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特產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同心灘羊肉,產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灘羊肉脂肪均勻,肉質細嫩,不膻不腥,其味鮮美,除供寧夏各族人民食用外,還運往全國各省市和出口中東等地。灘羊是綿羊的一種,肉、皮兩用,主產于賀蘭山以西,黃河流經的寧夏平原。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明代杰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將寧夏枸杞列為本經上品,稱"全國入藥杞子,皆寧產也"。意思是寧夏枸杞從藥效和營養價值上講是國內最好的。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當地栽培大棗歷史悠久,清朝乾隆年間,時任中衛知縣的黃恩錫在其《中衛竹枝詞》中寫道,“親串相遺各用情,年年果實喜秋成。永康酒棗連瓶送,蒸棗棗園夙擅名”,在《春行雜詠》中寫道“春行緩轡隨驄馬,一路看山到棗園”,真實的描繪了200多年前衛寧平原栽培棗樹以及棗果加工的繁榮景象。據清乾隆《中衛縣志》記載,“有棗、梨、桃、沙果、秋子、蘋果、桑葚、葡萄、杏、沙棗和枸杞。民國時期以棗、梨、杏、沙果、秋子、葡萄和枸杞為主品種,成種面積亦大”,“民國年間,永康、徐莊、棗林、沙灘、南長灘、蔡橋、新墩等地棗園、枸杞園、沙果園分布較多,紅棗、枸杞、長把梨、香水梨遐邇聞名”。 2008年10月,中衛香山鄉南長灘村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寧夏首個“全國歷史文化名村”。近幾年來中衛市在每年四月舉辦中衛市梨花節,千棵古樹萬朵梨花競相綻放,花團錦簇、十里飄香,引得過往行人無不駐足觀望,流連忘返。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軟梨子在中衛種植歷史悠久。據《中衛縣志》記載,明朝弘治年間梨樹在中衛就有栽培,歷史不下六百年。據清乾隆《中衛縣志》記載,“有棗、梨、桃、沙果、秋子、蘋果、桑葚、葡萄、杏、沙棗和枸杞”“民國年間,永康、徐莊、棗林、沙灘、南長灘、蔡橋、新墩等地棗園、枸杞園、沙果園分布較多,紅棗、枸杞、長把梨、香水梨遐邇聞名”。目前香山鄉南長灘產區還留存350年以上的古樹。2008年12月,中衛香山鄉南長灘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寧夏首個“全國歷史文化名村”。據專家考證,此地梨樹、棗樹系成吉思汗滅西夏后拓跋氏的幸存者到此避難時所種。樹齡已達三五百年,最大的樹3人合抱不過來,樹冠達300平方米。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寧夏淡水養魚業歷史悠久,銀川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地肥沃,溝渠縱橫,水利資源豐富,加之日照充足,熱量豐富,自然條件優越,水域內水草茂盛,餌料生物豐富,具備發展水產養殖的優越條件,為銀川鯉魚的繁殖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此地鯉魚肉鮮味美,肉質細膩而有彈性,且無腥味,口感較好。同時鯉魚營養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鯉魚的蛋白質不但含量高,而且質量也很高,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96%。二是鯉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三是鯉魚每百克蛋白質17.6克,脂肪4.1克,維生素A25微克,核黃素0.09克,尼克酸2.7毫克,維生素總E1.27毫克,鉀334毫克,鎂33毫克,鋅2.08毫克,硒15.38毫克。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海原縣硒砂瓜已有百年種植歷史,因其采用壓砂栽培技術種植,富含健康元素“硒”被譽為 “石頭縫里的西瓜”。由于特殊的氣候環境和經年的裸曬,沖擊扇區域淤積的砂礫碎石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特別是食物中稀缺的、有“抗癌之王”之稱硒元素,這也是硒砂瓜得名的緣由。硒砂瓜因富含硒、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被譽為“中部干旱帶的精華,石頭縫長出的西瓜珍品”壓砂技術的特性使長出的西瓜富含硒元素,有延年益壽 抗衰老 抗癌作用,因之得名“硒砂瓜”。獨特的地理和自然條件,出產的西瓜個大、瓤紅、汁多、果肉鮮嫩、甘甜如蜜、富含葡萄糖 維生素、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特別含有硒和鋅,獨具保健價值。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靈武長棗是經多年自然篩選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良鮮食珍品,已有500年的栽培歷史。果實色艷,肉厚、質脆,酸甜適口,富含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尤其維C含量最高,是中華獼猴桃的10倍以上,被譽為“百果之王”。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只要到過彭陽的,一提到彭陽,就會想到萬畝綠色杏花和層層千頃梯田的絕美山水畫。彭陽的杏子果實肥美,口感良好,而且 營養特別豐富。彭陽的種的杏子,歷史悠久,也正因為,彭陽地理位置的關系,那里的土壤含大量的鉀,因此種出來的杏子富含鉀,不僅富含鉀元素,杏肉含的維生 素C,硒都比普通的杏子要多,而且低糖、酸度適中,比香蕉的營養價值還要高呢!杏子不僅可以直接吃,還可以加工出各種各樣的零食,比如杏干,杏脯,果脯, 果丹皮,果醬,杏肉富含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具有良好的食用保健價值。杏子不僅可以吃,它還有藥用價值呢,在中草藥中占重要地位,它 主治風寒肺病,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清熱解毒,還有祛痰、止咳、潤腸等功效。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朝那雞是固原北部山區(今彭陽縣交岔、羅洼、小岔等鄉鎮)群眾在長期的飼養過程中,培育形成的一種地方優良雞種。該雞種具有耐粗飼、宜放牧、抗逆性強、肉質鮮美等優點,一直為當地群眾喜養。朝那雞肉品質香味濃郁,可與當前風靡港澳的南方優質黃羽肉雞相媲美。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固原黃牛,固原市六盤山特產,六盤山腳下的寧夏固原市山川秀美,氣候宜人,對于黃牛的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所產的黃牛肉更是味美肉鮮口感絕佳,尤其以固原市涇源縣涇河清真系列牛肉產品也取得有機認證,涇源縣被自治區確立為“寧夏優質肉牛養殖示范縣”,“六盤山”、“涇河”清真品牌享譽區內外,“清真”牛肉系列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寧夏南部六盤山區域世界黃金亞麻籽主產區自有有機種植基地種植,非轉基因原始亞麻籽品種,全球高級有機亞麻籽油,堪稱陸地液體黃金;種植施農家肥,拒絕打農藥,無重金屬污染、無任何工業污染源,通過國家有機亞麻籽油認證。