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特產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河北省雞澤縣種植辣椒歷史悠久,據《雞澤縣志》記載,該縣隋朝時就有辣椒種植,至明、清時期,已享譽燕趙,雞澤辣椒曾是清宮廷御膳房不可缺少的主要調料。改革開放后雞澤辣椒更是迅猛發展。雞澤辣椒,以皮薄、肉厚、油多、籽香、維C含量高等諸多特點名揚國內外,產品暢銷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先后榮獲“全國優質產品”、“中國辣椒之鄉”、“中國特產名品”、“中國辣椒產業龍頭縣”、“河北省辣椒調味品之鄉”等多項榮譽。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貫頭山酒源遠流長,是中華酒文化的源頭之一。早在黃帝時期,黃帝就和他的保健大夫岐伯在遷安發明了保健酒“湯液醪醴”。安新莊出土的陶雕女釀酒師像及《黃帝內經》一書都可以佐證黃帝時期,遷安就有了酒。遷安馬哨村出土的文物青銅鼎和有“箕子”銘文的青銅簋證明商周時期酒已成為遷安一帶的主要祭祀品。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阜平大棗屬婆棗,是全國700多個品種中干食最為優良的品種之一,含有多種氨基酸,干棗含糖量高,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 阜平大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和環磷酸腺苷等營養成分。并且具有個大、皮薄、核小、肉厚的特點。干棗含糖量高達60-70%,每100克鮮棗含400-600毫克維生素C,居百果之冠。不僅如此,阜平大棗還具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之藥效,棗果中含有的環磷酸腺苷、環磷酸鳥苷、兒茶酚對心血管病、癌癥等都有一定療效。在藥用上,大棗具有補血養氣、補腎填精、止咳平喘、潤燥通便的作用。孕婦吃了特別的好。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昌黎扇貝,貝殼有紅色、紫色、白色三個顏色,殼高6.2-7.2cm,殼厚3.0-3.4cm。殼質較薄堅韌,呈扇形,殼較凸,兩殼及殼兩側均略等,殼背緣較直,腹緣及前、后緣均呈圓形,表面無附著物。肉質鮮美、飽滿,豐腴可口。鮮貝出肉率>30%,性腺指數>8%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威縣梨主要包括秋月、新梨七號兩個品種。 秋月:果實大,單果重350g左右,大者可達850g;果實扁圓形,果形端正;果皮青褐色,套袋后呈黃褐色;果皮薄、果心??;果肉乳白色,細膩酥脆,甘甜多汁;果實成熟期為9月上旬。 新梨七號:果形長圓形,單果重175g左右,大者可達400g;果面光亮,果皮底色黃綠色,陽面有少許條形紅暈,果點中大而密;果皮薄,果心??;果肉嫩白色,酥脆多汁,清香化渣;果實成熟期7月下旬。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暫缺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威縣葡萄主栽品種有巨峰和夏黑。 巨峰:果穗長圓錐形,果穗緊湊,穗重600g左右;果粒大,圓球形,單粒重12g左右;成熟時果皮紫黑色,果皮中厚,果粉多;果肉 黃綠色,酸甜多汁,有草莓香味;果實成熟期8月中旬。 夏黑:果穗圓錐形,果穗緊湊,穗重460g左右;果粒近圓形,落粒極輕,單粒重9g左右;成熟時果皮黑紫色,果皮稍厚,果粉較多;果肉綠白色,無核,香甜多汁,具有濃郁的草莓香味;果實成熟期8月上旬。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泊頭桑椹個頭大,色澤黑紫,外形似腎,飽滿光亮,果肉肥厚,汁溢鮮嫩,味甘如蜜,回味醇香。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平鄉桃果實近圓形,側徑大,果頂微凹,縫合線淺,茸毛少。果肉白色,近果皮有紅色素,果肉不溶質,風味酸甜,離核,核小,單果重200~300克。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深州黃韭葉片呈金黃色,葉長鞘短,株高35-50cm,口感鮮嫩,韭香撲鼻。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涿鹿紫皮大蒜外皮呈紫色,蒜型呈短圓錐型,多為6~8瓣,肥大多汁,氣味濃郁、辛辣,休眠期長、耐儲運。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玉田甲魚養殖歷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大安鎮、孤樹鎮、彩亭橋鎮所屬行政村的養殖溫室及池塘,全縣養殖水面約1500畝,年產商品鱉360多噸,于2017年通過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認證。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承德國光蘋果栽培歷史悠久,聲名遠播。規?;N植,無公害生產;獨特的溫帶氣候、土壤、山地地貌等復合條件,為蘋果生長提供了充足光照、適中降水、較大的溫差和無污染的生態環境,從而鑄就出承德國光蘋果綠色天然、果個適中、果面光滑、著色艷麗、果實細脆多汁、酸甜適口、風味佳、耐貯藏的特色品質。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十月進興隆,紅果滿山紅。 紅果又名山楂、山里紅、胭脂果。因其果實小巧玲瓏,嫣紅可愛,故人們賦予它的愛稱頗多。興隆縣地處燕山山區,長城腳下,這里峰巒起伏,川壑透迄,氣候溫濕,土壤呈酸性,自古以產山楂而聞名,興隆縣山楂品味俱佳,其特點是:色澤赤紅而個大,肉質肥厚而柔韌,味酸甜而清口,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鉀、鐵等礦物質外,并含有較豐富的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等多種維生素。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乾隆與紀曉嵐的“金木水火土,板城燒鍋酒”一副對子,揭開了板城燒鍋酒酒文化的衍生點。板城燒鍋酒以“五行入酒”為理論,將金之剛、火之烈、木之精、水之柔、土之厚,都以不同的形式吸納到酒之中。釀出的板城燒鍋酒香味協調,香中有味、味中有香,飲后口不干、不上頭,獨具北方濃香淡雅型特色,是其他地域不可復制的酒中佳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高腳白大蔥由我國西北傳入任縣,并在此生根繁衍。任縣高腳白大蔥的植株高大魁偉,乃當今國內外所有大蔥品種無與倫比,它的白長一般在50厘米左右,最長達60厘米,而且葉青干白,質地脆嫩,味美甘芳,從而也詮釋了“一清二白乃君子之風”的內涵,被世人形象地比喻為君子之軀,雅士之風。相傳趙文炳曾數次將任縣的高腳白大蔥進獻于皇室,被隆慶帝御封為“蔥中之王”。2008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總理來到河北省考察農業時,在任縣高腳白大蔥區域保護范圍內視察農業情況,并鼓勵農民搞好蔬菜產業;河北省省長陳全國來到邢臺市視察農業工作,給農民提出了有利于農業發展的建設性意見,并鼓勵農民搞好蔬菜產業。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沙城地區盛產的葡萄被譽為“東方明珠”,成為國宴佳品;沙城地區生產的葡萄酒,享有“東方美酒”之盛名,行銷國內外;沙城地區是“我國最著名的鮮食葡萄產區和優質葡萄酒生產基地之一” 。