比例隨品種而異。大麥具有生育期短、早熟耐寒、豐產、抗旱、耐鹽堿、抗逆力強、適應性廣等特點,可在小麥等中生作物不能適應的北方邊緣地帶和高海拔地區種植,又因營養價值高,兼有食用、飼用、釀造等多種用途,因而在發達國家或干旱地區是發展最為迅速的谷物之一。廣泛分布于世界溫寒地帶和亞熱帶高山,來源于廣泛生長于中東地區的穗軸易斷的野生二棱大麥(H.spontaneum)或野生六棱大麥(H.agriocrithum)經人工選擇而來。 大麥的栽培歷史悠久,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中東就有栽培,公元前5000年傳入西班牙,公元前3000年傳入印度,隨后傳入我國。大麥在我國是很古老的作物,據考證,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象形文字以及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代表大麥的文字。公元前3世紀《呂氏春秋.任地篇》中有“孟夏之昔,殺三葉而獲大麥”始正式有大麥一詞。西漢以前我國各地均種植大麥,在黃河、長江流域和西北旱漠地區廣為栽培。 80年代中期,隨著我國啤酒工業的快速發展,大麥成為啤酒生產必需的主要原料,是啤酒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直接關系到啤酒工業的發展。大麥容易發芽,酶系統完全,制成的啤酒別具特色。作為啤酒原料產業,大麥也由原來的在農業生產中處于不起眼的小雜糧地位,逐步發展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大麥品種的選育和栽培也隨著啤酒工業的發展而趨向于釀造用途。啤酒大麥的名稱也隨之而來。啤酒大麥在我縣的種植正處于這個階段,1986年,我縣從甘肅省農科院引進啤酒大麥莫特B—23、莫特44、黑引瑞三個品種試種成功。進入90年代后,因這三個品種產量、抗逆性、商品率均不理想,被法瓦維特(匈84)所替代。之后,縣委、縣政府把啤酒大麥作為全縣的重點特色產業來抓。1999 -2000年,縣農技中心先后引進甘啤2號、甘啤3號、哈林頓、哈瑞特等品種,在啤酒大麥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01年,我縣啤酒大麥種植面積達到12.17萬畝,較1999年增加5萬畝,呈現出一個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其中,我縣“金域”牌麥芽獲2001年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被中國質量協會認定為“質量過硬品牌”優質麥芽。 2002年,由我縣農業技術部門制定的《無公害農產品——啤酒大麥生產技術規程》已經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頒布,作為地方標準在全省實施,2010年我縣農業技術人員又對該標準進行了制修訂,并經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頒布了《永昌縣啤酒大麥生產技術規程》。2003年,我縣被列為全國啤酒大麥種植標準化基地示范縣。當年全縣啤酒大麥種植面積27萬畝,年產量達到15萬噸。2010年我縣又被農業部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確定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啤酒大麥)標準化生產基地。 二、現實狀況 2007年,我縣優質啤酒大麥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總產量達到20萬噸以上, 占全國總產量的15%。全縣農民人均來自啤酒大麥的收入達到930多元。而且啤酒大麥種植品種不斷更新優化,品種以甘啤4號為主,良種覆蓋率達到100%??h內建有八一麥芽廠、煙臺麥芽廠、金穗麥芽廠等麥芽加工企業9家,啤酒麥芽年加工能力達26萬噸。我縣已成為全國啤酒原料種植與國產麥芽生產加工第一縣。我縣生產的啤酒大麥籽粒飽滿,千粒重、發芽率、浸出率高,某些理化指標明顯優于國家標準和優級澳麥,是啤酒大麥的最優產區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國占有重要的位置?!敖鹩颉?、“河西走廊”、“寶源”、“綠洲源”、“烏?!?、“三強”等六個品牌的麥芽,以95%的優級率暢銷全國18個省市,與“華潤”、“青島”、“燕京”等20多家大中型啤酒集團建立了穩定的購銷關系,產品供不應求。