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固原馬鈴薯產地范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現轄區域。原州區馬鈴薯具有品質優良,淀粉含量高、薯塊均勻一致、芽眼淺等特點,營養成份豐富,每100克產品中含能量337千卡、蛋白質7.2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77.4克、膳食纖維1.4克、維生素A 20毫克、 胡蘿卜素120毫克、尼克酸5.1毫克、維生素E(T) 0.28毫克、鈣171毫克,還含有人體所需的鈉、鎂、鐵、鋅、硒等十多種微量元素,是一種飽受人們青睞的保健食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同心銀柴胡干品呈類圓柱形,細長偶有分枝,長20~45cm,直徑0.5~1.5cm。表面呈棕褐色或淺棕黃色,有扭曲的縱皺紋,且細膩明顯,幾無“砂眼”,根頭部略膨大。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亞麻籽油由亞麻籽制取而成,其中人體必需的脂肪酸a-亞麻酸含量為53%,具有抗腫瘤、抗血栓、降血脂,營養腦細胞,調節植物神經等作用。吳忠市亞麻種植歷史悠久,具有氣候條件適宜,品種優良的獨特優勢,近三年平均種植面積達30多萬畝,年產量2.8萬噸。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涇源縣是中國中華蜜蜂保護區,區域內水草豐美,物種多樣,環境潔凈,蜜粉源植物種類繁多,目前全縣共有天然野生蜜粉源植物80公頃,是寧夏中華蜜蜂的重點保護區,也是自然生態保護區。涇源蜂蜜,色澤亮麗、品質地道、口味獨特,具有延年益壽、促進兒童生長發育、美容養顏、增強免疫力、調節心血管系統功能等功效,實屬營養保健之珍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中衛硒砂瓜果實橢圓型,個大,平均單果重8公斤,果實表面花紋清晰,果皮厚,表皮用手觸摸感到光滑,果實靠地面底部自然生成石頭“印記”,呈深黃色;瓜瓤呈粉紅色,果肉鮮嫩、汁多,甘甜如蜜。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寧夏位于黃河的源頭,素有“塞上江南”、“天下黃河富寧夏”的美譽。這里地廣人稀,土壤肥沃,特別是夏秋,早上四五點天亮,晚上八九點天黑,每天日照超過15個小時,晝夜溫差大。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今天美譽四方的寧夏菜心。 寧夏菜心指的不僅僅是菜心,而是以菜心為領導地位的葉菜類別,包括菜心、芥藍、奶白菜、白菜心、上海青等等。市場上供應比較多的是菜心、芥藍,其他還是出口、供港,田鮮是供應十幾個全品類。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中衛市沙坡頭區靠近沙漠,屬半干旱氣候,具有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和沙漠氣候的特點,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獨特的地理區位和氣候特點使這里出產的蘋果綠色天然、糖分充足、口感獨特、品質上乘。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千百年來,事實證明寧夏中寧有枸杞生長獨特的風土條件,是任何地方無法復制的,素有“中寧枸杞甲天下“的美譽。中寧枸杞果實肉厚、味甘、質柔,營養價值遠遠高于全國其他的產區。其中,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含量第一,鐵、鋅、鋰、硒、鍺五種抗衰老的微量元素含量第一,枸杞多糖含量第一。因營養價值最高,保健效果最好,國家醫藥管理局將寧夏定為全國唯一的藥用枸杞產地,是唯一被載入新中國藥典的枸杞品種。 1995年中寧縣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枸杞之鄉”。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鹽池糜子種植歷史悠久,全縣從南至北均有種植。西夏、明、清地方史志中均有糜的記述,分為白糜、紅糜、青糜、黃糜、黑糜、粘糜等。據《[乾隆]寧夏府志》記載,清朝前期,寧夏糜子有紅、黃、青、白四種,“食主稻、稷,間以麥”。1978年,鹽池縣張家場漢墓出土的陶倉中,“盛有糜谷,顆粒完整,保持甚好”。而且有白色、黃色、紅色品種之分,說明至少在漢代,糜谷已是鹽池縣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自古以來糜子不僅是鹽池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當地家畜家禽的主要飼草和飼料。當年的“黃米干飯泡羊奶”曾養育了鹽池農村60-80年代的2-3代人,至今回味,仍覺得那就是人間美味。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鹽池谷子種植歷史悠久,全縣從南至北均有種植。谷子經過碾造加工后叫小米,小米獨特的保健作用在祖國中醫學文獻中也多有記載,認為小米性味甘、咸、微寒,具有滋養腎氣、健脾胃、清虛熱等醫療功效?!侗静菥V目》:“粟之味咸淡,氣寒下滲,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虛熱消渴泄痢,皆腎病也,滲利小便,所以泄腎邪也,降胃炎,故脾胃之病宜食之。煮粥食用宜丹田、補虛損、開腸胃?!?認為,喝小米湯“可增強小腸功能,有養心安神之效”?!兜崮媳静荨罚骸八诿字髯剃?,養腎氣,健脾胃,暖中。主治反胃、小兒肚蟲,或霍亂吐瀉、肚疼痢疾、水瀉不止?!?/p>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涇源縣自古以來重視發展畜牧業,遠至周、春秋時期就已牛馬成群,養殖的黃牛故有“天天喝礦泉水,頓頓吃中草藥”之說,黃牛肉享有牛肉中驕子的美稱。建國后,肉牛養殖主要以放養為主,放牛者在閑暇間編成了民間游戲“趕?!?,參與人員多,激情風趣,相傳至今。自2007年以來,涇源縣被寧夏確定為全區環六盤山生態肉牛養殖基地,縣委、政府將草畜產業作為促進縣域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創新機制,加大投入,強力推進,肉牛養殖發展后勁十足,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涇源肉牛養殖模式”,在全區廣泛推廣實施。為擴大肉牛養殖宣傳,每隔兩年連續舉辦了五屆全國和全區“黃牛節”、“賽牛會”, 形成了比較豐富黃牛發展文化。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黃芪原名黃耆,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宋《圖經本草》載:“今出原州(寧夏固原)及華原(陜西耀縣)者也佳?!甭〉驴h是“原州黃芪”主產區,當地人民有長期人工馴化種植野生黃芪的歷史。