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特產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湟源縣牦牛以黑褐色居多,大都有角,體型緊實,前軀發達,四肢較短,蹄小而硬,體側下部密生粗長毛。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黃南秦艽呈類圓柱形,上粗下細,扭曲不直,長10~30厘米,直徑1~3厘米。表面黃棕色或灰黃色,有縱向或扭曲的縱皺紋,頂端有殘存莖基及纖維狀葉鞘。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略顯油性,氣味苦澀。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黃芪藥材以“根條粗長、甜味足、品質優”著稱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雪多牦牛體型深長、骨粗壯、體質結實。頭較粗重而長,額寬而短,鼻梁窄而微凹,軀體發育良好,側視呈長方型。眼眶大、眼珠略外突,圓而有神,嘴唇寬厚。耳小而短。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尖扎山羊體質結實,善攀登,結構勻稱、緊湊,側視體形呈長方形,后軀稍高,四肢端正而有力,面部清秀,鼻梁微凹。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尖扎蕎麥,籽粒飽滿,呈三棱形,表面光滑,呈褐色;蕎麥粉色澤呈青白色,熟食口感細膩,麥香濃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同仁青稞顆粒呈黃白色,橢圓形、顆粒飽滿、均勻;幼苗深綠色,桿高1米左右,生長整齊,成熟一致,成熟時穗子下垂,耐干,是藏區人民的主要食材。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同仁胡麻籽粒種皮呈褐色,光滑,扁卵圓形,經炒制后壓榨的胡麻油,色澤明亮,黃中泛紅、芳香濃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尖扎花椒干品顆粒飽滿均勻,手握硬脆,色澤深紅色,皮厚肉豐,油腺密而凸出;香氣濃郁持久,麻味濃烈純正。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同仁豌豆豌豆呈乳黃色,顆粒大飽滿,味美、炒后味道香、脆。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同仁蕨麻(蕨麻委陵菜 PotentillaanserinaL)圓球形、紡錘形、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有縱皺紋;質堅硬而脆,斷面平坦;類白色,韌皮部狹窄,細胞多角形,排列緊密;韌皮射線明顯,形成層成環。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民和縣素稱青?!肮瞎l”, 在全省瓜果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西瓜生產遙居全省首位,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栽培經驗不斷豐富,種植面積逐漸擴大,生產品種日益增多。解放后又有了新的發展,有的品種聞名全國,銷往省內外,享有盛譽。由于在旱砂地里種植,旱砂西瓜因此而得名。種植旱砂西瓜,一般選用光照條件比較好的旱地,然后鋪上大沙種植,選用的肥料通常是炕灰和家糞拌勻后施用。其瓜個大皮薄、汁甘如密,有甜透心之美譽,深受消費者歡迎,曾一度在香港市場銷售。1981年,地膜覆蓋種植瓜試驗成功,為西瓜生產開辟了一條新的發展途徑,西瓜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到2010年民和旱砂西瓜種植面積達萬畝之多。民和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土壤資源,為西瓜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種植出的西瓜含糖量高,口感清爽脆甜,食用品質好,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是經濟效益較高的作物。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冬蟲夏草在中醫藥史上與人參、鹿茸并列為三大補品,有“中藥三大寶,人參、鹿茸、冬蟲草”的說法。有趣的是,這三大寶是中國人幾百年來一直作為最高級別的滋補藥流傳著。更為巧合的是,這三大寶正好是生物界三大類——植物、動物、微生物中的“典型”代表;冬蟲夏草在國際上也享有“東方傳奇珍寶”的美稱。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胡麻是一種油料作物,由于湟中胡麻所轄區域海拔高、日照時間長,造就湟中胡麻油風味獨特,芳香濃郁,油質清澈的特點。如今,在湟中縣攔隆口鎮慕家村酩餾酒莊,依舊保留著胡麻榨油這項古老的傳統技藝。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據民間傳說,唐太宗李世民為傳播中華文明致遠吐蕃,將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從任城召至長安,被封為文成公主,遠嫁吐蕃途經湟中時,曾吃湟中燕麥炒面。燕麥是重要的飼草飼料作物,也是古老的農作物。從栽培地域上看,栽培的燕麥距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湟中燕麥,種植歷史悠久。湟中縣獨特的自然生態條件形成了適宜種植燕麥的區域,種植的燕麥籽粒飽滿,發芽率高,成熟度高、種質優良,當地群眾利用因地制宜的優勢,充分利用撂荒地和貧瘠地擴大燕麥種植面積。2015年我縣燕麥規模種植面積達23.49萬畝,生產燕麥良種3000萬公斤,覆蓋15個鄉鎮,燕麥良種率達到了100%,每年向省內外提供良種1000萬公斤以上,占全省燕麥良種市場的60%。目前在我縣主要推廣和應用的品種有加燕2號、林納、白燕7號、青引1號、青海444等。自2003年來通過草原生態保護獎勵機制、農區飼草基地建設及復種飼草項目、國家燕麥體系建設、科技富民強縣飼草種植等項目的實施,2006年獲得了湟中縣良種燕麥繁育基地建設項目省級成果獎。2013年獲得了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2015年獲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藏毯以青藏高原“藏北羊毛”為原料,手工紡紗、植物染色,采用獨特的打結方法手工編織而成。毯面形成自然橫向條紋,看上去重重疊疊,層次分明;毯背疙瘩有致,體現了粗獷、古樸、自然之美。其圖案優美、色彩協調、手感豐富,富有彈性,質地精良,舒適耐用,集堂皇典雅于一身,薈裝飾實用于一體,與當今波斯毯、東方毯并稱為世界三大名毯。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大通藏香豬肉質良好、肉味香郁、營養價值高。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互助黃芪藥材以“根條粗長、甜味足、品質優”著稱。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互助當歸藥用價值 其性味甘、辛、溫,入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破瘀生新等功效。主治貧血、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等,素有“十方九歸”和“婦科圣藥”之說。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互助大黃具有保肝、瀉下、利膽、抗菌、止血、改善微循環、調節免疫功能以及收斂止瀉、健胃、降血壓、降血脂、抗腫瘤、利尿等作用。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湟源青蒜苗以綠色、天然、無污染被家喻戶曉。日月山腳下的青蒜苗擁有著獨特的魅力,對血管有保護作用、有開胃助消化作用 、補充維生素與膳食纖維。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湟源縣豐達胡蘿卜種植合作社具備胡蘿卜標準化栽培技術,第二水質過濾凈化滲灌技術。該合作社所產的胡蘿卜味道清脆甘甜,綠色無污染。 胡蘿卜作為營養蔬菜因其顏色靚麗、脆嫩多汁、芳香甘甜而受到人們的喜愛。胡蘿卜所含營養成分之豐富,在蔬菜中享有盛名,故在民間有“小人參”之雅稱。具有保護眼睛、通便、增強免疫力等功效。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互助油菜籽粒呈黑褐色、籽粒大,飽滿均勻,無蟲蛀,耐貯藏,含油量高,品質優,商品性好?;ブ筒舜值鞍譯/100g≥18.1,粗脂肪g/100g≥39,鈣mg/100g≥400,磷mg/100g≥710。維生素E、微量元素較高,粗蛋白質、粗脂肪含量較高,營養豐富,符合現代消費者對營養健康食品選擇需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1、歷史記載:大通蠶豆歷史悠久,據“大通大事記”記載,“公元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在大通北川河兩岸等地開墾荒地,挖修渠道,引水灌田,種植……蠶豆……作物”。2、歷史傳說:有個民間傳說,相傳武則天稱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他傳諭東海龍王三年內不準下雨。龍王不忍生靈涂炭,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后,將龍王壓于泰山之下,并貼符子:“若想重登靈霄殿,金豆開花方可歸?!碧捉鹦欠浅M辇埻醯脑庥?,托夢給人間說:“只須在二月二日這天,將黃豆炒開花即可!”人們便相約著在這一天炒黃豆,秉香祭拜天地。玉帝聞訊金豆開花了,只好將龍王釋放。大通地區由于不種黃豆,所以人們只好炒蠶豆。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門源的黑土地是天然適合小油菜生產的理想地帶,土壤肥沃,氣候冷涼濕潤,現已建成“農業部油菜萬畝高產示范區”“國家油菜種植綜合標準化示范區”等。小油菜籽的地域保護范圍為縣轄行政區域內,生產區域遍及全縣4鎮8鄉(浩門鎮,青石嘴鎮,北山鄉,西灘鄉,東川鎮、泉口鎮、陰田鄉、麻蓮鄉、珠固鄉、仙米鄉、皇城鄉、蘇吉鄉)。其地理坐標為:東徑100°55′28″-102°41′26″,北緯37°03′11″-37°59′28″之間,東西長156.24公里,南北寬103.99公里,總面積6902.26平方公里,主要種植浩油11號。門源小油菜籽脂肪含量≥30%,磷≥0.6%,鎂≥0.02%,鐵≥0.005%,具有理想的種子外觀及優良的貯存性,油品味道濃郁,香味純真,是我省的主要食用油。2008年門源油菜花被評為國家4A景區和青海省“我心中最美麗的十大景觀”。從2000年開始至今,門源縣依托油菜花特色旅游資源,借助“油菜花旅游節”突出打造“百里花?!甭糜纹放?,提高了門源縣生態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為今后門源縣擴大開放、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新莊黃瓜”是大通縣和西寧市乃至全省知名優勢蔬菜品種之一。