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特產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崇義是“中國南酸棗之鄉”,是生產南酸棗的黃金地帶。崇義南酸棗糕是崇義縣的農業拳頭產品,歷史悠久、特色顯著、文化底蘊深厚。崇義南酸棗糕以優質南酸棗為原料結合傳統獨特的加工技術,酸中沁甜、晶瑩透明、細膩柔韌、爽滑可口,近年來人們稱謂“崇義酸棗糕有點像品牌巧克力”,深受著消費者青睞,產品供不應求。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湖口豆豉選用鄱陽湖濱所產優質烏豆為原料,采用傳統發酵,調料封缸的方法制作,使此地豆豉色澤黑亮,顆粒均勻,香味濃郁。故湖口豆豉不僅有天然的香、酥、醇、鮮之原汁原味,并有健脾開胃、生津補腎、降血脂血壓的功效,既調味佐膳,又營養保健。用這種豆豉烹飪的“豆豉燒肉”、“辣味鳳尾魚”、“家鄉豆腐”等菜肴,已成為湖口傳統風味名菜,名動大江南北,堪稱江南名產。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豐城麻鴨生長環境位于豐城市內平原地帶,臨近水源地區為佳,以放牧模式為主,主要在豐城市內各水塘、溪、溝、圳、低洼地及稻田,以天然水為飲用水源。育雛期飼喂當地碎米、豆餅等飼料,育成期在稻田或水塘自由覓食,采食魚、蝦、螺、昆蟲、水草及浮游水生動植物,早晚適當補充本地農家自產谷物,育成期不得飼喂配合飼料。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宜春夏布以苧麻為原料生產的夏布,更是名揚海內外,其中以袁 州、萬載、上高生產的夏布更為精良。 夏布,又名苧布、生布,系由純苧麻纖維紡織而成,過去因專用于制作夏令服裝和蚊帳,故而得名。 宜春手織夏布有上千年的歷史,影響甚廣,技藝流傳到新余,萍鄉,湖南等地。宜春夏布一向以“柔軟潤滑,平如水鏡,輕如羅綃”而飲譽全國,二十世紀末期,日本、韓國等國家又首先開辟了夏布的新用途,他們將夏布加工成手工藝品銷往全球。于是宜春的夏布生產再度興盛。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宜豐盈科泉茶外形緊結顯毫;湯色明亮清澈;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爽回甘;葉底黃綠勻整。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三江鎮蘿卜腌菜(新鮮蘿卜菜)地上部分發達,葉片綠色,羽狀裂葉,無毛,鮮嫩;肉質根小、白色,表皮光滑,質地脆嫩;腌制菜色澤金黃,質地爽脆,甜中帶酸,鮮香可口。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南豐甲魚頭大、吻尖、頸粗,下唇較厚。體型為橢圓型,背部平坦,背脊突出不明顯,色澤光亮,呈青黃色。腹部乳白色,腹甲骨契型。裙邊寬厚,近尾端略尖。四肢粗壯,爪基部粗大,略彎曲。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萍鄉兩頭烏豬,頭尾黑,眉心有白點或白帶,四肢、中腰、下腹白,身軀黑白相交處“暈帶”明顯;頭短寬,額部皺紋呈菱形且粗深,耳微下垂,背腰平直或下垂,四肢結實。 豬肉色澤鮮紅,肉富有彈性,肌間脂肪豐富,脂肪潔白,湯汁鮮香味濃,肉質甜嫩。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蔬菜 產品名稱:上饒青絲豆 登記證書編號:AGI00779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699號(2011.12.20) 人文歷史簡介 上饒縣自古有“富饒之洲、信美之郡”之稱。上饒青絲豆豆粒飽滿、橢圓形、皮青肉黃,百粒重量24至24.5克,脂肪、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高,是最名國內外的優良品種。上饒青絲豆種植歷史悠久,面積僅次于稻谷,淳化四年(993年)江南等諸州長吏,勸民益種諸谷,民乏粟、豆、黍、麥者,于淮北州郡給之。南宋辛棄疾(1140-1207)閑居上饒時,作《清平樂·村居詞》,有“大兒鋤豆溪東”之句。民國38年(1949)2月,江西省銀行將上饒青絲豆列入其編印的《江西省各縣重要特產調查》之中。上饒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的發展,出臺各種政策促進上饒青絲豆的種植,使久負盛名的青絲豆成為農業生產的拳頭作物。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蔬菜 產品名稱:井岡竹筍 登記證書編號:AGI00778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699號(2011.12.20) 人文歷史簡介 井岡竹筍農產品的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包括:茨坪街辦、黃坳鄉、長坪鄉、下七鄉。井岡竹筍為禾本植物毛竹等多種竹的幼苗,筍體肥壯,呈圓筒狀寶塔形、上尖下圓、中間有節、節短而粗,根部“痣紅”。井岡竹筍分為春筍、鞭筍、冬筍三類。1927年的井岡會師不僅讓星星之火燃遍了神州,也讓井岡翠竹名揚天下。井岡山的翠竹,是革命的竹子!井岡竹筍是井岡山有名的古老特產,是井岡山風味一絕,起肉鮮美,組織脆嫩,且含有大量的纖維素,不僅人們喜愛食用,還有健胃作用。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油料 產品名稱:上饒山茶油 登記證書編號:AGI00550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 第1635號(2011.8.17) 人文歷史簡介 上饒山茶油色澤呈金黃色,晶瑩透亮,營養豐富,口感極佳。上饒縣生產茶油的歷史有數千年,從唐天寶年間,茶圣陸羽慕靈山,特往游玩,取其果實,壓榨其汁,其汁清香怡人,色澤金黃,以之烹飪食物,味道鮮美,唇齒留香。陸羽得此樹,廣傳于上饒境內,有人問陸羽此樹名稱,陸羽笑答:“其葉若茶,花連青果,就叫山茶樹吧”。自此,山茶油在上饒民間廣為流傳,有人感慨是上天的恩賜。上饒茶油被列為“貢品”,被歷代皇家宮廷作為御膳用油。近年來,上饒縣作為我國茶油主要產地之一,油茶林面積達76.5萬畝,占林地面積的32%,故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油茶之鄉”。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肉類 產品名稱:廣豐白耳黃雞 登記證書編號:AGI00429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509號(2010.12.15) 人文歷史簡介 廣豐白耳黃雞體型矮小,外表美觀,體重較輕,羽毛緊密,后軀寬大,屬蛋用型雞種本型。 外貌表現為“三黃一白:耳葉大,呈銀白色,似白桃花瓣,具有耐粗食、抗病力強、產蛋量高、風味獨特的特有品質。廣豐白耳黃雞飼養歷史悠久,據查考,唐朝詩人李白就有“亭上十分綠醑酒,盤中一味黃金雞”的詩句。元朝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在信州永豐(今廣豐)縣尹王禎著(農書)的《畜養篇》中寫道:“雞鵝取一歲再伏者為種,六年以上老,不復生伏矣,宜去之”?!稄V豐縣志》中北宋靖康元年集味堂名醫占白銀用白耳黃雞為抗金名將祝叔夜大軍治病的記載,以及明代元來無異禪師用三黃白耳雞為陳太后治療眼疾等傳說,使廣豐縣養雞業長盛不衰。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水產 產品名稱:彭澤鯽 證書編號:AGI00428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509號(2010.12.15) 人文歷史簡介 彭澤鯽具有生長快、個體大,抗病性、適應性強,養殖環境要求不高等特點,肉味鮮美,肉質嫩爽,營養豐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兒童食用健腦益智、促進生長,成人食用體質健壯,老人食用益壽延年,尤其是對產婦催乳和產后體質保健食品。 據《彭澤縣志》(1986—2000)記載:彭澤鯽是江西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和九江市水產科學研究所于1983年開始,歷時六年七代定向選育得來的地方名優產品,1993年被農業部推選為淡水優良養殖品種。為做大做強彭澤鯽品牌,適時提出實施彭澤鯽產業化工程,并于1997年7月經江西省計劃委員會批準立項。該項目于1998年3月正式啟動。2005年因彭澤鯽產品優勢和名望彭澤縣被命名為“中國鯽魚之鄉”。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湖口螃蟹”以其肉質細嫩,清香可口,吸引著很多外地食客前來品嘗,深受大家的喜愛!在湖口,吃螃蟹是屬于高規格的接待。螃蟹味道鮮美,回味悠長,一般最后才上,這樣才不至于影響吃其它菜肴的口感?!熬旁聢F臍十月尖”,九月雌蟹卵滿,蟹黃豐腴,以吃雌蟹為主;十月雄蟹性腺發育,蟹膏肥美。