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wxmh6"></acronym>
  • <p id="wxmh6"><strong id="wxmh6"><xmp id="wxmh6"></xmp></strong></p><object id="wxmh6"><nobr id="wxmh6"></nobr></object>

      <td id="wxmh6"></td>

    1. <p id="wxmh6"></p>

      湖南美食名菜

      麻辣仔雞

      “麻辣仔雞湯泡肚,令人常憶玉樓東”,經典湘菜之一。成品顏色金黃,芡汁油亮,質感外焦里嫩,味道麻辣、香、咸、鮮。這道菜在全省和全國的大賽中屢獲金獎。麻辣仔雞這道名菜,充分體現了湖南的地方特點:一是湖南氣候潮濕,易患風濕癥,因而形成了愛吃辣椒、生姜的習慣;二是湖南雞產量多,且營養豐富。麻辣仔雞通常選用母仔雞為主料,配以辣椒為輔料,經食用油煉炒,再佐以紹酒、黃醋、大蒜等調料烹制而成。成菜后,雞色金黃,外焦里嫩,味道鮮美。

      花菇無黃蛋

      湖南傳統名肴“花菇無黃蛋”的升級版,無黃蛋切成菊花狀,將花菇、菜芯煸炒,加入高湯、南瓜汁,撒胡椒,調味收汁后淋在菊花蛋上。2018年,火宮殿花菇無黃蛋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全國省籍地域經典名菜稱號。

      毛氏紅燒肉

      毛氏紅燒肉又名毛家紅燒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湘菜。毛氏紅燒肉以五花肉為主料,白糖、料酒為有色調味料燒制而成。成菜后,色澤金黃,油而不膩。成菜后,色澤紅亮,肉香味濃,無油膩感。因在燒制過程中加入了少許辣椒,所以味道甜中帶咸、咸中有辣、甜而不膩?;饘m殿的紅燒肉色澤紅亮、肥而不膩、落口消融,因毛主席視察品嘗的緣故,取名為“毛氏紅燒肉”。在第12屆廚師節上獲得“中華金廚獎”。

      剁椒魚頭

      剁椒魚頭是湖南湘潭以及湘贛交界地方的一道傳統名菜。以魚頭的“味鮮”和剁辣椒的“辣”為一體,風味獨具一格。菜品色澤紅亮、味濃,蒸制的方法讓魚頭的鮮香被盡量保留在肉質之內,剁椒的味道又恰到好處地滲入到魚肉當中。據傳,起源和清代文人黃宗憲有關。通常以鳙魚魚頭、剁椒為主料,配以豉油、姜、蔥、蒜等輔料蒸制而成。

      臘味合蒸

      臘味合蒸是湖南地方傳統名菜,屬湘菜系。是以臘豬肉、臘雞、臘魚、雞湯和調料,下鍋清蒸而成。做法簡單,其臘香濃重、咸甜適口、柔韌不膩,有開胃祛寒、消食等功效。湖南地區地勢較低,氣候溫暖潮濕。新鮮的肉類食品不宜儲存,但經煙熏后的臘肉卻能防腐耐貯。漸漸的,百姓也養成喜吃臘肉的飲食習慣。早在漢代時,湖南先民就用臘肉制作佳肴。到清代,此類菜肴已很出名,“臘味合蒸”就是許多臘味菜肴中的一種。

      紅煨水魚裙爪

      紅煨水魚裙爪是湖南湘潭的傳統名菜,屬于湘菜系。顏色紅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水魚裙邊切成3厘米大小的方塊,五花肉切成兩大片。熟豬油下鍋,煸炒蒜瓣,再炒裙邊,待水分快干時,下紹酒、五花肉及調料稍炒,放入冷水燒開,然后倒入瓦缽,加蓋煨20分鐘。去掉蔥姜、五花肉,放入炸好的蒜瓣,再煨10分鐘,便可裝盤上席。

      雷公鴨

      雷公鴨是湘菜的傳統菜,干香、香辣。仔鴨腌制后風干,蒸完再燒,色澤紅亮,風味濃郁。整鴨斬塊后盛入瓦缽內,美觀大方。

      湯泡肚尖

      又名口蘑湯泡肚,系長沙市百年老店玉樓東酒家特色風味菜之一,也系湖南的傳統名菜,后流傳各地。著名戲劇研究專家許姬傳在北京品嘗此菜后,留下即興詩一首,倍加稱贊:“倚馬我慚奏凱歌,試斟不覺醉屠蘇,易牙手段湖南味,湯泡肚尖冠首都?!逼涑刹税拙G相間,口蘑軟嫩,肚尖脆嫩,湯清醇香,味道爽口。

      發絲牛百葉

      發絲百葉脆嫩香滑,略有辣味,極其爽口。百頁牛肚質地軟韌,炒出菜來卻脆嫩無比,堪為奇絕。發絲百葉與紅煨牛蹄筋,燴牛腦髓,被贊為“牛中三杰”,源自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回民餐館李合盛?!芭V腥堋北蛔u為“湘菜異苑中別具一格的佳肴”。1938年著名社會活動家、詩人郭沫若來長沙,應邀品嘗“李合盛”,吃完后贊不絕口,并將當時情景載入名著《洪波曲》中,一時傳為美談。

      aukg-664
      <acronym id="wxmh6"></acronym>
    2. <p id="wxmh6"><strong id="wxmh6"><xmp id="wxmh6"></xmp></strong></p><object id="wxmh6"><nobr id="wxmh6"></nobr></object>

        <td id="wxmh6"></td>

      1. <p id="wxmh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