      永昌胡蘿卜

      永昌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商周戰國時期為西戎牧地。春秋戰國至秦,月氏駐牧于此。漢初屬匈奴轄地,自西漢武帝置縣,到元初的千余年間,曾設鸞鳥、番和、顯美、焉支等郡、縣。元置永昌路,明置永昌衛,清改為永昌縣。永昌縣充足的光熱資源、病蟲害少以及自然條件非常適合胡蘿卜的生長,歷史上早就有種植,種植歷史悠久。 永昌胡蘿卜的由來:漢朝時 公元前138年 漢武帝派張騫首度出使西域,后逐漸開辟了聞名遐邇的絲綢之路,中原人民和西域的貿易往來日益密切,西域的很多瓜果蔬菜就是在那時傳入漢土中原的除了胡蘿卜、胡豆、胡瓜、胡桃、 胡椒、還有葡萄、西瓜、苜蓿等 。匈奴人很早時被含糊地被統稱為"胡人"。張騫帶回此物后,人們不知其真正的名稱,觀其形好似我們的蘿卜,只是個體小而已,因是自“胡地”而來,就定名為“胡蘿卜”了。因此證明永昌種植胡蘿卜歷史悠久,中原地區的胡蘿卜既是由古時屬“胡人”地區的永昌縣傳入中原地區而由此得名的。 新中國建立后,縣內清河、城郊、河西堡、一帶的農戶在庭院周圍利用空地或在小麥地中套種胡蘿卜。在60—70年代,城關鎮的北海子、金川東、焦家莊鄉南北泉等條件適宜地區,由生產隊統一安排種植,80年代以來,農業生產取得較快的發展,胡蘿卜種植面積也大增,品種也有了很大的改進,進入90年代,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消費也逐步由溫飽型向營養型轉化,保健佳品胡蘿卜以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倍受人們青睞,普遍進入百姓家庭,成為蔬菜市場亮麗的風景。市場的需求促進了胡蘿卜生產的發展,而我縣城郊地區特殊的氣候地理和水源優勢又為胡蘿卜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特別是金川東、北海子、紅廟墩、梅家寺、南泉等村,因人多地少,人們的眼光轉向了城郊型蔬菜產業,農戶對胡蘿卜這一傳統蔬菜進行了開發,成為了永昌縣最大的農業特色產業,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同時,依托甘肅省農科院、縣農技中心等技術單位,選擇出了皮紅、肉紅、芯紅、表皮光滑、歧根少、肉質細嫩、質密脆甜的嘉利七寸等新品種,產量達到了每畝4000千克以上,高的可達6000千克,效益非??捎^。農戶總結為“家種一畝胡蘿卜田,手頭不缺零花錢”。許多外地客商到永昌尋找金川東胡蘿卜基地,爭先收購。胡蘿卜產品不僅占領了當地市場,而且以質優價廉遠銷到北京、廣州及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地區等地,成為隴貨精品,享譽海內外。同時也充分利用當地的土地等自然資源,極大地提高了經濟效益,使種植胡蘿卜的農戶獲益匪淺,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為使胡蘿卜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永昌縣編制了綠色食品胡蘿卜生產技術規程,并在生產中全力推行。在產銷過程中大力扶持坤發等高原夏菜專業合作社,同時緊緊依托金農農業園、春芽食品等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行“公司+農戶"的產業化經營,以胡蘿卜為主的我縣高原夏菜生產基地被甘肅省命名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永昌新地菜業和永昌金農農業園兩個企業分別取得了胡蘿卜的國家A級綠色認證。2003年,永昌縣生產的胡蘿卜產品,在中國(北京)首屆沙產業博覽會上獲得金獎,被評為“名優產品”。

      榆中蓮花菜

      榆中蓮花菜產區地處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匯處的黃土高原,甘肅省中部,屬蘭州市三縣五區之一種植區包括榆中縣行政區域內的三角城鄉、城關鎮、連搭鄉、來紫堡鄉、定遠鎮、和平鎮、夏管營鎮、小康營鄉、金崖鎮、青城鎮、新營鄉、清水鄉、銀山鄉、馬坡鄉17個鄉鎮。栽培面積3.5萬畝,年產榆中蓮花菜16萬噸。蓮花菜,又叫蓮花菜、包包菜,屬十字花科,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或歐洲西部海岸?!短m州市志》第二十七卷《蔬菜志》: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臨洮府志》載我縣就開始種植蓮花菜,近年來,以“高原夏菜”銷售方式供應南方市場,優良品質已經被消費者認可, 特別是我縣的蓮花菜被南方市場的消費者稱為 “蘭包”、“牛心菜”,蓮花菜加工炒制的“手撒蓮花菜”,已成為南方大部分城市的一道特色菜肴。榆中蓮花菜葉球表面鮮亮,翠綠色,最外幾層包葉綠色,菜球內層包葉嫩淡綠,菜球高圓形,球形指數大于1,中柱長5cm以下,且葉基部葉緣皺縮,菜球剖面緊實,質地脆嫩,口感清香有淡淡的甘甜味和清香味,風味濃郁,爽口香脆,單球重0.70-1kg,富含維生素C以及礦物質,可溶性糖35克以上,維生素C271.4mg/kg以上。

      榆中菜花

      榆中菜花產區地處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匯處的黃土高原,甘肅省中部,屬蘭州市三縣五區之一,榆中菜花種植區包括榆中縣的來紫堡鄉、定遠鎮、和平鎮、三角城鄉、城關鎮、連搭鄉、夏管營鎮、小康營鄉、金崖鎮、青城鎮、新營鄉、清水鄉、銀山鄉、馬坡鄉等14個鄉鎮。栽培面積12萬畝,年產榆中菜花30萬噸。菜花,又叫花菜、白菜花,學名花椰菜,上世紀初從地中海沿岸引進我國進行栽培種植, 1949年在榆中縣就已種植了菜花,栽培種植歷史已有70多年,是 “蘭州高原夏菜”的主要品種。榆中菜花花球潔白緊實,無絨毛,花枝短、孔隙小,球內無綠色小夾葉,花球高圓,球形指數接近1,球面平緩,無明顯突起,單球重1-1.50kg,品質鮮嫩,口感清香有淡淡的甘甜味和清香味,風味濃郁,爽口香脆,屬菜中精品,維生素C含量在330mg/kg以上,可溶性總糖含量在29.8g/kg以上,粗蛋白含量在18.5g/kg以上。

