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豆腐】名單大全
在中國,最能代表國民性的食物,是豆腐。 華夏先民,農耕五谷,稻黍稷麥菽,“菽”就是大豆(包括黃豆、青豆、黑豆),做豆腐的原材料。
2018年7月,一艘名叫“飛馬峰號”的美國大豆船,在太平洋上演著一場堪稱生死時速的狂奔。
這艘“用盡了洪荒之力”的勵志船,最終也沒能在日落前抵達中國大連港。船上裝運的大豆,就是中國人做豆腐的原料。
趕上中美貿易爭端,面臨當天就要落地生效的巨額關稅,“飛馬峰號”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只得在中國外海熄火拋錨,一直隨著大海潮漲潮落在原地轉圈兒。
這艘奇幻漂流的商船,旋即成為一個全球關注的“網紅”,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
有人打趣:“慢慢來,再過一個月變身一艘豆芽船順利進關?!?;
有人出主意說“直接曬醬油得了,附加值更高?!?;
還有人戲謔道:“一邊開著船,一邊喝著豆漿,一邊看推特,一邊看著大海,日子真快活?!?/span>
……
一個多月后,“飛馬峰號”向現實低頭,交錢卸貨,默默吞下了這枚國際貿易戰的苦果。
“飛馬峰號”貨船上,七萬噸美國大豆的遠洋之旅,悄然揭開了國際貿易內幕的冰山一角。
中國大豆,從原產地中國開枝散葉,流落到世界各地,呈現出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NO. 1 壹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 - 《詩經》
在中國,最能代表國民性的食物,是豆腐。
華夏先民,農耕五谷,稻黍稷麥菽,“菽”就是大豆(包括黃豆、青豆、黑豆),做豆腐的原材料。
無論在富饒的東北黑土地、貧瘠的黃土塬壩,還是廣袤的江淮平原,水網交織的江南田疇……大豆,都是農人經常選擇種植并食用的作物。
古人吃豆子,一煮就是幾千年。
孔子在《禮記》中嘮叨:“啜菽飲水,盡其歡?!?;曹植在《七步詩》 里悲吟:“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span>
大豆,含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若以標準蛋白質價100分做比較,它可與70分的魚肉相媲美,僅次于雞蛋和牛肉,將稻米、全麥粉和玉米都拋在身后。
然而,吃煮豆子,卻不能說是一種令人愉悅的飲食經驗。大豆難嚼,不易消化。青嫩的毛豆,才勉強算是一種時令享受。
只有當大豆一躍而變成豆腐時,它才羽化而登仙,贏得了一個更廣闊和豐富的時空。
毛豆,就是新鮮連莢的大豆;毛豆成熟后,就是我們熟悉的黃豆。
NO.2 貳 豆腐得味勝燕窩- - 清 袁枚
豆腐的誕生,是一個美麗的意外。
公元前164年,西漢淮南王劉安,在安徽八公山上煉仙丹,取山泉清冽之水磨制豆汁,培育丹苗,不小心將石膏點到豆漿里,導致芳香白嫩的豆腐驚艷面世。
劉安,無意中成為創制豆腐的一代師宗;在美食的疆域里,他獲得了與爺爺大漢朝開國之君劉邦齊名的榮耀。
