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美食名菜

-
粵菜名品
上世紀20年代,廣州的“四大酒家”被視作為“廣州最高食府”,而這四間酒家的筵席,便是現今粵菜名席的雛形。而南園的紅燒鮑片,文園的江南百花雞,大三元的60元大裙翅,西園的鼎湖上素,被市民統稱為四大名菜。而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據說“初吃驚艷,百吃不厭”的江南百花雞。

-
粵菜名品
黃埔蛋,也稱為黃埔炒蛋、黃埔滑蛋。據說很早以前,黃埔一帶仍是一片灘涂。某天傍晚,一船民家里突然來了客人,一時之間來不及買菜,只好用僅剩的幾只雞蛋來招待客人,心急之下烹成既不像炒滑蛋又不像煎蛋的款式奉上;雖然是兩不像,但客人品嘗之下極為贊賞 。炒出來的蛋就像一匹黃澄澄的黃布(“黃埔”的諧音),厚薄均勻,層次分明,口感嫩滑甘香,相當特別。后經過研究改進,成為一款歷史名菜 ,被稱為“黃埔蛋”。

-
粵菜名品
「八寶蓮皇鴨」有傳是慈禧太后最喜歡的一道名菜,泮溪酒家“八寶蓮皇鴨”相當較出名。選用糯米綠豆、五花肉、咸蛋、黃栗子、火腿、冬菇等材料制作。

-
粵菜名品
沒有一只雞能離開廣東!半島名軒的豉油雞,皮脆肉滑鮮嫩多汁,撲鼻而來的香味,吃貨們都流口水了!更重要的是,有雞味!

-
粵菜名品
這道百年燒鵝在陶陶居的翻牌率超高,作為近百年來食客們的心頭好,是店里的“鎮店之寶”,來陶陶居必吃。選用清遠黑棕鵝,每一只體重達7.5斤,是肥瘦適中的“健美選手”!制作過程繁瑣,必須經過8道工序,再烤制16小時才能上桌!剛出爐的燒鵝色澤金黃,皮脆柔嫩,還有肉汁流出。這種質量,沒有經驗的師傅壓根做不出來。店里秘制酸梅醬才是“終極武器”,輕輕一蘸,燒鵝皮與酸梅醬的酸甜融合,咬開還有汁水biu出,完全不會膩。

-
粵菜名品
在距今近80年前,廣州酒家,一位粵菜名廚將一道“百花煎釀鴨掌”端上廣州人的餐桌,蝦肉在上,去骨鴨掌在下,咬上一口,軟糯入味,贏得一片贊譽。這位粵菜名廚曾在巴拿馬國際烹飪比賽大會上獲得金牌,擁有“世界廚王”美譽,他的名字叫梁賢。這道菜和廣州酒家一樣,已經有84年歷史了,是粵菜的經典菜之一。人手新鮮剔骨的鴨掌,與明蝦打制的蝦滑,中間夾著火腿茸一同煎制,一口咬下去,爽滑鮮甜。選用新鮮鴨掌,用姜蔥水煮熟后,把骨頭從掌背起出,去筋和掌枕后按后釀入蝦膠,將鴨掌捏回盞形。采用半煎炸的方式,把蝦膠慢火煎至透出金黃色;起鑊前用黃金芡增色,使得鴨掌軟滑之余,尚帶少許爽口。

-
粵菜名品
白天鵝賓館玉堂春暖餐廳大廚利樹鈞師傅的代表作之一“鹽焗香茅鴿”便是其巧妙運用香料的精彩作品之一。這道菜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誕生了,當時東南亞食材率先進口到廣州,香茅是東南亞菜常用的香料,散發著獨特的清香。 利師傅初接觸到香茅草時就被其獨特的香氣吸引,決心將香茅融入粵菜之中。廣州人特別喜愛食用乳鴿,但做法多數是清蒸、紅燒或者豉油皇,于是利師傅靈感乍現,嘗試用香茅搭配乳鴿。將香茅打成汁腌制乳鴿去除腥氣,再用鹽焗的手法烹制。這樣做出來的乳鴿散發著獨特的香料氣息,皮脆肉嫩,肉汁飽滿。

-
粵菜名品
豉油糖黃花魚,金黃焦脆,魚肉鮮嫩,幾乎無刺,能愉快體驗大口吃魚的快樂~配上特色炸蒜,口感鮮味增倍,吃起來毫無腥味。黃花魚現點現炸,十分新鮮!炸魚很考驗師傅的技術,根據魚的大小厚度,捏準時間出鍋,這樣的炸魚外表皮香脆,內里的肉嫩滑鮮甜!外表金黃酥脆,里面的魚肉白嫩鮮滑。蘸一蘸風味獨特的豉油糖醬,給魚去腥的同時,還增添了鮮味。甜里有鮮,香里有咸,口口抓人味蕾!