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武功山石斑魚原產于江西省萍鄉市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當地氣候溫暖濕潤,雨水充沛,水質清新,為武功山石斑魚提供了優良的自然生長環境。2014年12月4日,由萍鄉市旅游局主辦的“舌尖上的萍鄉”,經綜合評定,武功山石斑魚獲評萍鄉“十大名菜”。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2018年12月18日,“中國黃精之鄉”授牌儀式在銅鼓縣舉行。黃精屬百合科,藥食同源,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之功效,是江西道地、特色森林藥材品種。銅鼓縣現有黃精種植面積3.9萬畝,規劃面積4萬畝,均居全省第一、國內前列。全縣有黃精合作社25家、企業8家、員工達2500人,幫助850戶貧困戶實現就業脫貧。黃精因味甘性平的特點,作為優質雜糧已開發出黃精果脯、黃精茶、黃精酒、九蒸黃精等10多個種類的初加工產品,受到市場歡迎。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棉麻蠶桑 產品名稱:宜春苧麻 登記證書編號:AGI01689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2277號(2015.7.22) 人文歷史簡介: 苧麻俗稱“中國草”,其纖維是一種優質的天然纖維。苧麻紡織品具有導汗、透濕、快干、抗菌、穿著涼快舒適等特點。宜春苧麻的栽種和臨盆有2600多年的汗青,袁州區的夏布(以苧麻為重要原料)以“柔嫩潤滑,平如水鏡,輕如羅綃”飲譽海表里,是全國有名的“夏布之鄉”。宜春市苧麻栽種面積達5萬畝,有苧麻加工企業51家,行業從業職員20余萬人。2013年10月,中國麻紡行業協會授予宜春市“中國苧麻汗青名城”稱號,使宜春成為全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同時,宜春市江西井竹實業有限公司被授予“中國苧麻襪臨盆基地”和“中國苧麻文化博物館”稱號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蔬菜 產品名稱:撫州水蕹 登記證書編號:AGI01688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2277號(2015.07.22) 人文歷史簡介 撫州水蕹在臨川種植已有1000多年歷史,從每年的5月份至11月份,撫州水蕹是臨川人不可缺少的一種蔬菜,久吃不厭,清爽可口,只要到臨川的人或在臨川生活過的人,都會提起撫州水蕹。不知是土壤還是其他原因,外地不宜栽培生產,唯有臨川才能繁殖栽培。撫州水蕹種植已由過去僅限于臨川種植,擴大到在全市范圍內栽培生產,在臨川區湖南鄉還建立了水蕹良種深化繁育基地。為發展臨川水蕹,臨川區湖南鄉還建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重點打造臨川水蕹這一品牌,為臨川將產生更深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廬山云霧茶,系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始產于漢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宋代列為“貢茶”,是有著悠久歷史具有獨特內在品質和內在濃郁文化氛圍的地方特色產品,以原產地終年云霧彌漫而得碧綠明亮、葉底嫩綠勻齊的品質特點,在歷屆茶葉評比中獲得多次殊榮,1959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1971年被列為中國綠茶之“特種名茶”,廬山云霧茶以10.99億元的品牌評估價值位居2010年發布的全國83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第13位。廬山種茶,歷史悠久,遠在漢代,這里已有茶樹種植。據《廬山志》記載,東漢時,佛教傳入我國,當時廬山梵宮寺多至300余座,僧侶云集。他們攀危崖,冒飛泉,競采野茶;在白云深處,劈崖填峪,栽種茶樹,采制茶葉。東晉時廬山已成為佛教中心之一,據載,當時名僧慧遠,在山上居住三十余年,聚集僧徒,講授佛學,在山中發展種茶。唐朝時廬山茶已很著名。唐代詩人白居易也曾在廬山香爐峰結廬而居,挖藥種茶,并寫下了詩篇:“長松樹下小溪頭,斑鹿胎巾白布裘,藥圃茶園為產業,野麋林鸛是交游”。廬山到宋代已有洪州鶴嶺茶、洪州雙井茶、白露、鷹爪等名茶。到了明代,廬山云霧茶名稱已出現在明《廬山志》中,距今已有300余年。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蔬菜 產品名稱:余干鄱陽湖藜蒿 登記證書編號:AGI01205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989號(2013.9.10) 人文歷史簡介 《余干縣志》記載:“蔞(藜蒿),草也,可以烹魚?!毕鄠鬓驾镏鲎灾煸爸?,時值干旱季節蔬菜脫供,廚師從鄉間弄來新鮮蔞蒿燒臘肉。食后,朱元璋食用說:“這新鮮味道好似藜杖蒿草的就叫它藜蒿?!?唐《食療本草》稱蔞蒿:“香美可食,生蒸皆宜?!彼未笤娙颂K軾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也提到蔞蒿的食用價值:“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泵康浇先?,鄱陽湖的湖面上,便會飄滿這種名叫“藜蒿”的野草。在江西有句話人們耳熟能詳——“鄱陽湖的草,南昌人的寶”,江西人的第一部方言連續劇《松柏巷里萬家人》的主題曲就是《藜蒿炒臘肉》。作為江西名菜,藜蒿炒臘肉曾于2008入北京奧運會創新菜單。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食用菌 產品名稱: 臨川虎奶菇 登記證書編號:AGI00553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635號(2011.8.17) 人文歷史簡介 野生虎奶菇在臨川淺丘、平原闊葉林間自古就有分布,由于十分稀少,民間偶爾采集到一些均把它視為珍貴的藥材用來治療胃痛、感冒、哮喘、腎虛等癥。相傳,虎奶菇名稱的由來是該菇采集時會流出乳白色汁液乃母虎經過時滴下的乳液被該菇吸收所致。據地方文獻記載:其菇夏偶見于櫧、栲、栗、等闊葉林下,蓋大者如盤,小者如盅,人見之先行三拜九叩之禮,采下,去雜,烘干,研末,內服外敷以治百病。從此當地百姓將之奉若神靈,認為是上天所賜,稱為仙姑。一般百姓是舍不得用它做菜吃,只有官宦巨賈人家的重要宴席的餐桌偶可一見。作為食材在本地與燕窩、熊掌齊名。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水產 產品名稱:萍鄉紅鯽 登記證書編號:AGI00313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395號 (2010.5.25) 人文歷史簡介: 萍鄉紅鯽(原萍鄉肉紅鯽)屬鯽的一個變異類型,是萍鄉獨特的地方品種,據“萍鄉縣志”記載,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養殖歷史近百年。早在20世紀70年代江西大學曾對萍鄉紅鯽作過資源調查;1998年開始萍鄉紅鯽的選育及應用研究;2005年11月省科技廳召集中科院水生所、中國水科院、上海水產大學等專家教授組成的評審小組對課題進行鑒定驗收,認為其研究達到了國內同類先進水平;2008年元月通過全國水產良種和原種審定委員會評審,并正式命名萍鄉紅鯽。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崇仁麻雞是我國地方雞種中產蛋量最高的品種之一,以肉嫩味鮮、營養豐富而聞名遐爾,是我國青腳麻雞的典型代表。崇仁麻雞體型較小,性情活潑,敏捷,覓食力強。母雞分黃麻、黑麻兩種類型。羽毛緊湊,喙、趾呈鐵青色,單冠和肉髯呈鮮紅色。公雞羽毛呈棕紅色,尾呈綠色,胸部肌肉發達,胸腹部羽毛紅中帶黑,肉垂深而薄,體型呈菱形。它們以丘林為鄰,以綠草為伴;從古老中走來,在歲月中生息。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她生命力極其旺盛,具有野蠻生長的頑強能力;她適應荒山野嶺抗寒耐旱,不與糧爭地;她花開婀娜,藤蔓茂盛,塊根碩大;她全身是寶,與人參齊名,食藥同源;她自古以來在食用、藥用、紡織等多方面給予人類極大的幫助; 她純粹質樸,是真正的有機原料,綠色食品;千百年以來她的頑強、健康、純樸精神和橫峰人民融為一體;她就是橫峰葛。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興國灰鵝為贛州市興國縣的特產。興國養鵝可追溯到公園3~4世紀的晉代,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興國素有“灰鵝之鄉”的美稱。興國灰鵝營養高,品質好,生長快,在港澳臺及東南亞久負盛名。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商洲枳殼是江西省新干縣的特色中藥材品種,因原產于該縣三湖鎮(古城商洲),又名“三湖枳殼”。