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劉伶醉釀酒股份有限公司隸屬于中國巨力集團,其始創于公元1126年金元時期的劉伶醉燒鍋,至今已連續釀酒近千年,是中國較早的蒸餾酒發源地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單》。劉伶醉酒嚴格采用傳統老五甑工藝,經泥池老窖、固態、低溫、長期發酵,緩火蒸餾、量質摘酒、分級貯存、精心釀造而成。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先后榮獲"首批中國食品文化遺產“、首批”中華老字號“。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銅幫鐵底金線河,香氣繚繞沖九天”。清苑熏香是一種產自保定清苑的熏香制品。一縷縷香煙、一陣陣芳香,散發著清苑悠久的制香氣息,凝結著淳樸、奮進的清苑人的執著與辛勤,錐錐條條、轉轉盤盤,每型每色都透露著這個香城之地對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絕美融合?!吧蛩疾氖嘲卣?,博山麓暖欲樓春”,置身氤氳的香氛里,品一盞香茗;本草留香,燃一縷幽香,怡然自得,沁人心脾。清苑傳統制香歷經千年傳承,清苑熏香也已然形成獨特的風格,采選區域特有的香材,可謂香之精品,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香之瑰寶。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涉縣核桃,邯鄲市涉縣特產,涉縣“三珍”之一。其特點是皮薄仁滿,色澤金黃,含油量高達60%左右,如果兩手持核桃一碰,皮破碎,整個核仁自然脫出,呈大腦紋路狀,恰如一件精心雕制的古玩。放在嘴里越嚼越香,滋津生液。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作為“鴨梨之鄉”,辛集鴨梨已有2000年的栽培歷史,秦漢時代已成園林,行銷外埠。據說,幾百年前,有心人把山東黃河之濱的梨樹移植,與當地野生杜梨嫁接,因其梨把偏歪,梨形像鴨蛋,故取名“鴨梨”。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魏縣鴨梨是中國古老的優良梨品種,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因鴨梨呈倒卵形,近果柄處有一鴨頭狀突起,形似鴨頭,再加上金黃的果皮,更像一只毛茸茸的小鴨子,故名鴨梨。魏縣鴨梨果型端正、個大皮薄、肉厚核小、外觀光亮、黑點稀小、色澤白黃鮮艷,果肉細嫩、汁多渣少、酸甜適宜,酥脆可口、香味濃郁、風味獨特,品質極佳。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肥牛是很多火鍋“老饕”的鐘愛之物,河北大廠肥牛更是他們的心儀之選。純正的“大廠肥?!鄙珴甚r艷,顏色柔和,呈大理石花紋,口感細嫩、多汁,入口綿潤,回味無窮,一年四季都可食用。特別是在冬季,能增加人的抗寒能力,強身壯體,并具有強化心腦血管及心臟的功能。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麻核桃又稱文玩核桃,堅果質地細密,紋理圓潤,品相端莊,皺溝疏密得當,有自然天成的逼真圖案。在把玩過程中不僅可以保健養生,緩解壓力,有效的達到心理平衡;而且還能促進交流,提高修養。淶水麻核桃主要屬于嫁接類品種多,質量好在文玩核桃種屬于上品,其主要品種有白獅子頭、麥穗虎頭、王勇官帽、滿天星、百花山、蘋果園、四座樓、南疆石、公子帽等熱銷京津滬。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望都辣椒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大多開白色花卉,果實通常成圓錐形或長圓形,未成熟時呈綠色,成熟後變成鮮紅色、黃色或紫色,以紅色最為常見。望都辣椒以產量大、色紅、肉厚、味香、久放不壞著稱。望都辣椒營養價值很高,維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堪稱“蔬菜之冠”。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蔚州貢米是中國歷代進貢朝廷的”四大貢米“之一。該米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鋅、維生素等。蔚州貢米顆粒飽滿,金黃燦燦,素以粒大、色黃、味香、富粘性、多營養著稱。食口性極佳,米粒均勻,清潔度高,質地晶亮,粘甜可口。用它煮飯或熬粥,色、香,味俱佳,并且容易為人體消化吸收,表現黃燦燦,吃起來油津津,光滑噴香,是孕婦及老、弱,嬰和病人較理想的食品。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圍場滿足蒙古族自治縣被譽為“中國馬鈴薯之鄉?!狈N植馬鈴薯已有三百年的歷史,當地人們利用當地獨特的氣候及土壤條件,大力發展馬鈴薯種植和加工業。生產出的馬鈴薯產量高、薯形大、無病毒、食味佳等特點,并在當地也形成了獨特的馬鈴薯文化,這種文化是滿蒙文化、草原文化、三邊文化的交相輝映,歷史悠久,積淀深邃。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綠蘆筍被稱作“蔬菜之王”,在鮮綠蘆筍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鈣、磷、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其氨基酸含量比其他蔬菜平均高 27.1%。除此之外,它的嫩莖質地細膩,纖維柔軟可口,并有獨特、濃郁的筍香,被列為“十大名菜”之一。容城綠蘆筍,系產于河北省容城縣的綠蘆筍。該縣是中國第三、河北第一的綠蘆筍種植基地,產量大,質量好,有“筍體完整,通體順直,色澤全綠,質地細軟,口感綿脆,風味清香”的特點,是優良的綠色健康蔬菜和出口創匯商品。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骨瓷呈乳白色,光澤柔和,溫潤如玉,如若不信,你可以拿一只骨瓷杯或碗,放在燈光下,瓷的細膩與通透定會讓你贊嘆不已;骨瓷的釉面光滑,晶瑩剔透,普通的日用餐具根本不能與骨瓷相媲美;若你把一只骨瓷碗平放在手上,用拇指和中指輕輕一彈,就會聽到“?!钡囊宦暣囗?,有如樂器奏出的優美罄聲,扣人心弦;骨瓷因其質薄而變得輕巧與尊貴。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叢臺酒產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北省邯鄲市,距今已逾2300多年歷史,因當地名勝古跡“叢臺”而得名。邯鄲自古農耕發達,物產富饒,水質甜凈,有著適宜釀酒的氣候土壤,具有源遠流長的釀酒傳統和燦爛輝煌的科技成果。叢臺酒是我國冀派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河北省第一名酒。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山莊老酒與其他香型酒有明顯差別,是一種風格獨特的白酒。其獨特的風格來自于獨特的生產工藝、獨特的水質、大曲和糟、窯池、氣候、特定的地域和自然環境以及獨特的微生物群落,正是由于這些獨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獨特的生產工藝才生產出風格獨特的白酒。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泊頭鴨梨是河北省滄州市的特產,以泊頭栽培面積最大,栽種最早,品質最好而得名,泊頭鴨梨果形俊秀,皮簿肉細,脆嫩多汁,香甜爽口。果肉色澤乳白,細胞多汁,石細胞少、小,味甜、香氣濃郁。