關于豆腐產生年代,學界還有周代說、戰國說??脊艑W者在河南富縣漢墓畫像石上,發現有制豆腐的工序全過程圖,故此推斷豆腐最遲當系漢代創制。
宋代,豆腐已逐漸普及并常見于各類食譜?!队袷撑分杏小吧垢僖烁钡恼f法;《山家清供》里描述了“東坡豆腐”的存在;《澠水燕談錄》則提到“厚樸燒豆腐”;《老學庵筆記》還提到一種“蜜漬豆腐”的方法。
到了清代,美食大家袁枚宣稱“豆腐得味勝燕窩”,更是把豆腐這一大眾食物,推崇到一個新的高度。
如果說大豆還有粗糲硬挺的特質,經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加細、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后,豆腐就擁有了稟性溫良、醇厚的品質,就如同謙遜包容的君子,成為最大眾化的烹飪原料之一。
NO.3 叁 深藏滋味2000年
千百年來,豆腐在中國演變漸進,形成了兩大宗、七小派的格局。
兩大宗
南豆腐(嫩豆腐):
以石膏點制,色雪白,細嫩甘鮮,宜拌、炒、燴、氽、燒。
北豆腐(老豆腐):
以鹽鹵點制,色乳白,微甜略苦,宜燉、煎、塌、貼、炸。
七小派
豆腐腦 | 豆腐皮 | 豆腐絲 | 豆腐干 | 臭豆腐 | 油豆腐 | 豆腐乳
中國人善于調和百味,他們懂得一個最樸實的飲食之道:“有味使其出,無味使其入”。
豆腐,本身至淡無味,但中國人用不同的烹飪方式,搭配各地特色食材,賦予它千變萬化的滋味。
安徽人得風氣之先,挾“八公山豆腐”而號令天下,不論劉安發明豆腐的傳說是真是假,“白如純玉,細如凝脂”的淮南豆腐確實堪稱天下極品。
除此之外,徽州還有兩樣令人咂舌的另類美食:毛豆腐和臘八豆腐,都擁有大批的死忠粉。
上圖:徽州豆腐工坊 | 下圖:徽州毛豆腐
毗鄰安徽的江蘇、浙江地區,一直都是富庶的魚米之鄉。豆腐,在這里風生水起,無論是烏衣巷的世家大戶,還是秦淮河畔的尋常百姓,都對豆腐青睞有加。
淮安的千年平橋古鎮,西傍京杭大運河,鼎盛繁華。平橋豆腐是淮揚名菜之一,它的神奇之處是豆腐起鍋時,要舀一勺明油封住湯面,食客看不見熱氣外溢,入口卻是醇厚滾燙。
平橋豆腐
無錫鏡箱豆腐,有“肉為金,蝦為玉,金鑲白玉箱”之稱。
江南名城揚州的老食客,在瘦西湖畔的酒樓坐下,通常只要一壺茶和一份大煮干絲,氣定神閑消磨時日,恰如一幅市井風俗畫的場景:“揚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絲堆細縷,熟銅煙袋臥長苗,燒酒水晶肴?!?/span>
滬上美食小吃,有一款備受推崇的油豆腐粉絲湯。雅致的上海人很在乎它的做法:油豆腐要松、百葉包要緊、細粉要彈,再加上釅釅的湯頭,才會充滿老上海濃郁的滋味。
四川麻婆豆腐,很多人喜歡吃。美食家汪曾祺先生不僅愛吃,還自己動手做。不過沒想到看似簡單的一道菜,卻總是做出地道的味兒。
屢次嘗試后,他終于找到其中的秘訣:一要油多,二要用牛肉末,三要用郫縣豆瓣,四要用文火收湯起鍋,五要撒一層川花椒末。川花椒,名為“大紅袍”。如果用山西、河北花椒,味道就會差很多。
麻婆豆腐
釀豆腐
中國有很多地方風味豆腐美食,諸如山東齊魯風味鍋塌豆腐,廣西和貴州地區的清蒸豆腐圓子,云南石屏豆腐,四川、湖北等地的口袋豆腐,湖南芙蓉荷包豆腐,廣東、福建客家釀豆腐......