      蘭州百合

      蘭州百合是甘肅的名優特產,其色澤潔白如玉,肉質肥厚香醇,我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孔憲武教授評價:“蘭州百合味極甜美,纖維很少,又毫無苦味,不但聞名全國,亦堪稱世界第一”。

      靜寧蘋果

      靜寧蘋果以色澤鮮艷、個大形正,果面光潔、質細汁多,酸甜適度,口感脆甜、硬度強、貨架期長、極耐儲藏和長途運輸而著名。靜寧獨特的地域、氣候、土壤特點,非常有利于蘋果生產,被農業部評為“黃土高原優生蘋果最佳栽植區域”。

      武都花椒

      武都區種植花椒的歷史悠久,素有“千年椒鄉”之美譽,自唐時起,武都花椒即為歷朝貢品,暢銷四方,彌久不衰。

      禮縣蘋果

      禮縣蘋果品種主要有元帥、富士、金冠三大品系。禮縣蘋果硬度較大,果色澤鮮艷,果大整齊,酸甜可口,香氣濃郁,果肉脆嫩,營養豐富,口感極佳。禮縣蘋果皮層厚,果膠含量高,具有耐貯、耐運的特點。

      文縣紋黨

      文縣紋黨因其根部密布橫紋,通達根體過半,故稱其為“紋黨”。 紋黨以根入藥,性平、味甘,有補中益氣的功效;因有效藥用成分含量居各類黨參之首,而享有盛譽。紋黨含有生物堿、蔗糖、菊糖、葡萄糖、淀粉、粘液質及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B1、B2等。文縣紋黨主要特征是:“獅子盤頭菊花心,外松內緊體柔韌,身長粗大肉質厚,味清甜潤嚼無渣”。

      康縣黑木耳

      康縣是甘肅的綠色寶地,境內的森林覆蓋率高達84%,屬國內少有,在茂密的森林中,有高等植物172科700多種,其中適于黑木耳等食用菌生長的樹種達4科6屬17種,面積達110萬畝,森林中生長著600多種大型真菌,為黑木耳生長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悼h黑木耳是從康縣天然生長的野生木耳中選育出來的優良菌株,子實體膠質,耳形不規則,多成菊花形,朵大肉厚,新鮮時軟,干后成角質、色澤黑褐??悼h黑木耳采用段木栽培,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植物膠質、脂肪和多糖膠體,食用時口感柔軟、香綿潤滑、味道鮮美、細嫩,是一種高級滋補品,其營養豐富的獨特品質享譽國內外,在市場上暢銷不衰。

      兩當狼牙蜜

      兩當狼牙蜜”因其蜜源植物是狼牙刺而得名,狼牙刺, 學名:白刺花。俗名:羊果眼刺。因其刺極象狼牙而被當地人稱為狼牙刺?!皟僧斃茄烂邸毕阄娥ビ魷剀?、清純優雅、爽口醇香、味道清爽鮮美甜而不膩,具有蜜源植物狼牙刺花特有的花香味,為蜂蜜中的上品。

      徽縣銀杏

      徽縣銀杏屬天然野生特種,果實小,外果皮金黃色似金桔,種核近圓形或橢圓形,新鮮的果核種殼呈漢白玉或魚肚白色,大若算盤子,小若梅核,迎光而望熠熠生輝,如好似一粒粒潔白的珍珠。種殼較厚,果肉肥厚細嫩、漿汁飽滿,無異味。加工熟后,青黃通透,質地細膩,入口柔嫩細膩,清新香甜,筋道有彈性,后味略苦。以其營養豐富、味美、無胚率低、發芽出苗率高、品質優良而深受消費者青睞。

      成縣核桃

      2000多年前,晉代郭儀恭在《廣志》中已對于成縣及周邊的核桃做出了這樣的評價:“陳倉胡桃薄皮多肌,陰平胡桃大而脆急促則碎?!?由于成縣特殊的地理條件,適宜于核桃生長,所以和其它地方相比,成縣核桃樹勢強壯,果大形園,皮薄仁飽,肉香色純、出油率高,深受國內外客商和廣大消費者青睞。40年生樹高可達13米,干周1.5米,直徑達10米以上,果實大縫合線緊密,果殼光滑,核仁淡黃色或淺琥珀色,肥厚飽滿,無異味不澀,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品質上乘。

      臨洮大麗花

      臨洮大麗花以其優良的性狀、豐富的花色和獨特的韻味頗受人們的青睞。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臨洮大麗花”獲得30個獎項(大獎1項,金獎5項,銀獎17項,銅獎7項)。香港《文匯報》也曾載“臨洮大麗花在世博會上出盡了風頭”的文章,給“臨洮大麗花”以高度評價,被譽為“世界上最大、最美麗的花”。