商洲枳殼,因當地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產品具有“果肉厚、外翻如覆盆、瓤瓣數較多”等特點,其藥用價值的有效成分包括揮發油、總黃酮甙(橙皮甙、柚皮甙)和有機堿(辛弗林、N-甲基酷胺)等都優于其他品種。商洲枳殼在國內銷售良好,在國際市場同樣享有盛譽。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弋陽年糕,又名弋陽大禾米粿,產于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的漢族特色名產。它以弋陽大禾谷米為原料,采用“三蒸兩百錘”的獨特工藝制作而成,具有潔白如霜、透明似玉、油質發亮、柔軟爽滑、不黏不膩的特點,飲譽國內外,被稱為“年糕之尊”。明清時期,只有高官富人才能享用到弋陽大禾米制成的弋陽年糕,開始成為貢品。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金溪黃梔子”呈卵圓形或橢圓形,皮薄、飽滿、色紅滿,具有色價高,梔子苷、梔子色素含量高等特點,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產品。金溪黃梔子藥用部位包括根、葉、花、果實,性寒,味苦,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之功能?!敖鹣S梔子”含有梔子苷、環烯醚萜甙異梔子甙、去羥梔子甙、山梔子甙、梔子酮甙,草原酸、梔子素、藏紅花素、藏紅花酸、臼一谷甾醇和熊界果酸等。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婺源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 ,她不僅有水墨畫般的美景 ,還有許多舌尖上的美食。如粉蒸肉 、糊豆腐 、蒸汽糕等 ,其中尤以荷包紅鯉最為有名。荷包紅鯉是婺源傳統的養殖魚類 ,因色澤橙紅 ,形似荷包而得名。說起此魚的來頭 ,頗具傳奇色彩。相傳明萬歷年間 ,有位婺源籍戶部尚書 因“代天巡狩”有功 ,告老還鄉時 ,將皇帝御賜的紅鯉魚帶回放養 ,后經不斷培育 ,便成了當地獨有的魚種。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婺源綠茶,產自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游縣、“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這里山青水秀,峰巒聳立,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終年云霧繚繞,是“中國綠茶金三角”核心產區。這里“綠叢遍山野,戶戶茶飄香”,自古就被譽為“茶鄉”?!邦伾潭烊?、口味香而濃郁、水葉清而潤厚”是婺源綠茶顯著的特征。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樟樹吳茱萸,又名吳芋、吳萸、茱萸、吳于,自漢晉開始就有種植?!罢翈汀彼帢I始祖、丹術醫藥家、道教靈寶派始祖葛玄于公元202年到樟樹闔皂山采藥行醫,開辟百草園,種植茯苓、沙參、烏藥、吳芋等二百多種藥材。因當時樟樹屬“吳”,以屬地命名為“吳芋”。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廣豐馬家柚果實高扁圓形,成熟期在11月上旬,較市場主流品種成熟晚,形成錯峰銷售,并有效的填補了市場空白。 專家學者通過品嘗比鑒,一致認為廣豐馬家柚品質同市場銷售的主要品種相比特點明顯,有優勢。與其他柚類相比汁胞飽滿、水分足,清甜微酸、易入口,果肉玫紅、營養足,清爽潤喉、利健康,成為廣豐馬家柚的獨有特性。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南康甜柚在贛州市有1500多年的種植歷史,由于特定的環境氣候和土質條件,加上傳統的種植技術,形成了南康甜柚特有的外形特征,果皮具芳樟香氣,果肉脆嫩,化渣爽口,呈蜜蠟色,蜜香甘甜略有蘋果味,回味持久,風味獨特,在柚類中獨具特色。吃后有清心明目,除油去膩之感,有利腸胃、助消化之功效。柚肉有外、中、內三層皮質包裹,外界污染難以侵入,柚果被譽為天然“綠色食品”和“天然罐頭”之美稱。在清代曾列為貢品,海內外都享有很高聲譽。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豐城凍米糖以純糯米、凈茶油、砂白糖為主要原料。以透明飴糖、芳香桂花、紅細柚絲為輔助原料,它的特點是選料嚴格,曾流傳著這樣的話:“新干的糯谷米,龍泉的清茶油,江蘇的桂花香,臺灣的白砂糖”。具有香、甜、脆、酥的特色。四角平整,潔白晶亮,紅柚絲均勻鋪面,小塊切包,松脆爽口,落口消溶,無渣無屑,不粘牙、不塞牙,回味無窮。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李渡酒,其釀造技法,始于元,歷經五代,集中國數千年釀酒技藝之大成,已載入《江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李渡燒酒作坊遺址被國務院授予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是目前我國時代最早、遺址最全、遺物最多、時間跨度最長且最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古代燒酒作坊遺址,并沿用至今。今日李渡酒,秉承燒酒始創之釀酒技藝,傳贛鄱大地之千古才情,集五谷,汲甘泉,融現代科技,窖藏老熟,酒體具有“色澤清亮,味甘醇厚,香雅馥郁,回味悠長”之特色。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樟樹黃梔子商品藥材外觀形態呈橢圓形,卵圓形,長1.0-2.5cm,直徑0.6-1.8cm,相對其它產地的梔子小[其它產地一般為:長1.5-3.5cm,直徑1.0-2.0cm];表面呈紅棕色或黃棕色,略具光澤。具有7-9條翅狀棱,并有分枝。頂端殘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殘留果梗,果皮薄而脆,內表面色較淺、有光澤,具2-3條隆起的假隔膜。種子多數扁卵圓形,集結成團,深紅色或紅黃色,表面密具細小疣狀突起,氣微,味微酸而苦。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信豐蘿卜是每年秋分、寒露間播種、冬至前后收獲的傳統品種“埋頭籽”“懸頭籽”白蘿卜,外形近似小“腰鼓”,兩頭略小、中間鼓圓,表皮雪白光滑、無凹凸、無根須,肉質細密脆嫩、乳白色、鮮甜爽口、富含糖分。生吃不辛不辣,堪比水果,生津止渴、化痰止咳、清熱解毒、順氣利便,有“素人參”、“賽荸薺”之譽;熟食可與各種葷、素菜料配制,炒、煮、燉、拌出眾多美味佳肴,蘿卜炒肉、蘿卜炒魚、水煮蘿卜牛肉、蘿卜燉排骨、蘿卜煨豬腳等,既是信豐大眾家常菜,也是飯店酒樓特色菜,而蘿卜餃、蘿卜丸子等則是全國絕無僅有的信豐名點;加工成的蘿卜干、蘿卜絲更是名聞海內外。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清江枳殼,是樟樹原產藥材,樟樹袁河、贛江兩岸沖積州上到處都是清江枳殼樹,素有“枳殼之鄉”的美譽?!对鲇唫嗡帡l辨》謂:”江西沙河出者,細皮肉厚而結,色白氣結清香而佳?!霸谕鯊?、徐國鈞編寫的《道地藥材圖典》(華東卷)中論述全國藥材主產之地時寫道:”藥材主產于江西清江…江西產的質優,以清江縣黃崗等為道地產區?!?/p>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鉛山連四紙制作技藝已傳承了上千年歷史,是中唐時伴隨著其他竹紙工藝而升華的一種古法技藝。在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多處記載了鉛山造紙的狀況,對鉛山的連四紙給予了很高評價。連四紙以立夏前后的嫩毛竹為原料,它們需要經過幾個月的日曬雨淋,自然漂白,制作工藝繁復,全憑經驗,手工操作,生產周期長達一年。連四紙素有“壽紙千年”之譽。元代以后,我國許多的鴻篇巨著、名貴典籍多采用連四紙印制,許多字畫、印譜、拓本也靠它得以傳世。明清時期,文人墨客、書畫名家若能得到皇帝御賜的鉛山正品連四紙,是莫大的榮譽。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梾[lái]木油是于都縣特有的傳統食用油,有200多年歷史,以光皮梾木果實為原料生產加工制成,富含月桂酸、肉豆蔻酸等,脂肪酸結構均衡。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遂川狗牯腦茶外形細緊微卷、顯鋒苗、色澤綠潤,栗香悠長,湯色杏綠明亮,滋味濃醇回甘,葉底黃綠鮮活。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德興葛塊根長紡錘形或長棱形,表皮黃棕色、淡褐色或淡棕色,長30~60cm,直徑12~16cm。肉質乳白色,橫切面可見同心環紋。豆腥氣,味微甜,帶糯性。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鄱陽大米保護區域地處鄱陽丘陵和湖區平原,土壤以水稻土、潮土、草甸土為主,湖區平原土壤含大量河湖沉積物,富含有機質,養分充足,且土層深厚、蓄水能力強,耕性良好。