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標志產品【硬菜】名單大全
硬菜,就是好菜的意思。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主菜,過硬的、解饞的;一是指有面子的、鎮得住場子的。硬菜,是國人的大菜 無論是國宴還是家宴,硬菜都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硬菜,就是好菜的意思。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主菜,過硬的、解饞的;一是指有面子的、鎮得住場子的。
硬菜,是中國人的大菜
無論是國宴還是家宴
硬菜都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 大國硬菜 |
國宴
代表我們大國的面子
國宴上的硬菜
以特殊方式參與著國家大事
開國第一宴
1949年10月1日的共和國夜宴
在一派喜慶的緊張與忙碌中開場
當時還沒有人民大會堂
能同時擱下幾百人吃飯的體面地方
就只有紫禁城旁邊的北京飯店
▼
1900年,兩個法國人在東交民巷開了一家小酒館,掛上“北京飯店”的招牌,后遷至東長安街王府井南口。
開國第一宴到底吃什么?
這事兒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川菜麻辣刺激
魯菜濃油赤醬
粵菜海鮮生猛
唯有淮揚菜
口味平和 咸甜適中
南北皆宜 能調眾口
周恩來總理親自拍板
確定開國大宴的廚師團隊和菜譜
當時北京飯店的廚師班底不夠用
臨時從北京的老字號調集大廚助陣
以淮揚菜為主融合各地佳肴
自此成為國宴的特色
紅燒鯉魚|紅扒秋鴨|紅燒魚翅
草菇蒸雞|干燜大蝦|清燉獅子頭
開國大宴上的硬菜
體現了天下共和的味道
國宴的硬菜
不全都是山珍海味和饕餮大餐
高雅得體才能詮釋“禮儀之邦”的精髓
“四菜一湯”和“三菜一湯”
少而精是沿用至今的標準
硬菜見證歷史
----------------------------------------
眾所周知
開國領袖毛澤東雖然喜愛辣椒和紅燒肉
在宴請印度總理尼赫魯和印尼總統蘇加諾時
席上的硬菜卻是蒸桂魚、樟茶鴨和炸雞腿
奉行克己復禮的中國傳統待客之道
1971年,中美兩國關系正?;求@天大事
周恩來宴請美國總統尼克松
大菜是兩吃大蝦、三絲魚翅和椰子蒸雞
據說魚翅還是毛澤東欽定的菜品
寓意中美兩國關系順水而行
前些年有一則流傳甚廣的故事
宣稱當時周恩來準備用一噸新鮮鮑魚
向老美顯擺一下東方大國的飲食勢力
密令大連獐子島的漁民
寒冬破冰冒險 深潛捕撈鮑魚
三位漁民甚至為祖國的榮譽獻出了生命
不過辨查歷史文獻
尼克松訪華期間
國宴菜譜從沒有過與鮑魚相關的菜品
倒是所謂“國鮑”產地獐子島上市公司
鬧騰過多起扇貝突然跑走的財經笑話
▼
周恩來歡迎美國總統尼克松晚宴視頻
中美兩國關系的蜜月期在美食與美酒中開啟
1986年,釣魚臺養源齋
鄧小平宴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選定的兩道硬菜是清蒸鱖魚和佛跳墻
和尚聞香翻墻的故事
聽得端莊優雅的女王也禁不住莞爾一笑
鱖魚的美味更是令她終身難忘
鱖魚四時皆有,尤以三月最肥
在中國的江河湖泊中都有分布
桃花流水鱖魚肥 萬點桃花半尺魚
在無刺的魚類中鱖魚肉質鮮嫩
清蒸是發揮其原味的最妙做法
▼
1997年,人民大會堂
香港回歸祖國慶祝晚宴
餐桌上的硬菜除罐燜牛肉外
另外的兩道是濃汁海鮮和清蒸大蝦
或許因為香港本身就是海島
海鮮做主菜也算是相得益彰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宴
主菜是荷香牛排和醬汁鱈魚
但作為配餐小吃的北京烤鴨
卻喧賓奪主成為宴會的主角
▼
北京烤鴨的食材俗稱“填鴨”,是在鴨子生長期內,按時把長條狀的飼料從鴨嘴填進去,使其快速增重。
2017年,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