改革開放以來,隆德縣委政府高度重視中藥材產業,把中藥材列為三大優勢特色產業之一,制定優惠政策,扶持中藥材產業發展,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黃芪是隆德縣道地中藥材,為藥食兩用,具有益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之功效,能加強心臟功能,保護心肌,降低血壓;具有延長細胞壽命,推遲細胞老化的作用;隆德縣黃芪主要產品為黃芪飲片及黃芪保健品等。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據《鹽池縣志》記載,甘草是鹽池“三寶”之一,是“西正甘草”的主產地。據考證,鹽池甘草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鹽池甘草抗旱、耐熱、耐寒、耐堿,生長快,價值高。甘草為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是一方的名產,中藥界有“十方九草”之說。甘草被稱為“國老”,其入藥的歷史,史載至今已有4000多年了?!侗静輬D經》載:“今陜西、河東州郡皆有之。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在《山頭鹿》中,這樣贊甘草“泉甘草茂上林中,使我母子常相?!?。黃庭堅等多名詩人對甘草大加贊頌,并賦有《再和元禮春懷十首》等膾炙人口的詩詞。并有《灘羊和甘草的故鄉》等民歌代代相傳下來。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形成了鹽池獨特的多邊文化,既有秦漢時期的長城墩堠,又有近代革命的歷史遺跡,既有中原的農耕文化,又有塞外的游牧文化,既有陜北的信天游,又有西北的“花兒”,還有內蒙的草原文化,是“中國甘草之鄉”。鹽池甘草多次在全國政協網、商務部網、《寧夏日報》、《吳忠日報》等媒體被宣傳報道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秦艽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睹t別錄》曰:“秦艽生飛鳥山谷?!碧蘸刖霸唬骸敖癯龈仕?、龍洞、蠶陵,以根作羅紋相交長大黃白者為佳?!鼻剀礊槎嗄晟荼?,產業寧夏六盤山、賀蘭山等縣,生于山區草地、路邊坡地、灌木叢及溝谷,資源豐富,產量較大,除供區內外藥用,還銷往其他省區。近年來,因過量采挖使資源受到一定程序的破壞,產量已顯著下降,目前,寧夏隆德縣進行的人工種植秦艽已基本成功,因此寧夏將逐漸有人工種植的藥材提供藥用;秦艽有降壓、減慢心率、抗炎及鎮痛等作用。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在《三國志》中記載有這樣一件事,可見蜂蜜在漢代已作為普遍的飲品。 《本草綱目》:“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瘡瘍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調和百藥,而與甘草同功”。蜂蜜是從植物花的蜜腺中采集的分泌物經過釀造并貯藏在蜂巢內的甜性物質,其味甘,性平,具補中緩急、潤肺止咳、潤腸燥、解毒之功效。用于人類醫療保健等領域歷史悠久,而且在各個時代,人們都對其有很高的評價,并形成了燦爛的蜂文化。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黃花菜始見載于《詩經》?!豆沤褡ⅰ份d“欲望人之憂,則贈以丹棘(萱草)”,故名忘憂草。陳勝、吳廣率領農民起義軍攻下陳州(今河南淮陽縣)建都稱王時,士兵們在兵荒馬亂中,把生機盎然的黃花菜踐踏成不成樣子,當地有個名叫金針的姑娘,看到這種情形十分痛惜,于是就對其精心管理栽培,結果這些黃花菜死而復活??每瞄L的亭亭玉立,開滿迷人的鮮花。人們為紀念金針姑娘,便將黃花菜起名金針菜。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胡麻,自古被譽為“仙家食品”,有著許多美麗的傳說和贊譽。相傳漢明帝時,浙江郯縣人劉晨、阮肇二人到天臺山采藥迷路,遇到了兩個仙女,仙女邀他們到家中用胡麻當飯招待。他倆因此返老還童,得道成仙,半年后返回老家時,老家已景物全非,子孫繁衍到了七代,“一飯胡麻幾度春”成為后世傳頌的佳話。這當然只是傳說,但胡麻確有良好的醫療保健作用,其健身延年的作用不可小看。根據歷史記載載,于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以特使身份,第二次出使西域引進胡麻種子,最初在青海、甘肅、陜西、山西一帶種植,以后逐漸發展到寧夏等地。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天下黃河富寧夏,對于寧夏本地的人來說,這句話并不陌生。寧夏有了黃河水的澆灌,所產出的特產也是很多的,比如我們最熟悉的是枸杞,紅酒,地毯,鴿子魚,當然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另外一個特產,就是彭陽的杏子。說起杏子,大家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橘色的,然后,小小的。當然了,杏子不僅可以直接吃,還可以加工出其他的東西,比如甘草杏,果脯,杏干,等等。 寧夏山杏是寧夏固原市彭陽縣的特產,寧夏本地的人,一提到甘草杏,幾乎人人都知道,我記得我小的時候就老吃甘草杏。為什么彭陽的杏子那么出名呢?原來,彭陽的杏子果實肥美,口感良好,而且營養特別豐富。彭陽的種的杏子,歷史悠久,也正因為,彭陽地理位置的關系,那里的土壤含大量的鉀,因此種出來的杏子富含鉀,不僅富含鉀元素,杏肉含的維生素C,硒都比普通的杏子要多,而且低糖、酸度適中,比香蕉的營養價值還要高呢!杏子不僅可以直接吃,還可以加工出各種各樣的零食,比如杏干,杏脯,果脯,果丹皮,果醬,杏肉富含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具有良好的食用保健價值。杏子不僅可以吃,它還有藥用價值呢,在中草藥中占重要地位,它主治風寒肺病,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清熱解毒,還有祛痰、止咳、潤腸等功效。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金銀灘李子 寧夏 吳忠林場 吳忠林場一、二分場,金銀灘鎮、金銀灘農場、團莊村、銀新村、西灘村、楊馬湖村、靈白村、溝臺村、東溝灣村、四支渠村、新渠村、金川辦、良繁辦,1個鎮,11個行政村,1個國有林場。地理坐標為東經106°05′00″~106°22′00″,北緯37°00′00″~38°08′00″。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扁擔溝鎮有蘋果樹1.75萬畝。近年來,該鎮大力推廣綠色無公害種植,成立了專業合作社3家,現有會員260余戶,涉及果農530多戶,并注冊了“扁擔溝蘋果”地域商標,新栽植優質蘋果樹6785畝,完善了有機蘋果生產標準,建成有機蘋果基地3000畝。除了蘋果套袋外,該鎮還推廣了統防統治、生物防治、施有機肥、控制產量等技術。該鎮良繁場果農韓增虎說,他們灌溉用的是黃河水,施肥用的是有機肥,采用生物、物理等方法防治病蟲害,不用有毒農藥,盡量避免使用普通化肥,確保產出的蘋果都是有機蘋果。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灘羊在鹽池縣有著悠久的養殖歷史,當地人民不僅“事畜牧”、“尚畜牧”,而且“善畜牧”,至今鹽池縣仍以以灘羊為主的畜牧業為主。