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wxmh6"></acronym>
  • <p id="wxmh6"><strong id="wxmh6"><xmp id="wxmh6"></xmp></strong></p><object id="wxmh6"><nobr id="wxmh6"></nobr></object>

      <td id="wxmh6"></td>

    1. <p id="wxmh6"></p>

      江蘇特產

      南通藍印花布

      南通藍印花布為純手工制作,圖案有斷刀特點,產品上具有在染色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冰裂紋;色花比較完整、圖案自然、美觀、分布合理;允許有輕微色差,無明顯搭色、集中的小色點和影響外觀的露底。

      南通長江河豚(養殖)

      河豚被食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距今有兩千多年了。古時,南通從西周至東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屬吳國,后越國滅吳國,于是屬越國。當時這里就有品嘗河豚的習俗,當時食河豚之風盛行,而南通豐富的河豚資源使得人們大量品嘗這一天下奇鮮成為可能。

      黃尖菊花

      黃尖菊花胎菊:花蕾抱合呈球狀,淡黃色,色澤均勻,百粒重約106g,氣味清香;干制品金黃色,沖泡后湯色淡黃清亮,醇和回甘。朵花:花朵完整,朵大瓣寬,大小均勻,直徑約5cm,百枚重約230g;花瓣厚實,金蕊白瓣,香氣濃郁;干制品淡黃色,沖泡后花瓣舒展,湯色微黃清亮,味甘微苦。

      鹽東羊角椒

      鹽東羊角椒果實呈羊角形,微彎、頂端漸尖,果長15cm~17cm,果粗1.6cm~1.8cm,單果重15g~18g。果實2~3心室,籽較多,果色鮮紅,果面光滑,光澤亮。果實厚約0.2cm、脆嫩、味香辣、辣味中等。

      新毛芋艿

      新毛芋艿形狀近似橢圓形、個大,尾部稍彎,頂芽飽滿呈粉紅色,球莖長度8cm~10cm、8節~10節,直徑4cm~5cm,單個子芋80g~100g。表皮淡褐色、披深褐色鱗片,芋肉米白色、有粘液。蒸煮后,皮色變淺,肉質軟糯絲滑,久煮不散,芋香濃郁。

      響水淺水藕

      響水淺水藕主藕長60cm~70cm,3節~4節,節間圓筒形,長15cm~20cm,橫徑(頂芽之后第三段中間位置)5cm~6cm,表皮光滑淺黃白色,銹斑少;藕肉白色,藕孔9個,拗斷少絲,氣味清香。生食脆嫩多汁、清甜爽口,煮熟后米黃色,口感清爽,味甘質潤。

      邳州白蒜

      邳州白蒜干蒜頭扁球形,個大圓整飽滿、蒜衣2層較薄、蒜皮潔白;蒜頭直徑6.0cm~6.5cm,重≥50g;蒜瓣多抱合緊而不易散瓣,15瓣~18瓣,形成圍蒜,鮮食肉質脆嫩多汁爽口、辛香味濃,熟食口感細膩、粘糯味甘。質優高產,商品性好。耐寒、早熟、耐儲藏。

      如東蘘荷

      如東蘘荷食用部分花苞為紡錘形,形如小竹筍,苞片包裹緊密,尖部紫紅,下部泛白,有光澤,形狀美觀。單苞平均重20g。

      寶應荷藕

      寶應荷藕主藕4節~5節、長100cm~120cm,頂芽紫紅色。節間長圓筒形、長20cm左右、橫徑(頂芽之后第三節中間位置)6cm~7cm。表皮光滑、米黃色、硬實;藕橫切面米白色、10孔,肉質細膩,絲多、易切片,空氣中不易變色。生食口感緊實、脆爽,多汁、微甜。煮熟后呈淡米紅色,藕香濃郁,口感軟面甘潤。