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廣豐牛具有體型緊湊、胸部發達、胸圍率高、肉用性能好、肥育效果顯著等優良特性。毛色有黃色、黑色、棕黃和棕黑色,以棕黃、棕黑色多。 公牛頭重而寬,鼻直,額平,眼睛多突出,似獅子頭,角形分“富字角”、“鷹爪角”、“火叉角”、“扁擔角”四種。母牛輕而狹,乳房發育良好,乳頭整齊,距離均勻。蹄黑色堅實,呈圓形(似馬蹄),蹄底周圍突出(呈凹形),蹄縫緊。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麻姑米”是全國名貴大米之一,其色白如銀,米粒橢圓似珍珠,故又稱銀珠米。宋時就取以作貢米,1959年被選為參加印度“世界農業博覽會”展品,2019年在江西農產品“50強企業品牌”評選中,“麻姑米”位居第八,在九個區域公用品牌中名列第二。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東鄉葛久負盛名,現在種植的東鄉葛是從東鄉本地葛中采集優良株系,經多年人工提純復壯栽培培育而成的。新鮮葛塊根,皮薄、肉脆、汁多、渣少,清甜可口,有清心潤肺、去火、護肝之功效,是理想的新食及煲湯佳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黎川白茶產品于2010年榮獲江西綠色博覽會金獎、江西地方特產上海展金獎,2011年獲第三屆中國(衢州)農博會糧交會金獎,2012年獲第十屆中國國際產品交易會農民專業合作社展團暢銷產品獎等榮譽稱號。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峽江水牛是江西省三大地方良種水牛之一。1964年、1980年被列入江西省地方畜禽遺傳資源品種保護名錄,2011年收錄于《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牛志》,2019年1月取得了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銅鼓生產茶葉歷史悠久,迄今已逾千年,興于唐,盛于宋,明清茶貢朝堂,是中國歷史名茶寧紅茶原產地和核心產區之一。寧紅外形條索緊結秀麗、金亳顯露、鋒苗挺拔、色澤烏潤;內質香味持久、葉底紅亮、滋味濃醇。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東鄉蘿卜”憑著自身皮薄、肉嫩、多汁,味甘不辣,木質素少,嚼而無渣等優點已經蜚聲海內外?!疤}卜響,咯嘣脆,吃了能活百來歲?!钡戎V語也早就隨著東鄉蘿卜流傳開來。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在東鄉,用傳統方法做紅糖的百姓依然很多,冬季里“甜蜜經濟”還能給當地農民帶來不小的收益?,庅准t糖至今仍堅持用傳統柴燒鐵鍋煎熬制,因未經提純,保留的養分較多,營養價值很高。除食用、藥用外,紅糖也是當地傳統食品“年糖”的主要原料。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
所在區域:江西 宜春市 建山鎮 石腦鎮 楊圩鎮 村前鎮 銅鼓縣 棋坪鎮 排埠鎮 大塅鎮 港口鄉 帶溪鄉 靖安縣 仁首鎮 寶峰鎮 袁州區 香田鄉 中源鄉 羅灣鄉 雷公尖鄉 宜豐縣 新昌鎮 澄塘鎮 棠浦鎮 彬江鎮 潭山鎮 金瑞鎮 芳溪鎮 石市鎮 慈化鎮 同安鄉 天寶鄉 橋西鄉 車上林場 雙峰林場 石花尖墾殖場 黃崗山墾殖場 奉新縣 楠木鄉 馮川鎮 赤田鎮 柏木鄉 干洲鎮 澡下鎮 會埠鎮 飛劍潭鄉 豐城市 上富鎮 甘坊鎮 澡溪鄉 柳溪鄉 袁渡鎮 萬載縣 張巷鎮 杜市鎮 秀市鎮 羅城鎮 鐵路鎮 麗村鎮 泉港鎮 赤興鄉 董家鎮 嶺東鄉 隍城鎮 仙源鄉 茭湖鄉 上高縣 荷湖鄉 徐家渡鎮 湖塘鄉 同田鄉 樟樹市 翰堂鎮 蘆洲鄉 鎮渡鄉 野市鄉 閣山鎮 劉公廟鎮 觀上鎮 吳城鄉 高安市 西村鎮 三陽鎮 天臺鎮 洪塘鎮 白土鎮 梅林鎮 臨江鎮 湖田鎮 店下鎮 中洲鄉 龍潭鎮 永寧鎮 溫泉鎮 三都鎮 高橋鄉 雙溪鎮 高湖鎮 水口鄉 新莊鎮 花橋鄉 渥江鎮 新坊鎮 寨下鎮 南廟鎮 竹亭鎮 水江鎮 遼市鎮 赤岸鎮 宋埠鎮 羅市鎮 仰山鄉 雙橋鎮 高村鎮 三興鎮 白水鄉 田心鎮 蘆村鎮 新田鎮 泗溪鎮 上塘鎮
宜春自古就有“農業上郡”、“贛中糧倉”之譽,自然條件、土壤土質以及精耕細作的耕種方式讓其生產出的優質大米具有先天優勢。袁州區有優秀的富硒資源,富硒土壤面積288萬畝,占全區國土面積76%。富硒和綠色成為“宜春大米”的天然標識。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玉山香榧,又稱“玉山果”,是世界上稀有的干果樹種。早在宋代就被列為貢品。 玉榧營養豐富,其保健價值比一般干果更高,其蛋白質水解后,人體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占到37.17%,最高達到40.37%,而核桃和山核桃分別只有11.04%和25%。玉榧是人們最為理想的亞油酸、不飽和脂肪酸供應源之一。長期食用,既可降低血脂,又能提高人體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玉榧是豐富的優質植物蛋白源,還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E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具有延年益壽的功能。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草菇,因其味美,俱蘭花香味,又名美味草菇、蘭花菇。草菇是一種喜溫、喜濕菌類,多產于廣東,江西、福建、臺灣等地。在江西黎川草菇常常在高溫潮濕時節生長在腐爛的禾稈上,所以黎川俗稱稈菇。黎川是草菇生長的天然產地。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芡實屬中藥中的收澀藥,為睡蓮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種仁,產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又名雞頭米、水流黃、雞頭果、蘇黃等。余干縣地處鄱陽湖平原,生態環境優越,有700年的種植芡實歷史。余干縣康山大堤內的芡實種植基地,種有萬畝芡實。該基地是我國目前最大的芡實集中連片種植區,年產量達400萬公斤,產值可達4500萬元以上。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素有“油茶之鄉”的美譽。早在1958年,袁州區就獲得“全國先進油茶之鄉”的殊榮,成為當地幾代油茶種植者的驕傲。袁州區土層深厚肥沃,氣候優越,具有適宜油茶生長的獨特自然環境,當地所產茶油色澤金黃、品質純凈、澄清透明、氣味清香、味道純正。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黎川黎米”作為黎川縣特色名優地方常規稻種,和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征集對象。種植歷史悠久,曾一度快頻臨絕種,其莖桿粗壯、分蘗力強、穗大粒多、抗逆性強等特征特性受到種植戶青睞;米粒晶瑩剔透、爽口宜人帶清香味,成為都市精英健康生活首選,并于2016年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占圩鎮地處中低丘陵連接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山嶺連綿起伏,該鎮充分利用丘陵山地和山塘水庫多的自然資源,大力推行立體開發和綜合開發,特色農業揚優成勢,占圩紅薯便是其特色之一,富含蛋白質、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有“長壽食品”之譽。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樟樹花生果形中小,呈繭形,莢果整齊飽滿,果殼薄、網紋淺,以雙仁果為主,出仁率高。樟樹花生仁飽滿、種皮薄、淺紅色,口感細膩,食味香甜。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宜豐蜂蜜,蜜源來自于宜春市宜豐縣官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有蜜源植物上千種!宜豐被中國養蜂學會授予“中華蜜蜂之鄉”稱號!“宜豐蜂蜜”也成為了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東鄉縣花果芋種植歷史悠久,早在1925年――1935年間,當地農民就地采集花果芋種,進行人工栽培種植,具有色白、沙細、板平、無雜質等特點,馳名中外。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品介紹: 懷玉山三葉青葡萄科崖爬藤屬植物,學名三葉崖爬藤,別名:金線吊葫蘆、蛇附子?!侗静菥V目》稱“三葉崖爬藤,性涼、味微甘、辛,清熱解毒、活血祛風”。全草均可入藥,是我國獨有的、極其稀少而珍貴的、具有神奇藥效而難得的中草藥,素有“植物抗生素”、“藥王”等美譽。懷玉山三葉青具有活血祛風、抗炎、鎮痛、抗病毒、抗腫瘤等功效,用于治療不明原因的高熱,對各種炎性水腫、肺炎、肝炎、腎炎、癌癥有奇效。 2018年3月,懷玉山三葉青被江西省森林藥材與食品研究所推薦為“適宜林下套種栽培的中藥材品種”。