據史料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的《銀川小志》中記載:“寧夏各地俱產羊皮羊肉,鹽州(今鹽池)特佳”一句。同時說,“裘皮花穗美觀漂亮,有禾采之貌”。光緒34年出的《甘肅新通志》說:“裘,寧夏特佳”。乾隆45年左右,灘羊裘皮已成為寧夏的名產之一,《寧夏府志》(乾隆45年,公元1780年)寫道:“衣布褐,冬衣裘,近世中家以上,多裘綺,女服尤竟鮮飾”。既然“衣布褐”、“裘綺”、“竟鮮飾”,講究穿戴,那么“冬羊裘”則指花案美觀漂亮的二毛裘皮,當時把二毛皮列為寧夏最富著的四大物產之一。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據《平羅縣志》記載,清雍正四年(1726年)至七年(1729年)開鑿了惠農渠(又稱皇渠或黃渠),黃渠橋修建于1732年,黃渠橋鎮就是根據這座橋而得名的。古鎮水草豐美,商賈云集,市場繁榮,商店字號鱗次櫛比,羊羔肉、羊雜碎在銀北早有名氣。據《平羅食志》記載,在民國時期,黃渠橋金保國的忠興飯館、周干臣的益順居飯館就有羊羔肉出售?!肮懦且瓜朗扯?,爆炒羊羔熱門貨,脆嫩香辣任品嘗,深更夜巷喚開鍋?!?就是對黃渠橋羊羔肉真實的寫照。1945年回族群眾馬少彰在黃渠橋的“忠興飯館”打工,跟隨當地名廚“劉辣呼”學習制作羊羔肉的手藝,后將手藝傳傳承,從1992年到1998年,黃渠橋爆炒羊羔肉生意達到了黃渠橋的整整一條街,黃渠橋因羊羔肉而聲名遠播。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隆德馬鈴薯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城關鎮、沙塘鎮、神林鄉、聯財鎮、好水鄉、觀莊鄉、楊河鄉、張程鄉、風嶺鄉、溫堡鄉、奠安鄉、山河鄉、陳靳鄉13個鄉鎮,128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5°48′~106°15′,北緯35°21′~35°47′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海原小茴香茴香都是常用的調料,是燒魚燉肉、制作鹵制食品時的必用之品。因它們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小茴香的種實是調味品,而它的莖葉部分也具有香氣,常被用來作包子、餃子等食品的餡料。它們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排除積存的氣體,所以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時胃腸蠕動在興奮后又會降低,因而有助于緩解痙攣、減輕疼痛。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丁北西芹種植范圍以寧夏賀蘭縣常信鄉丁北村、丁義村、桂南村、桂文村為主,輻射到立崗鎮、習崗鎮、金貴鎮的金貴村、保南村、銀河村、聯星村、新平村、和平村、蘭光村、蘭星村、先進村等23個村。賀蘭縣位于中國黃土高原西北內陸,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在銀川平原青銅峽引黃灌溉區中部,地理坐標在東經105°53’-106°36’,北緯38°26’-38°48’之間,東臨黃河,隔河與陶樂縣相望;西倚賀蘭山,和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以賀蘭山主峰分界;南與寧夏首府銀川市郊區為鄰;北與平羅縣接壤。丁北西芹總種植面積達600公頃,產量54000噸。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海原縣地處寧夏南部山區,氣候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無霜期短,多風少雨,土質以黑壚土為主,富含鉀離子,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是適宜馬鈴薯生長的優質土質。馬鈴薯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品種呈現多樣性,也是抗旱避災作物。馬鈴薯主產區主要集中在中南部月亮山和南華山兩大山系所形成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旱作晚熟區以及北部黃河灌溉早熟區。隨著農村經濟的戰略結構性調整,我縣把揚黃灌區的興隆、李旺、高崖三鄉鎮確定為菜用型馬鈴薯生產基地,北部干旱帶的興仁、徐套、嵩川三鄉鎮確定為糧菜兼用型馬鈴薯生產基地,把中南部12個鄉鎮冷涼區確定為淀粉型生產基地,在注重馬鈴薯產量、品質提高的同時,打理培育馬鈴薯繁育基地,積極組建加工銷售企業,以開創我縣的馬鈴薯產業發展新格局。為建設寧夏第二大馬鈴薯生產基地,按照“擴大面積,改善品質,提高單產,增加效益”的原則,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大力扶持,重點建設兩個馬鈴薯產業帶,即南部淀粉型馬鈴薯產業帶,中部淀粉兼菜用型馬鈴薯產業帶。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西芹又稱洋芹、美芹,傘形科植物,是從歐洲引進的芹菜品種。植株緊湊粗大,葉柄寬厚,實心,質地脆嫩,有芳香氣味,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具有降血壓、鎮靜、健胃、利尿等療效。西吉種植西芹歷史悠久,至少可追溯到300多年前,西吉西芹作為菜中佳品,以其風味和品質俱佳,美名譽于當時,始稱西吉西芹。早在明末清初,隨著大量山西移民的遷入,西芹種植技術開始在這里傳播。由于西吉西芹的特殊品質,長期以來,當地居民一直把西吉西芹作為招待親朋的上等菜,《西吉縣志》中也有記載,書中記載:“西芹者可食、藥用、保健也”。西芹種植不僅是很好的優質蔬菜,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更是良好保健食品,深受群眾的歡迎。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得極妙:鳙魚,狀似鰱而色黑,其頭最大,味亞于鰱。鰱之美在腹,鳙之美在頭, 或以鰱、鳙為一物,誤矣。首之大小,色之黑白,不大相伴?!妒澄锉静荨罚瑚~,暖胃,益人?!侗静萸笤罚瑚~,暖胃,去頭眩,益腦髓,老人痰喘宜之?!峨S息居飲食譜》:鳙魚甘溫,其頭最美,以大而色較白者良?!渡胶=洝吩?,羞魚似鯉大首,食之已疣是也。 國家主席胡錦濤、前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朱镕基、李瑞環、姜春云、李嵐清、田紀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到寧夏沙湖視察,江澤民同志還親筆題寫了“沙湖”二字,給予寧夏沙湖極高的評價,并且品嘗了沙湖大魚頭,連連稱贊。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李崗西甜瓜營養成分均不少于西瓜,而芳香物質、礦物質、糖分和維生素C的含量則明顯高于西瓜。具有“消暑熱,解煩渴,利小便”的顯著功效。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固原歷史淵源可追述至舊石器時代。歷經春秋戰國之時的戎族文明與秦時的烏氏縣,明代中葉以后,由于戊邊、屯墾,人口增長較快耕墾日增。晚清以來,種植業迅速擴大,畜牧業相應縮小。 固原葵花從70年代初開始大面積種植,是固原的優勢特產之一。