      盱眙龍蝦

      盱眙龍蝦體表具堅硬外骨骼,頭部和胸部粗大完整,其前端有一額角,呈三角形,腹部和頭胸部明顯分開,全身由21個體節組成。

      弶港文蛤

      弶港文蛤外殼呈三角形,腹緣呈圓弧形,色澤亮麗,花紋雋美,殼內側潔白無暇,光亮似鏡,肉質肥美;清煮后湯色清澈,湯鮮肉嫩,味醇甘美。

      弶港泥螺

      弶港泥螺殼卵圓形,薄而脆,殼口大,殼面有細密的環紋;頭盤大而肥厚;螺殼頂背隱隱可見一道暗黃色花紋;腹足肥碩,嗉囊內泥沙較少;腌制后肉質脆嫩,鮮滑爽口,耐儲藏。

      泰興雪梨

      泰興雪梨果實圓形或倒卵圓形,平均單果重300g。果皮翠綠色,果面光滑,果點??;果梗周圍有褐色銹斑;果心小,果肉雪白色,肉質細脆,石細胞少,汁液多、味甜。

      丁莊葡萄

      丁莊葡萄穗粒整齊均勻,緊密度適中,果粒近圓形,穗重約400g~600g,單粒重≥10g,果皮紫黑色,果粉濃厚,肉厚汁多,味甜微酸,有香氣。

      恒北早酥梨

      恒北早酥梨果形呈卵圓形,平均單果重300g;果皮呈翠綠色,果面光滑,有光澤,果皮薄而脆,果肉白色,石細胞少,質細酥脆,汁液豐富,風味濃,酸甜適口,果心較小。

      石橋黃桃

      石橋黃桃果實圓形,縫合線淺,兩側對稱,果形端正,平均單果重165g;色澤金黃,肉質柔韌細膩,酸甜適中,有香氣;核小肉厚,近核處無紅色素,適宜加工,成品率高。

      陽湖水蜜桃

      陽湖水蜜桃果實圓球形,果頂略凹陷,兩半部勻稱,平均單果重250g-300g;果皮乳黃色,近縫合線處有淡紅霞,色彩艷麗,皮易剝離;果肉似玉、乳黃色,肉質柔軟易溶,纖維少,汁液多,味甜香濃,粘核。

      南京雨花茶

      南京雨花茶干茶外形緊細圓直,鋒苗挺秀,形似松針,色澤綠潤;香氣清雅高長,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醇甘爽,葉底勻嫩明亮。具有“緊、細、圓、直”的外形特征和“色綠、香雅、味鮮、形秀”的典型內質特點。

      天崗湖蜜桃

      天崗湖蜜桃果實圓形,果頂平圓,絨毛少,套袋后果皮底色黃綠,平均果重300克,果肉乳白色,肉質細膩,粗纖維少,核小肉厚;風味甜濃,有香氣,耐儲運。

      西山青種枇杷

      西山青種枇杷果實發育充分,果個大、呈圓球形,果皮淡橙黃色,果蒂呈青綠色,肉厚皮薄易剝,果肉為淡黃,甜酸適度,汁多、風味濃郁,爽口不膩,汁多核小、可食率高。

      龍池鯽魚

      龍池鯽魚頭小、背高、體厚、鱗金、腹灰;體表有光澤、肌肉有彈性;煮制后肉嫩湯白、細膩爽口、回味微甘、氣味鮮香。

      東海老淮豬

      東海老淮豬產于東??h域,符合淮北豬特征,被毛黑色、較密,冬季有褐色絨毛,鬃毛較長、硬,嘴筒較長而直。

      呂墅蘿卜

      呂墅蘿卜肉質根倒卵圓形,上小下大,圓整光滑,長8cm左右,橫徑6cm左右,單根重130g~180g;須根甚少,主根長而細;肉質根皮紅肉白,皮厚0.2cm左右,不易剝離。生食脆嫩細密,皮辣肉甜。煮食酥軟味甘、入口無渣。腌漬脆嫩爽口、回味香甜。

      樹山楊梅

      樹山楊梅果實圓形,果大,平均單果重15克,果面平整,紫紅色,縫合線不明顯,果梗細短,果蒂細小,肉柱圓鈍致密,有光澤,風味濃郁,酸甜適口,略有香氣,核小,可食率高。

      泗洪大米

      泗洪大米是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已經通過國家農產品的地理標志認證、證書編號:AG100220。對于泗洪大米的品質鑒定,專家評語是“泗洪大米產自洪澤湖西岸,外觀整齊,色澤透明,蒸煮有清香味,米飯軟硬適中有光澤,咀嚼香甜,口感柔韌,米粥粘稠,入口爽滑,泗洪大米歁稱米中精品?!?/p>

      高郵湖大閘蟹

      高郵湖大閘蟹,純天然,堪稱天下一絕。早在北宋年間就已成為皇家貢品之一。宋代蘇軾到高郵看望秦觀,在文游臺上,兩人邊觀湖景邊品蟹,宋代詩人曾幾寫詩盛贊:“憶昔坡仙此地游,一時人物盡風流,香莼紫蟹供杯酌,彩筆銀鉤入唱酬?!?