新莊鎮最早于1994年開始引種黃瓜,至2006年初步形成規模,逐步開始走上產業化、規?;a之路,2007年新莊鎮新莊村成為“一村一品”黃瓜產業村,2009年新莊黃瓜申請成為國家A級綠色食品,2012年,新莊鎮黃瓜生產基地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一村一品國際研討會上榮獲一村一品基地獎。大通縣獨特的青藏高原氣候及土壤條件生產出的“新莊黃瓜”其外形好看,品質和口味俱佳,生食適口,口味脆嫩,深受西寧市周邊老百姓的喜愛。近年來,我縣通過“一村一品”、綠色蔬菜基地等建設設、國家蔬菜標準園的建設及宣傳致力于新莊黃瓜的品牌化建設,逐步提高新莊黃瓜的市場知名度及占有率,爭取讓新莊黃瓜走出青海,在全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大通雞腿蔥,蔥頭膨大,蔥頭上部彎曲,形狀酷似一個倒放的雞腿一樣,又只分布于大通縣境內,故此而得名。在1919年民國版《大通縣志》中這樣描述:“蔥…,春初生而黃芽者,俗名楊角蔥,以上共計藥菜四種”,這里的“楊角蔥”指的就是現在的“大通雞腿蔥”。大通雞腿蔥歷史悠久,從大通縣孫家寨出土的彩陶,足以證明四、五千年前,先民們已經開始在大通縣這片土地上生活。位于“絲綢之路”沿線的大通縣也成為當時引種“蔥”最早的地方之一,經過本地農民近三千多年的種植,在精心選留與自然選擇的結果之下,不僅使本地農民積累了豐富的種植和繁育經驗,同時也逐步培育出形成了具有明顯地方特性的大通雞腿蔥,并在大通縣廣泛種植。2004年2月經青海省作物審定委員會審定并正式命名為“大通雞腿蔥”。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互助八眉豬,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因其額具縱行倒八字紋,故稱八眉豬,俗稱為“大耳朵”。八眉豬種質資源獨特,在青海高原特定環境下,經過長期自然和人工選擇而形成的地方豬種,具有適應性強、性早熟、抗逆性好、產仔多、母性好、沉積脂肪能力強、肉質好、能適應貧瘠多變的飼養管理條件、遺傳性狀穩定、對近交有抗力等特性。被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評定為“無公害瘦肉型豬肉”。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河曲馬亦稱喬科馬,原產中國甘肅、青海、四川3省交界處,黃河上游第一河曲處,故名。 河曲馬與內蒙古三河馬、新疆伊犁馬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馬。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根據歷史記載,明末清初和碩特蒙古達爾加博碩克圖的部帳徒居黃河南地區時曾攜帶有大量的蒙系羊,黃河南地區歐拉羊都還含有一些蒙系羊的混血統,所以當地及周圍藏族同胞們被稱為“蘇呼歐拉羊”,意即蒙古歐拉羊。河南縣蘇呼歐拉羊的先祖是所謂草系大角羊,常在適于山峰、山溝、荒野等地生息,這種草系大角羊的后系“蘇呼歐拉羊”,同樣在高寒、風雪交加的環境中具有良好的適應性,所以,蒙古語叫歐楞?;驓W日海,意即山頂或山峰上的羊;有一種說法是羊數到達一萬只羊的程度上,又叫奧楞海,意即很多羊:而且種公羊的大角被打造銀裝,蒙古語就叫做奧日海,周邊的藏族同胞們把這個“奧日?!币辉~意譯成藏語叫(拜泊辦︽犢︽碘罷)。還有羔羊出生不久它的鼻頭即紅,大部分蘇呼歐拉羊的上背又紅、花紅色、小尾花紋等呈現紅顏色,此支系蘇呼歐拉羊的名聲普及擴展到內蒙古呼和浩特、青海西寧古城等地區,澤雄干瑪日(罷拜︽拜扳半)復興了此系蘇呼歐拉羊,因為這些原因此系羊蒙古語叫“烏蘭?!?,意即紅系羊,再說,1954年西北軍政委員會畜牧部進行畜種調查時將之定名為“歐拉羊”,逐成為三大藏系綿羊的一大支系,因此,省內外的專家及其各界人士都按照這種漢語的音譯來稱呼“歐拉羊”,其中此品種的棕黑色和棕紅色歐拉羊以產肉為主,肉皮毛兼用的一個特殊類型,其特點是體大肢高,背腰寬平,后軀較豐滿,早期發育快,產肉和皮質性能明顯高于其他類型藏羊,是青海省肉羊生產地寶貴品種資源;體質堅實,抗病力強、耐高寒,適應高寒缺氧高原環境;是肉肥嫩、口感好、營養豐富的羊肉中的上乘品。2005年,被青海省為“名優畜禽品種”。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互助青稞酒是一種清香型白酒,以高原糧食作物青稞為主要原料,經過制曲、浸潤原料、蒸煮原料、入池發酵、蒸料出酒、陳釀等幾道工序釀造而成,是在古老傳統工藝基礎上,揉和現代先進的科學釀造而成,青稞系列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糧食作物--青稞和天然保健藥材--冬蟲夏草、鹿茸、枸杞等為原料配制而成,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增香物質,酒香來自生產過程中青稞原料的自然香味,該酒在飲用后有不頭疼、不口干、不傷胃的特點。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昆侖玉主要玉石品種主要有羊脂白、白玉、青白玉、青玉、糖包白、墨綠、灰白玉等,最稀有的是白加翠顏色的,是青海昆侖玉中的珍品。其質地細膩、透明度高、硬度強(摩氏硬度6.5以上),拋光后新鮮而不暗淡油脂光澤、顏色柔和明亮,是理想的高檔工藝品雕琢原料,在市場久負盛名,具有特定的地域性和廣闊的市場前景。第29屆北京奧運會確定青海昆侖玉為獎牌用玉后標志著青海昆侖玉從其故土走向世界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并且已經成為世界白玉產業的一大名牌。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湟源陳醋又名黑醋,青海名特產之一,距今有300余年的釀造歷史,是丹噶爾古城商業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傳統生產工藝已被列入青海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湟源陳醋是以青稞、麩皮為主要原料,加入草果、大香、豆寇、枸杞、黨參等100多種中草藥,經過60多道生產工序,釀出質地濃稠、香味濃郁、冬天不凍、夏天不腐的陳醋。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茶卡鹽的原料鹽使用天然、無污染的鹽湖鹵水進行洗滌,以茶卡鹽為原料生產的食用鹽系列產品,氯化鈉純度高、可溶性雜質低,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賴氨酸等氨基酸,有特殊調味效果,具“味咸而甘”口味獨特,不易結塊等特點,特別是在腌制時,使鹽入味快,提高腌制咸菜、醬菜的效果,可縮短腌制時間,改善風味;使腌制后的蔬菜、肉制品松脆可口,口味鮮美,不易變質。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貴德蜂蜜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因為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環境,貴德土蜂蜜效力十分充沛。貴德蜂蜜屬于青海藏蜜,常溫下呈乳白色或金黃色,全部結晶,無發酵征狀,有蜜源植物花的氣味,甜潤細膩。蜂蜜濃度高,營養及各種微量元素豐富,無任何農藥及殘留物,天然無污染,是大自然中營養最全面,最豐富,也是食素者首選的天然食品之一。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大通牦牛肉產自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大通牦牛肉鮮肉色澤略深,肌肉光澤好,脂肪呈淡黃色。肌纖維略粗清晰有韌性,并且彈性好,指壓后的凹陷立即恢復,外表不粘手,無可見異物或其他雜質,具鮮牛肉特有風味,肉湯澄清透明,脂肪團聚于表面,具有獨特固有的香味。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熱貢唐卡經過歷代熱貢唐卡藝人不懈努力,不斷探索、吸收融合不同流派藝術精華,因地制宜進行了改革、創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畫風——新曼唐畫風。唐卡題材多以佛像、宗教故事為主,在佛畫嚴格、神圣、莊重的領域內,熱貢唐卡能走出一種獨具特質的風格,是無數的熱貢唐卡藝人一代一代付出極大的勇氣、智慧和艱辛的成就。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柴達木絨山羊體質結實,結構勻稱、緊湊,側視體形呈長方形,后軀稍高,四肢端正而有力,面部清秀,鼻梁微凹。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粗大,向兩側呈螺旋狀伸展,母羊角細小,向上方呈紐曲伸展。母羊角細小,向上方呈紐曲伸展。被毛類型有細長型和短毛型兩種。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柴達木雙峰駱駝為當地野生駝馴化而來,主要外貌特征身軀高而短,前驅發育較后驅優,頭短小,似羊頭,嘴尖細,唇裂如兔唇,眼眶骨隆起,眼球外突,額寬廣而凹,耳小直立,貼敷于腦后,頸礎較低,項脊高而隆起,頸長呈“乙”字形大彎,胸顯寬而深,肋圓拱良好,背部附生雙峰,前峰高而窄,后峰低而廣尻短斜,尾短細,前肢大多直立,后肢普顯刀狀肢勢,蹄為富彈性的角質物構成,前蹄大厚似圓形,后蹄小薄似卵圓形,每蹄分兩葉似牛蹄,每葉前蹄有角質化的趾,是一種多用途牲畜,即產絨毛也產肉,更能役用,有“沙漠之舟”之稱;屠宰后肌肉有光澤、色澤紅潤,脂肪乳白色;肌肉結構緊密、大理石紋清晰、肌纖維韌性較強。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澤庫黑青稞祼粒呈黑褐色,橢圓形、顆粒飽滿、均勻;是加工成“糌粑”的主料,可釀制“青稞酒”等飲料,亦是加工釀皮等各種特色食品的主要原料。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牦牛屬地球之巔的高寒、無任何污染環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罕見的潔凈未受任何污染、空氣清潔的自然環境)、獨特的半野生半原始珍稀動物,與北極熊、南極企鵝共稱為“世界三大高寒動物”。俗稱“萬能種”的牦牛終身無勞役,逐水草而居的半野生放牧方式、原始自然的生長過程,一生中攝入大量的蟲草、貝母等名貴中草藥,使牦牛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平安馬鈴薯薯塊形狀呈橢圓和圓形,表皮白色光滑,芽眼較淺,薯肉呈白色,致密度緊,無空心。 馬鈴薯單株產量高0.88±0.3千克,單株結薯5±2個,單塊重0.18±0.1千克,塊莖淀粉含量為15%以上,蒸食品味好,粗蛋白含量為2%-3%,植株較耐旱、耐寒,耐鹽堿,薯塊耐儲藏。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加什科藏羊是在特定自然條件下育成的肉毛兼用新種群,產毛量、產肉量都高于土種羊,因其常年生長在高海拔地區,具有抗氧化、生物活性物質高、滋補性強等生物學特征,品質自然淳正、無膻味,深得高端消費者喜愛,是不可多得的滋補美味,也是生產高端羊肉的理想原料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黃蘑菇盛產于祁連山半山坡一帶無污染地區,海拔1700—3600米左右,因其資源豐富而聞名,素有青?!