上圖:清蒸豆腐圓子 | 下圖:貴州豆腐圓子
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豆腐水餃,是不少中國人逢年過節餐桌上的主角之一。全家人團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包餃子、吃餃子,一種歲月安好的幸福便會感油然而生。
以豆腐制作的菜肴達數千種,既可作小蔥拌豆腐、白菜熬豆腐等家常菜,又可作宴席名肴,還有地方創制了全席的“豆腐宴”。
家常豆腐
豆腐腦,澆上鹵汁,撒上香菜,是北方人最鐘愛的早點。
甜豆花,是很多南方人飯后必選的甜點。
紅方、糟方、青方,是豆腐乳三劍客。按照加工方法不同,腐乳有紅腐乳、白腐乳、青腐乳之分。廣西桂林白腐乳,浙江紹興腐乳,黑龍江克東腐乳,都已成為馳名中外的品牌。
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是許多老北京人的至愛之物。來自氨基酸的降解物,爆發出猛烈的氣味,被人戲稱為“生化武器”。
湖南攸縣香干,四川劍門關豆腐,浙江衢州馬金豆腐,北京延慶永寧豆腐,廣東英德九龍豆腐,湖北房縣豆腐和石牌豆腐,湖南婁底富田橋游漿豆腐,云南建水豆腐,陜西榆林豆腐,浙江麗水處州豆腐,四川高縣沙河豆腐,河南開封洧川豆腐等……都是世間不能錯過的佳品。
豆腐干
豆腐乳
NO.4 肆 美味多識僧與道
尋常人家的豆腐,好吃并不奇怪。深山古寺的僧家豆腐,卻常讓人喜出望外。
和尚、道士平日清修,不納葷腥,最普通的農家豆腐,山泉水烹煮,加少許鹽,配上地頭的青菜,就成為返樸歸真的珍饈,盡得“一菜一世界”的韻味。
泰山豆腐面,原本是山中寺廟里待客的素面,以泰安豆腐作鹵,因美味可口流傳到民間,成為一款大眾小吃。
清代乾隆年間,揚州有個文思和尚,不僅寫得一手好詩,豆腐羹也做得不錯。后來,很多人仿效他的方法,文思豆腐成為一道著名的素齋。有道是:
傳得淮南術最佳,皮膚褪盡見精華。
一輪磨上流瓊漿,百沸湯中滾雪花。
瓦釜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暇。
個中滋味誰得知,多在僧家與道家。
小蔥拌豆腐
文思豆腐羹
NO.5 伍 寒冬暖胃有豆腐
凜冬已至,當中國最北端的漠河人在炕頭吃鱈魚燉豆腐的時候,江南的杭州人則會用魚頭燉豆腐,魚頭通常選用錢塘江、千島湖出產的鳙魚頭,再添上一些本地冬筍,令魚湯清香盈口,讓人口舌生津。
地處長江入??诘纳虾?,白領們在手機上搜索人氣最高的蟹黃豆腐店位置;長江中游江漢平原上,湖北人家的泥鰍鉆豆腐滋味鮮美,湯汁膩香,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
魚頭燉豆腐
蟹黃豆腐
洞庭湖畔,湖南人餐桌上會有一盆魚籽燒豆腐,乳白中掩映著剁辣椒的鮮紅色調。
門前雪花白,屋內暖鍋紅。西北黃土高原上,老鄉的土暖鍋熱氣蒸騰,無論是隴東水花席,還是慶城暖鍋子,豆腐,都是其中的牽頭菜……
土暖鍋
過年時節,街頭巷尾的油炸臭豆腐,是最能安撫家鄉情思的食物。
長沙臭豆腐,澆上蒜汁、辣椒、香油等,吃起來外焦里嫩,已經成為全國各旅游景點標志性小吃。
武漢最好吃的臭干子,往往不在戶部巷小吃街的店鋪里,而是藏身在街邊老婆婆的攤販上。
魚籽燒豆腐
長沙臭豆腐
NO.6 陸 飲食之中見人性
豆腐,在方寸之間里,深藏著人性和世態。
粵菜中,有一道名為“太史公豆腐”,創始人江孔殷,號太史公,一生漂泊于江湖、朝堂和市井之間。
他出生于廣東富商家庭,少年入萬木草堂,師從康有為,曾參與過公車上書。后來,中了大清朝的最后一榜進士,入翰林院,在北京、天津和廣州多處為官。
江孔殷素性慷慨不羈,招安土匪頭子,結交革命黨人,幫助安葬“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孫中山、宋慶齡夫婦為此登門拜謝。蔣介石未發跡前,也拜訪過“太史第”,對江孔殷執弟子之禮。
江孔殷一生喜好美食,經常在居所“太師第”中大宴賓客。江湖上名聲遐邇的粵菜“龍虎斗”和“太史五蛇羹”,就是他家研發出的私房菜。
太史公江孔殷
近代廣東兩大美食世家:一是譚家菜,一是太史菜。兩個家族都誕生于南海。
譚家菜北上后,成為名滿京師的官府菜。太史菜留守廣東,恪守粵菜風味并創新精進,開創幾十年繁華食事,被推舉為“中國粵菜第一家”。
辛亥革命事起后,江孔殷力促廣東和平獨立,后世對他有“改寫廣東近代史”的評價。
1951年,江孔殷在廣州六榕寺不慎失足癱瘓。當年正逢廣東土地改革,南海農民追索“逃亡地主”,強行用籮筐將他抬返鄉里。
一路上,江孔殷瞑目不語,一度絕食,數日后氣絕身亡。