      淮安黑豬

      江蘇省淮安市系黃河奪淮沖擊平原,淮河流域土質沙堿化而瘠薄,勞動人民需以養豬積肥改良土壤,提高糧食產量,養豬多采用放牧和舍飼相結合的方式?;窗埠谪i就是在這樣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的綜合作用下先后經歷了淮豬、新淮豬和蘇淮豬系列品種選育和演變過程,逐漸形成了全身被毛黑色、嘴筒長直(適于掘食,行動靈活)、耐粗飼、肉味醇厚、適應性強等特點?;窗埠谪i開發和推廣項目先后獲得江蘇省開發蘇北優秀科技項目一等獎、2012年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二等獎、2013年淮安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14年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久負勝名的漣水高溝捆蹄、楚州欽工肉圓,就是因淮安黑豬肉而飄香四方。深受周恩來總理喜愛的“紅燒獅子頭”就是以淮安黑豬肉為主要原料,因榮登開國第一宴享譽海內外。 “淮安黑豬”已成為長江三角洲地區人民群眾綠色消費首選品牌。

      如皋黃雞

      如皋歷史上農作物以旱雜糧為主,農民較窮,居住草房,家家屋后都植有竹、樹,以防風沙,飼養的家雞放逐于其中,任其自由覓食,日落而歸,飼喂亦以雜糧為主。產區人們素有春夏食炒仔雞、入冬后燉雞湯進補習慣。清乾隆年間家庭養殖發展較快,農家養雞亦已普見。清嘉慶年間(1804年)《如皋縣志》記述:“雞,家之常畜,品種有‘花雞’、‘獐雞’”。獐雞即指羽色如獐毛的地方土雞,俗稱 “三黃雞”。產區人們視黃色是吉祥和興旺的象征,長期有目的地選擇具有三黃特征、靚麗清秀、中等體型、味美湯鮮、肉質細嫩的品種,特定的自然、人文環境加之南方消費者對中等體型黃雞的偏好,促進了如皋黃雞的選育及遺傳資源的定型。

      海門山羊

      海門山羊伴隨著海門歷史源遠流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唐代,江蘇句容一帶居民遷居長江入??诘某缑鲘u,從事耕作養殖,隨同帶入原籍白山羊在島上生長繁殖。海門大片沙地成陸后,崇明人率先到海門開墾種植,白山羊也隨之帶入。今天,羊文化已融入到海門人的日常生活中。海門民間把羊編成童謠:“一只羊,兩只角,三峰毛,四條腿,五官美,六堆草,七(吃)得飽,八長毛,九長膘,十月賣羊買棉襖”以及“天上下大雨,寶寶跑勿及,一躲躲在羊棚里,爬上羊背當馬騎”等等。這些童謠至今還在全市各地流傳。

      雙溝酒

      雙溝酒以小麥、大麥、豌豆等制成的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采用傳統混蒸工藝,經人工老窖長期適溫緩慢發酵分層出醅配料,適溫緩慢蒸餾,分段品嘗截酒,分級密閉貯存,經過精心勾兌和嚴格的檢驗合格后灌裝出廠。具有色清透明、香氣濃郁、風味純正、入口綿甜、酒體醇厚、尾凈余長的特點,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濱海白何首烏

      濱海白首烏,當地俗稱何首烏、白何首烏,簡稱首烏,原植物為蘿摩科鵝絨藤屬耳葉牛皮消,是中國傳統的食、藥、美容兼用植物。全國白首烏耳葉牛皮消95%出產在江蘇省濱??h,當地農民種植白首烏的歷史悠久,是我國著名的首烏之鄉。

      濱海白首烏

      白首烏屬龍膽目,又名白人參。古籍記載,白首烏始用于晚唐,盛行于早明,沿用至今。中國白首烏的95%出產在濱??h,濱??h是中國唯一首烏之鄉?!稙I??h志》記載,早在清咸豐年間就有農民種植白首烏、加工首烏粉。

      射陽大米

      射陽縣是一塊神奇的土地,相傳由精衛填海乃成陸,由后羿射日而得名。射陽大米粒型橢圓、晶瑩剔透、香純綿甜、營養豐富、食味口感獨特、冷飯茶泡不硬。

      鹽城海鹽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 “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 “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淀,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于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余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潼陽西瓜

      據了解,潼陽鎮已經有近40年的西瓜種植歷史了。近年來,潼陽鎮以綠色食品的標準要求來進行優化調整,開始尋求突破與改變,于是放棄原來傳統的種植方式,向精品化方向發展,且已有所成效?,F在綠色環保的“潼陽西瓜”,在市場上頗受歡迎,供不應求?!颁栁鞴稀背蕡A球形,果重3kg~4kg;果皮淺綠色,墨綠色條紋清晰;皮厚9mm~11mm;瓜瓤粉紅、肉質細嫩、汁多籽少、鮮甜爽口。