笆畬殹爸坏钠钸B山天然野生黃蘑菇,以其肥碩鮮嫩,香濃色麗、氣味純正、芳美可口,而倍受人們的青睞,該蘑菇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維生素B和C、鐵、鈣等多種元素。性味甘平、無毒,“素有健康食品”之美稱。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黃蘑菇,又稱黃綠蜜環菌,主要產自青藏高原海拔3200-5000米的區域,是名貴的高原菌種。 由于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澤庫縣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使得澤庫的黃菇品質優異其極為稀少。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人參果:它是一種野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塊根。同時高原人叫這種植物的塊根為蕨麻,又叫延壽果、蓬萊果等。蕨麻喜濕潤,耐高溫,它的全株又是藏藥之一。蕨麻在青海主要產地為果洛、玉樹、黃南、海南等藏族自治州。蕨麻性味甘溫,有健脾益胃,收斂止血,生津止渴,補血益氣之功效。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曲麻萊扎什加羊是藏羊中的草地型藏羊品種類型,曲麻萊扎什加羊是在曲麻萊特定的高原氣候和地理條件下經過勞動人民的長期選育,尤其是解放后當地政府有計劃地實施本品種選育而形成的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地方綿羊品系。在具有藏羊品種的普遍性的基礎上,與省內其他地區的青海藏羊相比,具有耐嚴寒飼養耐粗放管理,產肉性能強,生長發育快,體格高、體重大,肉質好,繁育能力強等基本特征。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青稞栽培歷史悠久,分布地區遼闊,但從中國范圍來說青稞的種植則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的青海、西藏兩省區及甘肅、四川僅靠青藏高原的邊遠地區。青海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古屬羌地,以牧為主,農業生產規模小而不發達。但海北兩大古文明遺址—門源永安城遺址和浩門古城遺址出土的遺物中皆發現青稞籽粒,距今約4160-2980年,足見當時的先民已開始種植和食用青稞。近年來我省青稞栽培面積長期保持在80-100萬畝,僅次于小麥、油菜,是青海六大作物之一。青稞也是我縣主要糧食作物,我縣是全省藏區青稞主產區之一,全縣青稞面積保持在16萬畝,青稞年均畝產250公斤,在全省青稞生產中占上水平,歷史最高單產達到465公斤,因此尚有很大的增產潛力。這里的群眾歷來喜種青稞,重視青稞生產,積極接受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運用。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
所在區域:
作為藏文化中的圖騰崇拜物,牦牛被稱為“神?!?,黑牦牛代表著 “神圣、正義、威嚴、力量、權威”,俗稱“萬能種”的牦牛終身無勞役,逐水草而居的半野生放牧方式、原始自然的生長過程,一生中攝入大量的蟲草、貝母等名貴中草藥,使牦牛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牦牛肉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以及胡蘿卜素、鈣、磷等微量元素,脂肪含量特別低,熱量特別高,對增強人體抗病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顯著作用。牦牛肉極高的營養價值是其他牛肉所無法比擬的, 《呂氏春秋》載“肉之美者,牦象之肉”。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興海牦牛長期生長在海拔3924米以上的高寒地區,采用傳統游牧放牧飼養方式,其體質堅韌、結構勻稱緊湊,體格高大,頭大角粗,毛色以黑褐色居多,屠宰后肌肉光澤潤滑,肉色深紅,脂肪淡黃色,肌纖維清晰有韌性,呈明顯的大理石紋。興海牦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礦物質元素含量豐富,氨基酸種類齊全,口味鮮美。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互助縣地處黃土高原的最西部,地勢起伏,山川相間,地貌復雜,自然景觀垂直變化,光熱水土等自然資源垂直分布,有利農業生產呈立體布局?;ブQ豆籽粒粒大皮薄、飽滿均勻,質堅硬,表皮光滑,有光澤,無蟲蛀,且變色慢,耐貯藏,商品率高;籽粒呈乳白色或淡黃色,氣微,味淡,煮飪品質好,適宜干炒、膨化、油炸,蛋白質含量較高,營養豐富 。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玉樹蕪根原為玉樹地區野生植物,后經人工種植擴大生產。玉樹芫根生長快,產量高,營養好,肉質細嫩,皮薄脆甜,適應性強,抗寒和抗病能力強,耐貯運,為飼料、蔬菜兼用作物,且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玉樹芫根呈扁圓形,表皮光滑,無裂口,單個重250克以上,肉質致密,脆嫩,微甜,有辛辣味,具有味甘性溫、清熱解暑、滋補增氧、明目利濕、開胃消食、解醉醒酒、減肥的作用。芫根富含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具有人體抗缺氧的功能,經常食用對人體有益 。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玉樹牦牛產區東西最長738千米,南北最寬處406千米,土地總面積20.3萬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的28.2%。玉樹牦牛長期生長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屬傳統游牧放牧飼養方式進行生產管理,玉樹牦牛生長快,屠宰率、凈肉率高,胴體肌肉光澤潤滑,肉色深紅,脂肪淡黃色,肌纖維清晰有韌性,呈明顯的大理石紋,彈性好,外表濕潤,不粘手,無異味。玉樹牦牛肉質鮮美、蛋白質含量高,肉中氨基酸豐富、種類齊全 。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玉樹蕨麻果實近圓形或先端凹、紡錘形、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有縱皺紋。質堅硬而脆,斷面平坦,類白色,有黃白相間的同心環紋。玉樹蕨麻粉呈灰白色,淀粉粒多。玉樹蕨麻含有17種氨基酸和人體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和維生素,以及鐵、鎂、鋅、鉀、鈣等多種微量元素,長期食用,有滋補作用 。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玉樹黑青稞的祼粒呈黑褐色,橢圓形、顆粒飽滿、均勻,是加工成“糌粑”的主料,可釀制“青稞酒”等飲料,亦是加工釀皮等各種特色食品的主要原料。玉樹黑青稞耐寒、耐旱、耐濕、耐鹽堿性中,抗倒伏。玉樹黑青稞淀粉含量≥60%,蛋白質≥10%,膳量纖維≥10%,脂肪含量≥1.4%,還含有煙酸、硒及礦物質,營養豐富 。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秦漢時期,澤庫地區為羌人牧地。先是先零羌的牧地,因先零羌遭受漢朝的軍事打擊,力量薄弱,燒當羌聯合其他各部,將先零羌逐出小榆谷、燒當羌占據大小榆谷,成為強大的部落集團。清代中后期,蒙古勢力衰落,澤庫地區原有的少數蒙古人逐漸移遷河南縣境。隨著游牧南遷,澤庫縣境恢復了隆務囊索獨立管轄,成為熱貢地區的夏季草地。1949年9月青海解放,今澤庫地區屬同仁縣五、六、七區。1953年12月5日由同仁縣析置澤庫縣,隸屬黃南藏族自治州。歷史上藏民族的飲食習慣以羊肉、青稞炒面為主食。而作為游牧民族,肉在其食物構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藏族食肉的方法有煮、風干、烤、生食、烘等。最平常的食肉法自然是煮。煮肉則強調一個“鮮”字將肉煮至半生不熟,肉的紅絲甫盡即可。藏羊肉比豬肉的肉質要細嫩,而且脂肪、膽固醇含量都要低,蛋白質含量較多,多吃藏羊肉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寒冬多吃藏羊肉可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御寒能力,還可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有助于消化。老年人、體虛的男人和產后婦女食用,具有補精血、補腎壯陽,養肝、預防產后虛冷、補乳等功效。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秦漢時期,澤庫地區為羌人牧地。先是先零羌的牧地,因先零羌遭受漢朝的軍事打擊,力量薄弱,燒當羌聯合其他各部,將先零羌逐出小榆谷、燒當羌占據大小榆谷,成為強大的部落集團。清代中后期,蒙古勢力衰落,澤庫地區原有的少數蒙古人逐漸移遷河南縣境。隨著游牧南遷,澤庫縣境恢復了隆務囊索獨立管轄,成為熱貢地區的夏季草地。1949年9月青海解放,今澤庫地區屬同仁縣五、六、七區。1953年12月5日由同仁縣析置澤庫縣,隸屬黃南藏族自治州。歷史上藏民族的飲食習慣以牛肉、牛奶、酥油、青稞炒面為主食。而作為游牧民族,肉在其食物構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藏族食肉的方法有煮、風干、烤、生食、烘等。最平常的食肉法自然是煮。煮肉則強調一個“鮮”字將肉煮至半生不熟,肉的紅絲甫盡即可。牛奶和酸奶也是牧民們四季飲用的飲品。牦牛奶經過特制工具的攪合便能打出酥油,是牧民們不可缺少的主食。分離過后的酸水經煮沸、過濾、日曬后成為堅硬的粒狀物,俗稱乳酪。酸奶和奶茶色澤鮮白,被視為純潔和善良的象征。澤庫牦牛全身都是寶,其肉鮮美無比,殺后可煮、炒紅燒、清沌或風干等,其咪獨特。肉可食,皮可縫制成衣,靴、袋等。牛頭可加工成工藝品,牛尾可制作成彈掃灰塵的掃帚,牛則是一道壯陽藥。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藏族口頭流傳形式的長篇巨作《格薩爾王》中,已將牦牛作為力大無比的神描述,在“世界公?!狈植勘局?,北方魔國魔王的寄魂紅銅角野牛被嶺地人們煨桑時燃起的桑煙所激怒,先后沖入聚集的霍爾和嶺地人馬中間,造成大量傷亡。作為魔王寄魂物的野牦牛被表現為擁有撼天動地的力量、常出現與風暴、日蝕、野火等可怖自然現象聯系到了一起,可見人們對牦牛的崇拜與敬畏。范曄《后漢書》指出:“冉駹夷出旄牛,重千斤,毛可為旌,觀此則牦牛之名蓋取諸此?!薄逗鬂h書?西南夷列傳》漢代的羌人因其養牦牛而被稱為牦牛羌,又因河湟羌人“至爰劍曾孫忍時,秦獻公初立,欲復穆公之跡,兵臨謂首,滅狄、戎……其后子孫分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或為牦牛種,越嶲羌是也”《后漢書?西羌傳》。