一代豪雄,盡嘗天下美食,最后竟然餓斃。人世間跌宕浮沉,令人唏噓不已。
太史公豆腐,雞汁火腿慢火細熬,成品竟有魚蝦鮮香滋味。
NO.7 柒 格物而知天下
從秦漢時期,中國大豆開始自己的奇幻漂流,先是傳入鄰近的朝鮮,隋唐時期,在東瀛島國日本落腳,南宋時期,進入東南亞地區。
清朝乾隆年間,中國大豆漂洋過海,隨著法國傳教士的步履去到歐洲。在巴黎和英國皇家植物園里,它作為來自東方的神奇植物被試種。
后來,大豆在維也納國際博覽會上亮相,被歐洲各國廣泛接納。
1765年,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游山玩水之余,對淮揚名菜八寶豆腐羹贊不絕口。當年,一位東印度公司的水手將大豆帶入美國,開始在東南部的佐治亞州種植。
1950年,新成立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啟動大規模土地改革運動。遠在大洋彼岸的南美洲大國巴西,才開始種植大豆。
時序流轉,物換星移。如今,美國成為世界大豆產量第一的國家,巴西名列第二,它們的產量都遠超大豆起源地中國。
大豆擺成的美元符號
100年前,喜歡吃豆腐的孫中山先生率領民眾推翻帝制,建立中華民國。
他在《建國方略》中設想:在中國設立新式工場,取代手工古法的生產方式;以黃豆制成肉乳、油酪輸入歐美;并在各國的大城市開黃豆制品工場,生產便宜的蛋白質食料供給西方人民。
1978年,一度擱淺的共和國巨艦,重新調準現代化航向。
一位祖籍湖南的國家最高領導人說,中國要“喂養5億頭豬,一千萬頭奶牛,五千萬頭馬驢,20億只雞”,以期從根本上改變中華民族的食物構成,使國民體質躋身全人類的優等水平。
40多年后,中國人的肉食和奶制品消費量大幅度增加,但中國卻從一個大豆出口國,一躍而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大的進口國。
中國官方的數據:2019/20年,中國預計進口8900萬噸大豆,比我們本土大豆出產量的5倍還要多。
用黃豆釀造醬油,是中國人的傳統
我們為什么要買這么多大豆?
因為中國需要更多大豆榨煉食油,還需要更多的豆粕飼料,大規模喂養家禽家畜,保證全國人民的肉類供應。當然,還包括釀造醬油,制做豆腐、素雞和辣條。
在高度城市化進程中,中國人的消費能力和品質不斷升級,傳統農業模式下的生產方式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必須在全球格局下配置食物資源。
中國雖然幅員遼闊,但可耕地面積只有20億畝左右,主要用來種植水稻、小麥,以保證國人基本口糧的安全。
盡管中國自己的大豆產量每年都在增加,因為大豆一年一熟,產值較低,農民也缺乏種植熱情。
歐亞大陸的東北部地廣人稀、南北美洲也有廣袤的土地,適合大規模機械化耕種方式,是地球上主要的大豆出產區。
中國大量采購海外大豆,正是現實國情下一種無奈而又理性的選擇。
中國大豆跨越千年,又返回祖產地,反哺中國人。
大豆,在這個星球上的奇幻旅程,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人類的命運早緊密相連,全球合作共生,是人類的必由之路。
小小的一粒大豆,足以讀懂復雜的中國。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洛南豆腐歷史悠久,國省聞名。洛南最富特色的土特產之一。洛南豆腐嫩滑爽口,營養豐富。早在數百年前的明清時代就負有盛名,曾被清皇帝乾隆欽點為御膳貢品。2011年曾被送入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高度贊譽。歷來是洛南人款待嘉賓的必備食品。已開發出鮮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宴等系列產品,享譽四方,暢銷全國。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八公山豆腐晶瑩光澤,潔白細膩、棱角分明、不散不碎、清爽滑利、鮮嫩味美。涼拌滑溜爽口,煎炸烹煮咸宜,歷史上曾為貢品,現在也被日本、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視為佳品。其與眾不同之處主要有三點:一是口感細膩綿滑,營養倍加豐富;二是細似凝脂,潔白如玉,清鮮柔嫩;三是托于手中晃動而不散塌,擲于湯中久煮而不沉碎。尤其是用來燒湯有“三絕”:熱湯上盆,豆腐片漂浮湯上,俗稱“漂湯”;湯呈乳白色,俗稱“奶湯”;湯鮮如魚湯,俗稱“鮮湯”。