      茅山長青

      茅山長青茶是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茅山鎮的特產。句容茅山長青茶外形扁直挺秀、色翠,內質香氣鮮高,沖泡后,湯色嫩綠,葉底明亮,啜飲倍感鮮爽。   茅山地區是江蘇省重點產茶基地。在句容市眾多品牌的茶葉之中,茅山長青以其獨到的品質位居名茶之冠,先后多次榮獲包括“中茶杯”、“陸羽杯”在內的全國全省茶葉評比的金獎、特等獎和一等獎,被公認為江蘇省的名優茶?!懊┥介L青”茶感官品質,外形條索長度1.5-2cm,扁直挺秀、色澤翠綠、勻整;內質香氣清高持久、馥郁幽雅,湯色嫩綠、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鮮爽,葉底細嫩勻整。沖泡后芽頭朝上豎于杯中,如群筍出土,栩栩如生。

      建湖青蝦

      “建湖青蝦”是在建湖縣特定的地理環境中生長繁衍的一種青蝦優勢種群,具有殼薄肉嫩、營養豐富的特點,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營養食品。分布在我縣九龍口鎮、恒濟鎮、建陽鎮、顏單鎮、沿河鎮等5個鎮72個村的河溝、池塘、蕩灘等水域,地理標志登記保護面積17523.4公頃,年產量2400“建湖青蝦”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進一步擴大了產品和地域知名度,提升了產品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將有力地推動青蝦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白馬湖大閘蟹

      白馬湖距今有7000多年歷史,而白馬湖大閘蟹的歷史應該追溯到2500年前京杭大運河的開鑿暢通,邗溝東道的白馬湖承接自京杭大運河的水流,過去大閘蟹在長江口近海產苗,長成幼蟹后,逆長江洄游,隨運河通道順利進入白馬湖生長,白馬湖茂盛的水草,清晰的湖水,為大閘蟹的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而湖區茂盛的水草、螃蟹由史已久,明末寶應才子鄭正中寫有《白馬湖》詩:“白馬湖中霜月鋪,漁舟泄泄倚葭蘆。網來巨蟹脂如玉,愿向君王乞此湖”。唐代詩人李白曾贊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1951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下,從洪澤湖畔到黃海之濱,橫穿淮安、鹽城兩市的四個縣(市),開辟了一條全長174公里蘇北灌溉總渠,這項工程于1951年冬開工,次年春完成。從此,白馬湖又有了另1條入海通道,也形成了白馬湖大閘蟹的新洄游通道。如今大閘蟹已經成為白馬湖增殖漁業的重要放流品種,為白馬湖大閘蟹產量和風味的保持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白馬湖青蝦

      白馬湖距今有7000多年歷史,自然孕育了茂盛的水草,清新的湖水,為青蝦的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歷史上,白馬湖青蝦在白馬湖區都不是主要養殖品種,沒有人為的單養或精養,因為在自然條件下,不論是天然開敞水域,還是圍網、圩區、航道和魚塘,白馬湖青蝦都一直旺盛生長,用最簡單的蝦罾捕撈及獲。 1951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下,從洪澤湖畔到黃海之濱,橫穿淮安、鹽城兩市的四個縣(市),開辟了一條全長174公里蘇北灌溉總渠,這項工程于1951年冬開工,次年春完成。從此,白馬湖水更是通江達海,生物資源更為廣譜充足,青蝦的產量更加旺盛。1966年開始白馬湖青蝦陸續出口香港、日本等地,成為頗具時代印記的創匯產品。隨著青蝦價格的上揚,白馬湖青蝦知名度的提升,白馬湖青蝦逐步成為湖區養蟹、養魚的搭配品種,無需專門投餌,依然保持了白馬湖青蝦特有的品質風味。

      揚州漆器

      揚州漆器有著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與揚州的歷史幾乎同時形成。揚州漆器起源于戰國,興旺于秦漢,鼎盛于明清,發展于當代。

      洪澤湖大閘蟹

      洪澤湖大閘蟹出生于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洪澤湖;垂青于名家,李白、蘇發、陸龜蒙等文人墨客不惜筆墨;供奉于帝王,隋煬帝楊廣、宋高宗趙構贊為食中上品;記載于名著,《莊子》、《西游記》的古老傳說,使其具有與生俱來的明星氣質和厚重的文化內涵。

      東海水晶

      古往今來,神奇的東海水晶曾令無數騷人雅士思如泉涌,筆底生花——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和元曲中,都有大量的篇章為之贊嘆和吟唱。宋代“我昔登朐山,欲濟東??h”詩詞大家蘇東坡一生兩次到過東海,他所寫的詩詞有9次提到東海,4次提到水晶。如在《念奴嬌》中寫道“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明代大文學家、淮海浪士吳承恩來東?;ü綐嬎紕撟鳌段饔斡洝?,第一次塑造出一個美麗虛幻的“東海水晶宮”,雖是異想天開,但也絕非憑空臆造,顯然是東海神奇的水晶釀就了這一后來風靡天下的浪漫和傳奇。