中國領導人主持歡迎晚宴上
除了焗海鮮、番茄牛腩和水煮東星斑
還出現了一道普通的國民菜宮爆雞丁
不知算不算是對民間美食的最大褒揚
▼
潛水員在深海尋找石斑魚
東星斑被稱為魚中的貴族,存活于我國東沙群島和東南亞一帶的海域,顏值甚高,肉質雪白,鮮甜勁道。
| 國宴經典硬菜排名榜 |
--------------------------------------
狀元:獅子頭
如果把出現在國宴上的頻率作為大數據
篩選出國宴硬菜前三甲
獅子頭名列第一
它是淮揚菜系中的一道傳統菜肴
選用肥四瘦六的五花肉切碎 和高湯制作而成
形態豐滿,猶如雄獅之首
口感清而不淡,肥而不膩
▼
榜眼:佛跳墻
國宴硬菜第二名閩系名菜佛跳墻
精選鮑魚、遼參、魚肚、干貝、鮑菇等原料
配以頂級濃湯制作而成
軟嫩柔潤,濃郁葷香,又葷而不膩
補氣養血、清肺潤腸、防治虛寒
是各國領導人都喜愛的一道國宴硬菜
▼
探花:三寶鴨
國宴硬菜第三名罐燜三寶鴨
選用精選優質填鴨與板粟、小棗、蓮子燉煮
裝入國宴專用特制紫砂罐內蒸熟
具有極佳的養生保健功效
▼
| 硬菜大外交 |
------------------------------------------
外交無小事
請客吃飯是外交的重要內容
禮賓官事前要了解外賓的飲食習慣
宗教信仰 口味嗜好 身體狀況
兼顧季節與氣候 食品原料 營養等因素
夏天以淡為主 冬季以葷為主
有時候一道硬菜
就會令貴賓感受到終生的美好
就像法國前總統希拉克
念念不忘的法式焗蝸牛
如同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
贊不絕口的酥皮魚翅盅
柬埔寨親王西哈努克愛吃沙鍋獅子頭
朝鮮領導人金日成最鐘愛的香橙狗肉
......
| 國宴硬菜食材地圖 |
------------------------------------------------------------
中國地大物博
從田園山野到江河湖海
分布著許多奇珍異材
山珍海味
是古代中國人待客的硬菜
歷朝歷代宮廷御膳
多選用世間稀罕的食材
五味八珍的說法流傳甚眾
上八珍
貍唇、燕窩、駝峰、熊掌
鹿筋、猴頭、豹胎、蛤士蟆
這份名單帶著濃郁的遠古蠻荒和游獵時代印記。除了燕窩今人多用做滋補,鹿筋和哈士蟆可以人工養殖藥食兩用,其它玩意兒都只是存在于食客的想象中。
▼
蛤士蟆
另稱中國林蛙,多棲息在潮濕的林蔭樹叢,分布于黑龍江、吉林和遼寧。味甘性涼,補肺滋腎。
中八珍
魚翅、鮑魚、廣肚、果子貍
大烏參、鱉裙、魚唇、鰣魚
除瀕危動物果子貍外,這份食材譜上的大部分都被國宴沿用。廣肚就是廣東所產的魚肚,大烏參主產于海南島南部及西沙群島,屬海參中的上品。
魚唇是以鱘魚、鯊魚的上唇部干制而成,食用以紅燒、黃燜為主,主要產于舟山群島、渤海、青島、福建等地。
下八珍
海參、川竹蓀、銀耳、冬菇
猴頭菇、干貝、魚骨、烏魚蛋
以上均為當今國宴食材,其中烏魚蛋是指烏賊的卵巢干制品,多產于山東青島及日照等地。烏魚蛋湯原為魯菜系的湯羹,因食材遇醋發澀,國宴名廚改良時,用遍中國各類米醋、陳醋、香醋效果都不佳,最后選用俄羅斯酸黃瓜擰的汁,才使湯"酸不見醋、辣不見椒",達到制湯的至高境界,成為釣魚臺國賓館的“臺湯”。
現代法律禁止捕殺野生動物
珍稀禽類基本從餐桌上消失
國宴食材的選擇文明而豐富
既有鮑魚、燕窩、松茸、竹蓀、猴頭蘑等珍品
也有牛羊肉、對蝦、鮮貝、馬哈魚等大眾食材
燕窩
▼
燕窩又稱燕菜,為雨燕科金絲燕分泌的唾液及其絨羽混合粘結所筑成的巢穴,自古就是藥食兩用的高檔滋補品,主產于東南亞國家及我國福建和廣東沿海地帶。
魚翅
▼
魚翅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品之一,又稱鮫魚翅、金絲菜,指鯊魚鰭中的細絲狀軟骨,由鯊魚的胸、腹、尾等處的鰭翅干燥制成。我國產區分別于廣東、福建、臺灣、浙江、山東等省及南海諸島。
從國宴硬菜食材產地分布來看
多為歷史上的特產區域
大連鮑魚,山東對蝦,遼寧海參,寧夏灘羊
福建龍蝦,鎮江鰣魚,青海蟲草、云南松茸
......