      禮縣大黃

      禮縣大黃,是中藥材優良品種,甘肅省禮縣特產,因主產于該縣銓水鄉,又稱“銓水大黃”、“銓黃”。禮縣大黃屬掌葉大黃,生產歷史始于漢代。禮縣大黃塊形大,質地堅實,氣味清香,藥理性能好,品質優良,有效成份含量居中國之首。

      平涼金果

      平涼金果具有“外形美觀,肉質細嫩,香味濃郁,貨架期長”等獨特品質。和山東、陜西等蘋果老產區比較:一是果個大,果形高樁端正,色澤鮮艷,果面光潔,蠟質層厚。二是可溶性固形物及維生素C含量高,糖酸比適宜。三是硬度大,耐貯運。

      慶陽黃花菜

      黃花菜又叫金針菜、萱草,屬百合科多年生花卉植物,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以花為食的植物之一?!坝^為花、食為菜、用為藥”就是慶陽黃花菜最貼切的寫照。宋代詩人蘇東坡贊嘆之余寫下了:“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钡膭尤嗽娋?。

      民勤甘草

      民勤自古就是烏拉爾甘草的主產區,民勤甘草皮紅質緊,骨沉粉足,纖維少,甜度大,甘草酸含量高,國內醫藥界向來有“民甘岷歸”之說。

      迭部羊肚菌

      甘南羊肚菌主要產于迭部縣境內海拔2300-3000米之間,以櫟、樺為主并夾有松樹的闊葉林中。這里遠離城市、礦區和工業區,空氣清潔,水質良好,區域內無工業企業,土壤原始,未受到化學污染,且土壤中的重金屬遠低于國家規定范圍,所以迭部羊肚菌營養成分要高于其他地區羊肚菌。

      迭部蕨麻豬肉

      甘肅省甘南州特產迭部蕨麻豬,迭部蕨麻豬,又稱迭部藏豬、迭部藏香豬,因采食一種名為蕨麻(人參果)的植物而得名,是迭部藏族先民由野豬馴化而來,主產區位于迭部縣境內海拔2000米至4000米之間的高山峽谷地帶。是一種體型矮小的古老豬種,嘴筒長、直,呈錐形,四肢長短適中,被毛濃密、粗長,純黑者居多、12月齡體重平均22kg,耐寒、耐強烈日光照射,反應靈敏,合群性好。

      金徽酒

      金徽酒選用優質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泉水為原料,以優質純小麥制成的中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生香劑,沿用百年老窖池,采用傳統的續糟混蒸生產工藝結合創新“六分法”(即分層發酵、分層起糟、分堆配料、分層蒸餾、分段摘酒、分級儲存)工藝釀制而成。經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成,產品具有“無色透明、窖香濃郁、陳香怡人、綿甜爽凈、柔和協調、尾凈香長的獨特風格;同時她具有北方白酒的優雅、芬芳、醇和、甘洌,又有南方白酒窖香濃郁、綿甜、爽凈、味長的特點,金徽酒以其獨特的風格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和喜愛,成為人們待客贈友的上乘佳品。?

      紅川酒

      紅川酒承襲真糧時曲發展之道,長期恪守“純糧釀造”的信條,在沿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挖掘創新,選用優質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為原料,以優質小麥和大麥制成中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沿用百年老窖池,采用傳統的續糟發酵,混蒸混燒老六甑工藝釀制,經發酵、蒸餾、貯存、陳釀、勾兌、調味而成,產品具有“無色透明、窖香濃郁、陳香自然、怡人、酒體醇香、綿甜爽凈、諸味諧調、回味悠長、酒體豐滿”的獨特風格,堪稱隴酒之典范,酒中之新秀,成為人們宴請和饋贈之珍品。

      環縣皮影

      環縣皮影曲意豐厚燦爛,古老悠久,唱腔悠揚激越,造型精雕細刻,道具傳統靈活,演技神奇高超,是農耕文化的典型藝術形態、道教文化的民間流傳方式,也是黃土高原乃至黃河流域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態藝術形體,不僅是環縣文化的象征,也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酒泉夜光杯

      夜光杯,顧名思義在夜晚月光下會發光的杯子。唐代有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酒泉夜光杯是甘肅酒泉的著名特產,它是名貴的飲酒器皿具有悠久的歷史。2006年5月20日,酒泉夜光杯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慶陽刺繡

      慶陽刺繡是一種做工精美的最具有傳統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品,它凝聚了慶陽地區勞動婦女的勤勞和智慧,展示了她們巧奪天工的藝術創造力,它的古樸、敦厚、粗獷的藝術風格,與江南秀麗細膩的蘇繡,湘繡相映成趣。

      通渭苦蕎麥

      通渭苦蕎麥種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里是中國苦蕎麥起源地之一,海拔2300米以上的華家嶺、鹿鹿山、黑燕山、尖崗山四大山脈因自然環境特殊,成為苦蕎麥傳統種植區??嗍w麥只有在海拔2100米以上獨特的自然環境中生長才具有獨特的品質,生長于特殊環境下的苦蕎麥被譽為“五谷之王”,其保健食療特性在《本草綱目》《食療本草》等典著中均有記載。