      河橫大米

      稻米晶瑩透亮、粒型適中,直鏈淀粉含量16.0-18.0%;膠稠度≥75mm;蛋白質含量≥8%;蒸煮時,飯粒完整,米飯柔軟油潤,濃香持久,米飯冷后不硬,且有光澤。

      興化香蔥

      興化香蔥組織鮮嫩、辛辣芬芳,清潔無根須、莖盤,葉鞘圓管形,呈白色,葉身呈管狀,新葉呈青綠色,成齡葉呈深綠色。干品:粒型整齊、均勻、葉呈青綠色,鞘呈乳白色,具有香蔥特有的辛香味,無異味。

      邳州銀杏

      世界銀杏看中國,中國銀杏看邳州 邳州——著名的銀杏之鄉。邳州境內銀杏種植歷史悠久,四戶鎮白馬寺古銀杏為北魏正光年間所植,樹齡已有1500余年。根據邳州當地公布的數據顯示,至今邳州境內仍有千年古銀杏樹12棵,500年以上的大銀杏樹69株,100年以上的銀杏大樹4160株。2010年12月,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決定對"邳州銀杏"實施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海門山羊肉

      海門山羊作為海門獨特的地方品種,集肉用、毛用、皮用與一體,海門人提起吃羊肉,自然會想到冬天即將過年的時候,把家里養的已經閹割的公羊或下過幾次崽的母羊牽到殺羊人處排隊宰殺,然后,把羊肉、羊血、內臟都拿回家,把羊肉斬成小塊,全部紅燒,然后一碗碗盛起來,不用上冰箱就可結凍,吃的時候,倒一碗,加上青菜或白菜或粉絲之類的配菜。羊血大部分都是用來燒羊血豆腐大蒜葉湯,內臟如肝和羊肚(羊百葉)基本上都是用來炒大蒜,羊心很多人家都放在紅燒羊肉里一起燒。這是海門羊肉最傳統的吃法:紅燒海門羊肉、羊百葉炒大蒜、羊肝炒大蒜。

      呂四海蜇

      呂四海蜇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其口感爽脆,營養極為豐富。一般說來,海蜇越陳質量越好,質感又脆又嫩。新海蜇潮濕,柔嫩,無結晶狀鹽?;虻\質,色澤較為鮮艷發亮;陳海蜇卻與此相反。挑選海蜇時,注意不要選風干的,海蜇風干后再用水泡也不能恢復原狀,而且發韌變老,象皮條似的咬不動,嚼不爛;同時,也不要挑選經雨淋的海蜇,因為它容易腐爛。

      東海老淮豬肉

      東海老淮豬是我國著名的優良地方豬種,具有繁殖力高、耐粗飼、抗病力強等獨特性。東海老淮豬肉肉質鮮美,香味濃郁,素有“一家食肉滿村香”的美譽。

      興化紅皮小麥

      興化水域廣闊,素有“三分綠水、七分沃土”之稱,是全國有名的“生態水鄉”,興化紅皮小麥出粉率高、粉色白、灰份低;面筋數量適中,穩定性高,面團彈性好;食品加工性能好,適合制作優質饅頭和面條,也能搭配制作花面包;食用品質好、色香味純正。

      盱眙龍蝦

      盱眙縣境內東部為平原,中部是丘陵山區,西部有大量湖灘水面,素有“兩畝耕地一畝山,一畝水面一畝灘”之稱。連續舉辦了十二屆的盱眙國際龍蝦節,已經將盱眙龍蝦打造成中國乃至世界美食的品牌;“盱眙十三香龍蝦”因其主輔料和烹飪方法規范并由此嬗變出口味多樣性的創造,在滿足人們味蕾審美多重需求的過程中,濃烈而風雅地體現出現今時代飲食文化的特質。在未受污染的水域環境中生長,經具有二十余味中草藥組成的調料烹制,有著滋補營養“藥食同宗”功效的盱眙十三香龍蝦,自然成為中華美食的品牌。

      東海大米

      東??h水源豐富,土壤肥沃,空氣清新,是全國有名的“魚米之鄉”、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東海大米組織形態和色澤:米粒晶瑩透亮,光澤度好,粒型短粗,堊白粒率小,堊白度小,視覺感官好。蒸煮時飯有清香味,米飯飯粒晶瑩,口感綿軟有彈性,飯味清香適口、香味持久,米飯冷后不硬且有光澤,口感好。