用八公山豆腐及其系列制品配以其它食品和佐料可做成風味各異的上百道佳肴,如今“豆腐宴”已經成為淮南和壽縣地區獨具一格的上等宴席,享譽國內外。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清流豆腐皮以清流本地產大豆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是清流傳統特產,更是因其品質獨特,名聞遐邇,蜚聲海內外。近年來,清流縣被譽為“豆腐皮之鄉”,先后獲得省名優特新農副產品展銷會金獎、第二屆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金獎、市名優特新農副產品展銷會金獎。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南溪豆腐干制作工藝精細、用料考究,其質地密實、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咸淡適口、易于消化、老少皆宜,深得人們喜愛,是遠近聞名的地方特產。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灰豆腐果譽稱“人參果”。產于中國銀杉之鄉—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是道真仡佬族人民世代相傳的風味特色食品。傳說為插旗山靈巖寺(今道真自治縣舊城鎮)一尼姑之舉,故又得“神仙果”之名。據載昔為朝廷貢品,今為百性佳肴。20世紀80年代經西南農業大學中心實驗室測定,富含1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豐富的植物蛋白,不含膽固醇。常食有健身之功,強體之能,是老幼皆宜的傳統營養食品。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劍閣縣位于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是連接四川與陜西、甘肅的通道。劍門關豆腐顏色雪白、質地細嫩、軟硬適宜、表面不粘、彈性、韌性絕好??诟屑毮?、溫柔滋潤、爽口無渣、味道清香、含大豆的原汁醇香。劍門關出產的黃豆生產出的豆腐,每100克含蛋白質大于8克,約為國家標準的2倍;水分低于40%,約為標準的三分之一,營養成份豐富,十分有益于人體的健康。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羅泉豆腐以溶洞深層優質泉水浸泡大豆,經手工石磨細細研磨,并采用傳統的工藝用鹵水點制而成。羅泉豆腐呈乳白色或淡黃色、有光澤、具有鹽鹵豆腐特有的豆香味,口感細膩鮮嫩,有彈性;塊型完整,久煮不散。它具有細、白、嫩、綿的特點。羅泉豆腐干:羅泉豆腐干是以羅泉豆腐經當地及周邊地區的地道食藥兩用材料和天然香辛料配制的鹵料進行鹵制,色澤乳黃或淡黃,形狀均勻一致,質地密實而細膩,富有彈性,細韌耐嚼,咸淡適口,入口醇香。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船山豆腐皮油亮光澤,紋面細致,松軟滑膩,柔綿有彈性,味香質軟。其中五香味色澤金黃,小磨麻油香氣濃郁;麻辣味色澤紅亮,麻辣爽口,回味悠長。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壽陽豆腐干”制作歷史悠久,多年來“壽陽豆腐干”形成其固有的產品特色:塊形較平整,外觀褐紅,內顯金黃,口感堅實,組織細膩有韌勁,無豆腥味,鮮香味美,營養豐富。 “壽陽豆腐干”采用當地產優質大青豆制成。所用原料壽陽大青豆顆粒飽滿,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份。獨特工藝精制的豆腐干,低糖、微咸,口感細膩,味感清香,具有高蛋白質低脂肪、高維生素低膽固醇等特點,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皦坳柖垢伞钡漠a品特色,主要是得益于其大豆、水質和傳統工藝?!皦坳柖垢伞币殉蔀閴坳柕赜蛱厣拇~。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沙河豆腐歷史悠久,具有數百年的生產歷史,現已享譽全國,因此沙河鎮自古富有“豆腐之城”的美譽。沙河豆腐發展至今,別具“白、鮮、香、嫩、軟、綿、細”等特色,正如她美,美在潔白;她細,細如凝脂;她嫩,嫩似柔荑;她鮮,鮮若瓊漿;她香,香比幽蓮。