      甘南牦牛奶粉

      “中國十大草原”的甘南大草原作為西南生態屏障,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是黃河首曲的一塊濕地。而青藏高原為中國的一片凈土,哪里純凈無污染、遠離工業。牦牛與白極熊、企鵝并稱為“世界三大源種動物”,生活在除南北極以外的自然生態純凈的世界第三極。它常年 飲用積雪融化的純凈水源,食用天然及蟲草、貝母等名貴藥材;千百年的優勝劣汰使牦牛具有很強的免疫性、抗寒性,保證了它的奶質安全、自然、高營養。

      邽山蜂蜜

      邽山土蜂蜜為清水縣邽山中華蜜蜂所產的蜂蜜,具有1900多年的養殖歷史,蜜源植物有百里香、五味子、沙棘、狼牙刺、野藿香、椴樹、刺槐、鹽膚木、紫花苜蓿、紅豆草、薰衣草、紅三葉、草木樨、油菜、向日葵、蕎麥等200多種。邽山土蜂蜜色澤以淺琥珀色為主,兼有深琥珀色;筷子挑起,能拉成長絲,絲斷后自動回卷成球狀;氣味清香,具有不同蜜源植物特有的花香味,口感醇厚、甜潤,入口回味綿長或略帶苦杏仁味;低于13℃易結晶,結晶后顆粒細膩,是食品、藥品和化妝品的主要原料,具有很高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價值,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高臺胭脂雞

      高臺胭脂雞因雞冠和髯呈胭脂色而得名。公雞為紅色或黑紅色,虹彩羽毛呈金黃色或橘紅色,母雞以黑紅色為主,少數為紅褐色、灰褐色、金黃色;體格中等,體型清秀,體質健壯,頭尾翹立,結構緊湊,體重3~4千克,胴體重約2~3千克;單冠,冠峰5~7峰,冠齒清晰,冠、肉髯、耳葉多呈紅色或粉紅色,肉髯發達,下垂約4.5cm;喙、爪、眼圈呈黑色;雞腿粗壯。宰殺后胴體勻稱,肌肉緊實,膚色多為白色;清燉烹飪后,色澤黃亮,肉質鮮嫩,湯汁濃厚,香味濃郁。

      高臺河西豬

      高臺河西豬是河西走廊的地方優良品種。被毛黑色、粗而密;體格中等勻稱、緊湊結實;頭略小、豬鼻較短、褶皺不明顯,額部有縱行褶皺;耳根較硬、耳朵下垂;后肢略長、呈前傾狀,背部略有凹陷、肋骨拱圓、腹部略有下垂;臀部豐滿圓潤;耐粗飼,喜運動,出肉率高。新鮮豬肉顏色鮮紅、有光澤、彈性好、無腥味、大理石紋路清晰。肉質細嫩,口感醇厚。

      華亭大黃

      華亭市大黃種植植歷史悠久,是蓼科植物掌葉大黃,產自秦嶺山脈關山東麓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的高寒陰濕山地,海拔1600~2200米,藥用部位為干燥根及根莖,呈類圓柱形、圓錐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塊狀,表面呈黃棕色至紅棕色。橫斷面為棕黃色或棕褐色,顯顆粒性,縱斷面牛肉茬明顯。質地堅實,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沙粒感,是加工中藥飲片及制劑的優質原料。

      華亭獨活

      華亭獨活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根略呈圓柱形,多分枝,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根條粗壯,肉質肥厚,無柴質;斷面散在油室多,呈淺黃色,氣味芳香濃郁,味苦辛微麻舌。

      清水花椒

      清水花椒為伏天采摘,俗稱“伏椒”。樹體較高大(3?7米),樹型緊湊,皮刺大而稀,枝梢少刺,基部寬厚,常退化,羽狀復葉,有小葉7?11 片,葉片橢圓形、深綠色、較厚、有光澤;葉面蠟質層厚、質脆、有椒香味;葉柄及葉脈無小刺;果穗大而緊湊,果柄較長,果粒大,鮮果呈鮮紅色,干果呈紅褐色,粒大飽滿,果面疣狀腺點突起明顯,內瓤為淺黃色,成熟時果實不易開裂,干后開裂呈梅花狀或兩口四瓣;麻味醇厚、香味濃郁,無異味。

      張家川烏龍頭

      烏龍頭即楤木的嫩芽,東北稱為刺老芽或刺嫩芽,當地群眾稱為五榔頭,是一種深受群眾喜愛的保健型山野菜,其中富含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多種氨基酸。

      花海甜瓜

      花海甜瓜以質細脆、味香甜、肉厚汁豐、含糖量高而聞名?;êL鸸蠟楹衿ぬ鸸?,單果重2-4kg,果形端正美觀,有黃皮、綠皮和白皮三種類型。其中,黃皮甜瓜為橢圓形,網紋密集、整齊、立體感強,果肉橘黃色,質脆、肉厚、空腔小,清甜爽口;綠皮甜瓜為橢圓形,網紋密集、整齊,果肉橘黃色,細膩、質脆、肉厚、空腔小,甘甜爽口;白皮甜瓜為圓形,網紋稀疏,果肉翠綠色,汁豐肉厚、空腔小,軟硬適中、香甜可口。