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盧龍粉絲是河北省盧龍縣特產,其傳統制作技藝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盧龍粉絲外觀白色稍透淡黃色、透明、無雜質、粗細均勻、口感滑嫩、柔軟、筋道,不渾湯、無稀軟、斷條率低,是餐桌上“翡翠蝦球、鍋仔粉絲、火燃雪山、涼拌銀絲、群蝦歸巢、肉沫粉絲煲”等名菜佳肴的首選原料。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黃驊冬棗皮薄、肉厚、核小,肉質細嫩而酥脆,酸甜適口,口感極佳,“食之若夏朝雨露,得回腸蕩氣之益;含之似攀月擷霞,有夢繞魂牽之誘”,為果中珍品。據測定,黃驊冬棗總糖含量32.2%,總酸0.367%,每百克鮮棗維生素C含量354毫克,并富含多種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保健價值極高,有“長壽果”之美譽。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蔚縣是一個神奇、充滿魅力的古州,滿階芳草綠,一片杏花香。蔚縣作為全國杏扁的傳統產區和主產區之一,已有近40年的栽培歷史。蔚州杏扁是以蔚縣區域內所產優質杏核為原料,經過精心加工烘焙而成,具有果肉薄、果仁大、離核、仁皮金黃鮮艷、纖維多、香脆可口等特點,還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富含人體所需的鈣、鐵、鋅、硒及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具有潤肺、止咳、潤腸止瀉、養顏、生津、促發育、抗衰老、殺蟲解毒等功效。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武安是鑲嵌在晉冀魯豫四省交界處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武安是中國小米之鄉,武安磁山是粟的發源地,谷子的故鄉,有著7300多年的種植歷史。磁山山高樹綠水清,晝夜溫差大,谷子為原料精細加工而成,純天然無公害。這里造就的武安小米色澤微黃,粒小,糊鍋易爛,入口綿甜糯香,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暖胃養人,舒緩筋骨,止煩解渴,益氣補中,常年食用可延年益壽。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石門核桃具有個大、仁豐、皮薄、易取仁、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高、風味香甜的特點,早在明末清初即已成為地方名產,素有“石門核桃舉世珍”之譽。石門核桃推出了“四朵金花”:石門元寶、石門碩寶、石門龍珠、石門魁香。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永年大蒜,是河北省的名特產之一,明朝嘉靖年間就名揚海外,曾多次進貢宮廷。具有蒜頭大,皮薄、瓣肥、肉細、味美,辣中帶甜,蒜泥汁多,且粘稠不干等特點,歷來被視為上乘調味品,生熟食用俱佳,是各種宴會和家庭便飯的必備品。蒜汁粘、味辛、郁香、蒜泥隔夜不變味,蒜頭一般4-6瓣,加工成的鹽漬蒜米、脫水蒜片出口到世界各地。與同類產品相比其蒜薹顏色深綠,脆嫩,木質化程度低,蠟質層厚,耐儲運,辛辣。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十里香人用心發展、承襲傳統釀造工藝,結合滄州地區所處的氣候條件、水質、土壤等地理環境及當地的糧食作物的特有屬性,建立了占地600畝的濃香型酒釀造基地,因地制宜的培育出適合濃香型的釀造環境,使十里香酒始終保持了濃郁的地方風格,不愧為地地道道咱家鄉的酒。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隆化大米曾被譽為“御稻米”,國務院向全國推廣隆化水稻旱育稀植技術。隆化大米膠稠度高,直鏈淀粉含量適中,堊白粒率低,米粒呈橢圓形,晶瑩剔透,米飯綿軟可口,香氣濃郁,冷飯不易回生。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大名小磨香油始創于明朝初年,興盛于清光緒年間至今,已有500多年生產歷史。它以芝麻為原料,用石質小磨和獨特的傳統技藝加工而成,歷史悠久、綠色環保,色澤棗紅、晶瑩透亮,以醇厚柔和、濃郁持久、品味純正,居食用油之首。全國多個省都有大名小磨香油,大名小磨香油已成為國人皆知的品牌??芍^“大名小磨香油,油香磨小名大”。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肅寧是享譽全球的中國裘皮之都,在獨特的地理條件下用特殊工藝制作的“肅寧裘皮”(貂皮、狐貍皮、貉皮)具有輕柔美觀、華麗高貴、色澤艷麗、舒適保暖、無灰無異味、穿著大方等特點,堪稱“裘皮軟黃金”。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青縣被譽為“津南第一縣”,以盤古文化、運河文化、營盤文化、戲曲文化(主要以哈哈腔為代表)、武術文化等著稱。相傳這里曾是盤古擇居之地,盤古文化已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運河兩岸瓜菜種植歷史悠久,傳由忽必烈命名的青縣羊角脆在國內有極高聲譽,其品種純正,栽培條件獨特,彎曲似羊角,皮薄灰白,果肉淺綠色,瓜瓤橘黃色,肉質酥脆,入口即化,香甜爽口,為水果佳品。羊角脆千年歷史與青縣文化相映成輝,聞名國內外。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樂亭濱海傍河,地市平坦,土地肥沃,農業基礎雄厚,是傳統的農業大省,素有“燕東天府”、“冀東糧倉”之稱。經過多年的農業結構調整,逐步培育形成了蔬菜、果品、畜禽、水產四大特色主導產業。成為全省果蔬出口聚集區、蔬菜產業示范縣和全國面積最大的甜瓜生產線。樂亭甜瓜為樂亭的特色農業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其栽培方式獨特,品質優良,果皮、果肉均為綠色,口感香甜、皮薄酥脆、甜而不膩。以其色、香、味俱佳的上乘品質,暢銷國內外市場,品牌知名度與日俱增。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一水靈柔,化綿成漿。獻王漢窖酒取深層地下古河床之水(海河)入酒而釀,318米處的清澈沁心,其水性溫、質清,富含鋰、鍶、鋅、硒等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乃不可多得釀酒黃金水源,自然天成一杯獻王漢窖酒醇而有度、柔而不淡之上品口感。古窖稀釀。酒好還需窖齡老,獻王漢窖酒擁有五大古窖池群,上百年的活泥窖齡。經時光催化,老窖泥中的總酸、總酯含量非常豐富,繁衍生息數百種珍稀釀酒微生物,幻香幻醇,成就獻王漢窖酒無上品味,其色若水晶,入口似幽蘭,余味經久不息。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遷安自古為我國北方條桑之鄉,所產手工桑皮紙歷史悠久,是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書寫和繪畫方面,遷安桑皮紙對墨的洇滲恰到好處,有“重彩”、“重水”、“重墨”的特點,享有“北遷南宣”的美譽。徐悲鴻、蔣兆和、吳作人、黃胄、黃永玉、宋文治等著名書畫家都曾在遷安桑皮紙上留下流傳百世的墨跡。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邯鄲市涉縣屬深山區,山高林密,河谷縱橫,植被濃郁,屬北溫帶亞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獨特的地理位置、清新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蘊藏了連翹等豐富的道地中藥材資源,被譽為“太行山冀南藥谷”和“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據明嘉靖36年《涉縣志》記載,柴胡、荊芥、防風等8種中藥材當時就是我縣特產??