由此可推測從爰劍時代河湟羌人也開始馴養或放牧牦牛了,并被其后代子孫所繼承和發揚,到了漢代以馴養良種牦牛而著稱。公元310年,吐谷渾人進入青?,F共和、海晏、剛察等,繼續馴化昆侖山、祁連山的野牦牛。形成具有體軀矮長,四肢短細,蹄小而尖,頭側視呈楔形,多無角,無角者顱頂突起,額毛叢生,有角者頭形清秀,胸深寬,背、腰略凹陷,尻狹而斜,尾中下端生有帚狀長毛外貌特征的海晏牦牛。千百年來,牦牛與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頑強斗爭,生生不息,繁衍發展,創造著生命的奇跡。牦牛精神詮釋著人類最為寶貴的精神,即“立足高原,扎根高原,頂天立地,默默耕耘,吃苦耐勞,堅忍不拔,拼搏進取,無私奉獻”。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天峻縣志》記載天峻歷史悠久,公元2世紀時已有羌人駐牧,東晉時期,原牧于我國北方的鮮卑契汗部落和乙弗部落南下,分別徙居于今天峻西北部和東南部,成為天峻地區的早期居民之一。大約公元430年左右,契汗和乙弗部落降并于吐谷渾,今天峻地區遂成為吐谷渾王屬地。19世紀初,藏族汪什代海部落遷居天峻地區,民國時期歸都蘭縣轄。1949年10月天峻解放,1954年7月建立縣級政權藏族自治區,1955年6月改為天峻縣?!短炀h志》“畜牧業”記載:天峻藏羊毛長尾小,其先祖為羯羊,也叫盤羊,是由原始盤羊馴化而來。藏族食用羊肉講究新鮮,在羊宰殺之后,立即將大塊帶骨肉入鍋,用猛火燉煮,開鍋后即可撈出食用,以鮮嫩可口為最佳。民間吃肉時不用筷子,而是將大塊肉盛入盤中,用刀子割食。藏族群眾經常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帶尾巴的一塊肉為貴,要敬給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時還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綹白毛,表示吉祥。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第一屆羔羊肉美食節:2004年7月省畜牧廳、西寧市聯合在海晏縣金銀灘舉辦了全國首屆羔羊肉美食文化節,無不表明海晏縣羔羊肉的特色,打響了“海晏羔羊肉”品牌戰略的實施力度。目前青海省已經舉辦了第五次“中國(青海)羔羊美食節”由以前的青海省地方美食節,發展為具有全國影響和世界影響的美食節。海晏縣羔羊肉受獨特的冷涼性氣候影響,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生長處于半野生狀態,特別是羔羊肉尤以其肉質細膩、口味鮮美而成為青海省畜牧經濟的一面旗幟。羔羊肉更具有補精血,益虛勞,穩中健脾、補腎壯陽,養肝等功效?!扒嗪:嵫蛉狻?,“金銀灘羔羊肉”商標享譽全國(已向國家商標總局申請注冊)。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歷史文獻】據《同仁縣志》及《同仁縣農業區劃》記載,神奇、美麗、富饒的黃南州同仁縣地處青海省東部農業區向青南牧區的過渡地帶,境內高差起伏大,氣候變化復雜,生物生態類型多樣,有蜿蜒流淌的隆務河,穿境而過,稱為“金色的谷地”。同仁歷史悠久,在漢朝時期,同仁北部成為漢朝屯田之地。唐中宗時,這里作為金城公主的湯沐邑,賜予吐蕃。宋代是角羅蕃政權的勢力范圍。元明兩代,始以縣境保安為觸角,有中央屯軍的伸入,形成以隆務寺為中心青海最大的藏傳佛教政教合一統治體系,一直延續到清代。古為古羌地,西晉末為吐谷渾地,隋為達化縣地,唐初為達化縣、米川縣地,安史之亂后為吐蕃地,宋初吐蕃角廝轄地,元為貴德州地,明為貴德千戶所轄,清隸循化廳,明國初隸循化縣,1929年設立同仁縣。1949年沿舊制仍設同仁縣,1952年改為同仁縣藏族自治區,1953年由同仁縣藏族自治區析置澤庫縣,同年改同仁縣藏族自治區為同仁縣,均隸黃南藏族自治州?!練v史傳說】說起同仁黃果梨(俗稱酸果),流傳著神話傳說,明崇禎年間,隆務寺第一世夏日倉噶丹嘉措的經師東科多居嘉措在擴建吾屯下寺,因為勞累導致了咳嗽、氣喘,由于正在修建寺院,無法休息,這時,該村的一位老人帶來了一包凍黑的黃果梨,對東科多居嘉措經師說道,大師你的咳嗽、氣喘吃這東西可以緩解,東科多居嘉措經師客氣的收下后,還想這東西能吃嗎?又不想讓老人失望,當面吃了一顆,感覺肺特別舒服,咳嗽也少了,過了兩三天,梨也吃完了,東科多居嘉措經師的咳嗽,氣喘也好了,這時東科多居嘉措經師派人去找那個送梨的老人打聽,這梨就在不遠的哈拉巴圖村生長時,就派人移栽樹苗,因此,現在年都乎寺院,郭么日寺院、尕沙日寺院都種植有百年老果樹?!就庶S果梨特性】同仁黃果梨鵝卵形,長10-14cm,橫徑7-10cm;色澤金黃,皮薄松軟;果肉酸味獨特,清香沁人;經后熟自然冷凍后逐漸變為黑褐色,出汁率高,口味酸甜適中。同仁黃果梨養分含量豐富,黃果梨樹冠面積大,根系發達,微量元素吸收量大,因此該果品中水分為85.75%,氨基酸總量達0.30%,總糖分9.01%,總酸28.84%,類胡蘿卜素0.038%,并含有多種礦物質元素及各種微量元素,該果品在清涼解熱,降壓止咳,消痰潤肺方面具有獨特的保鍵功能,還能增進食欲、助消化,對體虛、津液不足者裨益,長期食用可補充人體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增強免疫力?!景l展前景】進入二十世紀,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和人們飲食健康理念的形成,人們對黃果梨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越來越重視,目前同仁縣黃果梨種植面積達0.068公頃,年產黃果梨0.042萬噸,針對黃果梨是青海省同仁縣唯有的名特優質果品,近年來州縣級政府積極扶持籌資興建了黃果梨飲品加工企業,該企業年加工能力500噸,開發了晶黃果飲料、黃果醋、黃果酒等高附價值的黃果梨產品,有利的推動了同仁黃果梨的生產發展,也提高了農民收入,種植黃果梨具有廣闊的市場和開發前景。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祁連藏羊產區祁連縣地處相對封閉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公認的“超凈區”之一,產品地域保護范圍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域內峨堡鎮、阿柔鄉、八寶鎮、默勒鎮、野牛溝鄉、央隆鄉、扎麻什鄉,縣域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草場面積1764.11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1552.05萬畝。祁連藏羊屬“高原型”藏羊,是我國古老原始品種之一,能適應惡劣的氣候和變化無常的高寒環境,保持純天然自然放牧,白天放牧,夜晚歸圈。祁連藏羊胴體肉色紅,有光澤,肌纖維致密,富有韌性彈性好,脂肪呈白色;煮沸后無膻味,味道鮮美純正、口感好,肥瘦相間、香味濃郁。其肉質富含18種氨基酸,鐵、鋅、硒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豐富的維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種類齊全,在羊肉中獨具特色。祁連縣本為羌人居地,按《說文?羊部》解釋:“‘羌’、西戌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逼钸B人民傳承傳統的方式,在羊宰殺后將大塊羊肉下入大鐵鍋,用猛火燉煮,開鍋后即食,俗稱“開鍋肉”,入口鮮嫩、口感純正。羊血灌入洗凈的羊小腸中,煮熟后稱為“血腸”,是牧民招待客人的必備之品。藏族群眾經常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帶尾巴的一塊肉為貴,要敬給最尊敬的客人。燉煮時還要在尾巴末處留一綹白毛,表示吉祥。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祁連牦牛產區祁連縣地處相對封閉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公認的“超凈區”之一,產品地域保護范圍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域內峨堡鎮、阿柔鄉、八寶鎮、默勒鎮、野牛溝鄉、央隆鄉、扎麻什鄉,縣域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草場面積1764.11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1552.05萬畝。祁連牦牛長期生長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屬傳統游牧放牧飼養方式進行生產管理,同時由于具有野牦牛的遺傳基因,其肉質富含18種氨基酸,鐵、鋅、硒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豐富的維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種類齊全,體現出品質好、肉質鮮美、肌纖維較粗、色澤暗紅、腥膻味小的特點,具有其它牛肉無法比擬的獨特風味。 祁連牦牛的來源與青藏高原民族變遷有著密切關系,是藏族群眾長期馴養昆侖山、祁連山的野牦牛相傳至今。牦牛古稱“犣”、“豪?!?、“髦”、“犛”等,善走險峻山路,稱為“高原之舟”,是藏族牧業和藏族傳統生活方式的象征。在藏族宗教藝術和民間工藝中,可看到各種牦牛圖案,宗教祭祀和法事活動中佩戴牛頭面具演示舞蹈等,均證實牦牛圖騰崇拜的歷史風俗根深蒂固地留存在藏民族的文化生活中。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
所在區域:
藏羊又稱番羊,是中國三大粗毛綿羊品種之一,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個不可替代的古老綿羊品種,身高力大,角毛均長。歷史上,唐古拉屬于高原藏羊分布區。建國后,對唐古拉藏羊進行長期雜交改良,主要分布在唐古拉山鎮境內海拔4500米以上區域。唐古拉藏羊的遺傳保守性很強,對生態環境的變化敏感。唐古拉藏羊耐寒怕熱,喜干燥而怕潮濕。這樣的生物學特征使得唐古拉藏羊體質結實,善于攀登游牧,適應高寒氣候下的水草條件。唐古拉藏羊頭部大多有雜色斑塊或全部為深色,對高原地區的強輻射、多雪山,起著防止雪盲的作用。 傳說文成公主進藏的時候,因為思念故土,食不安寢,夜不成眠,極具消瘦。身邊的侍女看著公主一天天的消瘦下去,很是擔憂,為了公主的健康,這位侍女私下為公主尋找各種美食希望公主能夠因為美食暫時忘卻故土之思。在侍女的不懈努力中,終于找到了一道獨特的美食——藏羊肉湯。文成公主喝了藏羊湯以后,覺得渾身暖烘烘的,望著一望無際的草原和送嫁車隊邊奔跑的藏羊群,公主忘記了對故土的思念,開始愛上了這片美麗的地方。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
所在區域:
唐古拉牦牛被譽為“雪域之舟”,自古以來就與藏族文化、歷史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是藏族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一個重要表征。唐古拉牦牛是藏族先民最早馴化的牲畜之一,自古以來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具有極強的耐力和吃苦精神。尤其是冰雪襲人的寒冬,唐古拉牦牛均以其耐寒負重的秉性堅韌不拔地奔波著,擔負著“雪域之舟”的重任。唐古拉牦牛是藏族歷史上重要的圖騰崇拜物。藏族創世紀神話《萬物起源》中說:“牛的頭、眼、腸、毛、蹄、心臟等均變成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泊、森林和山川等”。這是藏族先民對其所崇拜的圖騰唐古拉牦牛加以神化或物化之后,馳騁其豐富的自然想象能力而產生的必然結果。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剛察牦牛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的特產。剛察牦牛以肉質細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有野味風格而受到歡迎。剛察牦牛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剛察縣位于青海湖北岸,隸屬海北藏族自治州,屬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平均海拔3300.5米,全縣總面積8138.07平方公里,草場面積7239.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74萬畝。經營各類牲畜102萬頭(只匹),母畜比例達到56.76%,2007農牧業總產值達21386.9萬元,農牧業人均收入3709.11 元。是青海省環湖重點牧業縣之一。2013年,剛察縣特色農畜產品營銷會申報的“剛察牦?!蓖ㄟ^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剛察牦牛劃定的產地地域保護范圍:剛察縣哈爾蓋、沙柳河、伊克烏蘭、泉吉、吉爾孟等5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99°20′44″~100°37′27″,北緯36°58′06″~38°04′。牦牛被喻為“雪域之舟”,是青海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種,主要分布在剛察青海湖畔。牦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體兩側和胸、腹、尾毛長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牦牛生長在海拔3000米~5000米的高寒地區,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大型哺乳動物。 牦牛全身都是寶,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燒耕都離不開它。人們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燒牦牛糞。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帳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稱,既可用于農耕,又可在高原作運輸工具。青海牦牛長期生長在高寒的青藏高原,由于氣候寒冷,植被較薄牦牛吃草邊走邊吃,處于半野生狀態。因此,其肉質鮮嫩、營養豐富、無污染,是純天然綠色食品,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牦牛肉性熟熱,冬食可抗寒,蛋白質含量高,脂肪、膽固醇含量低,是青海各族人民喜食的主要肉食品之一。 據藏族古籍記載:古代的藏區曾被牛魔王統治。野牦牛用力大無比的頭和尖利的角降伏了高原的諸山神,這些山神多變化為牦牛。這使人想起了許多苯教神靈所乘的坐騎,諸如“長著六只角的牦?!?、“水晶色的牦?!?、“口鼻噴著雪暴的牦?!?,顯然,在牦牛圖騰崇拜中,白牦牛又居于特殊的地位,時至今日,在許多藏區及土族地區還保留著崇拜牦牛的習俗,當然這早巳不是圖騰崇拜了。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剛察藏羊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的特產。剛察藏羊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藏羊又稱藏系羊,是我國三大原始綿羊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青海是主要產區。剛察縣位于青海湖北岸,隸屬海北藏族自治州,屬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平均海拔3300.5米,全縣總面積8138.07平方公里,草場面積7239.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74萬畝。經營各類牲畜102萬頭(只匹),母畜比例達到56.76%,2007農牧業總產值21386.9萬元,農牧業人均收入3709.11元。是青海省環湖重點牧業縣之一。2013年,剛察縣特色農畜產品營銷會申報的“剛察藏羊”通過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剛察藏羊劃定的產地地域保護范圍:剛察縣哈爾蓋、沙柳河、伊克烏蘭、泉吉、吉爾孟等5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99°20′44″~100°37′27″,北緯36°58′06″~38°04′04″。剛察藏羊屬“高原型”藏羊,是我國古老原始品種之一,能適應惡劣的氣候和變化無常的高寒環境,保持純天然自然放牧,白天放牧,夜晚歸圈。剛察藏羊胴體肉色鮮紅,有光澤,肌纖維致密,富有韌性彈性好,脂肪呈白色;煮沸后無膻味,味道鮮美純正、口感好,肥瘦相間、香味濃郁。其肉質富含18種氨基酸,鐵、鋅、硒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豐富的維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種類齊全,在羊肉中獨具特色。剛察縣本為羌人居地,按《說文?羊部》解釋:“‘羌’、西戌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逼钸B人民傳承傳統的方式,在羊宰殺后將大塊羊肉下入大鐵鍋,用猛火燉煮,開鍋后即食,俗稱“開鍋肉”,入口鮮嫩、口感純正。羊血灌入洗凈的羊小腸中,煮熟后稱為“血腸”,是牧民招待客人的必備之品。藏族群眾經常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帶尾巴的一塊肉為貴,要敬給最尊敬的客人。燉煮時還要在尾巴末處留一綹白毛,表示吉祥。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久治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牛種。牦牛古稱“豪?!?,史書中稱之“牦”、“髦”等,由野生牦牛馴化而來。牦牛是乳、肉、皮、毛、役兼用品種。牦牛全身都是寶。久治地區藏民族對牦牛的屠宰加工有著悠久歷史和經驗,很久以來,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燒耕都離不開它,人們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燒牦牛糞,它的毛可以做衣服或帳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角可制工藝品,骨頭是藥村。牦牛素有“高原之舟”之稱,它既可用于農耕,又可在高原作運輸工具,牦牛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騎牦牛比賽滑稽可笑,是本地牧民群眾每年舉行的體育活動,牦牛產品,遠銷中東地區?;钆dN往香港等地,以肉質細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有野味風格而受到歡迎。相傳很早以前,果洛阿本是位佛本雙通的在家修行者。時常虔誠祭祀瑪卿保拉,年保頁什則等山神。有一天,主仆一行到頁什則山間觀賞風景,行至欣姆措湖畔(即仙女湖),阿本獨自去觀湖景,在一磐石下休息一會兒睡著了,做了一個夢,忽聞一聲震耳的呼叫:“年神公子被鷂捉去了”驚醒一看,一個龐大的惡鷂口噙一條銀白色的小蛇正向前飛去,他吆喝一聲,把帽子拋向空中,鷂子大驚丟下蛇逃走了,他撿起蛇裝進帽子里,放到湖畔,不一會兒,那蛇鉆進湖里去了。他十分好奇,返回后便夜宿在湖畔,夜里夢見,有位雍容華貴的女人飄飄地走到他跟前,對他說道;“你從惡鷂口里救下了年神公子,護神年保頁什則要謝恩酬報,明天晚上會邀請你到山神府中,那里,會呈上一條花毛毯、一根木棍和一只狗,你就說要這三樣東西。我是山神的小妻,那蛇是我兒子,化成蛇身到湖里嬉耍被惡鷂捉去,虧你搭救,我為感恩才這樣替你出主意的,你主仆一行明晚還是宿在這里,把帳篷搬至一箭之處,就你獨自一人宿在那兒,我會來的?!钡诙?,依言行事后,阿本心想今晚又是要做一場夢,等候時,此夜天空正降下暴風大雪,那咋晚夢見的貴夫人竟飄至帳內說道;“請帶上哈達,整理好衣著,我倆現在就到年保頁什則山神宮里去?!卑⒈疚⒏锌謶?,忙帶上哈達,穿上衣服,來到門外時,見有匹鞍轡齊備的白馬,按吩咐他騎上發馬,那貴夫人在前牽馬,忽而好象在空中一樣,忽而好似走在地上,來到一座宮殿門前,那貴夫人吩咐說:“現在你下馬后,右手拿上,左手就放在我手里,我們一起走,你不用怕!”他們沿著許多玉鋪寶砌的臺階,進了一座富麗堂皇的水晶宮里,只見高高的寶座上端坐著一位身著青緞、頭纏白絲巾,濃眉長須的山神。貴夫人又吩咐道:“頂禮膜拜后,獻上哈達,別忘了我說過的話!”阿本就上前膜拜獻禮,年神接住哈達后問,“果洛阿本,你要什么?”他說:“要這條花毛毯,這根木棍、這只母狗?!蹦晟裾f:“把這些物品賜給他,然后由夫人給回原地?!辈⒛闷鹨粭l青色的哈達搭在他脖上,又囑咐道:“任何時候,應誠心竭力地凈祭神靈為重!”他答應后,那貴夫人拿著木棍和花毛毯、牽著狗說了聲“現在走吧!”他就取下脖頸上的哈達揣進懷里,跟在后面出了宮廷,大雪覆蓋得地面一片白茫茫,風雪交加中又讓他騎上了原來的那匹馬,貴夫人又牽馬引路,來到了自己的帳篷前,下馬時,貴夫人說:“請打開你的懷襟?!贝蜷_后,由她把花毛毯、木棍、母狗都一一先后揣進了阿本懷里。貴夫人最后說:“這花毛毯是土地,木棍是武器,母狗是年保頁什則山神的千金,這三種賜物會到你家的。今后請盡力煨桑祭祀,請你多保重!”說完便牽著那匹白馬消失在空中了。阿本在幾天內只感覺到花毛毯、木棍和母狗好像還在懷里,可總是看不見,唯有可見的是山神賜的青哈達,他用它做成了箭翎。有一次,正是雞年三月五日,他夢見,山神年保頁什則騎著灰青馬與八名騎手一行,駕臨帳房門前說:“ 明晨,你騎馬持帶弓箭,到欣姆措湖和俄措湖間等待,見有一頭黑牦牛與我的白牦牛相斗,你若能用箭把和牦牛射死,就把我的女兒賜給你小兒子做妻子?!钡诙?,阿本和兒子本優一齊來到那里等候,到了晚上,天降暴風大雪時,忽然看見從上下兩湖里奔出兩頭黑白牦牛來,在沙灘上撕咬打滾、天崩地裂、犄角相撞、火光閃閃,吼聲震耳欲聾地惡斗起來,因兩頭牦牛與沙石攪成一團,一時難以分清。父子倆只好拉開強弓、扣上利箭,用力射出兩箭,正好射中那頭黑牦牛,它逃進下湖里,那白牦牛鉆進上湖里。到了初七的晚上,頁什則山神來托夢道:“明天早上你們父子倆請到湖畔石崖下,對神煨桑凈祭,我的大女兒天女桑吉會以一頭白雌獅的化身出現,用箭翎觸之,就會變成人女,凈身后娶為你兒媳,這樣,勢力大盛,會擁有瑪合爾(即地名)大小六部落各戶和會成為地方領主?!钡诙?,按預言行事后,果然,從狂風暴雪、黑霧彌漫的山崖上猛沖下一頭發怒的白雌獅,雖行至帳前,但它抖動長鬃、吼聲震天、噴氣傷人,使阿本主仆昏迷過去,難以接近,就連用箭翎摸都沒摸上,那頭白雌獅就遁走了。