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鐵皮石斛莖直立,圓柱形,長9-35厘米,粗2-4毫米,不分枝,具多節;葉二列,紙質,長圓狀披針形,邊緣和中肋常帶淡紫色?;ㄆ?-6月。于海拔達1600米的山地半陰濕的巖石上。其莖入藥,屬補益藥中的補陰藥。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麻姑茶產自江西南城縣麻姑山,是以山命名的又一款綠茶。在唐代,《茶經》、《羅田縣志》和《文獻通考》均有記載,明代李東陽、蕭顯、李士實三名士在《詠麻姑茶》中也多次提及,清朝初年,被列為“貢品”。在文學作品《紅樓夢》中有80多處提及到麻姑茶。此茶的加工工序包括萎凋、殺青、揉捻、干燥等,具有消暑解毒、消炎殺菌、化痰止咳、健胃消積、提神醒腦和抗輻射、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等功效。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天然多功能植物飲料。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獼猴桃在我國廣泛分布,民間早就發現獼猴桃這種果樹資源,并曾進行庭院栽種。古籍《詩經·爾雅》中就有描述。唐代詩人岑參詩中也有“中庭井欄上,一架獼猴桃”之吟詠。據《本草綱目》記載:獼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諸名”。奉新縣野生獼猴桃資源十分豐富,自上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獼猴桃品種選育和人工栽培,1982年成立了奉新縣獼猴桃研究所。1989年奉新縣被列為全國獼猴桃開發的重點縣,加入中華獼猴桃聯合體。九十年代,奉新縣人民政府正式出臺政策決定實施獼猴桃產業化計劃。2005年被國家林業局評為“中國獼猴桃之鄉”。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藥材 產品名稱:東鄉白花蛇舌草 登記證書編號:AGI01524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2179號(2014.11.18) 人文歷史簡介:白花蛇舌草天然生長于我國南方地區,在《西中藥志》、《廣西中藥志》、《閩南民間草藥》、《泉州本草》中均有記載。 江西省東鄉縣,白花蛇舌草更是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其由來也由著相應的傳說。 東鄉白花蛇舌草本是野生于東鄉縣內的水田、山坡、路邊、溪畔草叢中,類同野草,無人看管卻長勢旺盛,其生長速度及植株高度要明顯高于其他地域的白花蛇舌草,單株高度可達60公分。在近幾十年,白花蛇舌草配方用量逐年增多,極高的提升了東鄉縣人民種植白花蛇舌草的積極性。在多年人工種植基礎上,東鄉縣涌現出了一大批白花蛇舌草種植能手,白花蛇舌草的品質也在逐年提升,最終形成了東鄉白花蛇舌草的特有高品質。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糧食 產品名稱:高安大米 登記證書編號:AGI01470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2136號(2014.7.28) 人文歷史簡介 高安是江南魚米之鄉,素有“農業上縣”之譽。農作物中以種植水稻為主,盛產稻谷、大豆、花生、油菜和棉花。據清同治辛未年重修《高安縣志》卷之四記載:米嶺(今汪家圩鄉米嶺行政村),治北三十里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因盛產香米奏改州名為米州,因而高安早在唐代就以出產香米聞名京都,將所在地州名易稱米州(今高安仍保留有一條米州路);《高安縣志》卷之二記載(物產):榖(今同谷)之屬,稻名品甚多,有團榖早尖榖早救工饑七十日早百日早秋風粘冷水粘遲榖大禾皆粳稻,早糯烏糯紅菱糯交秋糯黃糯重陽糯遲糯白糯大糯鴨腳皆可釀酒。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茶葉 產品名稱:臨川金銀花 登記證書編號:AGI01469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2136號(2014.7.28) 人文歷史簡介: 古之臨川,今江西撫州境內,坊間口口相傳一故事。一山林茂密處,隱有村落,漁伐農耕,生機盎然。其間有一夫婦,夫名“忍冬”,精醫明史,藏五經于胸,平日往來鄉間診醫問疾,得暇便習書以待來年赴考;婦名“銀花”聰慧賢淑,亦覽本草藥性,于庭院內遍育諸草藥花木。金銀花,亦稱“忍東花”,夏季開花,苞葉狀、花唇形,成時生于葉腋,初白后黃,黃白相映,故名金銀花。本公司種植基地采用的原料為綠色、無公害金銀花,經手工精挑細選,以科學方法精心加工而成。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是我國38種名貴中藥材之一。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肉類 產品名稱:上高蒙山豬 登記證書編號:AGI01296 農業部公告號/時:第2046號(2013.12.30) 人文歷史簡介 上高蒙山豬歷史悠久,據西晉(公元265-316年)陶豬和陶豬圈考證,早在1600年前上高一帶已有農戶從事養豬業。宋元祐年間,瑞州商賈如云,尤以西市街為甚,所售之肉,取之“蒙山豬”。其皮薄細骨、精多膘少,肉質鮮美,市井趨之若鶩。據明末清初史料有“蒙山豬”的記載?!渡细呖h志》中有明萬歷26年“豬行稅銀四錢五分骨”的記述,可見,宋、明、清時期上高一帶的養豬業已十分發達。蒙山豬肉質鮮美,細嫩多汁,皮薄骨細,富含肌肉脂肪,采用蒙山豬豬蹄烹飪而成的“上高蹄花”,列入《舌尖上中國江西美食》,是上高人娶親嫁女、接待賓客的必備“招牌菜。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肉類 產品名稱: 樂安花豬 登記證書編號:AGI01400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2105號(2014.5.22) 人文歷史簡介 樂安花豬肌內脂肪含量高、肉質鮮美、風味獨特。樂安花豬1956年就被列入江西省地方家畜品種名錄,是贛中南花豬之中的獨特類群。據資料記載,1983年樂安縣的樂安花豬母豬存欄5580頭,占當時全縣母豬存欄數的80%以上,為當時商品豬生產提供了大量的母本,產生過巨大的經濟效益。近年來,樂安縣政府對樂安花豬的保種工作一直非常重視,縣農業局經常性進行技術指導,并多次邀請省、市畜牧局領導和專家進行調研指導。2011年3月,樂安縣向農業部申請建立樂安花豬種質資源保護區獲得農業部批準。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果品 產品名稱:黎川香榧 登記證書編號:AGI01399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2105號(2014.5.22) 人文歷史簡介 黎川香榧在黎川歷史上由來已久,《江西林業科技》1993年06期刊登黃全興的文章《黎川巖泉香榧資源調查》一文,相傳明萬歷11年間,黎川巖泉麥溪洲一帶,居有千戶人家,人丁興旺,且人才濟濟,這里考中進士的孔太守向皇帝奏稱麥溪洲要出千名舉人,皇上誤聽,而封千株榧樹,于是當年就栽植了香榧樹,因此這些榧樹又被當地人稱為“舉人樹”。至今該地區現存100年以上樹齡達6500多棵的香榧樹群。明代黎川著名理學家、文學家、詩人,時稱“江右君子”的鄧元錫有詩一首《贊黎川香榧樹》,詩云:“鐵骨錚錚立險峰,狼來虎去自從容,秋來結籽黃于錦,立地千年萬古名”。在《黎川縣志》中有記載明代麥溪洲村民售“榧子”之說。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據《南城縣志》記載,洪門雞蛋起源于宋代,興于明、清,盛于革命戰爭時期。最早的洪蛋制作起源于民間辦喜事時,為圖吉利將雞蛋用紅色染紅蛋殼(故洪蛋又稱紅蛋)。至今南城民間過生日、結婚辦酒席仍保留著吃洪蛋(紅蛋)的習俗。洪蛋聞名于閩、贛、粵等南方各地,至今還有“建昌府內米滿倉,彭家府第蛋溢香”;“一雙紅蛋骨肉親,牽手再拜求觀音”之說?!暗歉呱缴弦坏鸹?,花香飄到花樓下,情妹眼里說句話,紅蛋敲破竹籬笆”( 一叼花系南城方言為一支花的意思、登高山和花樓下均為南城地名)。據正德《建昌府志》載“硝石店鋪密布,多以洪蛋腌制”。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蔬菜 產品名稱:宜豐竹筍 登記證書編號:AGI01294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2046號(2013.12.30) 人文歷史簡介: 宜豐縣是全國 “竹子之鄉”, 地形地貌復雜,氣候類型多樣,生態條件優越,竹類資源豐富。竹子與宜豐縣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元李璐(元延祜四年任新昌州判官)詩《新昌山源》云:“山圍疑路斷,忽轉又人煙。家家池漚竹,處處枧分泉?!毕系摹叭S”(冬筍、春筍、筍干)、河里的竹筏、肩上的扁擔、手中的竹扇,處處都是竹的身影。