谷諔馉帟r期,八路軍一二九師的衛生工作者利用涉縣當地的柴胡資源,研制成功“柴胡注射液”,開創了世界制藥史上生物藥品現代制劑的空白。直至今天,這里的柴胡仍是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標準藥材?!吧婵h柴胡”在2014年被評為農業部第二批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在2016年河北省首屆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上,被評為河北省十大道地藥材之一。目前,我縣柴胡種植面積達5.2萬畝。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藁城宮面,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特產。河北省地方傳統名產,亦稱貢面。藁城宮面以優質小麥面粉、香油、淀粉為主要原料,經10余道工序精制而成,配料考究,制作精細,營養豐富,具有條細心空、耐煮不糟、湯清面秀,嚼有口勁等特點。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正定馬家鹵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北省正定縣馬家老雞店的特色產品。馬家老雞店鹵雞的系列產品,包括鹵雞、鹵雞胗、鹵雞爪、鹵雞翅、鹵翅根,配方獨特,色香味俱佳,產品選用鮮嫩活雞遵循伊斯蘭教規,由清真寺掌教屠宰并經衛生動檢部門檢疫合格,使用多種名貴肉料、碘鹽、陳年老湯、精細配料,用傳統工藝精制而成。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熟、爛、酥、軟,老少皆宜。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柏各莊”,一個大多數的中國人都不知道的名詞,其實是一個小村鎮的名稱,而這個小村鎮,卻又被絕大多數唐山人所熟知,因為這里盛產的大米,被稱為“柏各莊大米”。柏各莊大米由于產地位于北緯39度中國溫帶粳稻的種植帶范圍內,光照條件好,水稻全生育期可達175天,稻米營養豐富。由于灌溉水來源于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水庫,水質無污染,稻米質量好。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涉縣黑棗”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據明嘉靖37年《涉縣志》記載,黑棗、核桃等林果產品當時就是涉縣特產。涉縣黑棗以果肉敦實、味道甘美、營養豐富在全國享有聲譽。涉縣黑棗產自河北省涉縣境內,別名較多,有軟棗、丁香棗、牛奶柿、野柿子等。涉縣黑棗主要分為有核和無核兩種,主要的品種有大核涉縣黑棗、牛奶黑棗和葡萄黑棗等。涉縣黑棗因其美味及營養價值,遠銷山東、陜西、山西、云南等地。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燕潮酩酒發展歷史悠久,據《三河縣志》記:清代三河縣酒業 甚為發達。彭幫鼎著《聞處光陰》載:“境內有燒鍋十二家…,曲如不計,蜀秫日需百四十四石,所產燒酒稱‘東路酒’”。清光緒一十四年(1888年)燕郊建“德泉永”燒鍋,雇工150余人,日耗糧食40余石,燒酒2000余斤。建國后(1950年)“德泉永”燒鍋由通縣專署接收為“國營燕郊酒廠”,歷時一個多世紀,至今有一百一十八年歷史。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赤芍是我國較為出名的中藥材,用途廣泛,市場需要較為廣泛。赤芍是赤城的道地中藥材,為毛茛科芍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根類藥材,采挖后除去莖葉、須根,晾曬時洗凈泥土,曬干后切片入藥。赤城縣地處冀北燕山山區,赤芍資源豐富、品種優良,是赤芍的道地產區。赤城縣通過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示范帶動并推廣赤芍人工種植,面積達到500畝,發展目標為建設萬畝赤芍種植基地,打造赤芍特色產區。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馬營西瓜中果型,果實圓形或高圓形;單瓜重5-12千克,果皮薄脆,厚度不超過0.8厘米,皮色為綠底上覆深綠色條帶;瓤色粉紅色至桃紅色,色澤鮮艷;瓜瓤脆沙、甘甜多汁,瓜瓤甜度均勻,纖維含量少,口感好,風味佳.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河北省阜城縣被國家林業總局命名為“中國杏梅之鄉”。阜城杏梅屬杏、李的雜交種。據阜城縣志記載,這個縣栽培杏梅已有500余年歷史。目前,阜城縣杏梅面積達6.94萬畝,年產量達2.94萬噸,平均每畝純收入可達2650元。由于阜興牌杏梅貯存期最長可達3 0-40天,既可用于鮮食,也可加工成果脯、果醬、果汁等,因而受到各地客商青睞。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趙縣黃冠梨是一種早熟梨果,7月下旬左右即可上市。黃冠梨外星美觀,果實橢圓,果面黃白,果點小類似黃冠蘋果,平均250克左右。品質優,皮薄、肉厚、質細、松軟多汁,風味酸甜適口且帶蜜香。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河北省張北縣是全國著名的燕麥生產基地之一。張北燕麥特有的“無公害、無污染、干物質高”的品質優勢及其巨大的產業前景已經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2004年,張北縣被河北省農業廳命名為“河北莜麥之鄉”。張北莜麥選用海拔1500米以上無公害、無污染的壩上高寒山區的優質燕麥精制而成。其低脂、低糖、高纖維、高蛋白、富含人體必須氨基酸、維生素、亞油酸和礦物質營養。張北莜麥籽粒飽滿、大小均勻,富有光澤;籽粒多為紡錘形,有腹溝,表面有茸毛;籽粒長8mm左右,千粒重25g左右;面粉粉質細膩,麥香濃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雞澤,中國辣椒之鄉,四百多年以前,辣椒從美洲大陸傳入中國,就在雞澤這片熱土生根發芽,培育了馳名中外的雞澤辣椒。雞澤辣椒尖上帶鉤,又稱為“羊角椒”,肉厚,辣味適中,香味足,明末清初,雞澤辣椒進貢朝廷,成為御膳房調料佳品。湘菜傳統名菜剁椒魚頭,起源于清代,以剁椒為主料烹制魚頭,鮮與辣巧妙融合,而成就這道名菜的辣椒則產自雞澤。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充沛的降水、良好的光熱資源、較大的晝夜溫差、適宜的土壤極適合板栗生長,形成優異品質。同時,板栗園園址選在日照充足、土壤無污染肥力高的地方并采用無農藥有機養護方式,等到栗蓬完全裂開時,栗堅果自然脫落,再進行人工撿拾,使得此地的板栗營養成分豐富,并富含礦物含量,肉質細膩,糯性粘軟,甘甜芳香。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草廟子國光蘋果不但個頭大、顏色鮮、皮薄肉細、香甜可口,果味濃厚,而且耐貯存,主要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個村地處深山,居高臨下,后有燕山屏障,背風向陽,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便于糖分積累。土層厚,便于果樹扎根生長發育。無論果品質量和產量,較其它地區都有巨大優勢。