-
粵菜名品
脆皮叉燒是一道廣東省的特色傳統名菜,屬于粵菜系燒臘名菜。因為皮脆嫩滑,爽脆、爽口。脆皮叉燒的特色就在于皮部色澤金黃,肉眼中透露著麻皮燒豬特有的色澤與之麻皮脆感。脆皮叉燒肉質中,嫩滑到適中,外層是皮爽脆的,而皮爽脆的燒臘成品,內部必須離不開嫩滑。脆皮叉燒選用上乘五花肉中的上五花肉作為燒制原料,做工講究,火候控制恰到好處。

-
粵菜名品
“香檸黃花膠”是建業酒家掌門人、非物質文化遺產“魚膠干制技藝”傳承人紀瑞喜的經典之作。紀瑞喜以“藥食同源”“陰陽五行”為理論依據,結合潮汕人的飲食習慣,改良烹飪方法,用檸檬、番茄、蔥作調味,與花膠完美結合,創新烹制出適合各種人群食用的花膠燉品。紅與黃的視覺碰撞,加上青蔥點綴,酸香與膠香的口感融合,花膠的軟糯在口中綻放,令人回味無窮。

-
粵菜名品
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夸贊“雞功最巨,諸菜賴之”,可見吃雞喜好自古有之。在汕頭宴請賓客、喜慶聚會的餐桌上總少不了一道風味獨特的“白切雞”。近日,澄海區壯雄薄殼美食園出品的“白切薄殼雞”入選首批“粵菜名品”。

-
粵菜名品
樂從魚腐是廣東順德地方傳統名食之一,屬于粵菜系。素以樂從鎮制作技藝最為精湛,故稱“樂從魚腐”。它以色澤金黃,味道鮮美,幼滑甘香,誘人食欲而享有盛譽。在樂從擺酒設宴必有魚腐,據說沒有則會降低酒宴的價值。

-
粵菜名品
味可道以“打造百年名牌餐飲企業”的愿景,秉持“培養餐飲人才,弘揚順德美食”的企業使命與“以誠待客,以客為先”的服務理念,在企業品牌打造上花心思、下苦功,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職務,為順德美食發展添磚加瓦。味可道打造了廣式點心師聯誼會粵點研發基地、鰻魚美食研發基地等行業示范基地,還不斷致力于菜品研究,其“金牌雙皮奶蛋撻”更是榮獲“廣東鉆石名菜”、“廣東省粵菜名品”兩個省級獎項。

-
粵菜名品
用高檔配料烹制而成的陳村粉給人以雍容華貴的印象。其中,雞油花雕大紅蟹陳村粉堪稱極品。據稱,黃但記知味食府的這道招牌菜研制時曾有幸得到TVB“鼎爺”的指導,選用新鮮的大肉蟹、雞油與十年陳釀花雕酒,使味道完美融合,以清蒸的方式保留蟹的原汁原味。陳村粉融入雞油花雕酒蒸蟹的鮮味而分外誘人食欲。整道菜高貴典雅,氣勢不凡,在盛宴上出現,給人以珍饈玉饌的美感,此菜也毫無懸念地獲評第四屆佛山名菜。

-
粵菜名品
豬肉婆私房菜的銀杏豬肚湯榮登央視紀錄片《尋味順德》,先用番石榴葉反復清洗豬肚十幾次,直至清香,慢火煲兩小時后成品湯色奶白,香味濃郁,喝時灑上白胡椒粒,頓時感到全身暖和 。