      南京云錦

      南京云錦自生產以來就主要為上層統治者服務。元、明、清時期,南京云錦的發展達到鼎盛,成為皇家御用品。清代皇室內務府特設江寧織造局專司織造皇帝龍袍冕衣、后妃鳳衣、鳳冠霞帔、宮帷帳幔、馬褂旗袍、文武官員補服、宮廷坐褥、靠墊等御用品,高級華貴的衣裳和絢麗璀璨的裝飾品。南京云錦的圖案紋飾蘊含了深厚的歷史內涵。

      雨花茶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六朝古都,江南重鎮,人文薈萃,物產富饒,自古稱勝。中外游客到古城南京觀光旅游總不忘兩件事,一是到雨花臺選購幾粒絢麗奪目、晶瑩圓潤的雨花石;二是跑商店購買幾盒幽香秀麗的雨花茶。南京的這一茶一石令人叫絕,遐名中外。

      寶應荷藕

      明清時期,寶應白蓮藕粉被列 為皇室貢品,有“鵝毛雪片”之稱;寶應藕菜“蜜餞捶藕”滿譽江淮,為四方賓客所稱道。

      碧螺春茶

      洞庭碧螺春茶是我國十大名茶的代表,以其形美、色艷、香濃、味醇“四絕”聞名于中外,生長和生產過程極具特色。 碧螺春茶始于明代,俗名“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巡察并品嘗了這種湯色碧綠、卷曲如螺、采于早春的名茶,倍加贊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題名“碧螺春”,從此成為年年進貢的貢茶。直到現在,碧螺春還是國家領導人招待和饋贈國外貴賓的“國茶”,并遠銷美國、日本、德國、馬來西亞、港澳臺等十三個國家和地區。

      高郵咸鴨蛋

      江蘇高郵每年清明節前,當地人將鴨蛋拿來腌制,一個月后即可取食。煮熟后的咸鴨蛋,顏色紅而油多。 “未識高郵人,先知高郵蛋”, “天上太陽月亮,高郵鴨蛋雙黃”。雙黃蛋作為高郵的形象大使,自古就是進貢朝廷和饋贈親友的名優土特產。900多年前,北宋著名詞人秦少游就曾以鴨蛋饋贈其師友----時任徐州太守的蘇東坡。據記載,早在乾隆年間高郵咸鴨蛋已經成為席上珍品。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高郵第一家蛋品企業――裕源蛋廠就已問世。1909年,高郵雙黃鴨蛋參加南洋勸業會陳賽,獲得國際名產稱譽,次年便遠銷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狼山雞

      狼山雞原名“岔河大雞”、“馬塘黑雞”,因在南通狼山附近引入英國而得名為“狼山雞”,因此還流傳著一段佳話。據說,1872年一艘英國商船停泊在南通狼山附近,正值中午時分,岸邊不時飄來一縷縷清香,炊事員一打聽,才知道是農家養的黑雞做的菜,就從農家買了一些。烹飪后,湯汁清澈,肉質細膩,咸香可口,船長如獲至寶,將剩下的幾只帶了回去,由于忘了問叫什么,只知道是從中國南通狼山附近買來的,便稱作為“狼山雞”。

      興化大米

      興化水域廣闊,地面平均真高在1.8米,境內擁有五湖八蕩,主要河流22條,中小河道縱橫交錯,密如蛛網,素有“江淮福地、水鄉明珠”之稱。興化大米腹白小、硬質粒多、米粒飽滿、晶瑩透剔、柔軟油潤、濃香持久、口感特佳。

      東臺發繡

      發繡起源于我國唐朝年間,至今已有千年歷史。發繡原為“墨繡”,就是把人的頭發經過特殊處理后的刺繡,具有彈性強、光澤好、不褪色、不易蟲蛀霉變、保存時間長的特點。發繡作品,以發代線,精心收集妙年少女之自然色發,運用滾、施、纏、套、扣、虛實針等數十種針法,達到平、齊、細、勻、順、光等優秀藝術境界。發繡作為一門藝術,堪稱中國工藝美術世界里的一朵奇葩,同蘇州的蘇繡,上海露香園的顧繡,湖南的湘繡一樣,古樸典雅,雅潔秀麗且色澤自然。發繡因其用材的奇特,工藝的精湛,風格的典雅,而被譽為“天下一絕”。中國發繡源于江蘇東臺,東臺發繡出自古鎮西溪。

      邳州白蒜

      邳[pī]州市自古就是著名的“四辣”(大蒜、辣椒、生姜、大蔥)種植之鄉,邳州白蒜為“四辣”之首,栽培歷史悠久,始于漢代,盛于元、明。邳州白蒜蒜頭大、皮色白、肉質脆、辣味適中、蒜瓣少、形狀整齊、耐儲運、商品性佳。