夜里等候時,頁什則山神又托夢道:“明天早上,對神煨桑凈祭,我的二女兒年女周曼以一條青龍的化身出現,用箭翎觸,就會變成人女,凈身后娶為你兒媳,這樣,勢力興盛,會擁有瑪合爾大小王部各戶和會成為地方的領主?!钡诙?,又依照預言行事,果然,從狂風怒吼、雨雪交加的天空中一條巨大的青龍騰云駕霧地來到帳前,可像昨天一樣沒敢觸摸,那條青龍頁就遁走了。夜里再次等候時,頁什則山神再次來托夢道:“第二天早上,給神進行特大煨桑凈祭,我的三女兒龍女者澤以一條雪花蛇的化身出現,用箭翎碰觸,就會變成人女,將凈玉身后娶為你兒媳。這樣,勢力較盛,兩代人會擁有多、澤、瑪三域和各部。子孫后代會繁衍生息、源遠流長,能得到龍神和護神們的保佑,我女兒生一子后,請送回來!”第二天,還是天降狂風暴雪、烏云彌漫,出門仔細一看,只見從石崖下緩緩爬來一條雪花蛇,用箭翎一觸摸,一道金光中變成了一位頭戴鮮艷的百花、身著光彩的白緞、美麗苗條、婀娜多姿的姑娘,稱她為年毛美朵桃吉。就把她迎娶為兒媳了?,F在,人們還可以從草坪和山坡上看到她曾戴在頭上的那些花。牦牛是久治縣主要畜種之一,在牲畜自然頭數中,牦牛占第一位,是乳、肉、毛、役兼用的品種,由于特殊的馴化歷史和選擇手段,牦牛具有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和經濟學地位。但是長期以來,由于諸多客觀和人為因素,使之質量逐年退化,生產性能大幅度下降。由于當地惡劣的生態環境、薄弱的經濟基礎以及人們較低的科學文化水平的制約,產品保護意識淡薄。一頭成年(5歲以上)公牦牛的體重只有320kg,母牦牛約220kg。到上世紀70年代,在當時的計劃經濟模式指導下,人們一味追求牦牛飼養數量而忽視效益,只注重草原利用而忽視其基礎建設,致使草原嚴重退化,相應地牦牛群體質量呈明顯下降趨勢,2009年高原型成年牦公牛、母牛體重分別比1985年下降了24.46%、23.24%;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對較高生活水平的期望以及在這一利益驅動下的對畜產品數量、品種需求的增加等,提高牦牛生產性能,充分發利用當地資源,加快牧區經濟的發展勢在必行。青海高原牦牛是農業部130號公告所列的國家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中的牦牛三大地方品種之一,多年來由于缺乏科學的選育和保護,加之掠奪式的經營管理及利用方式,青海高原牦牛的生產性能日趨低下。由于其形成過程中滲入了野牦牛遺傳基因,所以具有明顯的野牦牛體征。其典型品種特征是體格高大,對嚴酷的青藏高原自然環境有極強的適應性,但由于人類活動的加劇,有意無意地阻止了野牦?;虻睦^續滲入,品種特性逐漸削弱或消失。長期以來由于不重視牦牛種公牛選配,近親繁殖十分嚴重,牦牛生產性能退化明顯,優良牦牛品種已經成為制約牦牛發展的瓶頸。久治縣2012年存欄牦牛18.68萬頭,能繁母牛94056頭。我省畜牧廳在智青松多鎮批準建設“高原牦牛原種場”,項目良種繁育示范區青海省久治縣智青松多鎮有可繁母牦牛41666頭,易于組建核心群進行繁育。久治縣全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可利用草場面積996.77萬畝。牧民從事牧業收入占總收入的90%。由于久治縣牦牛體高體重顯高于其他地區,肉質優于其他地區牦牛,近年來高原牦牛向外調購數量逐年增加,供求矛盾日益加劇。目前牦牛繁育體系中存在純種牦牛公牛少,選育不規范,選育指標不明確,年提供種公牛少等問題。因此在現有畜牧業生產體制下,在青海省久治縣開展高原型牦牛良種繁育,加強品種保護,向果洛州乃至全省牦牛主產區推廣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秴问洗呵铩分杏涊d:“肉之美者,牦象之肉”。久治牦牛肉質細嫩多汁,肉色鮮紅纖細,蛋白質含量高,鈣磷鐵和各種氨基酸含量適中,膻味小、口感好、其味道鮮美、清香適口,符合現今飲食觀的要求。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神奇、美麗、富饒的果洛藏族自治州,風光幽美奇異,有插入云天的陡峭雪山,有遮天蓋地的原始森林,有蜿蜒流淌的源頭溪流,有宛如明鏡的海子湖泊,有廣袤千里的金色草原。素有"植物王國"之美稱。果洛歷史悠久,果洛藏語意為“反敗為勝的頭人”。遠在黃河源頭的河谷地區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古為西羌牧地,南北朝時,為黨項牧地中心地帶。唐、宋時期,屬吐蕃。元屬“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節制。明屬“朵甘思行都指揮使司”管轄,明末清初果洛黃河以北牧地被青海蒙古和碩特部所居,果洛隸青海辦事大臣。公元1721年后,當今的班瑪、久治、達日隸屬于四川成棉龍茂道松潘漳臘營。由于果洛地處偏遠,環境閉塞,歷代封建王朝沒有在這里真正建立過政權,實行直接統治,長期游離在各大政治集團之外,大小部落是社會最基本的組織形態,互不統屬,各自為政。直到1952年解放前夕,這里仍處在封建部落割據狀態。人們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是游牧、狩獵、和采集業,生產方式原始落后,人民生活極其貧窮。在長期的狩獵和采集過程中將部分野生藥用植物進行積累,換取生活來源或簡單的醫用。據史書記載,在草原宗教生活中采集大黃不但作為醫用,而且用大黃流行占卜,在瑪多莫格德哇遺址中發現一些石頭排成圓圈,在石圓圈附近,出土了一些類似大黃殘留物,顯然在這兒曾進行過一些喪禮或或有關宗教儀式。根據以上推斷,果洛先民通過宗教活動已初步掌握了用大黃進行醫治或食用的方法,幾百年來,果洛草原頭人之間為了擴充草地資源相互殘殺,由于少數頭人牲畜不斷增加,從而也增加了牲畜因疾病而死亡,為了減少牲畜的死亡率,大黃成了醫治牛羊的良方,同時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消食,當地牧民將大黃切成片,作為大黃茶進行飲用,至今,在以肉食為主的果洛地區部分牧民任然喝用大黃制成的茶來降脂。在果洛民間對大黃的傳說和故事很多,其中有一段是這樣說的:“……大興地精的各路神仙,地藏仙與地仙女,請引領我歌辭我福。此地乃是瑪域福澤地,是將向往四溢的寶地,我是嶺國智慧的受護神。此歌是嶺國情器贊,在此要敘述草藥。夏盛奇藥大黃的由來,在森尖珠母誕生的格莫。曾長出過一只大黃,從此每逢盛夏,大黃之寶滿山野,形如鹿角葉茂盛”。傳說:很久以前,一商隊從赤嶺(今湟源一帶)來到果洛達日地區,商隊首領是個果洛通,旁晚在帳篷住宿,見有少女鞭打一老者,商人上前責問:“你何故這般打罵老人”?那女子道:“我責罰自己的兒子,與你何干”?聞者皆大吃一驚,原來此女子竟年近八十,老漢也已是花甲之年,他受責打是因為不遵守族規服用草藥,弄得未老先衰,商人吃驚又好奇,鞠躬請教:“敢問女士,不知服的是何種靈丹妙藥”?女子只是說:“這是一味藏藥,是寺院“熱寶且”(譯—活佛),哪里得來的,它不是草,像鹿角,在我們草原上到處都有”,商人見女子不肯透露細節,忙跪拜道:“在下是赤嶺(今青海湟源地區)郎中,家中老父年邁,命我帶商隊來貴地換一些養顏,便秘,積食的藏藥,真是保佑今日遇見您,我愿將全部貨物換你的草藥”。女子見來著誠心一片,便以實情相告:“這草藥名叫“軍木扎”(譯音)堅實,又稱“將軍”,四季可服用”。食用后使女人與花相配,男兒與許仙相容。后來,果洛生產的大黃名聲越來越大,深受牧民的喜愛。果洛州班瑪縣著名藏醫丘智合先生在他的藏醫專著中專門敘述了大黃的藥用及食用的的方法。果洛大黃除具有瀉火解毒、活血消瘀等傳統功效外,還具有突出的抗菌、抗病毒、抗衰老、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特別適用是糖尿病患者和保護腎臟的作用。使其從單一藥用植物資源的局限中擺脫出來,得以向特色食品、飲料、保健品等產業領域擴展,資源實際需要量日趨增加,而人工栽培大黃用工少,投入小,收益大,無需精細管理。林緣山腳、閑置荒地、房前屋后、圈窩子旁都可種植,種植大黃即可改善退化草地,保護生態環境,也可提高植被覆蓋率,增加農牧民收入。果洛地廣人稀,日照強烈,氣候特別適宜栽培大黃,潛力極大。果洛野生大黃面積400多萬畝,人工種植20多萬畝,年產量達120萬噸,年產值達1.8億元以上,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而瑪多則是滔滔黃河的起點,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是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發祥地。黃河沖破高原峽谷,灌溉中華大地,直下東海一瀉千里,黃河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黃河源頭的瑪多是,松贊干布迎文成公主入藏和親圣地,是藏漢民族世世代代緊密相連的紐帶的碑文。 生活在這片古老而神奇土地上的勤勞勇敢的藏族人民,世世代代與艱苦的自然環境頑強拼搏,艱苦創業,為創造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和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據漢、藏歷史文獻記載,遠在新石器時期,黃河源頭谷臺地,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從公元前四世紀末直到宋代,逐漸形成今日的瑪多縣居民。反映了藏族繁衍生息演變形成的過程和人類歷史曲折發展的進程,是人類藝術寶庫中彌足珍貴的財富。扎陵湖、鄂陵湖、迎親灘、牛頭碑、等獨特的自然景觀日漸顯現都有著神奇而美麗的傳說?,敹嗖刈迨来洜I畜牧業,瑪多藏羊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生產和生活資料。這里的牧民大部分都養殖藏羊這古老的品種。傳說,西藏的保護神——慈悲佛觀世音,給一只神變來的藏羊授了戒律,命他到雪域高原修行。藏羊遵命到一個棕色巖洞中,潛心修習慈悲菩提心。一個漂亮女妖的到來,打斷了他的修行。女妖以愛他為由,不愿為禍蒼生為理,打動了藏羊。藏羊與女妖結合,并生了六只小藏羊。三年后,藏羊意外發現,他的子孫們已繁衍到五百多只。觀世音菩薩得知消息后懲罰他永留人間。之后藏羊被分布在高原大地,一直默默奉獻著自己,讓高原的人類得以健康的生存。就這樣過了千萬年,當地藏族同胞的神話傳說,在扎陵湖湖水出口處的西岸有一個小山包,松贊干布曾到這里設帳扎寨,與文成公主會面。李道宗以皇叔身份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主持了婚禮。當時草原的夜晚燈火通明,歌聲飛揚,舞影婆娑,十分隆重而熱烈。當晚,松贊干布準備的宴席中最主要就是美味可口的藏羊肉款待賓客,在扎陵湖畔,吐蕃的贊普北上迎娶南來的唐朝公主。一對古代的風流人物在黃河源頭的柏海之畔,度過了最甜蜜的日子。然后松贊干布便陪同文成公主從扎陵湖起程去吐番的國都邏些(今拉薩)。溯黃河源頭而上,翻過巴顏喀拉山,渡過天險天河,因為路途遙遠文成公主開始思念故鄉,身體開始慢慢消瘦了下去,松贊干布很擔心公主的健康,讓下人尋找各種美食希望公主能夠因為美食能夠暫時忘記故土之思。最后終于找到了一道特別美食---藏羊肉湯,公主喝完后,覺得身體暖暖的,有精神,望著一望無際美麗的大草原和送嫁車隊邊奔跑的一群群白白的藏羊群,公主忘記了對故鄉的思念,翻過唐古拉山的查吾拉山口,逶迤西經黑河(那曲)抵達當時吐番的國都邏些(今拉薩),后來公主愛上了這片美麗而神奇的青藏高原?,敹嗖匮蚴且粋€古老的品種千百年來經過自然和人為的選擇,遺傳保守性很強,優良的特性能夠穩定的遺傳后代?,敹嗫h畜種較單調,僅有藏羊、牦牛、馬、山羊和少量犏牛和黃牛,本縣藏羊在畜種結構中占主導地位,屬高原草地型藏羊,是青海省原始品種,這種羊體質結實,性情活潑、粗野、善于登上遠牧,耐粗放管理,抗病力強,在高寒地區有良好的適應性。