      秦州大櫻桃

      秦州大櫻桃色澤艷麗、果面光潔、呈鮮紅或深紅色,果形多為扁圓型或心型,橫徑27~31mm,平均單果重9.6g,果肉呈紅色或黃色、柔韌多汁、酸甜適口、風味濃厚、耐貯運,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通渭蘋果

      通渭蘋果主要以紅富士系列品種為主,果實近圓形、果型端正,果形指數0.85~0.95,平均單果重230g、最大單果重450g;果實全紅,著鮮紅色條紋或暈,色澤靚麗、果面光潔、果點小、果皮??;果肉呈淡黃色,肉質脆、汁液多、酸甜適口;果核小、腔室小、呈五角星;香味濃,品質優;耐儲運。

      金塔肉羊

      “金塔肉羊”生長在討賴河、黑河流域戈壁沙漠邊緣的綠洲,飲用祁連山雪水,以苜蓿青干草,玉米、小麥、孜然、茴香等農作物秸稈和甘草、枸杞、板藍根等莖葉為食。為本地土種羊和小尾寒羊雜交,經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育而成的適合本地生長的優良品種。肉質鮮嫩滑軟,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肥瘦相間,無膻味,具有強身壯體、滋補保健等功效。是膾炙人口、久享盛名的美味食品,堪稱塞上佳肴。

      肅北雪山羊肉

      肅北雪山羊是以甘肅高山細毛羊和本地蒙古羊雜交,并經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育而成的適合本地生長的優良品種,以四季輪牧、草原放牧為主,體質結實,以食野草為生,飲用祁連山雪水,肉質鮮嫩、香味濃郁、無膻味,口感好,具有良好的地域特色。

      金塔辣椒

      “金塔辣椒”人文歷史悠久,種植規模大,產自戈壁、沙漠邊緣的綠洲灌溉農業區,生長在討賴河及黑河沖擊扇特有的沙壤土質中,采用祁連山雪水灌溉。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降雨稀少,自然晾曬,容易干燥,又耐久存。品質優異,區域環境優越,品質獨特。

      古浪紅光頭小麥

      “古浪紅光頭小麥”是產自祁連山脈東端、河西走廊東部,海拔1800-2200米旱作雨養壓砂田的春小麥,種植面積為8166.7公頃,總產量24500噸。該小麥具有抗干旱、耐瘠薄、抗倒伏、耐鹽堿的特性,籽粒呈深紅色或紅褐色,具光澤,質硬飽滿,胚乳呈乳白色,千粒重高等特點,其面粉勁道、麥香濃郁,是制作拉面的上乘原料。該小麥還具有“籽粒蛋白質、淀粉、面筋指數含量高,容重大”的內在品質。

      祁連清泉羊羔肉

      祁連清泉羊,生長在祁連山雪水孕養的高山草地、綠洲,山中水流潺潺,礦物富集,羊羔日食藥草,夜飲礦泉,造就了祁連清泉羊羔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品質特色。一直是玉門人用以宴請親朋和款待賓客的最佳肉品。

      玉門枸杞

      玉門地處在枸杞種植黃金帶上。因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降雨量小,使枸杞生長周期長,營養成分多,保證了枸杞正常采摘和晾曬,減少了樹體及鮮果的病蟲害,造就了色澤鮮紅,口味甘甜、粒大皮薄、肉厚汁多的優良品質。

      漳縣紫斑牡丹

      漳縣是紫斑牡丹的原產地,紫斑牡丹因其花瓣基部有一個明顯的色斑而得名,主要生長在漳縣南部海拔在1600—2500米之間的陰濕、二陰河谷川地和淺山臺地,盛放時香味可抵10朵中原牡丹,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漳縣在紫斑牡丹的收集保護、繁育發展上領先全國。

      高臺辣椒干

      “高臺辣椒干”于2018年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審批,是頗具西北特色的地理品牌。被譽為“辣椒之鄉”的高臺縣合黎鎮地處黑河與合黎山之間,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這里上百年的辣椒種植史。

      翠柳山羊肉

      翠柳村主導產業為養殖業,當地居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山羊,當地稱之為“翠柳山羊”,這種山羊以食耐旱,耐鹽堿牧草為主,對自然條件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喝山泉,吃堿草,這里的山羊很自由,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晚上還睡在山里,可以好多天不回家哦!喜攀巖、善登高,這里的山羊個個都是運動健將,活潑好動是它們的天性。遠遠望去,羊群像一朵朵小白花點綴著山包,又像是云彩散落在山頭。

      平川蘋果

      平川區屬于蘋果優生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等因素造就了平川蘋果獨特的內在品質。平川蘋果整體的糖度、內在的品質都比較高,糖度套袋果能達到15-17,不套袋果能達到18-21,不套袋果已經達到了國家特級果的品質。