      窯灣綠豆燒

      在廣袤的蘇北大地,有一個古老的歷史名鎮座落其中,這就是窯灣鎮。她就象一顆璀璨的明珠點綴 在京杭大運河與洛馬湖之間。窯灣市井繁華,煙火鼎盛,商賈云集,水路交通發達,位于宿遷、新沂、 邳州交界處,素有“雞鳴三縣”之稱。 窯灣古有“四季時菜迎賓客,蘇北水鄉勝江南”之美譽,可謂物華之地,魚米之鄉。其歷史名酒---窯灣綠豆燒香醇甜美,久享盛譽,被列為江蘇八大名酒之一。

      灌南金針菇

      灌南金針菇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史料記載,灌南是我國栽培食用菌較早的地方之一,灌南金針菇子實體色澤白亮,菌柄細長,蓋小質細,整齊均勻,外形感觀好,口感脆嫩爽滑。

      邳州苔干

      邳州苔干色澤青綠,形狀細長,組織致密,肉質肥厚,質地脆嫩。

      宜興紫砂

      宜興是中國的陶都,紫砂陶的故鄉。她位于太湖之濱,上海、南京、蘇州、杭州等名勝地的腹地,山明水秀、景色迷人、物產豐富,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綠州,竹的海洋"之稱。宜興又處于亞熱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特別有利于陶瓷生產。因上蒼對宜興的厚愛,賜予豐富的制陶條件,地下蘊藏著得天獨厚的紫砂土。

      石梁河葡萄

      石梁河鎮地處江蘇省東??h北部,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其優越的生態環境,孕育出品質優良的“石梁河葡萄”,被美譽為“蘇北吐魯番”。石梁河鎮的葡萄糖度高、酸度小、顏色鮮艷顆粒飽滿,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葡萄,已通過省級無公害食品的認證。

      雙店百合花

      雙店百合花是江蘇連云港東海雙店鎮的特產。喜涼爽,較耐寒,喜干燥,怕水澇。土壤濕度過高則引起鱗莖腐爛死亡。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土層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質壤土中,鱗莖色澤潔白、肉質較厚。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根系粗壯發達,耐肥。

      花果山風鵝

      花果山風鵝是孫悟空老家花果山地區的特產,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相傳為中華美食鼻祖--商朝宰相伊尹隱居花果山下所密制。皮薄肉嫩、臘香可口。鵝肉荷香濃郁、咸鮮味美、肥嫩可口、滑爽不膩,配上柔中帶剛的湯溝美酒,朦朧中已到傲來國仙境。

      海安桑蠶繭

      海安縣桑蠶繭產業發展歷史悠久,已經走過了三步曲,每一步都取得了斐然成績。第一步發展桑蠶繭業。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縣就已涌現了十多家繅絲、絲織企業。

      東海西紅柿

      東??h是江蘇省著名的“蔬菜基地”,其中西紅柿種植面積相對較大?!皷|海西紅柿”由于維生素C含量高、甜度適口、品質優、耐貯運等特性深受市場歡迎、暢銷省內外。近年來,東??h因地制宜調結構,對接市場謀轉型,大力扶持西紅柿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目前,全縣西紅柿種植面積達6萬畝,年產西紅柿近30萬噸,年產值過10億元,帶動數萬農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農業結構供給側調整之路。

      如東條斑紫菜

      如東條斑紫菜,與“天下第一鮮”文蛤齊名。條斑紫菜產于溫帶,自然生長數量有限,主產地在如東。因為如東具有條斑紫菜生長條件,適宜氣候、適宜水溫、適宜鹽度。如東條斑紫菜藻體薄嫩,是生態海洋食品,具保健功效。

      丁莊葡萄

      丁莊葡萄的原產地,座落在奇峰俊秀、重巒疊翠的國家5A級景區道教圣地茅山北麓——茅山鎮丁莊。享有“水果明珠”、“生命之水”美譽的丁莊葡萄營養極其豐富,含有10多種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和蛋白質、礦物質、天然聚合苯酚、單葡萄糖甙和雙葡萄糖甙及多種營養素。

      如皋黃酒

      如皋地處長江三角洲北冀,位于長江、黃?!癟”型交匯處,擁有百歲以上長壽老人300余人,被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科學認證委員會認定為世界六大長壽之鄉之一。在百歲老人中,經常喝地產黃酒和自制米酒的占66.2%,如皋黃酒成為如皋人長壽的密碼之一,如皋黃酒與如皋長壽已相互演繹。