應時應季
是選擇國宴食材的重點
鰣魚須端午節前后捕撈的
桂魚要桃花盛開時的最好
蘿卜都是霜降以后的鮮脆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烹調出高質量的菜品
▼
鰣 魚
為中國珍稀名貴魚類,與河豚、刀魚并列為“長江三鮮”。產于長江下游,以當涂至采石一帶橫江鰣魚味道最佳。
草八珍
是滿漢全席中的著名食材
猴菇菌、銀耳、竹蓀、驢窩菌
羊肚菌、花菇、黃花、云香信
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
經常忝列在國宴食譜中
▼
竹蓀
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態優美宛如雪裙仙子,在蕈菌界極為罕見,有 “菌中皇后”的美名。中國南方多地出產,尤以福建三明、南平,云南昭通、貴州織金、四川長寧最為有名。
馬哈魚
屬鮭科,每年夏、秋季成群結隊從太平洋進入我國圖們江、琿春河、密江上游溯河產卵洄游。馬哈魚體大肥壯,肉味鮮美,可鮮食,也可膠制、熏制,加工罐頭,都有特殊風味。鹽漬魚卵即有名的“紅色籽”,營養價值很高,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
赫哲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是我國北方唯一以捕魚為生和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歷史稱其為“生女真”。
從前,赫哲族由于生產落后,生活困難,疾病蔓延,瀕臨滅絕。改革開放后,赫哲族煥發生機,成為著名的硬菜食材原產地。
海參
▼
國宴海參多選用遼參,產地特指旅順口黃渤海分界線內鐵山、北海、雙島灣三鎮。
【堂菜】和【臺菜】
-----------------------------------------------------------
1959年
人民大會堂和釣魚臺國賓館先后建成
招待外賓的正式宴會通常在這兩處場合舉行
釣魚臺國賓館
通常接待外賓下榻及日常用餐
適合舉辦經典的小范圍宴會
上采宮廷肴饌譜錄,下納民間風味小吃
淳和雋永,俗稱“臺菜”
人民大會堂
大宴會廳可同時容納5000人就餐
通常舉行大型國事活動的宴會
練成中華飲食文化的一枝奇葩
形美色絕,俗稱“堂菜”
國宴菜系兼收并蓄
博采國內八大菜系之長
廣納世界各國菜肴之精
堂菜和臺菜
也由此成為八大菜系之外的兩個新品種
| 大味至淡 |
--------------------------------------------------
中國古人的智慧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幾十年間世界風云變幻
國宴上的面孔也是舊往新來
閱盡世上浮華 遍嘗人間珍饈
出乎意料之外
許多人心目中的
最美中國味
卻是一道
開水煮白菜
國宴開水白菜
精選東北大白菜嫩心
清湯用雞鴨、云腿、干貝等慢火熬制
看似樸實無華,卻盡顯國宴制湯功夫
湯色淡黃清徹,香醇爽口,沁人心脾
以簡勝奢 贏得人心
萬物生長
因循著自然嬗變的規律
一蔬一菜 傳承流轉
都凝聚著勞動者的艱辛與匠心
國 宴
標志著中華美食文化的高度