      古浪香瓜

      古浪香瓜種植歷史悠久,分布范圍廣,面積大。目前主要栽培品種為古浪縣最適宜發展的傳統香瓜品種即古浪香瓜,又名麻疙瘩甜瓜、香脆瓜。古浪香瓜具有肉厚、香脆、清香、含糖量高等特點。

      麥積花椒

      “元龍花椒”指的是以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元龍鎮為主的麥積區所產的花椒?!笆窠烦鑫涠?,秦椒出天水”。早在1400多年前《齊民要術》中就有這樣的記載。這里的“秦椒”就指的是天水市麥積區元龍鎮一帶所產花椒。

      清水半夏

      近年來,清水縣主打無公害半夏品牌,主推小拱棚作務技術,確保了半夏生長所需的溫度和濕度等適宜條件,大幅度提高了半夏產量。以半夏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已成為清水縣農民增收致富的好項目之一。近年來全縣在川塬區大面積種植半夏,年種植面積在2萬畝以上,畝均純收入達萬元以上。

      龍灣蘋果

      白銀龍灣蘋果主要品種為紅富士。果實近圓形,端正美觀,平均單果重220克,最大果重400克。 果皮色澤鮮艷、光亮紅潤,紅中透粉,顏色有條紅和片紅;果肉淡黃色,果肉緊致。果實甜而脆,水分多、質細汁多,皮薄果核小,口感佳,品質優,耐貯運。

      崇信蘋果

      崇信縣展示推介了玉華早富、嘎啦、米奇拉、蜜脆、澳洲青蘋等多個早中熟蘋果品種,“崇信蘋果”以個大色艷、果形端莊、質脆味美、綠色健康、極耐貯運等獨特的品質吸引了眾多中外客商駐足品嘗。

      靈臺蘋果

      靈臺縣在海拔高度、年均氣溫、年降雨量、大于10℃有效積溫、大于35℃的天數、年日照時數及土壤厚度這7項蘋果生產核心指標中,全部符合最佳要求,優于國內山東、遼寧、陜西、山西等其它蘋果產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無可比擬。由于海拔較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無工業污染,完全具備生產優質高檔蘋果的生態氣候條件,是國家農業部劃定的蘋果最佳適生區,全省18個蘋果優勢區域重點縣之一,蘋果產業開發前景廣闊。

      武都崖蜜

      武都崖蜜,就是中華蜜蜂采集山間百花經釀制而得,相比其它蜂蜜在美容、保健、養生等方面效果更好。據統計,隴南市的中蜂存量三萬多箱,年產蜂蜜上千噸。尤其在每年3至10月份,野桃花、槐花、油菜花、紋黨參花、油橄欖花、山茱萸花、紅芪花、苦蕎花盛開,花期銜接緊,持續時間長,這為蜂產業提供了基礎條件。

      平川山羊肉

      平川山羊生長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溫性草原化荒漠,食以石山石縫中生長的、包括大量中草藥品種的植物,飲以山中泉水,屬沙毛山羊,以白色為主,體質結實,體格中等,身短、近似方形。成年公羊體重43-54公斤、母羊27-37公斤,公、母羊大多有角,毛色光澤悅目,頜下有髯、裙毛較長。羔羊毛股成波浪形彎曲,彎曲弧度均勻整齊,所制裘皮與羊絨制品輕暖耐穿。肉色紅潤、香味濃、膻味輕,口感細膩滑爽、多汁肉嫩,尤以45日齡的羊羔肉和2歲左右的羯羊肉口味最佳。肉品、羊絨及裘皮深受消費者青睞。

      平川甜瓜

      平川甜瓜在平川晝夜溫差大、石山包圍的砂地生長條件下,經長期種植形成的一種具有特殊地域風味的甜瓜品種,果實呈橢圓形,單瓜重2.5-3.5公斤,縱徑20-23厘米,橫徑15-17厘米,縱橫比約為1.36。瓜皮呈淡黃色,網紋明顯,手感粗糙,皮韌瓤厚,耐貯運。瓤呈黃白色,近皮呈淺綠色,肉質細軟,腔室小;瓜籽小而細長,長約1.2厘米,寬約0.4厘米,呈淡黃色,團于腔室中心;風味醇香、甘甜如蜜,具有消暑清熱、生津解渴的功效。

      臨洮馬鈴薯

      臨洮縣位于甘肅中部,定西市西部,境內海拔1730-3670米,年均降雨量317-760mm,平均氣溫7℃,無霜期80-190天。全縣總人口54萬,其中農業總人口49萬,耕地面積108萬畝,其中70%為山旱地。馬鈴薯是臨洮縣優勢農作物,種植歷史悠久。由于縣內海拔高、氣候溫涼,晝夜溫差大,土層深厚、富含鉀素,特別是雨量分布規律與馬鈴薯的需水規律基本吻合,雨熱同期,對性喜溫涼的馬鈴薯生長非常有利。臨洮馬鈴薯以產量高、品質好、味道美而聞名遐邇。