      如東泥螺

      泥螺是一種名聲遠播的如東小海鮮。如東泥螺主要為黃沙泥螺,口感較青沙泥螺更為鮮美。在如東人的家常早點里,泥螺就如同咸菜一樣普通,多以腌制的方式食用,做下粥的小菜。當然,旺火速成的爆炒泥螺也是司空見慣的如東家常菜之一。泥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成份。泥螺營養豐富,又具一定醫藥作用。據《本草綱目拾遺》載:泥螺有補肝腎、潤肺、明目、生津之功能。民間還有以酒漬食,防治咽喉炎、肺結核的做法。

      埠子蠶繭

      “埠子蠶繭”歷史悠久,據《宿遷市志》記載,蠶桑規模種養始于明清時期,一直傳承至今,村中最有名的三百多歲古桑樹為這段歷史做了見證。2000年鄉鎮區域劃分調整,埠子桑園面積達505.6公頃。埠子鎮成功舉辦了2019年第三屆蠶桑旅游文化節,游客超過萬人,蠶桑旅游文化節已成為埠子鎮休閑觀光的一道靚麗風景。埠子蠶繭呈橢圓形,大小適中、勻稱,外觀潔白,光澤好,繭層厚,縮皺均勻。內在品質解舒好,繭絲長、潔凈度高、萬米吊糙低,適合生產高品位生絲。

      鳳凰水蜜桃

      張家港市鳳凰水蜜桃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已有一百多年的種植史,是蘇南最早種植水蜜桃的地區之一,并作為“貢品”而聞名于世。鳳凰水蜜桃果實圓正,果頂圓平,果皮底色乳黃稍帶綠,茸毛中粗,皮薄,韌性強,易剝離,果肉乳白色,肉質致密,纖維少,汁多,香氣濃,風味甜微酸,平均單果重300-350g,色澤亮麗。

      下原蘘荷

      說起蘘荷,許多南通人并不陌生,嗜好者不少。它是如皋下原的特色農產品之一,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茗荷、野姜等。蘘荷食用部分為花苞,呈紡錘形,顏色紫紅;烹飪后口感脆嫩,姜味芳香略帶麻澀,且回味微甘?!侗静菥V目》記載,蘘荷對治療便秘、糖尿病有特效,因而也有“亞洲人參”美譽,已成時尚的天然營養保健蔬菜之一。下原蘘荷食用部分為花苞,呈仿錘型,顏色紫紅,長 5cm~8cm、直徑1cm~2cm 、單苞重5-6克,熟制后,口感脆嫩,姜味芳香,略帶麻澀,回味微甘。

      龍集蓮子

      “龍集蓮子” 呈橄欖形,鮮蓮子百粒重約220g,外種皮翠綠色,內種皮白色,頂端淺褐色,鮮食清脆甘甜;干蓮子百粒重約70g,外皮紅褐色,頂端深褐色,煮食香甜粉糯。

      魏營西瓜

      魏營西瓜果實橢圓形,單果重6-8公斤,果皮底色淺綠、條帶寬、整齊清晰、皮韌耐儲運。果肉紅色,肉質酥脆細膩、籽少、汁多、味甜、爽口。

      儀征紫菜薹

      儀征紫菜薹花薹皮色為紫色,細長,主薹長15 cm左右、基部直徑0.8~1.2 cm;側薹長20 cm左右、基部直徑0.6~1.0 cm;節間長。薹葉披針形,葉脈紫色,葉面綠色,葉翼明顯;總狀花序,花蕾綠色,花柄紫色。煮熟后薹色青綠,爆炒后薹色深紫,口感柔嫩無渣,味甘青香。

      弶港甜葉菊

      東臺弶港鎮甜葉菊種植面積4.1萬畝,年輸出甜葉菊種苗10億株、輻射面積占全國33%,規模效益全國領先,是全國主要甜葉菊優質種苗供應基地,故名“弶港甜葉菊”。弶港甜葉菊葉片厚實深綠,沖泡后淡綠清香,入口甘甜,是高甜度、低熱能的健康糖源。自主培育的“江甜1號”填補了世界甜葉菊種植的空白,是繼蔗糖、甜菜糖之后的“第三代健康糖源”,東臺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東方糖都”。

      響水西蘭花

      外在感官:“響水西蘭花” 在長期的栽培和自然選擇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品特征,具有花球圓緊,呈半球磨菇型,平均直徑12-14cm,球莖高12-15cm,單球質量300g-400g,緊實無空心,邊緣蕾粒無開散,蕾粒均勻,蕾粒中細,大小均勻一致,平均蕾粒直徑<2mm;顏色濃綠,蕾粒青綠色。

      aukg-664
      <acronym id="wxmh6"></acronym>
    2. <p id="wxmh6"><strong id="wxmh6"><xmp id="wxmh6"></xmp></strong></p><object id="wxmh6"><nobr id="wxmh6"></nobr></object>

        <td id="wxmh6"></td>

      1. <p id="wxmh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