-
粵菜名品
賴布其實是“爛布”的變音,指的就是豬網油。用豬網油包住鱔段去燜扣,動物油脂把鱔魚的鮮美完全激發出來。

-
粵菜名品
聚福山莊的煎焗魚嘴, 特意選用1.5斤的大頭魚魚頭, 取其魚嘴嫩肉為原材料。 簡單調味后, 先低溫煎至8成熟, 最后調高油溫至80-90度, 加入蔥、姜、蒜,爆香10秒左右, 激發出魚嘴的鮮香。這道煎焗魚嘴外脆內滑、 鮮香味美。

-
粵菜名品
梅州人吃豬,登峰造極且又返璞歸真的當屬全豬湯。城里的食肆,除了賣腌面的招牌,就屬全豬湯最多??图也嗣煌驵孱^。全豬湯,顧名思義,豬肉、豬腸、豬心、豬肺、豬肝、豬腰等等烹制的一碗湯,既是早餐桌上下腌面的配食,也是筵席上的大菜。全豬湯湯色清亮,梅城小店里多會放些酒糟和咸菜提味,已然很鮮。

-
粵菜名品
鮮甜爽滑的魚肉 Q彈帶點韌勁的魚皮 被熱油所綻出濃郁的麻香氣息 調起十足鮮味 舌根被悄悄地麻痹 唇齒間直想貪婪地占有那一片洶涌的海洋

-
粵菜名品
作為莞香樓每日限量供應的招牌,「萬江支竹炆有機雄魚尾」用豐富的口感,層層遞進的鮮美征服了無數老饕食客的味蕾。鮮支竹與魚尾的搭配本就新穎,而對于食材的選擇更是這道菜的精髓所在——只選用每日現做的萬江新村特產鮮支竹和來自千島湖自然放養七年以上,每尾都有20多斤的原生有機雄魚!

-
粵菜名品
魚云二字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字的想象力和美感?!棒~頭云”,其實就是魚腦,即魚頭內近腮部一塊白色云狀物,以大頭魚的最佳。魚頭云做菜,是民國時期的特色粵菜。先將大魚頭云下鍋滾熟,去湯拆骨,再以熟油、頂好豉油、黃酒將魚頭云拌勻后,用草菇或蘑菇滾湯,臨上碗時,再把魚頭云加入一滾,味甚鮮美。

-
粵菜名品

-
粵菜名品

-
粵菜名品

-
粵菜名品
美味的霸王雞,濃香雞汁溢滿舌尖 肉質鮮嫩,脆皮爽口 帶出雞肉原本的香嫩 每一口都是一場舌尖美味

-
中國菜-廣東十大經典名菜
三蛇羹是廣東一帶的地方傳統名菜,屬于粵菜系。蛇饌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湯羹,廣州的酒家在百年前就有這種菜式。說是三蛇,其一般指眼鏡蛇、金環蛇和榕蛇。蛇肉去皮(煮熟后食用,一定要去掉蛇鱗,否則會腹瀉)用姜蔥水煮過后,接著用豬骨、老雞同煲,在煲時加進胡椒、姜等,大約一個多小時就可以拆蛇肉了,蛇肉拆好后繼續煲五六個小時就可以了,上桌前加上菊花瓣。 這樣的一碗三蛇菊花羹味道非常甜美,白白的蛇汁充滿了蛇肉香,黃色的菊花瓣又有花香,數碗下肚仍然清爽無比,沒有絲毫的滯膩之感。

-
中國菜-廣東十大經典名菜
燒鵝是廣州傳統的燒烤肉食,它以整鵝去翅和頭烤制而成,成菜腹含鹵汁,滋味醇厚,將燒烤好的鵝斬成小塊,其皮、肉、骨連而不脫,入口即離,具有皮脆、肉嫩、骨香、肥而不膩的特點。若是佐以酸梅醬蘸食,更顯風味別具。燒鵝源于燒鴨,在清光緒年間的《廣州竹枝詞》中記載:“廣東烤鴨美而香,卻勝燒鵝說古岡(今新會),燕瘦環肥各佳妙,君休偏重便宜坊”,可見燒鵝與燒鴨在粵菜之中已早負盛名。20世紀七、八十年代作為廣州最普遍和最受歡迎的燒烤肉食,它以“色澤金紅,皮脆肉嫩,味香可口”的特色在省城各大街小巷的燒鹵店隨處可見。