藏羊全身被毛純白,毛辯長,頭頸下緣及腹部毛著生稀短,其顯著特點是毛纖維粗長,兩型毛含量高,富光澤、彈性好、強度大,因此組成的產品有良好的彈力和耐磨性,是優良的地毯原料,毛邊長度21.68厘米?,敹嗖匮蛉饩哂兄嗅t學中“補虛勞,益氣力,壯陽,開胃健力”等功效。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顯著特點,是當地群眾主要食用肉類之一,也是冬季進補佳品?,敹嗖匮蛉馍r紅,有光澤脂肪呈白色,膻味小、口感好,羊肉可制成許多種風味獨特、醇香無比的佳肴。涮羊肉,烤、炸羊肉串,蔥爆羊肉等,是老少皆喜食的美味食品?,敹鄰V闊的草原面積、充足的水源和飼草料資源為畜牧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養羊業已成為當地群眾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資源和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在畜牧業增效、牧民增收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物以稀為貴,天下牦牛多為黑色和雜色,而生存于青海甘德這塊神奇高原的黑牦牛,就是自然成為世界牦牛珍稀物種.甘德牦牛系青藏高原地區特有的古老原始品種,牦牛具有耐高寒、耐勞苦、耐粗放、善攀登、抗病力強的特性,素有“高原之舟”的譽稱。甘德縣平均海拔4300米, 地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多高山、少平攤,黃河沿地區山地山高、坡陡,巖石裸露,多斷崖、石山,黃河河谷地帶形成一些沖、階地,平坦而傾斜度小,是發展飼草飼料的主要基地。水資源比較豐富,分布均勻,放牧草場溝溝有水,水質良好,能滿足人畜和草場灌溉用水。牦牛肉細嫩味美,適口性極佳,色鮮,味美,郁香,細嫩多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顯著特點,是純天然綠色食品,更可祛風除濕、補鈣、強筋健體。對增強人體抗病力,增強細胞活力、器官功能均有顯著作用,黑牦牛骨頭除含多種蛋白質外,還含有豐富的人體易吸收的天然鈣、鐵、鋅等元素.對小孩補大腦、婦女補氣血,中老年人強筋壯骨、祛寒除濕等均有顯著的功效。傳說在一千多年前,藏族同胞世代居住在巴顏喀拉山下,這里氣候不好,再加上牛眾多,草原就顯得格外擁擠,藏族同胞門商量,要到外面去尋找新的草物,于是他們在巴顏喀拉山下煨桑祈禱,要神靈賜給他們更加廣闊的草場,讓藏族同胞的部落永住下去。有一個少年英雄叫華秀,他身穿白色戰袍,騎著黑色的牦牛,放牧、打獵、無所不能,自告奮勇的說:“我去找草肥水美的大草原”,于是出去一年多的時候回來了,藏族同胞問他:“你找到了嗎?”,他說:“我找到了,那個地方在阿尼瑪卿雪山下”,大家高興極了,藏族同胞帶領著部落的男女老少,趕著牛羊向昆侖山下的方向出發了,正當他們來到一個峽谷口時,他們趕著的那些牦牛像瘋了一樣嚎叫,在原地打著轉兒不肯前進,眼前的這種景象使留戀故土的人們放聲痛哭起來。當人們尾隨著牛群走出峽口時,眼前卻一片慘景。一條黑色巨怪角正盤在出口這時,從雪山深處跑出了一頭出現了一只怪獸,它長得青面獠牙,全身像天上的烏云,它怒吼著向牛肉群奔去,咬死了好多的牛,少年英雄華秀騎著黑色的牦牛上前去和那個怪獸進行戰斗,人們非常驚恐和緊張,都在為能干擔心,少年英雄華秀和怪獸斗了一天一夜,只斗得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果然那個黑色巨怪角歷害無比,最后少年英雄華秀負傷了,那個怪獸也筋疲力盡逃之夭夭,藏族同胞就在那個地方扎下了帳篷,他們把少年英雄華秀扶進了帳篷,他們在牦牛群中挑選了一頭非常肥壯的牦牛,宰殺了以后,煮上了最好的牛肉,讓少年英雄華秀喝上了濃濃的牛肉湯,少年英雄華秀的傷立刻就好了,增添了無窮的力量,第二天,那個怪獸又來吃牛羊來了,少年英雄華秀騎上了黑色的牦牛,拿上了最硬的弓箭和怪獸進行博斗,最后終于用箭射死了那個怪獸。英雄的華秀,英雄的部落便又繼續前行了。走啊走,不知經過多少艱難險阻,也不知走了多遠、走了多長時間。有一天,人們面前便橫亙起一座雄偉壯麗的雪山,這就是阿尼瑪卿雪山。華秀對大家說,這雪山下就是我們的家鄉!大家便不再前進,永遠在這兒定居下來。這兒草場廣袤,草盛林茂,溪水潺潺,山泉叮咚,確實是一塊駐牧的好地方。從此,于是他們就在這里居住下來了,世代相傳現在。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民和歷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們已在此繁衍生息。秦漢以前為羌人所居,西漢時納入中央政權版籍。自周秦以來,隨著羌人游牧民族逐步定居下來,在長期的狩獵過程中就將野生動物馴養成為家養動物,牛逐漸被馴養成為生活資源。從戰國時代開始,中國即進入封建社會。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河湟地區,羌人由狩獵、畜牧轉到農業。清朝二百多年,由于清王朝政治上腐敗,煽動民族間相互仇恨,迫使甘肅回族人民離開了自己可愛的故鄉,走上背井離鄉流落他鄉的苦難歷程,于1879年定居于民和。由于他們精于養牛,牛成了這里的主營畜牧業。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養牛數量不僅有了發展,牛的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牛為耕畜的畜牧業規模越來越大。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格爾木是蒙古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格爾木蒙古族放牧的格爾木蒙古羊,是元朝時東臺吉乃爾部落的一個分支,由于德天獨厚的天然草場資源放牧,格爾木蒙古羊作為蒙古族“那達慕”或喜慶節日、祭敖中以全羊席,手抓羊肉等美食絕稱,當地蒙古族民族文化獨特,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懊晒叛颉币辉~大約公元1206年左右,隨著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北方各部落形成統一民族后,蒙古族飼養的綿羊隨統稱蒙古羊。隨著歷史上蒙古族的遷移而帶來了生產和生活資料,其中也帶來了脂尾型粗毛種格爾木蒙古羊。由于產區地處柴達木盆地特定自然環境中,通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培育,形成了今天的格爾木蒙古羊適應惡劣生長環境和氣候條件特性。格爾木蒙古族宰羊和分割羊肉主要講究的是按照關節分解,保持每根骨頭的完整性,這樣既可以充分保留其營養和味道,還能保持其原汁原味。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在民間曾有這樣一個傳說,華熱人的祖先華秀居住在西方遙遠的巴顏喀拉大雪山下,牛羊眾多,草原就顯得不夠用了。于是華秀帶領本部落的老少趕著大群牛羊向彩云飄去的方向出發了。當人們尾隨著牛群走至石峽時,眼前卻一片慘景。其它的牦牛全部慘死了,此時,從身后那巍峨的雪山深處出現了一頭白色的牦牛,雪一樣潔白,十分漂亮,它像一團潔白的云團。向石峽口奔去同一條黑色的巨怪角斗,斗得大地沙石飛揚,天昏地暗,白牦牛用它的勇猛和尖利的犄角戰勝了巨怪。人們的面前便出現流水潺潺、云蒸霞蔚、蒼松翠柏、綠野如茵的仙境,這就是互助北山(現在的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閹割后的白牦牛有很強的耐久力,是牧民們出圈馱運的重要工具,一頭白牦牛馱負100公斤的重物也能趟過河流,穿越溝壑,攀援高山,是摩托車、汽車等現代交通工具所不可替代的。另一方面惟有白色方能帶來福祉,惟有白色方能凈化心靈,所以就將神的靈氣、雪山的精神融合在一起,附著于白牦牛之上,成為“吉祥、平安、善良、美好”的象征,由此產生了別樹一幟的白牦牛圖騰文化。 考證材料:1、青海野牦牛馴育年代,查《史記》、《五帝本記》和青海都蘭諾木洪塔里哈遺址出土的文物,有牦牛的蹤跡。2、《青海省畜禽品種志》(1983.10)。3、《青海省畜禽品種資源調查報告》(1983.10)。4、《青海省畜牧業資源和區劃》(四川科技出版社)。5、《農牧業資源調查和區劃報告》。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民和馬鈴薯傳入民和縣已有150年以上的歷史,約為清末民國初年,民和縣河湟地區,民不聊生,土地荒蕪,農民都是過著“早上湯、中午光、晚上半湯喝不上”的生活,大批的農民逃亡到山區,開墾荒地,種植馬鈴薯,因其產量高,耐旱、適用性強,糧菜兩用,賴以勉強度日。60年代中期,那時自然災害頻繁,農民生活極度困窘,食物匱乏,馬鈴薯救了不少人的命,幫人們度過了難關。據傳,那時用一口袋洋芋就換回了一個媳婦,土豆竟然到了金貴如此地步了。70年代以來,推廣普及馬鈴薯新品種,因其豐產、品質好,使民和馬鈴薯生產又得以恢復發展,到“十一五”期末,躍居種植作物之首。民和馬鈴薯為貧困農民脫毒致富,發展農村經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山區農民一度高興地把脫毒馬鈴薯稱為“脫貧馬鈴薯”。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神奇、美麗、富饒的果洛藏族自治州,風光幽美奇異,有插入云天的陡峭雪山,有遮天蓋地的原始森林,有蜿蜒流淌的源頭溪流,有宛如明鏡的海子湖泊,有廣袤千里的金色草原。素有“ 植物王國”之美稱。果洛歷史悠久,遠在黃河源頭的河谷地區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古為西羌牧地,南北朝時,為黨項牧地中心地帶。唐、宋時期,屬吐蕃。元屬“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節制。明屬“朵甘思行都指揮使司”管轄,明末清初果洛黃河以北牧地被青海蒙古和碩特部所居,果洛隸青海辦事大臣。公元1721年后,當今的班瑪、久治、達日隸屬于四川成棉龍茂道松潘漳臘營。由于果洛地處偏遠,環境閉塞,歷代封建王朝沒有 在這里真正建立過政權,實行直接統治,長期游離在各大政治集團之外,大小部落是社會最基本的組織形態,互不統屬,各自為政。直到1952年解放前夕,這里仍處在封建部落割據狀態。人們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是游牧、狩獵、和采集業,生產方式原始落后,人民生活極其貧窮,在長期的狩獵和采集過程中將部分野生藥用植物進行積存,換取一些基本的生活材料或簡單的醫用。據史書記載,在草原宗教生活中采集蕨麻不但作為醫用,而且用蕨麻食用,千百年來,果洛草原頭人之間為了擴充草地資源相互殘殺,牧民生活極其貧困,貧困的牧民將采集蕨麻作為日常食品或換取少量的布匹,茶葉、糌粑等日用品。至今,在果洛地區部分牧民仍然食用蕨麻或用蕨麻招待客人的習慣。在民間關于對蕨麻的傳說和故事很多,其中有一段是這樣說的:“……今日祈求你們扶持我的歌,此處是旺欽念域界,此歌為蕨麻由來歌。曾在覺如誕生嶺國時,弓霸冉雜等鬼怪起邪念,仙子覺如力征各方妖魔。掘藏瑪域蕨麻寶。陽山盛產白色蕨麻,陰山生長紅色蕨麻,大蕨麻有馬頭一般大小,小蕨麻也有羊頭大小。覺如向珠姆進蕨麻餐,珠姆不慎用刀把蕨麻吃,覺如以歌恥笑珠姆,珠姆聽歌后羞愧難忍,覺如的歌兒征服了珠姆的傲慢,結下終生的良緣。植物蕨麻色澤艷麗,口感甘甜營養豐富,養顏美容延緩衰老,清目潤肺有利百病。