富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造就了原州區葵花籽成熟早,顆粒飽滿,皮薄,味香等優點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鹽池縣是一個牧業大縣,縣內有著得天獨厚的天然草原,植被種類達100多種,草原茂盛,畜牧業是全縣的支柱產業。灘雞是鹽池農民的傳統養殖畜種。在20世紀60-80年代,農戶家家戶戶十只八只的都有飼養,習慣上稱為“土雞”?!胞}池灘雞”是當地群眾在堅持生態建設的基礎上,兼顧當地特色產品開發,在天然草原封山禁牧的前提下,為探索合理利用草原的新途徑,有效利用草場資源,采取“放牧+補飼”的方式在天然草原上大規模飼養的優質雞,用來自食和換取柴米油鹽。鹽池老百姓稱“灘雞”?!盀╇u”所產的蛋稱為“灘雞蛋”。鹽池灘雞蛋較其它的雞蛋味道鮮美,色澤亮黃,營養豐富,是真正的綠色食品。當地有“養雞下蛋,賣錢,買柴米油鹽”、“家中三件寶,雞叫狗咬娃娃吵”的說法,就是對當地家家戶戶養灘雞的真實寫照。 因我縣推行封山禁牧政策,禁止在草原上放牧和飼養家畜、家禽,加之養殖灘雞破壞草原植被較為嚴重,故暫停鹽池灘雞和灘雞蛋的生產。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油用亞麻又名胡麻,屬于亞麻科(Linaceae)、亞麻屬(Linum)、普通亞麻種的一個變種,學名(Linum usitatissimum L),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油用亞麻是一種油料作物,在全國油料作物中位于油菜、花生、大豆之后居第4位。種子含油量一般為38~48%。前蘇聯曾育出含油量達50.9%的高油新品種。油用亞麻油味道香美,油質良好,是很好的食用油,其突出特點是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被人體充分吸收,油用亞麻因其具有用途廣,價值高的特點,故為世界各國廣泛利用。油用亞麻也是原州區的主要油料作物。 固原市原州區位于我國黃土高原西部,六盤山東麓,東鄰甘肅省的環縣、鎮原縣;南接甘肅省的平涼市和寧夏的涇源、隆德兩縣;西與西吉、海原兩縣接壤;北與同心縣相連。地跨東經105°58′-106°30′,北緯35°34′-36°38′?,F有可耕地面積155.47萬畝。本區屬溫帶半干旱氣候,海拔高度1470-2920米,年平均氣溫5.7℃-7.5℃,≥10℃積溫2160℃-2560℃,無霜期135-160天,光照時數2400-2600小時。年降雨量350-600mm,海拔高,光照充足,沒有工礦企業污染,土壤以黑壚土、淺黑壚土為主,有機質含量高,富含鉀素,PH值為7.8;灌溉水主要以天然降水主為,地下水補充灌溉為輔;農民因生產資料緊缺,化肥和農藥施用量少,施用農家肥都是經高溫發酵腐熟的無害肥料,農田生態系統無化學污染,毒害性物質積累殘留量極少,生產的農產品具備綠色無“污染”優勢,是理想的油用亞麻生產基地。 油用亞麻適宜溫和涼爽、濕潤的氣候。生育期間光照強有利分枝,增加蒴果和促進早熟。據研究,生產50㎏油用亞麻籽實大約從土壤中吸收氮素3.13㎏,磷素0.91㎏,鉀素2.12㎏,氮、磷、鉀的吸收比例為3:1:2。 油用亞麻作為原州區主要優勢特色農作物,種植面積逐年加大。近年來,引進寧亞17號、寧亞10號、寧亞11號、寧亞16號等優良品種,建立健全了油用亞麻產、供、銷生產體系,油用亞麻油出油率高達45%,由于亞麻油富含亞油酸16.7%,a—亞麻酸40—60%,含有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維生素A、E、B1和8種微量元素及膳食纖維等,特別是脫色、脫酸油產品品質優良,市場價格居高不下,產品遠銷山西、陜西、新疆等地。2008年,“原州油用亞麻”獲得農業部地理標志認定,油用亞麻種植基地被認定為無公害產地,產品已通過農業部油用亞麻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14年原州區創建了全國油用亞麻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馬鈴薯自十七世紀傳入中國,在原州區約有300多年的種植歷史。近年來,引進隴薯3號、莊薯3號、青薯168、青薯9號、冀張薯8號、內薯7號、克新1號、大西洋、費烏瑞它等優良品種,建立健全了馬鈴薯脫毒種薯四級繁育體系,馬鈴薯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產品90%以上外銷。原州區馬鈴薯具有品質優良,淀粉含量高、薯塊均勻一致、芽眼淺等特點,營養成份豐富,每100克產品中含能量337千卡、蛋白質7.2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77.4克、膳食纖維1.4克、維生素A 20毫克、 胡蘿卜素120毫克、尼克酸5.1毫克、維生素E(T) 0.28毫克、鈣171毫克,還含有人體所需的鈉、鎂、鐵、鋅、硒等十多種微量元素,是一種飽受人們青睞的保健食品。產品用途廣泛,既可食用、飼用,淀粉又是多種工業原料。馬鈴薯已成為原州區的支柱產業之一。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鹽池縣蕎麥種植區及周邊無任何污染源,使用無高毒、高殘留農藥,生產出的蕎麥營養豐富、品質高、口感好,深受消費者喜愛。同時,蕎麥耐旱,屬于低投入、高產出作物,即使遇到大旱之年也不會顆粒無收。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果肉厚而細膩,干脆香甜,果糖、蔗糖比例適中,這些特點讓位于賀蘭縣張亮村的香瓜遠近聞名。一時間張亮香瓜同靈武長棗、中寧枸杞一樣成為寧夏地理標志之一,也讓位于賀蘭縣東南方這個小村子成為香瓜的代名詞。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目前在我市主栽品種主要有以色列:F4-870、F4-189;法國:73-472。區域范圍內生產的番茄主要為長貨架厚皮,屬硬果,皮厚,果實扁圓,顏色粉紅。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同心馬鈴薯薯型規范,大小均勻一致,薯皮光滑潔凈,商品性好;干物質積累多,淀粉含量高,品質優,每100克塊莖含水分75-82克、淀粉17.5克、糖1.0克、粗蛋白2.0克,以及各種維生素。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澇河橋羊肉,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因產品出自該市澇河橋村而得名。澇河橋清真牛羊肉批發市場位于吳忠市境內,臨近內蒙古,甘肅,青海,陜西等畜牧大省,肉源羊的養殖地多在賀蘭山麓、毛烏素沙漠和鄂爾多斯高原,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堿性土壤,特有的飼草資源形成了澇河橋羊肉營養豐富、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的特點,同寧夏的灘羊與秦川牛一齊馳名海內外。曾作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及貴陽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專用羊肉。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寧夏彭陽縣(即東漢時期安定郡朝那縣)是世界針灸鼻祖、歷史文化名人皇甫謐故里,自古以來,民間就有養雞的習慣。