      天水連翹

      連翹,又稱黃花桿,是一種常見中藥材。連翹屬落葉灌木,枝干叢生,小枝黃色,拱形下垂,中空。葉對生,單葉或三小葉,卵狀橢圓形,緣具齒。早春先葉開花,花冠黃色,一至三朵一叢,香氣淡雅。果實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表面生皮孔,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功效。每年四月的秦嶺,綠如海,花如潮,連翹黃花怒放,為秦嶺大地披上了“黃金甲”。

      景泰枸杞

      甘肅省景泰縣,位于黃土高原與騰格里沙漠的過渡地帶。平均海拔2100米,晝夜溫差大,年日照時間2651小時,全年日照率62%,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獨特的鹽堿地質,造就了景泰枸杞非凡的品質。景泰枸杞具有色艷、粒大、肉厚、質柔潤、籽少、含糖量高等特點,備受省內外客商青睞。

      條山梨

      條山梨在景泰縣種植歷史悠久,明末清初在黃河沿岸已有梨的栽培,目前主栽品種為早酥梨、黃冠梨,品質細嫩酥脆,石細胞極少,果心小,風味酸甜適口;景泰枸杞鮮果橙紅色,果實圓柱形或橢圓形,干果紡錘形,表面紅色或暗紅色,果皮柔韌,肉質柔軟,味甜,具芳香氣味。

      大廟香水梨

      說起靖遠的水果,大家都會想到大廟的香水梨,香水梨當以梨香聞名,以水多著稱,吃起來清脆爽口,尤其是冷凍儲藏后,更是香甜可口。大廟村香水梨種植歷史悠久,以現存樹木觀測,幾百年老樹隨處可見。這里出產的香水梨色變而味愈佳,宜久存不易腐爛。入冬后,喝一口果汁,甘涼甜膩,沁人心脾。香水梨亦可潤肺止咳、清胃瀉火,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隴西黃芪

      黃芪是甘肅隴西縣著名特產之一,其生長氣候高寒陰濕,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黃芪生長獨特優越的地理條件。黃芪由隴西栽培的歷史悠久,獨享其名。其性微溫,味甘,屬無污染產品,饋贈親朋之珍品。隴西盛產100多種中藥材,素有“千年藥鄉”之稱,所產黨參、黃芪、柴胡、板藍根等藥材質優量大,深受國內外客商青睞,享有“西北藥都”、“中國黃芪之鄉”等盛譽,已成為西北地產中藥材生產、銷售、種苗繁育和信息服務中心。

      隴西白條黨參

      隴西白條黨參產區主要為黃土丘陵地,坡度10—25度,既可完全吸收適量降雨,同時又保證了夏季暴雨和秋季持續降雨時的排水;干旱的氣候有效抑制了地上莖的生長和花的分化形成,根吸水吸肥刺激向下垂直生長,形成獨苗獨條,條直,少分枝,同時,可大幅度減輕根腐病、銹病和白粉病的發生和流行。

      岷縣當歸

      岷縣當歸,甘肅省岷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云:“古人娶妻為嗣續也,當歸調血,為女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岷縣當歸長10—20厘米,頭質堅硬,主根粗,外皮黃棕色或黃褐色,全體有縱紋,歸頭直徑1.5—4厘米,下部生有3—5條或更多的支根,歸尾上粗下細,多扭曲,有小疙瘩狀的須根痕跡,質多柔軟、堅韌,斷面黃白色,具有放射狀紋理,習稱“菊花心”。有隙裂,中層有淺棕色環紋,并有多數棕色油點,氣清香、濃厚。

      舟曲核桃

      “舟曲核桃”為落葉喬木,果實近球形或橢圓形,粒大皮薄,利核易剝,手捏易碎,可取全仁;內果皮壁內空隙小,果仁飽滿,呈白色或淡黃色,有不規劃槽紋,隔膜??;以“粒大皮薄、果仁飽滿、口感脆嫩,油而不膩,甘香可口”而久有盛名,2011年11月被評為第二屆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暨第四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優質獎,2016年6月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同年榮獲農業部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正式成為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

      慶陽白瓜子

      白瓜子即西葫蘆的種子,是慶陽市的名特產品。其粒大,皮薄,外觀潔白,種仁飽滿,含油率高,含有對人體極為重要的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礦物質、有機酸、蛋白質和脂肪,是人體熱能的補充來源。其所含葫蘆素,對胃癌有良好的療效。白瓜籽入藥,可治療絳蟲病。

      隴南綠茶

      “隴南綠茶”產自北方高海拔茶區,產地遠離城鎮,山大溝深,森林覆蓋率高,生物種群多樣性特征明顯,環境清潔無污染,栽培品種以中小葉群體種為主,采摘輪次少,品質上乘。

      aukg-664
      <acronym id="wxmh6"></acronym>
    2. <p id="wxmh6"><strong id="wxmh6"><xmp id="wxmh6"></xmp></strong></p><object id="wxmh6"><nobr id="wxmh6"></nobr></object>

        <td id="wxmh6"></td>

      1. <p id="wxmh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