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唐山沿海長期盛產野生河鲀,其肉質潔白、細嫩,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蛋白含量高,至今仍流傳著“拼死吃河鲀”的說法。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成安草莓果實心形,色澤鮮紅,香味濃郁、口感細軟、酸甜可口,產量高,品質優,不僅銷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還遠銷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各國。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祁山藥,又名淮山藥、麻山藥,為“本經”上品,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根莖。本經原名薯蕷,因唐代宗名豫,避諱改為薯藥,后又因宋英宗名曙而改為山藥。山藥產于全國大部分地區,以河南省懷慶府一帶所產量大質優,故有“淮山藥”之稱。因為山藥為藥食兩用品種,擴種面積很大,河北安國一帶產量很大,其產品以安國集散地為集散地,所以稱“祁山藥”。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祁菊花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頭狀花序,9~11月份花盛開時分批采收,陰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曬干。氣味甘甜清香,具疏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等癥。本品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安國盛產祁菊花,《中藥志》記載:產于河北安國者,稱為“祁菊”,其質輕浮于水,疊瓣不粘連,味甘氣清香,花冠似玉盤。菊花揮發油和菊花油環酮等有效成分明顯高于普通菊花,綠原酸含量高達0.5%,大大高于《藥典》要求的0.2%。受到海內外中藥企業的青睞和重視。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陽原鸚哥綠豆,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特產,陽原鸚哥綠豆種皮翠綠有光澤,因似鸚鵡羽毛的顏色而得名。籽粒呈圓柱形,粒型較小,口感綿軟清香。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張北縣地處壩上地區,氣候冷涼、光照充足、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是理想的馬鈴薯種植基地。張北土豆因個大、芽眼淺、薯形好、表皮光滑、成熟度好、干物質和淀粉含量高,深受市場歡迎,遠銷至廣東、廣西、山東、上海、北京、天津等省市。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供佛杏系陽原縣南口村的名產。據南口村人回憶,中華民國七年,南口村安慶寺有位高僧門靜禪師從山西廣靈縣帶來一株杏樹苗,親手栽在寺前的菜園內,精過精心培育,四年后開花結果,結出的杏大得出奇,每個重3兩左右,外表紅里透黃,鮮美可觀,味道撲鼻噴香,甜酸可口,就是杏仁,也既甜又香,杏子成熟,采摘下來供奉諸佛諸祖,故起名“供佛杏”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南宮黃韭保護區域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南宮黃韭獨特的生長環境。南宮黃韭鞘白,葉黃微綠,口感鮮嫩,味道濃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黃驊梭子蟹是一種重要的海產經濟蟹類,由于黃驊所轄海域獨特的水質環境和淤泥質底部環境條件,造就了黃驊梭子蟹肉色潔白,肉質細嫩,膏似凝脂,味道鮮美的特點,尤其是兩鉗狀螯足之肉,呈絲狀而帶甜味,蟹黃色艷味香,食之別有風味。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在1958年的國宴上,個頭不大、臉蛋紅紅、產自懷來縣的彩蘋果大放異彩,周恩來曾親自為懷來縣小南辛堡鎮石洞村寫下“中國彩蘋果第一村”的題詞。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胭脂稻”就是《紅樓夢》中賈母贊不絕口的紅米,原產地河北唐山,昔日為皇家專供稻米。 據清代劉廷璣的《在園雜志》和《順天文化府志》記載,清康熙東巡時,民間官紳進貢紅米,煮熟后色紅如胭脂,有香氣,回鍋三次,米質不變,色香猶存。每次回鍋,米粒便伸長一點,當地人稱“三仲腰”。 康熙品嘗此米后,踢名 “御田胭脂米”。在60年代初,河北省曾征集此米送全國農業展覽會展出,后經“文革”絕跡達30余年。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滿城草莓始種于上世紀50年代,進入80年代后,品種更新加快,掀起了一次以地膜覆蓋、設施栽培為變革的“白色革命”,成為全國草莓主產區,滿城草莓果形美觀、果個均勻,果色均勻、富有光澤,酸甜可口、香味濃郁,可溶性固形物及維C等有益物質含量高。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唐人枕中記、王安石吟詩作賦、乾隆飲黃粱、紅色的革命歷史構成了璀璨的黃粱夢文化?!耙涣K谥胁厝松?,是黃粱夢給世人最大的啟迪。發生于唐開元719年的枕中記,講述了盧生過眼煙云般繁花錦繡之夢,引起了無數人對人生如夢的無限感慨,故事中未熟的黃粱飯即為小米飯,把黃粱夢小米的淵源追溯至唐代。在呂仙祠南墻上鑲嵌著四個石刻大字“蓬萊仙境”,傳說“蓬萊仙”是呂洞賓用笤帚寫到大理石上的,“境”字是多年以后清朝皇帝乾隆揮筆寫上的,當時乾隆下江南路過邯鄲,時近中午,用飯在“黃粱夢酒家”,飯罷游呂仙祠寫下的。張學良將軍南下路過黃粱夢游覽呂仙祠。歷代詩人游黃粱夢,品黃粱夢小米粥,留下了不朽的詩篇,把小米粥的香、粘,安神補腦作用貫穿詩中。宋朝詩人王安石是最早為黃粱夢題詩的人,曾有七絕《聽人敘黃粱夢》:邯鄲四十余年夢,相對黃粱欲熟時。萬事只如空鳥跡,怪君強記尚能追。當地流傳小米裝在瓦缸中,能保持其香粘可口的特性,延長其保質期,目前除仍在沿用瓦缸保存小米的習慣外,發展了用陶瓷葫蘆盛裝小米,并成為當地饋贈親友的最佳禮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唐山市豐南縣海域處于渤海灣中,歷史上有“九河下梢”之稱,該海域曾是毛蚶和藍蛤主要產區。該縣海洋捕撈生產主要集中在黑沿子鎮,共7個自然村,20世紀70-80年代,黑沿子鎮的漁船主要以捕撈毛蚶為主,在生產隊期間,每個生產隊均有1-2塊半個足球場那么大的曬貨場,蚶子堆積成山,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隊里將一部分毛蚶晾曬成干,儲到倉庫中,以備冬天食用,剩下的毛蚶殼就是鋪路,過去黑沿子一帶的鄉村小路基本上都是由毛蚶殼鋪就的,蜿蜒的鄉間小路上整齊的鋪著毛蚶殼,晴天不揚土,雨天不粘腳。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黑沿子毛蚶”因質好味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捧,一躍成為了地區標志性特色海產品,外地人來到豐南,最先品嘗的就是“黑沿子毛蚶”,在豐南的餐飲業,無論高、低檔飯店,擺在海產品最顯著位置的都是“黑沿子毛蚶”,她成為了一道名副其實的地方特色優質食品。她的食用方法諸多,怎么吃都非常鮮嫩。除了煮、烤、燜、涮、炒、拌外,當地尤其以“蚶子餡大蒸餃”最具特色,也成為了大眾最受歡迎的一道特色佳肴。