朝那雞經彭陽縣人民在長期封閉飼養條件下自然選育而成,是目前寧夏唯一保存較好的地方優良肉蛋兼用品種,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地方種質遺傳資源保護品種。由于朝那雞喜歡在野外采食青草、昆蟲、耐粗飼食性雜等特性,因而一直以肉質鮮美、風味獨特滋補性好而著稱。朝那雞及其產品就是在彭陽這塊廣袤的林間、荒山通過綠色生態放養條件下生產出來。特別是朝那雞中的“烏骨雞”被當地消費者視為“滋補品中的珍品”。2009年,委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工程學院,對朝那雞雞肉營養成分、風味品質等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朝那雞肉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份,氨基酸種類齊全,含量豐富,脂肪酸組成理想,飽和脂肪酸含量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富含人體8種必需氨基酸和10種非必需氨基酸,能調解人體免疫功能和抗衰老,長期使用具有生精益氣、健美養顏等獨特功效,適用于體制虛弱、營養不良、貧血及婦女產后調養和嬰幼兒發育期補養。朝那雞肉屬低脂肪、高蛋白、低塘量產品,可與大豆、藻類媲美,同時含有合成人體內前列腺素和凝血噁烷的前驅物質,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環,提高腦細胞的活性,增強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對血管疾病、某些自體免疫紊亂和炎性疾病有很好的療效。朝那雞肉屬藥食同源的保健食品,長期食用,有養心安神、滋陰補血、延年益壽之功效,更是肥胖者以及糖尿病患者的放心食品。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地理標識產品、無公害食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吳忠市利通區高閘鎮馬家湖村西瓜種植歷史悠久,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設施農業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寧夏優勢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及發展規劃》的實施和吳忠市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設施小弓棚西瓜的生產已成為吳忠市區蔬菜產業中的優勢特色產業和農民的致富產業。據《寧夏日報》寧夏吳忠“馬興”牌西瓜打出熱銷品牌;《人民日報》走出一片艷陽天;“甜蜜事業的引路人”等相關媒體的報道,為馬家湖西瓜做了詳細地描述。 產地特征:馬家湖西瓜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涵蓋1鎮9個行政村。具體地域范圍包括:高閘鎮、韓橋村、高閘村、朱渠村、郭橋村、周閘村、馬家湖村、李橋村、田橋村、油糧橋村。地跨東經106°05′-106°22′,北緯37°-38°08′。地處吳忠市利通區南部,吳忠市利通區位于寧夏中北部。 品質特色:品種特性 早熟抗病,在連作條件下仍可獲得理想的效果,植株生長旺盛,座果力強,易栽培。果實形狀 果實高圓型,淺綠底色布深綠條帶,外形美觀,單瓜重3.5公斤以上,商品率高。果實質地 果肉鮮紅,質地酥脆,果汁多,風味爽,含糖11%左右。 發展前景:馬家湖西瓜在種植模式上,采取三膜覆蓋大、小弓棚和育苗移栽草簾覆蓋為主。5月底至6月初上市,遠銷陜西、甘肅、內蒙及周邊市區,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隨著政府推動,品牌知名度和產品附加值明顯提升。近年來,以“馬興”牌為代表的三膜覆蓋栽培種植1250畝,畝均產量3484公斤,畝均收入9502元,帶動全鎮種植西瓜面積18500畝,畝均產量3724公斤,畝均收入5303元,全鎮人均從西瓜產業中收入近6580元。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六盤山蠶豆的種植起源于解放前,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依托當地的自然條件,六盤山蠶豆已成為全縣的名優特產,六盤山蠶豆產于隆德縣陳靳、山河、溫堡等鄉鎮。六盤山蠶豆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粗纖維。其中每100克中含蛋白質8.8克,能量435千焦,碳水化合物19.5克以及各類維生素、氨酸和鈣、磷、鉀等微量元素。此外,蠶豆中含有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磷脂,并含有豐富的膽堿,有增臺記憶力的健腦作用。蠶豆中的蛋白質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粗纖維有降低膽固槨、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傳統醫學認為它能益氣健脾,利濕消腫。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鹽池西瓜、甜瓜新品種、新技術、新口味,特有的無公害產地西瓜,甘甜沙瓤西瓜、甜瓜種植區以王樂井、花馬池鎮、高沙窩三個鄉鎮為核心區,輻射其他鄉鎮。西瓜主要品種有"鎮西"牌紅雙喜、早冠龍、陜抗3號等,甜瓜主要品種有蜜金香、香娃二號等。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吳忠市利通區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以其悠久的歷史、重要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物產、雄厚的經濟實力,被譽為“塞上江南”,在寧夏平原腹地煜煜生輝,聞名遐邇。吳忠市區是西北最大的畜產品交易集散地,飼草料豐富,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同時,市區廣大回漢群眾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肉牛養殖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基礎條件非常牢固。近年來吳忠市利通區農業和農村經濟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加速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已基本形成了奶產業、清真牛羊肉產業、優質飼草種植加工等優勢產業體系,是國家級轉化型農產品“兩高一優”農業示范區、農業產業化示范縣。 產地特征:吳忠市利通區上橋鎮、東塔寺鄉、古城鎮、金銀灘鎮、郭家橋鄉、板橋鄉、馬蓮渠鄉、高閘鎮、扁擔溝鎮10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6°06′--106°22′,北緯37°30′--38°08′,地勢海拔在1126米-1127米之間,境內地形以平原為主。西臨黃河與青銅峽毗連,南與紅寺堡開發區交界;東北部與靈武市接壤;距寧夏首府銀川市59公里。