-
中國菜-廣東十大經典名菜
客家釀豆腐是廣東梅州三大特色傳統名菜之一,屬于粵菜系客家菜。 “釀”是一個客家話動詞,表示“植入餡料”的意思,“釀豆腐”即“有肉餡的豆腐”之意。釀豆腐鮮嫩滑香、營養豐富,是客家人過年的保留菜式。 中原人衣冠南遷到這里,不但帶來了讀書皆上品的風氣,也形成了自己的飲食文化客家菜?;鸩窈写笮〉乃垢ǔ山瘘S色,把豬肉魚肉做成的餡“釀”入其中,放進蔥花,香油,盛在雞湯瓦煲內燜著,直到香氣四溢。想來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時無麥可包餃子,才創出如此美味。

-
中國菜-廣東十大經典名菜
鹽焗雞是廣東客家傳統名菜,制法獨特,味香濃郁,皮爽肉滑,色澤微黃,是非常令人難忘的一種吃法。只消一把海鹽,就能使雞肉變得緊致而富有彈性,同時也能把隱藏在雞肉深處的濃郁鮮美激發到極致,這是客家人對中華美食的一大貢獻。手撕,這種客家人的傳統吃法,最能避免肌肉纖維受到破壞,是鹽焗雞的標志性吃法。

-
中國菜-廣東十大經典名菜
燒乳豬在廣東已有超過二千年的歷史,南越王墓的陪葬品中便包括了專門用作燒乳豬的烤爐和叉。清朝時,粵菜燒乳豬更被選入“滿漢全席”菜色之一。用重約五公斤的乳豬,宰殺后在腹部剖開,取出肋骨,放入特制燒烤叉撐開,放入烤爐烤。如果燒烤時用慢火,燒出的乳豬豬皮光滑,稱之為“光皮”。亦可以用猛火燒烤,其間在豬皮涂上油,令豬皮成充滿氣泡的金黃色,即為“麻皮乳豬”。乳豬的特點包括皮薄脆、肉松嫩、骨香酥。吃時把乳豬斬成小件,因肉少皮薄,稱為片皮乳豬,點上少許“乳豬醬”更增加風味。

-
中國菜-廣東十大經典名菜
佛跳墻,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屬閩菜系。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板鄭春發研制出來的。佛跳墻富含營養,可促進發育,美容,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乃進補佳品。

-
中國菜-廣東十大經典名菜
白切雞是粵菜雞肴中最傳統的一種,屬浸雞類,以其制作簡易,剛熟不爛,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為特點,讓雞的自然鮮味盡量顯露。白切雞皮爽肉滑,清淡鮮美,又名“白斬雞”。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中稱之為白片雞,“雞功最巨,諸菜賴之,故令羽族之首,而以他禽附之,作羽族單”,單上列雞菜數十款,蒸、炮、煨、鹵、糟的都有,列以首位就是白片雞,說它有“太羹元酒之味”。如今,粵菜廚壇中,雞的菜式有200余款之多,而最為人常食不厭的正是白切雞,原質原味,皮爽肉滑,大筵小席皆宜,深受食家青睞。

-
中國菜-廣東十大經典名菜
鹵鵝,對潮汕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一道菜,其中以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溪口村的“溪口鹵鵝”較為出名,其經長時間的燜煮調制后,夾雜著各式香料的香味,蘸上蒜泥醋后,鵝肉肉質肥美、咸酸甜適口、香滑入味。鹵鵝已成為潮汕美食的一張名片,它不僅是市民餐桌上的“??汀?,更是在外潮人思鄉的情結所在。

-
中國菜-廣東十大經典名菜
據在廣州酒家工作40年、文昌路總店的行政總廚康志能師傅介紹,上世紀五十年代,廣州酒家的名廚梁瑞等人前往海南文昌縣考察,發現肥美肉厚的文昌雞因雞骨過硬而食用不便,于是經過研制改良,將其去骨斬件,拼以金華火腿、珍肝、菜軟等,食來皮爽肉滑。因雞來自文昌縣,廣州酒家又剛好坐落在文昌南路,于是得名“廣州文昌雞”。

-
中國菜-廣東十大經典名菜
家鄉釀鯪魚是廣東十大名菜之一,起源于順德。順德廚師在廚師界有“廚出鳳城(順德)”的贊譽,單魚這一種食材就能分出八種吃法:全食、塊食、片食、拆食、剁食、釀食、生食和腌食。家鄉釀鯪魚就是釀食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