她是一枝獨秀的“川南名肴”,慕名前來品嘗沙河豆腐的食客絡繹不絕,已成為沙河驛站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榆林豆腐已具有400多年生產歷史,它產自于陜西省北部,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交界地帶的榆林市榆陽區,境內水質優美,土地肥沃,日照充沛,四季分明,自然條件十分適宜黑豆種植,所產黑豆蛋白質含量極高,榆林人民自古就以本地黑豆和天然榆林桃花水為原料,通過傳統的酸漿點漿工藝,生產自己獨特的地方特色食品。榆林豆腐經過炕曬、脫皮、浸豆、磨漿、過濾、點漿、壓制8道嚴格的工序加工而成,是其他地方不能做出來的,它有骨有肉,皮細腰嫩,軟中帶韌,彈而不裂,具有鮮、活、嫩、香的特點。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武岡鹵豆腐”富含人體必須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D和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而且“武岡鹵豆腐”少鹽、少油、少糖、符合合理膳食原則,有利于身體健康,武岡鹵豆腐味道純正,質地筋道、耐人尋味。武岡鹵豆腐配方中的中草藥本身具有防腐能力,不需要任何色素和食品添加劑,其成品色美味香,口感獨特,回味無窮,長期食用,有生津止渴,健胃開脾,養顏護膚,延年益壽之功效。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石屏豆腐皮是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的特產。石屏豆腐皮是云南久負盛名的一種豆制品。石屏豆腐皮選用優質黃豆為原料,經篩洗、脫皮、浸泡、制漿、煮漿、過濾、蒸漿、揭皮涼曬至干而成。其色澤金黃,油光發亮,質地細密均勻,味道鮮美,柔嫩爽口,是當地人招待賓客的上乘之品。石屏豆腐皮營養豐富,是男女老幼皆宜的高蛋白保健食品。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石屏制作豆腐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逢年過節,石屏人有做豆腐的習俗,豆腐被當作贈送遠親招待客人的上好禮品。閑時,不管男女老少,石屏人喜歡帶上家人,邀上親朋到豆腐攤上小坐。咬一口豆腐,品一口梭欏茶,其中滋味,妙不可言。山里來的彝家漢子,賣掉手里的山貨,必定相邀到集貿市場豆腐攤上,一碟豆腐,一杯老白干,就能讓一群山里的彝家漢子活得比神仙還快樂。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蓬安的河舒豆腐,以綿軟細嫩清香可口著稱,史載為漢代文豪司馬相如傳入蓬安。河舒豆腐質地松軟、品種多樣,味道鮮美,入鍋任煮不爛,火炕任翻不硬,滑膩舒適,口感極佳,深受各方客人喜愛。如今有一種說話就是:來蓬安旅游,不吃河舒豆腐,枉來蓬安一趟??梢姾邮娑垢谂畎裁蕴禺a中的地位。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紅白豆腐干生產企業所在紅白山區,礦泉水儲量為850億立方米,涌水量為240立方米/日,屬鍶、偏硅酸呈弱堿性優良礦泉水,有“礦泉水之鄉”的稱號,為豆腐干生產提供了優質生產用水,并對豆腐干胚料產生了影響。紅白地區制作豆腐干一般采用生漿法,采用當地傳統配制好的鹽鹵以2~4%比例進行點漿;在豆胚成型之后先烘后鹵,鹵制時采用保護區域范圍內傳統的鹵料對氽堿后的條胚進行鹵制,時間為20~30min,以最大程度保持其豆腐干本身的原汁原香,確保了紅白豆腐干質地細膩、富有彈性、入口醇香、細韌耐嚼、回味悠長的特性。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甘泉豆腐干,產于陜西省延安市甘泉縣,是當地著名的風味小吃。甘泉豆腐干距今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在過去最開始是使用的一般大豆制作的,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采用延安市出名的名貴大豆雙青豆(綠滾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