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肥鄉圓蔥大規模栽培是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先后被授予“河北省圓蔥之鄉‘和”中國圓蔥之鄉“稱號。其加工的“邑貢醬”歷史可追溯到四百年前的明代。萬歷皇帝食用后胃口大開,揮筆寫下“邑貢醬坊”四個大字,從此,肥鄉的邑貢醬坊名揚天下。清代,乾隆皇帝依然把肥鄉的邑貢醬做為皇宮的美味佳肴?,F在由河北太極集團與四川廣元酒類研究所共同開發了養生圓蔥葡萄酒,已申報國家專利產品;同時開發了綠色圓蔥醬系列。根據近幾年來的跟蹤調查:每公頃紫星圓蔥的種植投入成本在7500-9750元,產量67500kg左右,7成以上蔥頭直徑達到8cm左右,外形扁圓美觀,紫色鮮亮,在同類產品中,極具競爭力。由于圓蔥本身特有的保健作用,又耐儲,可周年供應,適宜規?;N植。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高碑店市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據《高碑店市志》記載:夏時期,有易氏部落在此繁衍生息,開疆拓土。高碑店市桃樹栽培歷史悠久,據《高碑店市志》記載,清乾隆十二年,有王氏幾家在此地看管桃園,后定居立莊,冠以姓氏取村名王家莊,后簡稱王莊,即張六莊鄉王莊村。由于高碑店市自然氣候適宜,土質好,地下水礦物質含量高,技術支撐和服務到位,地方政府重視,加工銷路暢通,高碑店市黃桃種植面積得到迅速發展,總面積達到6000畝,黃桃單果重160-185克,果型近圓,果頂圓或有小突尖。果皮黃綠色,果肉黃色。有紅暈,味酸甜,成熟后甜度大,桃味濃,肉質純厚、色味俱佳,豐產,耐貯運,加工性能好。高碑店黃桃金童四榮獲“2008年中國河北優質果品挑戰吉尼斯大賽”二等獎、高碑店黃桃金童七榮獲“首屆河北省名優果品擂臺賽”銀獎。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南和金米”熬十分鐘左右就可香粘可口,清香宜人,慈肝養胃,補中益氣,強身健體,社會上流傳著“一般小米分著走,南和小米手拉手”?!赌虾臀氖犯庞[》載:武則天時期,宰相宋璟是南和人,宋璟把家鄉小米獻給武則天享用,女皇覺得出奇的好吃,就封為“金米”“貢米”,為紀念宋璟為金米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南和人民把縣城最漂亮的一條大街命名為“宋璟大街”。南和縣城北有個村叫“三官殿”,明朝萬歷年間,南方三位去北京趕考的學子,途中遭劫,身負重傷,住在一位老大娘家,整日以小米為生,傷勢奇跡般痊愈,三人高舉榜首,為感謝南和金米救命之恩,回來在這個村種了三顆柏樹,修建了一座橋,橋拱上雕刻上谷穗。自此,這個小村由“大豬圈”更名為“三官殿”。至今還保留著“三柏一拱橋”。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遵化香菇已有將近三十年的生產歷史。1983年由縣人防辦利用人防工事栽培食用菌,由于生產技術、市場等原因,未形成產業化發展。1994年在西留村鄉建立“北方食用菌(示范)廠”,進入了人工培育食用菌發展的快車道。1995年,北方食用菌廠正式投產。96年省委省政府農業產業化現場會在遵化召開,并作為百龍之一向全省推廣。至2004年,全市已有8個鄉鎮建成食用菌生產基地。遵化獲得“中國北方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河北食用菌之鄉”、“中國香菇之鄉”的美譽。2009年遵化市成功舉辦 “第五屆中國國際食用菌烹飪大賽”,中央七套科技苑欄目組在報道會議的同時為遵化香菇栽培拍攝了“香菇發菌有絕招”的專題片,大大提升了遵化香菇的知名度。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安國古稱祁州。安國藥業源于北宋,素有“藥都”和“天下第一藥市”之稱。據明末《祁州志》記載安國當時種植的藥材已有28種,藥市規模達到全國之最。全國各地藥商千里迢迢來到祁州,采購祁紫菀為首的“八大祁藥”。 祁紫菀是安國的地道品種,以根入藥,其色似珊瑚,絲如秀發(又稱小辮),質柔似棉,氣香味甜?!吨兴幹尽份d稱:紫菀主產于河北安國,質佳?!渡褶r本草經》列為中品。祁紫苑須長,條粗色紅,被評為全國同類之冠。經檢測含紫菀酮0.32%,超過藥典規定一倍以上。1958年后有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陳毅、賀龍、羅榮桓等同志也相繼來安國視察。祁紫菀等品種逐漸成為安國當家品種,被冠以“祁”字并載入藥典,1999年被河北省命名為“名優產品”,總產量占河北省藥材總產量的70%以上。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曲周盛產小米,米粒飽滿,色澤金黃,表面有光澤,手感光滑沉實,米粒不開不裂、營養豐富,、口感綿軟飯味足,入口綿甜爽滑,粥漿似黃乳,涼飯不回生,食之可口清香,香味濃郁,唇齒留香。曲周縣小米種植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商代。商時,殷紂王(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厚賦稅而“盈巨橋之粟”,武王伐紂時,發巨橋之粟以賑殷之饑民。漢高祖封酈商為曲周侯,輕瑤薄賦,休養生息。由于改良粟種產量高、品質好、色美味香、饑民食之皆無病色,被人們親切地稱之為“酈公粟”。有賦為證:嘉皇垂恩,賜我酈公。啟蒙教化,貴粟重農。彼苗離離,若公之德。彼節直直,若公之行。彼葉蕤蕤,若公之風。彼穗垂垂,若公之范。彼粒簌簌,若公懿行。爰我酈公,天地同壽,爰我朝庭,日月同光,爰我粟食,澤綿后世,爰我社稷,天佑其祥。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栗蘑在遷西民間有著悠久的采食歷史。公元二世紀的《太上靈寶芝草品》就有記載。1992年創造了栗蘑仿野生栽培法,實現了生物轉化率高達128.5%,1996年4月獲得國家專利。1995年,遷西生產的灰樹花獲得“國際食品及加工技術博覽會”金獎。1999年“全國栗蘑技術交流專業會議”被專家提名為“中國栗蘑之鄉”。2009年,遷西栗蘑產品在第三屆中國經產業發展論壇獲金獎。2009年,遷西栗蘑在第十三屆中國農交會被評為“名優農產品”。2010年,遷西栗蘑在中國特色農博會被評為“金獎”。據農業部質量檢測中心分析,遷西縣人工栽培的灰樹花,其營養和口味都勝過號稱菇中之王的香菇,可烹調成多種美味佳肴,是極其珍貴的高檔食用蕈菌。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冀州市辣椒生產的發源地和基地中心是周村鎮,1998年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辣椒之鄉”。鎮域內生產的冀州小椒以其色澤鮮艷、椒形好、辣度大、香味濃著稱。1997年該鎮的天鷹椒在國家工商局注冊了“冀周”牌商標。 據冀州志記載,民國初年,冀州就有了種植辣椒的習慣。從解放一直到1978年,由于還沒有徹底解決吃飯問題,辣椒種植面積有所增加,但沒有形成規模。自1982年種植天鷹椒以來,辣椒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3萬畝以上,畝產量穩定在300公斤左右,并輻射帶動了全市11個鄉鎮的辣椒種植, 現在冀州的辣椒種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左右,輻射帶動30萬畝左右,市場交易量達3萬多噸,實現交易額近4個億,周村辣椒市場成了華北地區最大的辣椒交易集散地。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磁縣即磁州。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再加其源淵流長的人文歷史,構成了古磁州獨特的人文景觀。其中“官路荷風”是享譽華夏的“磁州八大景”之一。