有了蕨麻這般美食,何必還把葷食向往,請不要踐踏礦產與植物,生態平衡是法則,這是戰神威馬的語言,格薩爾大王的囑咐,領會其意意深刻……??梢娹樵谀撩裆钪械牡匚?。果洛瑪沁拉加寺大藏經對果洛蕨麻有明確的記載:蕨麻(藏語稱:卓老沙曾)經由當地牧商運入赤嶺—丹格爾地區(今青海省湟源地區)換取茶葉、布匹、食鹽和青稞等生活用品。到了清朝中期,蕨麻的需求量進一步旺盛,蕨麻成了當時貴官達人、寺院和高僧相互饋贈的禮品。至今,果洛地區的部分寺院在舉行重大佛事活動時仍用蕨麻做成的八寶粥(藏語稱:折色)來招待貴賓。如今,牧家、商店以及婚宴上都能品嘗到各式各樣、精美的蕨麻保健食品。果洛蕨麻主要生長于草甸、山坡、濕潤草地、河漫灘、水溝邊、牧道邊、田埂、圈窩旁,分布面積廣、個休大、品質好、形態多樣,蕨麻產量高,體圓肉肥,顆粒飽滿。面積約3000萬畝,蘊藏量約20萬噸,年采集量約1000噸,市場交易量約300噸,年銷售收入約8000萬元,市場發展前景可觀。果洛人民采食蕨麻歷史悠久,因其甘甜鮮美的食用價值和保健價值,普遍受到高原人民的喜愛,被譽為“人參果”、“延壽果”,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其性甘、溫,經常大量食用,不上火,具有生津、止渴、健脾益胃、收效止血、止咳、利痰、益氣補血的作用,其嫩葉還可作為飼料和春季蔬菜。既可作為食品充饑美食,也可作為藥物用來治病強身,可用于食品的藥品的開發;應適應性廣,對于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可用于退化草地植被的恢復。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很久以前,東海龍王的護宮大臣—海鱉,看到這里山清水秀,林木蔥籠,便住在一個深潭中不走了。這時,正好天宮有一只鳳凰,也被這里的景色迷住了。海鱉和鳳凰統治著這里的飛禽走獸。他們還興風作浪,飛禽走獸忍受不了百般折磨。一天夜里,就在他們要登基的時候,忽然從東方來了一只神雞,落到最高的那個山峰上,就“喔喔喔!喔喔喔!”叫了幾聲,神雞一叫,東方破曉,海鱉和鳳凰就一下動不了啦!他們立刻變成了兩塊巨石。從此這里又恢復了往日的美麗景象,那只神雞也就沒有回去,在這里繁衍生息,神雞天亮前鳴叫的習慣代代相傳下來?,F在的互助蔥花土雞據說是哪只神雞的后代??甲C材料:青海省畜禽品種資源調查報告 1983年10月。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
所在區域:
解放初期,烏蘭縣飼養的綿羊品種為蒙系羊及少量蒙、藏系混血羊。該品種羊體質健壯,適應性強,耐粗料,所產羊毛為較好的地毯毛原料,但生產性能低,為支援國家毛紡工業,提高養殖效益,改善牧區人民生活。烏蘭縣從1956年開始進行綿羊改良工作,首先在茶卡地區推廣,主要引進的父系品種有新疆細毛羊、茨蓋半細毛羊、英國和新西蘭羅姆尼—瑪許半細毛羊。1987年6月15日,青海省農牧廳和省科委共同組織省內外養羊專家到烏蘭縣茶卡鎮牧區進行了現場鑒定驗收。同年8月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決定命名培育的半細毛羊為“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細毛羊”新品種。2014年由烏蘭縣那仁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將“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細毛羊”成功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名稱為“烏蘭茶卡羊”。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民和縣位于青海東部邊陲,地處甘青兩省交界,海拔相對較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宜人類居住,養羊歷史近3000年左右,是歷代移民不斷遷居而推動發展,歷史積淀的文化資源豐厚,文化遺存、民族和諧、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構成多元化文化特征,呈現出原始與神秘、美麗與古樸、環保與原生態、宜居與旅游等特點,東溝瀑布、三川杏雨、允吾梨花、黃河古渡、野花寶山等獨特的自然景觀日漸顯現。七里寺藥水泉、娘娘天池、古鄯古城等都有著神奇而美麗的傳說。長期以來,勤勞的農人沿用游牧生活的優良傳統發展養羊業,生長在這種特定的氣候環境下的飼草資源草質堅硬、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纖維和動物體所需礦物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湟中蠶豆的地域保護范圍為青海省湟中縣境內。東經101°09′32″至101°54′50″,北緯36°13′32″至37°03′19″,東臨西寧市;南接貴德縣;西連湟源縣;北與大通縣接壤。全縣南北長91公里,東西寬68公里,幅員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湟中蠶豆種植主要集中在攔隆口、多巴、李家山、海子溝、上五莊、共和、甘河灘、漢東、大才、魯沙爾、西堡、田家寨、土門關、上新莊、群加等鄉鎮。是我省主要蠶豆生產區之一。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樂都綠蘿卜肉質根含水量93.54%,維生素C20.11mg/100g,總糖2.06%,多糖4.31%,肉質細嫩,甜脆,多汁,不易糠心。與以往種植的青蘿卜相比較,青蘿卜皮厚質硬,因含芥辣油,具有辣味,口味不佳,不宜生食,肉質根含水量91%,維生素C14mg/100g,總糖0.8%,多糖2.3%,貯藏后易糠心。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樂都大蒜蒜瓣外皮呈紫紅色,瓣少而肥大,辣味濃厚,品質佳。樂都縣位于青海高原東部的溫暖灌區,該縣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適宜多種農作物、蔬菜、果樹的生長。種植的樂都紫皮大蒜蒜瓣緊實、口感好、辣味適中,并且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保健作用和藥用價值,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產品遠銷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樂都長辣椒,皮薄肉厚,辣味適中,味香口感好,個體長大,營養豐富,深受山東廣大消費者都的青睞。經檢測,干物質為9.49%,比山東高4.49個百分點;每100克中辣色素含量為0.05毫克,比山東高0.02毫克;每100克中維生素C含量為109.3毫克,比山東高47.3毫克。

-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據記載樂都區500多年前已有沙果、花檎、軟兒梨、小冬果、杏等果樹。1994年樂都區從山東引進大櫻桃,品種有紅燈、早大果、美早三個主栽品種和先鋒、拉賓斯、艷陽、秦櫻一號、大紫、雷尼等授粉品種,2010年樂都大櫻桃獲得國家農業部地理商標認證。樂都大櫻桃果實單果重10-12克,果汁多,果肉厚,含糖量高。2009年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檢測分析:樂都大櫻桃果實平均單果重10g,含總糖21.03%,總酸3.57g,蛋白質1.59%,鈣482.46 mg/kg ,鐵37.63 mg/kg,維生素C 0.89 mg/kg。樂都大櫻桃的地域保護范圍為青海省樂都縣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02°09′-102°47′,北緯36°16′-36°40′東西寬64公里,南北長76公里,幅員面積3050平方公里。產地適宜種植范圍東經102°09′-102°47′,北緯36°22′-36°37′,面積2050平方公里,涉及樂都區的高廟、洪水、碾伯、雨潤、高店、壽樂、共和、下營、城臺、蒲臺、曲壇等鄉鎮。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昂思多礦泉水,產于青藏高原海拔3860米馬陰山下昂思多鎮,歷20萬年史前巖層磨礪,經長達25年深循環作用蘊化,融入了大自然豐富的礦物質成分,由地質層深處自涌出地表; 屬罕見的天然涌泉?!鞍核级唷辈卣Z意為“水源地”、“河谷上游”之意。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樂都沙果貴德的梨,享堂的西瓜甜似蜜”,享譽省內外的樂都沙果是人們津津樂道的青海特色水果。樂都沙果個頭較大、果汁多、味道鮮美,果實色澤鮮艷、香氣濃郁、風味獨特。沙果的管理簡單,需肥量少、修剪量少,易于栽培。川水地帶氣候條件為種植沙果的最佳適宜區,更具環境優勢,主要表現在果實8月15日即可成熟,著色好,口感好。其果實色澤艷麗,味道鮮美,頗受人們歡迎。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樂都藏香豬,是青海海東樂都縣的特產。樂都藏香豬每年3—12月進入林區,以各類野生植物及藥材為食物,飲用南山積雪,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其肉質鮮美、質量上乘。已成為樂都藥草臺旅游景區一大招牌特色食品,深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柴達木枸杞,又名柴杞,主要出產于柴達木盆地,鮮果玲瓏剔透,紅艷欲滴,狀似紅寶石,色紅粒大,果實卵圓形,籽少、肉厚,大小均勻,無碎果,無霉變,無雜質,品質優良,這主要得益于青海柴達木盆地獨具特色的高原大陸性氣候。位于中國經濟中心的上海小山神企業,立足大上海,海納百川,常年向長三角經濟發達區域供應柴達木枸杞,廣受好評。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門源奶皮,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特產,其中是該縣麻蓮回族鄉所產奶皮質量最優。門源奶皮,因取自優質牧草和雪山泉水養育的牦牛、犏牛的新鮮奶汁為原料,采用回族民間傳統工藝制作而成,其產品富含優質蛋白,脂肪以及鈣、鐵、鋅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白中透黃,油花點點,其狀似餅非餅、似糕非糕、似酥非酥,美味可口?!扒嗪D唐甸T源,門源奶皮在麻蓮?!遍T源回族自治縣麻蓮回族鄉是門源奶皮的主要產地。

-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貴南黑藏羊產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所產羔羊毛色黑亮、美觀,稱之為“黑紫羔”。貴南黑藏羊頭呈三角形,鼻梁隆起、額寬,嘴尖瘦,兩耳略下垂;四肢端正、體質結實、楔形小尾,體格較大,體軀呈長方形,十字部比髫甲稍高,結構勻稱,體格較大;其胸部寬深,肋骨開張良好,背腰平直,骨骼粗壯結實,肌肉發育適中,四肢高長,蹄質堅實,尾呈短瘦尾,體質結實。被毛多為辮狀,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粗大,公羊具有一對粗大螺旋狀向上向外彎曲伸展的角,母羊角較小,扭曲轉向兩側,個別無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