全境南北長70公里,東西寬20公里,總面積1112平方公里。年總產量35萬噸。 品質特色:經過30多年的精心培育,吳忠市利通區奶牛養殖場生產的鮮牛乳呈乳白色或微黃色,無沉淀,無肉眼可見的雜質,呈均勻的膠態液體,juyou7新鮮牛乳固有的奶香味。每1000克鮮奶含脂肪3.5克,蛋白質3.2克,干物質11.5%以上。 發展前景:歷經30多年的發展,吳忠市利通區初步形成了以產業化發展為主導,以科技入戶為支撐,以加工企業為龍頭,統籌協調發展的現代奶業雛形。奶產業已成為市區最具特色、最具潛力的優勢主導產業。近年來區政府重點在園區建設和擴大養殖規模上力求新突破,以推動奶產業的優化升級,進而做大做強乳品龍頭企業,強化奶源基地建設,實現區域奶產業跨越式發展。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青銅峽辣椒,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產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青銅峽市。 辣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β-胡蘿卜素、葉酸、鎂及鉀;辣椒中的辣椒素還具有抗炎及抗氧化作用。辣椒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寧夏大米歷史悠久。公元756年,唐肅宗李亨登基靈武,將“寧夏大米”作為御用貢米。也有史載,清朝康熙皇帝征戰葛爾丹時期曾對“寧夏大米”贊不絕口,在凱旋回京仍念念不忘,于是欽定“寧夏大米”為朝廷貢米。直至新中國成立后,寧夏大米曾出口東歐,榮得“珍珠米”的美名。由此“寧夏大米”獲得農業部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就毋庸置疑了。 寧夏水稻種植的天然條件全國獨一無二,是全國優質梗稻最佳生態區。稻區氣候干燥,降雨稀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病蟲害輕,有利于干物質積累。里獲得優質高產。且寧夏稻區地處黃河河套灌區,黃河自流灌溉,水質良好,即可灌溉又可於地肥田極適合優質水稻生長,給大米營養成分的聚集提供了無可替代的天然條件。 從古至今,民間老百姓流傳著吃“寧夏大米”不吃菜也能吃三碗的佳話?!皩幭拇竺住贝砥贩N“寧粳43號”,在2009年全國優質食味粳稻品評會上,是國內20個參評品種中,評分唯一高出國際公認最好吃的日本“越光”,獨占鰲頭。寧夏大米素有“富大硒米”、“蟹田大米”、“有機大米”、“胚芽大米”之稱。在水稻生長過程中噴施人體最需的營養元素“硒”。采用的養殖技術是稻蟹生態種養技術。而在整個生長過程中沒有使用農藥、化肥、激素、人工添加劑等化學物質和轉基因技術,更將稻谷中的生命之源“胚”保留了下來。 “寧夏大米”在鞏固陜、甘、蒙、青等周邊傳統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發以高端、精品、高附加值為核心的有機米、蟹田米、胚芽米、富硒米等優質產品,搶占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高端消費市場,并出口蒙古、阿拉伯等國家?!皩幭拇竺住钡募s化生產也遙遙領先于全國,在消費中贏得了高端消費的認可。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螺絲菜又稱甘露、寶塔菜,學名草石蠶,當地老百姓稱它為地溜子,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塊莖潔白如玉,形如蠶蛹,呈螺旋狀塔形,肉質脆嫩,十分可口,是馳名中外的“八寶菜”、“什錦菜”之一。 螺絲菜營養豐富,有特殊的香味,質柔軟,味淡薄,熟食棉軟,腌制加工后質地脆嫩,顏色潔凈,形狀美觀,是佐餐之佳品。螺絲菜除可熟食、腌漬加工外,還可入藥,可治療多種疾病,同時也是一種綠色保健食品。同時它還可作為工業提取水蘇糖新型原料,產量高,成本低,經濟效益高。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西吉縣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山區,六盤山西麓,位于寧夏中部干旱帶南緣,處于東經105°20′-06°04′、北緯35°35′-36°14′之間。全縣轄19個鄉(鎮),296個行政村,總人口51.8萬人,農業人口46.8萬人,回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2.7%??偼恋孛娣e31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0萬畝。地勢南低,北、東、西漸次增高,海拔1688-2633米。農產品地理標志界定為西吉縣范圍內的吉強鎮、火石寨鄉、新營鄉、震湖鄉、偏城鄉5鄉鎮的96個行政村,總生產面積2萬公頃。西吉縣是馬鈴薯的主產區,也是寧夏最大的農業大縣。馬鈴薯產業是主導產業,在全縣地區生產總值中占有主要地位,被當地譽為“金豆豆”,并且西吉縣成立有馬鈴薯種植資源保存中心,使優質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了110萬畝左右。西吉縣馬鈴薯是當地農民精心選留與自然選擇的結果。據《西吉縣志》記載,明代成化年間“安民墾殖”,種植以“洋芋”為主的秋糧作物,發展種植業;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鼓勵開荒”,“洋芋種植有十之二三”。在長期的馬鈴薯種植實踐中,勞動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種植和繁育經驗,馬鈴薯歷年栽種的品種有麻芋、大紅苕、深眼窩,經過近300多年的種植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西吉馬鈴薯品種“紅洋芋”,并在當地廣泛種植,深受市場歡迎,產品銷往兩廣、福建等全國各地,年銷售量達到了75萬噸以上,部分商品銷往東南亞等地。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彭陽辣椒十九世紀末開始種植,已有100多年的種植歷史。年種植面積0.34萬公頃,總產量17萬噸,規模種植優勢顯現。我縣民風淳樸,人民勤勞樸實、誠實守信。紅、茹河流域種植辣椒歷史悠久,種植技術、產品質量較高,信譽較好?!芭黻柪苯贰背休d著彭陽文化,成為全國辣椒產業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成為農民最看好、最具發展潛力和縣委、政府全力支持的民生產業,成為西安、蘭州、寶雞等周邊市場最為認可的品牌之一。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中寧縣硒砂瓜種植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在鳴沙鎮二道溝興起,至2015年底全縣硒砂瓜種植面積發展到32.5萬畝,分布在白馬鄉、鳴沙鎮、徐套鄉、喊叫水鄉。硒砂瓜是壓砂地上生產出的西瓜、甜瓜,所謂壓砂地是指在干旱山坡地表面,覆蓋一層厚15厘米左右的砂礫,通過砂礫層的蓄水、保墑、增溫等作用,提高西瓜、甜瓜品質,同時隨著砂礫石的逐步風化,釋放出礦物元素,隨雨水沖刷入土,被植物根系吸收,生產出的瓜甘甜爽口,富含硒、鐵、鋅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故名為“硒砂瓜”。