此地所產白蓮藕甘脆香嫩,昔日為皇宮進貢食品,如今也是遠近聞名的美食特產。 磁州種植蓮藕歷史悠久,有“北有白洋淀蓮,南有古磁州藕”之說。據史料《磁州志》記載:三國時,磁州白蓮藕就被列入貢品,由藕吏督辦,逐歲進貢朝廷。在出土古磁州窯的陶瓷文物中,??梢姷斤椨泻苫ǖ膱D案。 磁州白蓮藕品質優良,風味獨特,體型肥大、肉質脆嫩、質地細膩、藕體潔白而細、無纖維、甘甜清脆、味美宜人,切開之后,藕孔排列極為規則,中間一小孔, 周圍九大孔,潔白無瑕。拿一根藕用手掰開,如春蠶吐絲,藕斷絲連。鮮藕落地,響聲清脆,如玉粉碎。藕節放幾天不變色,清水泡一個月不變質。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平泉縣位于歷史文化名城--承德的靈山秀水之間,據1979年民俗調查,平泉縣農科所的梁希才采集了第一株野生滑子菇,進行分離馴化,為平泉滑子菇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平泉縣滑子菇產業發展已有30多年的歷史。2003年,縣委、縣政府借助機構改革,專門成立了縣食用菌辦公室,完善了縣、鄉、村食用菌協會及專業合作組織,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管理和服務體系。平泉縣有關部門曾在中國食用菌商務網、食用菌市場雜志社出版了《食用菌市場平泉???,2000年在平泉召開首屆中國北方食用菌交易大會,同時極大地宣傳了平泉縣食用菌產業?,F在,種植滑子菇已成為該縣農民脫貧致富的朝陽產業和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全國食用菌行業先進縣”、“中國食用菌之鄉”、“全國小蘑菇新農村建設優秀示范縣”等稱號。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平鄉縣大白菜種植有著悠久的歷史,尹村橋、豆莊一帶生產的“黃牙白”大白菜是清末著名的貢白菜。嘉慶二年,嘉慶微服來到邯鄲,喝了張氏小店的白菜疙瘩湯,連聲稱贊。自此,平鄉的黃芽白大白菜成為貢菜,一直到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太后慌亂離京方止,其間歷時一百余年。1991年《大白菜優質抗病品種高產栽培技術》(劉宜生編著)中記載,“河北省平鄉縣的滏河兩岸,每年入冬時有大批白菜運往京津兩地,并選肖灣村的白菜為貢品,派專船護運,以供宮廷食用?!焙颖笔‰娨暸_“三農最前線”欄目做了專題報道,進一步提高了滏河貢白菜的知名度。2011年9月與韓國商會李英淑女士就貢白菜用于韓國泡菜生產事宜達成了合作意向。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勝芳蟹是中華絨螯蟹的一種,它因出產地域而得名,以“金瓜玉臍”聞名于世,歷史上與陽澄湖大閘蟹、大澤花津蟹齊名。勝芳蟹分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頭部附步足5對,左右對稱,身軀扁平寬闊、成圓方型。成蟹背殼墨綠色,腹面奶白色。勝芳蟹背腹部由胸、腹兩塊硬甲包裹,背甲中央隆起,表面起伏不平,形成6個與內臟相對應的區域:即胃區、心區、左右肝區和左右鰓區等,額及肝區凹降。胃區前面有3對疣狀突起,呈品字形排列。背甲上有6條突起為脊,其前緣有4個U形惡齒,左右前側緣各有4個棘齒。頭胸甲前端折于頭胸部之下,前端兩側眼眶中生有1對具柄的復眼,復眼內側有2對觸角。胸部有3對輔助口器的顎足。頭胸甲腹面中央有一凹陷的腹甲溝,兩側由對稱的7節胸板組成,前3節愈合,雌性生殖孔開在胸板第5節,雄性開在第7節。勝芳蟹的腹部已特變成扁平狀,共有7節組成,折貼于頭胸部之下,雄性呈三角形,俗稱“尖臍”,雌蟹呈半圓形,俗稱“團臍”;幼蟹階段的臍呈三角形雌雄不易辨認。腹部四周密生絨毛,其內側著生腹肢,雌雄各異:雌蟹腹肢4對,位于第2-5腹節上,呈雙肢型,內肢剛毛細長,供黏附卵粒用;雄蟹腹肢2對,單肢形,已演變成交接器,著生在第1-2腹節上。5對步足中,第1對稱螯足,掌節密生絨毛,雄性較雌性強大,為取食和防御的工具;后4對步足用于步行,其前后緣都長有剛毛,助于游泳。勝芳蟹背殼墨綠色,腹面奶白色,金瓜玉臍。清蒸后肉質細嫩,清香味甜??墒巢糠种?,蛋白質含量13-14%,脂肪8.9%,維生素A389(μg/100g)。蛋白質含量江蘇河蟹和勝芳蟹均為13%;每百克脂肪含量江蘇河蟹10.6克,勝芳蟹7.32克;Va含量(μg/100g)江蘇河蟹97,勝芳蟹544,其他成分大致一致。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漫河西瓜種植歷史悠久,據雍正年間《阜城縣志》載,“西瓜,味甲于他縣,石井所產尤佳于他鄉?!笔褪侵脯F在的漫河鄉一帶。到人民公社時期西瓜得到進一步發展,涌現出西瓜生產的典型村與生產隊,每年西瓜產品上市后都有附近各縣和衡水地區行政公署的汽車慕名來買。農村改革后西瓜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到九十年代開始大棚種植同時推廣了育苗種植,為穩定西瓜面積壯大西瓜產業提供了保障。阜城漫河西瓜以其優良的品質,連續十年評為“河北省名優農產品”,2002年3月阜城縣河北省農業廳命名為“河北西瓜之鄉”。1999年3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漫河鄉許家鋪視察大棚西瓜生產情況,鼓勵大家抓住改革開放的良好機遇,充分發揮本地優勢,大力發展西瓜產業。漫河西瓜已經成為了帶動阜城經濟發展的一大農業支柱產業。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據記載,安次甜瓜的種植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中期,一直以種植當家品種為主。據民間傳說,清康熙帝微服出游,下榻東安(安次區),身體不適,主持奉上當地特產甜瓜,帝大悅,并御封賜名為“一品甜瓜”。自1987年開始,安次區引種了厚皮甜瓜品種,形成了以“金都”牌蜜瓜為主的厚皮甜瓜系列。大力推廣脆梨、久紅瑞甜瓜品種。該區于1997年被中國特產研究會命名為“蜜瓜特產之鄉”,“金都”蜜瓜品牌于1997年被評為河北省名牌產品,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獲得銅牌。近年來,在2006~2009年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屆、第十三屆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上連續四年被評為名優農產品。產品遠銷北京、天津、東北、內蒙等地近年及俄羅斯、新加坡等國家。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
所在區域:
圍場因清初設置皇家獵場而得名,這個皇室禁地禁止一般平民進入,只允許一名叫趙忠的農夫耕種供士兵狩騎食用。據傳說,清末趙忠開始種植胡蘿卜,嘉慶年間,一日御廚在煮羊排時在鍋里放了幾塊胡蘿卜,嘉慶食后曰:色鮮味佳,之后逢煮肉必有胡蘿卜,之后胡蘿卜的種植和食用在民間廣為流傳。中國農民合作社信息網,譽名圍場縣國家級無公害胡蘿卜“身價漲了還留洋”美稱。深加工企業積極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進行胡蘿卜深加工項目的研制和開發,胡蘿卜汁、胡蘿卜粉、胡蘿卜櫻脫水飼料等新產品相繼研制成功,走俏市場。2002年圍場被河北省農業廳命名為“河北蔬菜之鄉”。新鑫胡蘿卜協會二道河子牌胡蘿卜在2005年獲第九界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暨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優農產品。圍場縣已發展成為河北省最大的胡蘿卜集散地。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隆堯縣歷史悠久,隆堯大蔥是全國著名特產蔬菜之一,有三千多年栽培歷史,據《堯山縣志》(堯山縣,今屬隆堯縣)載:“蔥,味辛、性冷、宜沙,此地種植最多?!庇纫姶说胤N植大蔥之廣泛。隆堯大蔥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辣香味濃郁,不論生食或熟食都有特別誘人的辣香味道。還有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據明代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記載,隆堯大蔥能治療多種疾病。隆堯雞腿大蔥以蔥頭肥大辣香味濃郁而著稱,農業部1988年就已列入中國農業名產名錄。早在解放前“小唐山雞腿蔥”(解放前堯山縣曾一度更名唐山縣)就在我國北方一帶享有盛譽。解放后早在1958年隆堯雞腿大蔥就被列入河北省農業名產參加華北農業展覽會。隆堯大蔥1991年4月代表河北省應邀參加“全國菜籃子工程成果展覽會”,榮獲農業部,中國科協頒發的園藝項銅杯獎。2002年3月河北省農業廳命名隆堯縣為“大蔥之鄉”。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澤畔村是鐘靈毓秀的唐堯大地上的一個古村落,屬典型濕地,適合大白蓮、小白蓮藕生長。隆堯澤畔藕系大白蓮藕,藕身似雪如玉,外形瘦而堅實,藕孔排列極為規則,中間一大孔,外圍六小孔,孔呈扁圓形,因盛產于隆堯澤畔村,故名“隆堯澤畔藕”。與其他蓮藕不同的是,掰開隆堯澤畔藕的藕節,若春蠶吐絲,藕斷絲連,鮮藕墜地,響聲清脆,如玉粉碎。嘗一口甘甜清脆,汁濃漿多,藕節放幾天不變色,清水泡一個月不變質。其他產地的蓮藕均為六孔,藕生七孔,獨有隆堯澤畔藕。隆堯澤畔藕,并非生于坑塘,而是在平地圍池而種,全靠井水澆灌。由于水土關系,加之藕農精心培育,此種藕別具一格。隆堯澤畔蓮藕于2002年、2005年分別在山東壽光蔬菜展銷會和廊坊農展會獲得金獎;2007年河北省石家莊市特色農產品展銷會上澤畔蓮藕榮獲金獎;2011年獲山東壽光第十二屆國際蔬菜博覽會獲金獎。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據崇禮縣志記載,崇禮蠶豆自明末清初開始種植,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2002崇禮縣被省農業廳命名為“河北蠶豆之鄉”。 據傳蠶豆對康熙皇帝有救命之恩。近年來,“崇禮蠶豆”產業化經營水平逐年提高。崇禮蠶豆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并榮獲俄羅斯、蒙古國精品標志,允許在蒙古國常年銷售。在國內市場也享有盛譽,“連悅”牌玉帶豆在第十屆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上被評為“省優質農產品”。2007年農牧局下屬的種子公司在國家商標總局注冊了“樺皮嶺”牌蠶豆商標,供全縣所有“崇禮蠶豆”生產、經銷企業使用,2009年8月“崇禮縣塞外農產品經營有限公司”注冊“塞外”牌蠶豆商標,為“崇禮蠶豆”品牌建設奠定了基礎。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三白西瓜”因白皮、白瓤、白籽而得名。據《威縣志》記載:三白西瓜是境內古老瓜果品種之一。傳說曾被定為明清兩代貢品。該品種特征明顯,風味獨特,為冀南一大特產。經世代傳承,現多方考證,河北省邢臺市威縣生產的“三白西瓜”在省內外乃至國內外是絕無僅有、獨一無二的稀世瓜果。據當地群眾食用經驗,“三白西瓜”具有較高的食用、藥用價值。 “三白西瓜”皮,去外層表皮后可以做菜吃,涼拌、燉菜、做餡均可,味道清香可口。為此,威縣三白西瓜被專家們譽為罕見的保健、藥用佳品。因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種植方式,使“三白西瓜”成為享譽四方的名瓜。它以獨特的風味,倍受人們青睞,在參加2000—2003年第四、五、六屆北方(廊坊)農交會上連續三年榮獲名、特、優農產品獎。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平泉縣位于歷史文化名城--承德的靈山秀水之間,據1979年民俗調查,平泉縣農科所的梁希才采集了第一株野生香菇,進行分離馴化,為平泉香菇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平泉縣香菇產業發展已有30多年的歷史。2003年,縣委、縣政府借助機構改革,專門成立了縣食用菌辦公室,完善了縣、鄉、村食用菌協會及專業合作組織,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管理和服務體系。平泉縣有關部門曾在中國食用菌商務網、食用菌市場雜志社出版了《食用菌市場平泉???,2000年在平泉召開首屆中國北方食用菌交易大會,同時極大地宣傳了平泉縣食用菌產業?,F在,種植香菇已成為該縣農民脫貧致富的朝陽產業和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全國食用菌行業先進縣”、“中國食用菌之鄉”、“全國小蘑菇新農村建設優秀示范縣”等稱號。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據清康熙乙丑年靈壽縣志記載:蘑菇歸于蔬類,“苦菜、青薊、蘑菇〔間出,不常有〕”。一九九二年靈壽縣志記載:食用菌 本世紀70年代末始有人培植,品種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金針菇等,年產量5000公斤左右。 由于靈壽縣地形以山區為主,有大面積的原始森林,野生食用菌較多,經過歷史的發展和時代變遷,由過去歷史上的零星種植,逐漸擴大,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靈壽縣開始大規模種植食用菌--金針菇,到2009年,種植面積達600萬平方米,產量10萬噸,成為靈壽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5年靈壽縣被中國食用菌協會命名為“中國金針菇之鄉”、全國食用菌行業“標準化示范縣”;在第九屆、第十屆中國農產品交易會上“靈潔”牌食用菌被評為名優產品;靈壽縣南托村于2006年、2009年連續兩屆被評為“小蘑菇新農村”建設優秀示范村。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蠡縣麻山藥品質優良,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尤其是硒的含量是同類產品的數十倍。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滄州金絲小棗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產區遍及滄州地區的滄縣、獻縣、交河、鹽山、河間等縣。又以滄州催爾莊為著名主產地,滄縣已被譽為中國的“金絲小棗之鄉”。清代乾隆帝御封滄州棗園為御棗園。從此紀曉嵐家鄉百畝棗園成為清代御用棗園。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贊皇大棗栽培歷史悠久、品質獨特,在歷史上多次貢奉朝廷,被譽為“貢棗”。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柳川河畔長城腳下,一座古城聞名華夏,這就是被乾隆皇帝譽為“神奇鎖鑰”的古城——宣化,也是塞外京西第一村。宣化不僅以“神京屏翰”“京畿重鎮”雄踞九邊之首,更是全球惟一以“漏斗架”葡萄栽培為特色農業的城市,素有“葡萄城”的美譽。宣化牛奶葡萄馳名中外,其栽培方式獨特,品質優良,味道清香,果皮薄,果肉脆,汁多粒大,黃中透綠;不僅堪稱果中佳品,享譽國內外,而且宣化葡萄見證了宣化古城的興衰和繁榮,幾千年的葡萄文化和幾千年的古城文化相輔相成,相依相存,相映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