南京林學院收藏的全國最大的竹類標本,就是1982年采自宜豐的活竹;1972年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展出的三棵大毛竹,也選自宜豐。冬筍是宜豐的名菜八扎(又稱炒八扎)的主要原料。宜豐竹筍已成為發展旅游和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一大支柱產業,成為推動全縣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優化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強大動力。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油料 產品名稱:三清山山茶油 登記證書編號:AGI01113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925號(2013.4.15) 人文歷史: 油茶自古即為”皇家貢品”,有2300多年的栽培歷史.早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漢武帝時代就開始栽培油茶,明清時期油茶生產尤為盛行,當時只有皇族貴戚才能一品茶油的風味.野油茶全世界唯中國獨有,所以說中國的野油茶就是世界的野油茶,是大自然賦于中國的瑰寶,《山海經》《天工開物》《農政全書》和《本草綱目》等古籍都記載了油茶的營養和藥用價值?!峨S之居飲食譜》更贊為:茶油烹調肴饌,日用適宜,蒸熟食之。油茶整個生長過程無需使用化肥,農業用藥,山茶果生長期從開花到成熟,歷經冬春,夏,秋之雨露,盡吸天然養分,日月精華,營養價值極高。油酸80-83%,亞油酸8-9%,亞麻酸2-3%。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安義瓦灰雞是安義縣的地方特色品種,具有悠久的養殖歷史。安義瓦灰雞養殖歷史可追溯至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安義縣志(民國二十五年物產志)》記載:“家禽本地所產,毛色不一,以黃、瓦灰為主”;安義瓦灰雞是安義縣的一張名片,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成為安義縣的農業支柱產業,是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蔬菜 產品名稱:上高紫皮大蒜 登記證書編號:AGI01111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925號(2013.4.15) 人文歷史簡介 上高紫皮大蒜是上高傳統的優良地方品種,種植歷史悠久,清康熙《上高縣志》有大蒜種植的記載。1937年《江西農業統計》“上高種植大蒜500畝,總產蒜頭7500擔?!?985年生產面積達到了644公頃,總產大蒜頭1620噸。早在清同治四年(1858年),上高就開始從事商品大蒜生產,所生產的大蒜主要有新余、樟樹、豐城、高安等地客戶上門采購。而且上高紫皮大蒜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后,品牌知名度和產品附加值明顯提升,無論青蒜還是蒜籽平均高出同類大蒜1.5元/斤,直接帶動蒜農畝增收1200多元。據統計,上高紫皮大蒜年產值6825萬元,其產品遠銷南昌、上海等大中城市,且供不應求,發展潛力巨大。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蔬菜 產品名稱:鉛山紅芽芋 登記證書編號:AGI01110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925號(2013.4.15) 人文歷史簡介 鉛山盛產紅芽芋,種植歷史悠久。鉛山紅芽芋種植歷史可追溯至明萬歷年,《鉛山縣志》記載:“明萬歷《鉛書》記‘齋菜有莧、茄、萵苣、芋、蓮、姜、蘿卜,三者能散穢去積”。 “河口郊區農民早在清咸豐五年(1855)就開始從事商品蔬菜生產,所產蔬菜通過水路遠銷弋陽、貴溪、九江等地”?!渡橡埵修r業志》記載:“紅芽芋產于鉛山縣紫溪鄉,因其芋葉下面靠近芋頭的芽色澤呈紅色而得名。此芋品質好,淀粉多香味濃,容易煮爛,個頭大小均勻,形狀規則,含多種礦物質元素和多種氨基酸,是芋類中的珍品?!?鉛山竹枝詞:“鉛山有芋小娘子,軟糯爽滑味悠長。 一見紅芽滬佬搶,鐘情粵客人爭嘗”。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果品 產品名稱:上饒早梨 登記證書編號:AGI01109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925號(2013.4.15) 人文歷史簡介 上饒早梨外果大端正,果形圓形或近圓形,果皮青綠光滑,肉質細嫩,汁多渣少,甜酸適中,酥脆可口。 上饒早梨是我國著名的地方良種梨樹,據《上饒縣志》記載,“縣人栽梨已有300多年歷史”,“上饒早梨可與宣城和玉山消梨相媲美”。據《上饒市農業志》記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上饒縣志》載,‘梨,近人頗知種植,收蓄之法,風味雖不逮宣城(安徽),與玉山青消可相頡?!睋稄V信府志》物產篇略載,“梨為玉山青消,頗稱甘脆,近來上饒早梨亦佳?!薄稄V信府志》編修始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可見上饒早梨栽培至少有300余年歷史。每年上饒早梨成熟季節,全國各地水果商販絡繹不絕云集上饒,上饒早梨供不應求,享譽大江南北。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果品 產品名稱: 撫州西瓜 登記證書編號:AGI01108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925號(2013.4.15) 人文歷史簡介 撫州西瓜與河南開封瓜、安徽鳳陽瓜、浙江平湖瓜齊名,撫州西瓜主產區為臨川區11個鄉鎮151個村委會。1996年,農業部授予臨川區全國4個“西瓜之鄉”之一的榮譽稱號。宋代就有“冷似霜雪甘如蜜,一次加口沉疴痊”這樣的詩句來贊美撫州西瓜。50、60年代的幾次中央廬山會議,撫州西瓜曾是席間珍品,周恩來總理贊美說:“撫州西瓜有兩大特點:解暑,不壞肚子?!痹?997年江西省西瓜,甜瓜鑒定會上,臨川無籽西瓜囊括了前三名,有籽雜優西瓜也連奪西瓜冠、亞軍,西瓜銷售市場遍布大江南北。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 產品名稱:上饒蜂蜜 登記證書編號:AGI01107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925號(2013.4.15) 人文歷史簡介 上饒蜂蜜獨具天然特色、無污染,是蜜中上品,亦稱土蜂蜜。上饒蜂蜜主要產于武夷山北麓上饒縣南部,這里森林覆蓋率達87%,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竹林,一年四季,蜜源植物豐富。上饒在唐代就有野外就巢取蜜歷史,當發現野生蜂群所在的樹洞或巖穴時,即作明顯標記,出入口處的野草也予以清除,表示已有人主人,每隔一段時間前往探望,到一定季節去驅蜂割脾,熬取蜜蠟。清代上饒等縣志記載蜜、蠟物產。飼養器具除桶、箱外,還有一種比較先進的方格架,是用四塊木板釘成。上饒人徐鈞1932年畢業于中央大學農學院,著名養蜂學家,江西養蜂業的開創者之一。他推廣中蜂活框巢箱飼養,相繼采用人工培育蜂王,組織強群分蜂、采蜜,轉地飼養等現代技術。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肉類 產品名稱:玉山黑豬 登記證書編號:AGI01106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925號(2013.4.15) 人文歷史簡介 玉山黑豬體型矮小,全身渾圓,背微凹腹大,四肢粗短,嘴唇短,額前有深皺褶,兩耳下披略向前翹,乳頭一般為6-7對。玉山黑豬養殖歷史悠久,據產區出土漢墓的陶豬和陶豬圈證實,早在2000年前,當地養豬已有相當水平(《江西畜禽品種志》江西科學技術岀版社)。20世紀六七十年代,玉山黑豬作為特供豬調往北京、廬山供中央領導食用。1988年玉山黑豬被列入《中國家畜家禽品種志》,1992年8月俄羅斯專家別申科來玉山縣考察玉山黑豬。2000年玉山黑豬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編入《世界家養動物多樣性信息系統工程》,2006年6月,玉山黑豬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同年10月玉山黑豬原種場被農業部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場。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茶葉 產品名稱:鉛山河紅茶 登記證書編號:AGI01105 農業部部公告號時間第1925號(13.4.15) 人文歷史簡介 鉛山制茶歷史悠久,早在宋代鉛山茶就成為貢品?!躲U山縣志》中記載:“早在宋代鉛山就出產周山茶、白水團茶、小龍鳳團茶。明代宣德、正德年間(1426-1521年),鉛山又有小種河紅、玉綠、特貢、貢毫、貢玉、花香等名茶?!?