獨特的氣候打造了中寧硒砂瓜的優質品質,中寧縣全年日照時數2845小時,日照百分率在60%以上,無霜期153天,有效積溫3349℃,5-8月份晝夜溫差一般在15.5℃-12.6℃之間,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砂礫鋪壓的節水、增溫、保墑效果,為增強硒砂瓜同化作用,減少異化作用對養分的消耗,積聚大量糖份、維生素、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提供了獨特的自然條件?!霸绱┢ひ\午披紗,晚上圍著火爐吃西瓜”是該地區氣候特點的真實寫照,據農業部有關部門檢測,中寧硒砂瓜不僅含有鋅、鈣、鉀、硒等微量元素,還含有維生素、胡蘿卜素和18種氨基酸,十分有利于人們身體健康,尤其硒元素可使人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延年益壽。硒砂瓜耐貯藏,放置在家里、辦公室等自然條件下5個月不腐爛;耐運輸,長途拉運數千公里,完好無損,是目前國內市場最易儲藏販運的綠色食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鹽池縣是一個牧業大縣,縣內有著得天獨厚的天然草原,植被種類達100多種,草原茂盛,畜牧業是全縣的支柱產業。灘雞是鹽池農民的傳統養殖畜種。在20世紀60-80年代,農戶家家戶戶十只八只的都有飼養,習慣上稱為“土雞”?!胞}池灘雞”是當地群眾在堅持生態建設的基礎上,兼顧當地特色產品開發,在天然草原封山禁牧的前提下,為探索合理利用草原的新途徑,有效利用草場資源,采取“放牧+補飼”的方式在天然草原上大規模飼養的優質雞,用來自食和換取柴米油鹽。鹽池老百姓稱“灘雞”?!盀╇u”所產的蛋稱為“灘雞蛋”。鹽池灘雞蛋較其它的雞蛋味道鮮美,色澤亮黃,營養豐富,是真正的綠色食品。當地有“養雞下蛋,賣錢,買柴米油鹽”、“家中三件寶,雞叫狗咬娃娃吵”的說法,就是對當地家家戶戶養灘雞的真實寫照。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鹽池灘羊在鹽池縣有著悠久的養殖歷史,當地人民不僅“事畜牧”、“尚畜牧”,而且“善畜牧”,以灘羊為主的畜牧業是全縣的支柱產業。據史料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的《銀川小志》中記載:“寧夏各地俱產羊皮羊肉,鹽州(今鹽池)特佳”一句。光緒34年出的《甘肅新通志》說:當時把灘羊俗稱“白羊”,所產裘皮稱“灘皮”,因“灘皮”馳名中外,后逐漸將“白羊”稱為“灘羊”。據許多史書記載,灘羊作為一個輕裘皮用品種,至少在乾隆時期以前就已經形成。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鹽池甜瓜,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鹽池縣位于毛烏素沙漠南緣,是寧夏中部干旱帶山區縣,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光能豐富,日照充足,溫差大,是優質瓜果種植區。所產西瓜、甜瓜皮薄堅韌,甘甜沙瓤,品質優良。贏得各方客商及消費者的普遍贊譽。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青銅峽市位于黃河上游,寧夏平原中部,中溫帶干旱氣候的日溫差,充足的光照,充足的水源,為西瓜的生長、糖份積累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是瓜果的優質適生區。 營養價值:西瓜可清熱解暑,除煩止渴。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急性熱病發燒、口渴汗多、煩躁時,吃上一塊又甜又沙、水分十足的西瓜,癥狀會馬上改善。在治療腎炎和降低血壓方面,西瓜可算是果菜之中的好醫生。它所含的的糖和鹽能利尿并消除腎臟炎癥;蛋白酶能把不溶性蛋白質轉化為可溶的蛋白質,增加腎炎病人的營養;它還含有能使血壓降低的物質。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澇河橋村是個純回族村落,早在明、清時期,吳忠城區每逢集日,周邊甘肅懷縣、鹽池牧區的牧民都會趕著牛羊來交易,澇河橋是一個必經之路。20世紀80年代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當地人楊國華來到澇河橋從事牛羊屠宰業,逐漸調動了當地人宰牛殺羊和販賣畜產品的特長。到1989年,在澇河橋下長達150米的公路兩側,家家戶戶投入到屠宰業中。由于當地的牛羊肉源及文化傳統,牛羊肉全是清真處理,當地群眾特有的商業信譽和童叟無欺的公平交易,肉質膘肥不膻、價格便宜,澇河橋羊肉很快得到長足發展。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小公雞養殖自80年代起,由現在的長興辦事處興民村開始,發展至今養殖范圍在不斷地擴大至整個大武口區,養殖戶發展到現在的108戶,年飼養量達到46萬只,產值達到了420萬元,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品種主要為海蘭、海賽等,在特定的人文歷史和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下,產品色澤上乘,肉質細嫩,口感好,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和保健作用。羽毛豐滿,有光澤,雞肉品質上乘,較周邊養殖區域內的肉質、口感都較好,深受消費者喜愛,價格高。努力打造小公雞品牌,靠品牌開拓市場,用市場帶動小公雞產業化的發展。抓好飼料供應,降低養殖成本,增加養殖效益。提高技術水平,保證產品質量。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香山壓砂西瓜,富含保健元素“硒”而著稱,因而又稱“中衛硒砂瓜”,又被稱為“戈壁西瓜”、“石頭縫里長出的西瓜珍品”,其產品個大瓤厚,肉質爽口,汁味甘甜。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山東麓地區采用自產優質葡萄釀造的葡萄酒,憑借獨特自然資源和悠久的釀酒傳統及現代化的經營方式、釀造技術,賀蘭山東麓地區生產的葡萄酒倍受好評,并吸引了中國國內和國外著名葡萄酒生產企業投資建廠或基地。該區成為國內外知名的中國最佳釀酒葡萄和葡萄酒產區之一。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同心圓棗在寧夏同心縣栽培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平遠縣志》記載:“棗--名木蜜,形園,介小,核亦極細,較他產破勝”,同心圓棗是經過長期自然篩選保存下來的優良的鄉土樹種,極耐干旱,是九五期間全區棗樹產業發展中篩選出的五個優良的棗樹地方品種之一。同心縣作為回族聚居區,紅棗與回族的風俗習慣有著很大的淵源,如回族的蓋碗茶、開齋、設宴席等都以吃紅棗為尊貴,很受當地回族人民的喜愛。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鹽池縣特殊的地理、自然環境,灘羊品種的形成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鹽池灘羊因其特殊的生長環境,羊肉色澤鮮紅,脂肪乳白,分布均勻,含脂率低。肌纖維清晰致密,有韌性和彈性。肉質細嫩,不膻不腥,是公認的優質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