自明嘉靖起,河口即逐步成為南方內陸水運中心和茶紙加工、轉運的貿易大市場(《中國通史》),河紅茶也由此躋身全國乃至世界貿易大宗?!躲U山縣志》載:“至萬歷間(1573-1620年),“河紅”茶名聲遠播,外地商人紛紛來河口、石塘、陳坊等地訂購?!睋魅f歷版《信州府志》載:“河紅茶乃為國內最著名之紅茶,且為華夏首次問世之華茶?!?/p>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黃崗山玉綠外形細緊微卷,綠潤顯毫;湯色嫩綠明亮,香味清香持久,滋味鮮醇甘爽;葉底嫩綠、顯芽勻整。 鉛山制茶歷史悠久,早在宋代鉛山茶就成為貢品?!躲U山縣志》中記載:“早在宋代鉛山就出產周山茶、白水團茶、小龍鳳團茶。明代宣德、正德年間(1426-1521年),鉛山又有小種河紅、玉綠、特貢、貢毫、貢玉、花香等名茶”。(明《鉛書》)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20余萬畝,并推出了一批名茶行銷市場,其中河紅、玉綠最為走俏?!渡橡埵修r業志》記載:“史稱鉛山物產,紙外唯茶。清光緒年間,河紅年產約4-5萬箱(每箱25千克),玉綠2-3萬箱。1953年上饒成立茶葉改制委員會,進行河紅改制綠茶”。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懷玉山馬鈴薯塊莖卵圓或長圓形。薯皮極為粗糙,薯肉為白色。淀粉含量10.3%--14.4,蛋白質含量2.56%--2.60,干物質含量16.8%--18.0。100g維生素C13.1—13.3,未檢測出還原糖。 懷玉山馬鈴薯還含有禾谷類糧食所沒有的胡蘿卜素和抗壞血酸,可稱為“十全十美的食物”。 懷玉山馬鈴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預防和治療壞血病,還可以補充肌膚水分,去除老化角質,美容、養顏、減肥、養生、抗衰老。懷玉山馬鈴薯中脂肪和蛋白質含量較低,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粗纖維,有促進蠕動和加速膽固醇在體內的新陳代謝。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廣昌澤瀉,個大、質堅、粉足,有“大天鵝蛋”之美名。自清道光年間開始種植,已有200多年歷史。澤瀉具有利尿滲濕、消食化積、可抗動脈粥樣硬化和抗脂肪肝,降低膽固醇,預防冠心病和高血壓癥等功效,可加工成澤瀉口服液。如今廣昌縣是全國最大的澤瀉生產基地,全縣澤瀉種植面積近1萬畝,總產量達千噸以上。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水產 產品名稱: 洪門鳙魚 登記證書編號:AGI00784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699號(2011.12.20) 人文歷史簡介 據《南城縣志》記載,洪門鳙魚養殖始于唐代,據宋代周密所著《癸辛雜識別集》中記載:“江州等處水濱,產魚苗,地主至于夏皆取之出售,以此為利,販子輳集,多至建昌硝石,次之福建、衢婺……”江州即今九江,九江多數魚苗經數百里販運至建昌硝石銷售,足見遠在宋代養魚業已相當發達。據傳說1632年秋天徐霞客游覽硝石醉仙巖時,因受風寒,胃寒體弱,吃了鳙魚頭燉湯后,胃暖精神振,稱洪門鳙魚可謂世上名魚。如今,洪門鳙魚已經不只是藥用,因它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已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修水有千余年的產茶歷史。北宋黃庶、黃庭堅父子將家鄉精制"雙井茶"推賞京師,贈京師名士蘇東坡等,一時名動京華。道光年間,寧紅茶聲名顯著。當代茶圣吳覺農先生說:"寧紅是歷史上最早支派,寧紅早于祁紅九十年,先有寧紅,后有祁紅"。光緒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894年),寧紅茶在國際茶葉市場上步入鼎盛時期,每年輸出30萬箱(每箱25公斤)。光緒三十年,寧紅輸出達30萬擔。解放后,寧紅茶得以迅速發展?,F面積達10萬余畝,一批批新的高額豐產茶園正在茁壯成長,茶葉初制廠遍布各鄉。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蔬菜 產品名稱:余干辣椒 登記證書編號:AGI00782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669號(2011.12.20) 人文歷史簡介 余干辣椒,當地又稱豐收辣、余干小辣椒,是江西余干縣的地方名優特產,由于余干縣洪家嘴鄉雙港村楓樹自然村所產的辣椒品質最好,最為有名。該村自然條件獨特,土壤含沙量達70%,土層深厚疏松肥沃,非常適合辣椒生長。余干辣椒果實較小,皮薄,肉質細嫩,口感鮮、香,辣味適中,吃后略帶甜味,炒食。余干辣椒有600多年的種植歷史,曾經是“朝中貢品”,為人們盤中的珍品。在2011年首屆江西省游客最喜愛的十大贛菜評選活動中,余干辣椒炒肉成功入選。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蔬菜 產品名稱:臨湖大蒜 登記證書編號:AGI00781 家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699號(2011.12.20) 人文歷史簡介 玉山縣的臨湖大蒜蒜頭偏圓形,外皮淡紫紅色,每個蒜頭有8-10個蒜瓣,蒜肉白色,性脆、芳香、辛辣味較濃。臨湖大蒜種植歷史悠久,相傳西漢時期就有種植,至東晉已是食藥兩用的名菜。相傳東晉升平年間,朝廷關內侯、藥學家、煉丹術士葛洪隱居三清山煉丹時天天食用臨湖大蒜,精力充沛,從未得病。乾隆下江南路經信州府時得瘧疾,隨行御醫醫治難奏效,尋訪村野郎中,告知用臨湖大蒜煮食和搗汁飲,不二日乾隆病體痊愈,龍顏大悅,賞銀百兩,要信州府歲歲上貢臨湖大蒜。臨湖大蒜是江西特色農產品。為發展臨湖大蒜產業,玉山縣政府和臨湖鎮黨委、政府都十分重視,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加大了品牌建設力度,產業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蔬菜 產品名稱:登龍粉芋 登記證書編號:AGI00780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699號(2011.12.20) 人文歷史簡介 登龍粉芋產于江西省吉安縣,發源于龍須山脈淺丘地帶登龍鄉境內。登龍粉芋外觀呈麻色,覆芋衣,頭部有茸須,中間紅白相間圓形花紋,肉質雪白,口感好,營養豐富。吉安縣種植登龍粉芋的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元朝。相傳漢人為推翻元朝統治,在農歷八月十五夜起義,把當晚獲得敵人的頭顱祭月。以后每當中秋節來臨之際,當地人為紀念這段故事,改用芋頭祭月的習俗沿用至今。清朝咸豐年間,登龍粉芋被選用貢品進入皇宮,成為宮廷中的一道好菜,美其名曰:“登龍粉芋”。有詩為證:“粉芋極品有清江,羊脂凝雪碧玉常;入口滑嫩不勝嚼,八月十五合雅堂?!薄暗驱埦壓屋d譽多,沸湯翻滾沉底層,出水粉芋色未改,滋身健體傳金科?!?/p>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果品 產品名稱:鐵山楊梅 登記證書編號:AGI00620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635號(2011.9.13) 人文歷史簡介 鐵山楊梅主要產于上饒縣鐵山鄉西巖村、鐵山村、洪水村、九獅村、大溪村小溪村及鄰近的五府山鎮塘里村、揭家村。上饒縣鐵山鄉種植楊梅歷史較長,楊梅種植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鐵山鄉的楊梅種植進入鼎盛時期,至今在鐵山鄉與鄰近五府山鎮楊梅種植面積達12000畝,是鐵山鄉農民的主要經濟作物,每年的6月中上旬一顆小小的楊梅使鐵山這個偏遠鄉鎮人流如織,也因為楊梅使鐵山這個偏遠鄉鎮成為遠近知名的鄉鎮,更為鐵山鄉農民的增收致富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上饒縣縣委、政府大力推進鐵山鄉和五府山鎮實施無公害農產品“鐵山楊梅”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和“鐵山楊梅”品牌提升,推進“鐵山楊梅”的健康快速發展。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蔬菜 產品名稱: 樂安竹筍 登記證書編號:AGI00619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645號(2011.9.13) 人文歷史簡介 樂安竹筍外形完整,呈金字塔狀,大小一致,色澤自然,口感鮮嫩,清脆可口,細嫩無渣。宋高宗時期,樂安流坑第八世孫董德元在53歲時高中恩科狀元,后官至參知政事,深得宋高宗賞識。在京城為官期間,雖有美味佳肴,但董德元仍酷愛吃家鄉的竹筍,經常吩咐家人從家鄉捎來竹筍,并將竹筍敬獻給宋高宗和宰相秦檜等朝中大臣品嘗,深受大臣們喜愛?!缎煜伎陀斡洝防镉杏涊d:登仙橋村“瀹菌煨筍而餐之”,“適有土人取筍歸古鼎”,“輒以村醪,山筍為供”等。從此,樂安竹筍聲名遠播。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果品 產品名稱: 金溪蜜梨 登記證書編號:AGI00554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635號(2011.8.17) 人文歷史簡介 根據《金溪縣志》記載:金溪蜜梨是我縣名優農產品。1989年世界銀行紅壤項目實施時,金溪發展了1000多畝黃花、新世紀、杭表、金水2號、“三水”等南方優質早熟梨,其中以黃花為主栽品種。金溪蜜梨香甜爽口,風味獨特,品質特優,具有“香、甜、脆、嫩”的獨特風味,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金溪蜜梨的超常規發展,已成為振興縣域經濟和農村致富奔小康的一大支柱產業,成為全縣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優化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頭戲。在多次全國優質水果評比中,金溪縣蜜梨協會選送的果品均名列前茅。在第二屆中國農博會、糧交會上,榮獲“華東十大精品水果”獎。2011年,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予以保護。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蔬菜 產品名稱:南城淮山 登記證書編號:AGI00552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635號(2011.8.17) 人文歷史簡介 南城淮山栽培歷史悠久。據《南城縣志》記載 ,南城淮山栽培始于唐代 ,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 ,到清代乾隆年間廣為栽培。南城淮山加工史有幾百年,淮山光條和中藥飲片為南城“建昌幫”中藥體系中的當家品種 ,業內稱“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建昌不靈”,“建昌幫”為中國四大藥幫之一,其加工的淮山飲片有“白如雪,薄如紙”之美譽 ,深受中藥廠商青睞 ,產品遠銷東南亞及港臺地區 ,在全國乃至海外具有影響。至今日本、臺灣及中國大陸許多藥科大學仍以“建昌”淮山飲片為標本。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藥材 產品名稱:德興覆盆子 登記證書編號:AGI00551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635號(2011年8月17日) 人文歷史簡介 覆盆子是我國傳統的中草藥,其“益腎固精、縮尿,養肝明目”功效為歷代中醫學家所推崇。德興覆盆子由多數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圓錐形或扁圓錐形,具有個大、飽滿、粒整、結實特性,外觀性狀優于《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關于覆盆子性狀的描述。覆盆子在《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文獻上均有記載,在德興的人文歷史悠久,據民國八年版《德興縣志》記載,“葛仙翁壇,在妙元觀前,為仙翁修煉之所,覆盆子源于此”?!案鹣晌膛c覆盆子”、“皇帝果”等傳奇故事流傳至今。德興覆盆子從20世紀70年開始,大量供應市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中藥材規范化種植(養殖)技術指南》記載“江西省德興市是覆盆子的主要產區”。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茶葉 產品名稱:三清山白茶 登記證書編號:AGI00549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 第1635號(2011.8.17) 人文歷史簡介 玉山縣是唐宋八大名茶產地之一,種植茶葉歷史悠久,三清山白茶是一種珍罕的變異茶種。同治縣志記載:“茶以三清山產者,味特清洌。前志稱:西坑茶與靈山并重,然不及三清遠甚?!?“玉山懷玉”三清山白茶屬于“低溫敏感型”茶葉,其性狀獨特,每年春天隨著時間、光照和溫度的變化,新芽嫩葉的顏色由嫩黃色變成玉白色乃至白色如紙。三清山白茶始于唐,盛于宋,至清末產量居江西省首位,稱之為“玉綠區”。2011年三清山白茶榮獲“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特等獎;2011年-2012年連續兩屆榮獲江西省名優茶評比金獎;2012年五月榮獲中國上海國際茶葉博覽會“中國名茶”評比金獎,榮膺“江西省著名商標。2013年被評為“江西名茶”。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產品名稱:浮梁茶 登記證書編號:AGI00464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517號(2010.12.24) 人文歷史簡介 浮梁茶具有外形緊、細、圓、直,色澤干、濕、翠、綠,葉底明亮等特色。浮梁產茶歷史悠久,漢代即有僧人種植和采集茶葉。至唐代,茶葉加工和貿易開始興盛,唐王敷《敦煌變文集》中記述:“浮梁,萬國來求?!敝刑圃湍觊g(806—820年),浮梁已是贛北、皖南茶葉的主要集散地?!对涂たh志》記載:唐元和八年(813年),浮梁“每歲出茶七百萬馱,稅十五余萬貫?!碧瞥娙税拙右自谄涿杜眯小分芯陀小吧倘酥乩H離別,前月浮梁買茶去”的描寫。浮梁縣1997年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紅茶之鄉”,2005年被農業部授予“全國無公害茶生產示范基地縣”,2007年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茶葉標準化示范縣”建設單位。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果品 產品名稱:新余蜜桔 登記證書編號:AGI00432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509號(2010.12.15) 人文歷史簡介:新余蜜桔是我市科技工作者1977年從本地早群體中選育的優良品種,通過二十多年的篩選、培育和中試,于1997年、2003年先后通過了省科技廳新品種和科技成果鑒定,2004年12月獲農業部果品質檢中心“優質果品”證書、“中國新余蜜桔出口種植基地”,2005年獲“江西名牌產品”稱號、2007年獲“全國綠色食品新余蜜桔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010年獲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2012年獲“中國蜜桔之鄉”稱號。蜜桔果形端莊整齊,果皮極薄,色澤靚麗,果皮橙黃色,著色均勻,果皮平均厚度0.187cm;肉質細嫩化渣,汁多少核,酸甜可口,有微香,風味濃郁,品質極優??扇苄怨绦挝锖科骄鶠?4.84BX,糖12.31%,酸0.73%,維生素C32.88mg/100ml,可食率77.82%。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果品 產品名稱:廣豐馬家柚 登記證書編號:AGI00431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 第1509號(2010.12.15) 人文歷史簡介 相傳明成化年間,馬家始祖舉族內遷,定居廣豐縣大南鎮后,80歲的老母因水土不服而生疾患,多方延醫就診不見好轉。一老僧取出兩個柚子,老母食后,霍然而愈。后人傳說,那老僧實為彌勒化身,感馬始祖之孝心,從瑤池中攜兩枚仙果度之。這是廣豐馬家柚最早的傳說,廣豐種柚的歷史淵源很深。廣豐馬家柚是全國少有的柚子,上世紀八十年初選育,評為江西酸柚類第一名。廣豐馬家柚果形端莊,呈梨形或扁圓形,果皮黃綠色,油胞大而凸,皮厚果形大,果肉紅色,水分充足,汁濃甜脆,肉質細嫩,酸甜適口,是柚類資源中高番茄紅素含量的珍品。2009年縣農業局對樹齡100余年的母樹掛牌保護,廣豐馬家柚對廣豐的果業種植和旅游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類別:蔬菜 產品名稱:廣昌白蓮 登記證書編號:AGI00430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1509號(2010.12.15) 人文歷史簡介 清代,廣昌白蓮種植已甚為普遍,縣志中有“滿縣花枝放呈祥”的詩句。1918年,日本派員對廣昌白蓮種植、加工、外銷做了系統考察,在東亞同文會編撰《支那省別全志》一書,書中贊譽廣昌白蓮為“蓮中珍品”。據明正德《建昌府志》和清同治《廣昌縣志》記載:“白蓮池在縣西南五十里,唐儀鳳年間(公元676—679年),居人曾延種紅蓮,其中數載變為白,于白蓮中得金范觀音像,后一年,白蓮又變為碧”。(清同治《廣昌縣志》)“惠安寺在興城鄉,唐儀鳳年間,居人曾延種紅蓮,數載忽變為白,延舍田為寺,后數年又變為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